APP下载

李德对直南暴动的贡献

2018-02-24崔玉生

邢台学院学报 2018年1期
关键词:巨鹿特委李德

崔玉生

(邢台学院法政学院,河北邢台 054001)

直南暴动①也称冀南暴动,是指1935年初至1936年春,中共直南特委发动的一次规模宏大、历时持久,以抗日讨蒋为旗帜,以分粮吃大户为内容,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的农民游击战争。这次暴动以巨鹿、任县为中心,重点是南宫、广宗、平乡、隆平、尧山等地,波及冀南地区二十多个县。虽然它没有高蠡暴动出名(高蠡暴动,历时五天,波及到高阳、蠡县、博野和安国的部分村庄),但直南暴动影响更大,震动了蒋介石及其统治的国民党中央政府。所以,它无论从时间、规模、影响来说都是非常大的。李德在暴动过程中起了重大作用。

一、巨鹿县革命力量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一)发展党的组织

李德,河北巨鹿厦头村人,乡师毕业后曾任小学教师,1931年10月到1935年2月,担任中共巨鹿县委书记[1]。为了壮大党的力量,健全党的组织,使革命有可靠的组织保证,李德踏遍巨鹿大地,培养发展了大批党员干部。如1934年6月24日,他深入到巨鹿县东北的石鹿村,指导村支部工作,并同时发展进步青年薛振彦和张建国等人入党,薛振彦以后成为冀中特委书记,张建国以后成为县委书记。使巨鹿东北一带成为全县党的力量发展最快的地方。

(二)建立交通站保证党组织的安全

为了巨鹿党组织的安全及与上、下级党组织联系的畅通,李德决定建立秘密交通站。交通站的主要任务:一是保证党组织上下联系畅通;二是掩护过往的党员干部,安排他们的食宿;三是为党组织搞到枪支。李德在巨鹿县城东南,离城10多里地一个偏僻小村——张村建立秘密交通站。在这个村建立地下交通站,有以下优势:第一,地理位置优越。该村树多,其中有两棵号称“杨树王”的大树,出了县城就可以看见大杨树的树尖,大杨树就成了张村的标志,这样便于外地的党员和交通员寻找。第二,群众基础好。该村大部分是贫苦农民,风调雨顺时,农民才能半年糠菜半年粮,遇到灾荒年糠菜也吃不上。该村没有大地主,只有几户比较富裕的农户,所以,村民阶级成分好,都同情与支持共产党。1934年11月,李德等到该村建立党的地下交通站。村庄定了,还得找可靠的人家,李德、程玉琳进村以后,对各家进行了认真考察。最后站址就选在该村东头李三麦家,此院较大,北屋三间,既可以开会也可以住宿;周围是一人高的墙头,房后就是庄稼地,出入方便,院内可看清村外情况,外面却不易发现院内的动静。再,李三麦是一个单身汉,这就没有了人多嘴杂的后顾之忧,同时他也是一个嘴巴非常严实的人。站址选好后,又选交通员,交通员既要革命性强,又要机智勇敢,不怕牺牲。最后确定该村的张玉考为站长兼交通员。郭森、李德、王光华、必根(李华生)、马国瑞等人经常在该交通站进行革命活动。

1934年、1935年初李箐玉、张霖之、马国瑞、郭森等经常出入巨鹿县苏屯村程玉琳家从事革命活动,人越来越多,目标也越来越大了。在这种情况下,李德感觉这样继续下去很容易暴露,就提出应该在附近设一个交通站,防止出意外。他的提议,得到大家的一致赞成。于是,李德召集吕志清、徐书录、张小丑三个人,决定让他们在堤村建立对外商号为“恒太昌”的车子铺,成为另一个地下交通站。交通站接待掩护了许多革命同志,其中有些是冀南特委的主要领导,并为游击队筹措了几十支枪。

(三)领导巨鹿县抗捐增资活动

李德领导全县党员组织起短工会、雇工会、穷人会、贫农会等群众组织,同地主阶级和反动政府展开各种斗争,取得一定的胜利。如1934年3月李亚光和李德等,在巨鹿苏屯、洪水口一带30多个村庄,领导短工开展增资斗争,并取得胜利。斗争的胜利扩大了党的影响。

二、领导任县游击队打响直南暴动第一枪

1935年,巨鹿、任县、平乡一带前旱后涝,大片土地几乎颗粒无收,灾民、难民成群结队外出逃荒,很多地方出现“人市”和卖儿鬻女的凄惨景象,形成了发动暴动的客观条件。再者,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把东北三省拱手让给日本,1933年开始,日本又把侵略势力伸到华北地区,这样全国人民特别是冀南人民感到亡国灭种的灾难迫在眉睫。为反抗国民党的反动统治,抵御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拯救广大劳苦农民,中共直南特委根据河北省委指示,决定在任县、巨鹿、平乡县等地适时地发动轰轰烈烈的农民武装暴动。

(一)发展、壮大任县党组织

为适应形势的发展和革命斗争的需要,1934年11月,河北省委将原中共直南特委一分为二,南北分立。邯郸以北地区仍称中共直南特委(俗称新直南),邯郸及以南地区改称中共直鲁豫特委(俗称老直南)。新直南特委所辖范围包括邢台、沙河、临城、内邱、隆平(今隆尧县东部,1947年隆平县与尧山县合并为隆尧县)[2]、尧山、任县、南和、平乡、广宗、巨鹿、威县、南宫、永年、鸡泽、曲周、肥乡、新河等县。由李箐玉任书记,刘文忠(即刘子厚)任组织部长,王伯华任宣传部长,李德任特委委员。1935年1月,为加强对直南农民游击战争的领导,直南特委撤销任县县委,同时建立任县中心县委,组织活动范围为任县、隆平、临城、尧山、巨鹿、沙河、内丘、南和等。特委决定由特委委员李德兼任中心县委书记。李德上任后,与刘文忠率领20余人到程庄、宋庄、冯庄、尹庄等村庄缴了地主的枪支,到3月份,他们已经发展游击队员达百余人。同时李德为提高党员的思想理论水平,每周2个晚上要组织党员在唐庄(任县、隆尧交界处)一带青纱帐中讲时事政治课,也讲遵守组织纪律。要求党员:服从命令,勇敢杀敌,爱护枪支,捕杀豪绅,保守秘密,决不出卖组织和同志。

(二)领导任县游击队打响直南暴动第一枪

1935年初特委开会决定发动暴动,由组织部长刘文忠兼任军事部长,以滏阳河为界,划分滏东、滏西两个地区。滏西由刘文忠、马国瑞(团特委书记)、李德负责;滏东由李菁玉、张霖之、郭森负责。1935年旧历四月初一(尧山庙会的前一天)晚上,刘文忠、李德、刘振邦派人先割断了任县与尧山之间的电话线,后分两路,分别由刘文忠、李德带领去袭击尧山县南楼、任县大北张的警察局。游击队员扮作赶庙会的样子,分赴大北张附近预定地点,待命动手。一直等到晚上散戏时,前去打探消息的人才回来报告,大北张保安分团的两个“底线”中的一人已经叛变,向保安团透露了他们的行动计划,这样这一路的行动计划完全落空了。然后就去攻打南楼,刚到保安分团门口,就被门卫发现,大喊大叫,转身逃跑时,被游击队副队长赵保福当场击毙,这一枪打响了冀南暴动的第一枪[3]!枪声一响,惊动了里面的敌人,他们就四散而逃,游击队员冲进去后,就剩两个人。泽畔距南楼不远,南楼枪声一响,泽畔的敌人自然就有了准备,再去恐难取胜,刘文忠和李德商量以后,决定不再去攻打泽畔。同日,滏东地区李菁玉、郭森等在广宗县的槐窝村也组织起80人的队伍在村外的果树林等带路的人。由于发生了误会,队伍解散了,所以,滏东地区队伍基本上没有组织起来。当天晚上,刘文忠、李德率领滏西游击队员顾不得休息,按原计划连夜向平乡县进军。第二天早晨,滏西、滏东两边的暴动队伍到平乡县节固店汇合时,总共只有200多人。经过反复商量,认为仅靠这些人去攻打平乡县城,力量实在是不够,因此决定,这次行动到此为止。

(三)开展分粮吃大户与发动第二次暴动

5月底,中共直南特委在巨鹿县郭庄召开扩大会议,总结了5月暴动失利的经验教训,决定准备力量,发动第二次暴动。会后,滏西在刘文忠、李德等领导下,积极准备第二次暴动。他们以任县党员为骨干,先后从任县、尧山内的大市口、邢村、重贤、冯村等14个村庄地主家和张庄盐巡收缴了34支枪,成立了数百人的游击队。经过刘文忠、李德的艰苦努力,很快就在滏西地区建立了一些以党团员为基本骨干的不脱产的游击小组和分粮“布袋队”。他们夜聚昼散,打土豪,分粮食,开展一些小规模的活动。8月,发起了第二次暴动。刘文忠、李德、刘振河率领2000多名群众,两次斗争马河桥大地主孙老请,分粮1000多口袋。由于行动隐蔽,不易暴露,而且经常搞到财主家的粮食发放给当地老百姓,直接解决了贫苦农民的生活困难,因此深受广大农民群众的拥戴。因此,参加人越来越多,有的游击小组便自称游击队,甚至自称游击大队了。一些中小地主为了免受打击,主动提出捐钱、捐枪。

9月,直南特委收到了党中央发布的《八一宣言》,为了贯彻建立统一战线的方针,直南特委调整了斗争策略。李德根据直南特委的决定相对对一些措施也进行了调整。坚决打击少数恶霸地主,而对于一般地主则争取其自动捐粮、捐钱、捐枪,尽可能不去触动他们的利益;对一些与共产党有联系或支持过革命斗争的士绅们,进一步做好统战工作。同时,进一步发动群众,更加广泛地组织“布袋队”,从而更加有力地推动直南地区抗日救国运动的蓬勃发展。10月间,他们正式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平汉线游击队。在开展游击战争中,游击队多次与任县、隆平、尧山三县交界一带的警察分局和保安分团发生战斗,均取得可喜战果。10月下旬,任县和尧山县反动政府联合派出武装保安团,企图镇压南汪店一带群众分粮吃大户的斗争。刘文忠、李德得到消息后,把附近不脱产的游击队员100多人集中起来,赶往南汪店附近,待任县保安团进入游击队伏击圈,立即发起进攻,激战两小时,击毙任县保安团队长刘仁刚,保安团伤亡10余人,其余人放下了武器。这次战斗,俘获団勇50多人,缴获长短枪50多支,壮大了游击队的武装,提高了共产党游击队的声望。

三、领导平乡县的“分粮”斗争和反抗国民党的镇压

(一)领导平乡县的“分粮”斗争,扩大党的组织

1935年11月,直南特委书记李华生、盐委书记张霖之、军委书记赵勤学和周东光在北刘屯召开会议,决定调李德任中共平乡中心县委书记。平乡中心县委辖巨鹿南部、广宗西部、南和东部和平乡县大部。李德上任后继续进行分粮运动,这期间分粮队先后到过30多个村庄,共分掉34户地主粮食6万多公斤,参加分粮的群众有1万多人次。轰轰烈烈的分粮斗争,不仅解决了贫苦农民的生活困难,更重要的是启发了群众的觉悟,打击了乡村的反动势力,推动了人民武装的不断壮大成长,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关系,促进了党组织的发展。到1935年底,全县有36个村建立了党支部,党员发展到380多人。游击队由开始时的不足10人发展到100多人,枪100余支,直南特委将平乡县游击队编为“中国工农红军平汉线游击总队第14支队”。12月,李德主持中心县委会议,贯彻党的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中立富农、打倒地主政策,并教育群众,只分地主粮食,不要分其用具;地主只要不反抗,就不要伤害他们的性命。但对充当国民党走狗的坏人,决不能手软,坚决镇压。他还告诉大家:中央红军已经到达陕北,游击队要积极活动,配合红军北上抗日。

(二)参与组建“华北人民抗日讨蒋救国军”

此时,滏西的任县、尧山、隆平和内丘的平原地带与滏东的巨鹿、平乡、南宫、广宗等县,游击队的活动已基本连成一片。1936年1月28日,在广宗县槐窝庄,华北人民抗日讨蒋救国军第一军第一师正式宣告成立,由刘文忠任师长,张杰(王光华)任副师长。下设两个团,刘文忠兼任第一团团长,基本活动在滏阳河以西;张杰兼任第三团团长,李德兼任第三团政委,基本活动区域在滏阳河以东。此时,整个队伍已达900多人,拥有长短枪800多支,成为一支颇具实力的革命武装。武装斗争的胜利,有力地支持了分粮吃大户的群众运动。在短短几个月内直南各县就组织起20多万人的贫农团、“布袋队”,在游击队的配合下,打开地主的粮仓,分得粮食50余万公斤,有效地解决了贫苦农民当时生活上的困难[4]。时间不长,游击队就收到数量相当大的一批物资,中共直南特委除留下一部分用作壮大游击队力量之外,其余上缴给中共河北省委,缓解了特委和省委经费不足的困境。

(三) 反抗国民党的镇压

共产党、游击队的发展壮大,引起了国民党反动派的极大恐慌。天津《益世报》连篇累牍地报道直南“共匪猖獗”,呼吁国民党当局全力镇压。蒋介石为此也忧心忡忡,急电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长宋哲元,要限期消灭直南“赤祸”。宋哲元急忙将商震的32军、冯占海的63军、宋哲元的29军中抽调大批正规部队开赴直南。1936年2月19日晚,平乡中心县委准备在李杨村召开分粮斗争大会,李德得到情报后,连夜通知各地游击队和党员干部都要离开本村、本地区,要跳出圈子,到边沿地带,做好坚壁清野工作。当把事情安排好后,李德他们连夜转移到乞村(1945年以后平乡县政府所在地)李增谭岳父家中。第二天清晨传来消息,周围48个村庄都被包围了。形势异常严峻,这样就吓坏了李增谭的岳父,他一再催促李德他们离开。李德、闫海彦及李增谭在转移过程中,被当地民团逮捕,关押在田禾村。李德是一个智勇双全、精明强干的人,一进大院,就观察逃出去的路线,白天解手时发现厕所围墙不高,只要跳到南院,就能跑出去。凌晨,他要求解大手,团丁持枪在厕所外站立,李德乘机纵身越墙跳到南院,团丁发现后一边鸣枪,一边喊人跑了,大院的团丁一片混乱。李德攀上寨墙,然后翻身从寨墙跳了下去。虽然寨墙很高,但是,因为穿着棉衣,并未摔伤。他爬起来一直向东北方向奔跑,在这风雪交加的夜晚,拼命地跑了一晚上,到了广宗县的小柏社村。李德通过韩香斋(在国民党平乡县政府的“内线”)转告被捕的人坚持斗争,决不泄密,又通过一些开明绅士从中斡旋,使大部分被捕的人获得释放。国民党这次“大清剿”共逮捕共产党员、群众3000多人,杀害10人。

(四)直南暴动的最后坚守者

声势浩大的波及河北省南部20余县,坚持一年之久的农民武装斗争,由于缺乏斗争经验,被国民党重兵镇压下去了。1936年3月下旬,直南特委召开会议,李华生、张霖之、李德等人参加,会议讨论了省委的指示,对游击队的去向、斗争策略等问题进行认真研究。最后决定为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其他中共党员离开直南。原特委书记李箐玉,1935年7月已奉调保属特委书记,现特委书记李华生奉调中共天津市委书记,组织部长刘文忠奉调北方局军委,特委委员郭森奉调河北省工作,特委秘书长王伯华奉调北方局工作,张霖之任直南特委书记和团特委书记马国瑞继续在直南外围坚持斗争。会议决定留下李同安、李德负责整顿恢复中共巨鹿、广宗两县的地方组织,建立中共巨(鹿)广(宗)整复委员会。任务是:(1) 整顿恢复党的组织;(2) 整顿恢复游击队;(3) 整顿恢复群众组织。1936年旧历4月初一,李同安被捕牺牲后,直南特委让李德接管了巨鹿、广宗的领导工作。这个时期,是工作最艰难的时期,敌人不断的搜查、逮捕共产党员和群众,逃亡的地主返乡后进行报复,还有叛徒的出卖。尽管当时活动十分困难,环境非常恶劣,李德仍然积极寻找失去联系的党员,整顿各级党的组织,继续领导党员和群众开展革命斗争。在党的领导下,巨鹿、广宗县的革命火焰燃烧不熄,为以后开辟冀南抗日根据地打下坚实基础。

此时,河北省委指示直南特委,再搞一次打土豪的武装斗争,以便解决省委、特委的活动经费问题,直南特委决定这次行动由李德领导。李德不惧危险,在巨鹿、南宫进行了分地主的财产活动,顺利完成这次任务,但是又遭到国民党警察和保安团的围剿,有不少群众被捕,物资财产损坏严重。在这种情况下,特委根据省委的指示,决定暂时“插枪”隐蔽,考虑到李德是当地人,对当地情况和人员比较熟悉,而且李德考虑问题很周到,就决定由李德负责收藏枪支。李德接受任务后没有任何畏惧,在白色恐怖下,冒着生命危险,找到广宗、平乡、任县等县的负责人,布置了收藏枪支的任务,随后来到巨鹿与程玉琳等研究收藏枪支的方案,并将枪支情况、埋藏地点、负责人造册登记,交李德保管。1936年11月,叛徒司小安带着国民党的马队直奔张村搜捕李德,李德得到消息,立即隐蔽起来了。在白色恐怖下,他多次到巨鹿、邢台、天津等地寻找党的组织,但是都没有找到联系人,因而无法在本地立足。无奈之下,他先后到辽宁的沈阳、抚顺等地躲避。1938年8月乘火车返回冀南,又回到党的怀抱。

1937年9月,在中共直南临时特委书记马国瑞直接领导下,周东光、赵一民等根据李德提供的信息,在南宫、巨鹿、广宗3县交界地带,从水井中、坟地里,把原来李德组织收藏的长枪、短枪、手榴弹找了出来。以1935年参加暴动被捕释放出来和坚持秘密斗争的党员、游击队员为基础,组建了“冀南抗日联军”,共有500多人。这些经过暴动锻炼的党员、游击队员,重新武装起来,成为临时特委建立抗日武装的基础和骨干。

注释:

①河北从明代永乐年间称为北直隶,顺治二年改称直隶,一直到1928年6月28日,国民政府将直隶省改为河北省,称直隶有500多年历史。故当地人们习惯称为直南暴动。

[1]中共邢台地委组织部,中共邢台地委党史办公室,邢台地区档案局.中国共产党河北省邢台地区组织史资料[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1.

[2]邢台历史文化辞典编辑委员会.邢台历史文化辞典[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2.

[3]任县历史文化研究会,冀南暴动资料组编.百年子厚[M].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2009.

[4]中共河北省委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河北历史(第一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

猜你喜欢

巨鹿特委李德
巨鹿大紫枣获评地理标志商标
河北巨鹿:智慧烘干技术助力金银花产业提质增效
荡秋千
Mobility matrix of a weakly coupled parallel multi-DIM isolator based on axial force solution①
由巨鹿婚嫁方言词汇透视巨鹿的婚嫁习俗
生机盎然
A Research on Performance Management of Civil Servan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otivation
西安文理学院王延华教授关中特委旧址写生选
皖西北特委在巢县的隐蔽斗争
中共闽粤边特委机关旧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