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留白:音乐课堂教学的“点睛之笔”

2018-02-24江苏省南通市郭里园新村小学左佳妮

学苑教育 2018年18期
关键词:时空想象交流

江苏省南通市郭里园新村小学 左佳妮

当下的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许多教师过度追求显性效益,学生的歌声充斥课堂,但音乐教学的效果却不尽人意。究其根本,在于教师没有给学生留下音乐学习揣摩、咀嚼的时间,没有给学生留下音乐学习反思的机会,也就是说音乐教学没有适度的“留白”。留白,原是中国画为构图需要和主题思想表达的需求,对画面空间进行分割而诞生出的空白。“留白”以其空白艺术传达出特有的丰盈。延伸过去,在中国书法艺术中有“飞白”,在中国园林艺术中“漏窗月洞门”,在中国古诗词艺术中有“空白”等等。音乐作为一门时间的艺术、流动的艺术、听赏的艺术,也应该留有“空白”。“留白”体现着一种独特的中国美学精神。“留白”,为学生音乐学习留出想象、留出体验,为学生音乐学习留出变化、留出交流。留白,能够缔造出美好的音乐学习境界。

一、此时无声胜有声——留出体验空间

在音乐教学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情景:教师让学生听故事、看画面、打击乐器等,但就是没有让学生倾听优美的音乐。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完全被教师“牵”着走,没有自己的体验时空,由此导致学生音乐学习的肤浅、浮躁。一堂课下来,尽管学生忙得“不亦乐乎”,但却鲜有收获。这种“杂乱”的音乐课、“虚满”的音乐课,除了哗众取宠之外,对学生音乐素养的发展没有半点益处。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舍得放时间让学生聆听、欣赏、体验音乐。

在音乐教学中,这样的例子有很多。许多有着鲜明色彩的乐曲都适合于学生静静地聆听。比如教学《水族馆》(管弦乐),就需要学生张开音乐的耳朵,静心聆听。歌曲平稳柔和的曲调,能够表现出水底世界的奇幻和神秘。在学生聆听的过程中,教师毋须多言,只需要聆听有钢琴奏出的轻缓的琶音,犹如清澈的流水缓缓地流淌。在听的基础之上,教师可以引领学生用动作体态来表现这种流动的美,我认为,这就够了。然后,在钢琴上下流动的琶音背景之中,长笛与钢琴奏出的高音区旋律,能够让学生想象出鱼儿在水中漫游的情景。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感受、体验到水的轻盈、动植物的柔软和水底的神秘。换个角度说,只需要教师从某个角度将学生的音乐体验空间打开,让学生抓住音乐中的主线,以点带面,就能发挥出“四两拨千斤”的教学功效。在这个意义上,音乐教学犹如作画,只需要像南宋画家马远和夏王圭留出“马一角”、“夏半边”就行。只有“入境”,方能“生趣”。音乐学习是一种感受性、体验性的活动。在音乐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运用媒体等外在因素激发学生感受,更要通过音乐本身去助推学生体验。通过教师的留白,给学生留下体验时空,让学生在更深层次上理解音乐作品。只有这样,才能让音乐教学达至“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境界,达至“无声处皆成妙境”的境界

二、未成曲调先有情——留出想象空间

格式塔心理学派“完形理论”认为,当人们在观看一个“不完形”时,会产生一种“完形”的张力,产生一种“补白”的冲动,从而达到内心的平衡和愉悦的感受。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盘活学生的音乐学习潜能。在音乐教学中,教师的留白,往往能够给学生的音乐想象留足空间,产生一种“未成曲调先有情”的功效。正如著名画家齐白石不摹水波,而所画之墨虾却如游于清流,寥寥数笔的水草也仿佛“软泥上青荇,油油地在水底招摇”(徐志摩语)。

老子说,“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音乐教学中的留白并不是空白,而是给学生预留想象、创造的时空,让学生的音乐生命静静地生长。正如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有经验的教师在讲课的时候,往往只是微微打开一个通往一望无际的科学世界的窗口,而把某些东西有意地留下不讲。”只有通过教师留白,音乐课堂才能成为学生放飞想象、自由创造的舞台。

三、道是无情却有情——留出交流空间

互动交流是学生音乐教学的应有之义。在音乐教学中,师生、生生(学生与学生)、生本(学生与音乐教材文本)之间要展开多向度的沟通、交流。很多时候,音乐老师需要“闭嘴”,这反而胜过教师过多的“言说”,正所谓“道是无情却有情”、“此时无师胜有师”。在音乐教学尤其是音乐中的欣赏教学中,教师不应也不能将音乐的理解性内容“和盘托出”,而应让学生充分地交流,在交流中能够诞生出音乐学习的精彩。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的作用不在于“全盘授予”,而在于“相机诱导”。通过教师的有意留白,能给学生创生交流的时空。教师的“无为”,成为学生的“有为”,让学生畅所欲言,音乐教学达到余音绕梁的效果,音乐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留白不是“空白”,而是虚实结合的音乐教学艺术。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借鉴艺术化的留白方法,能够放飞学生的音乐想象,启迪学生的音乐思考。只有通过留白,才能更好地打造学生音乐学习的时空,才能让音乐教学更好地为学生服务,这或许是音乐教学所追求的另一种境界吧!

猜你喜欢

时空想象交流
如此交流,太暖!
跨越时空的相遇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快乐的想象
镜中的时空穿梭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细观察 多想象 善表达
玩一次时空大“穿越”
这些并不是想象,有些人正在为拥抱付费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