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下高中物理教学中德育的实施策略

2018-02-24蔡尧坤

新课程(下) 2018年8期
关键词:伽利略物理学家牛顿

蔡尧坤

(坡头区第一中学,广东 湛江)

物理是一门自然学科,在物理学科中蕴含着大量的德育因素。作为一名物理教师,我们在引导学生掌握物理知识的同时,也应该注重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因此我们教师要将德育与知识传授有机地结合起来,要善于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德育因素,促使学生正确运用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去观察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使学生在提升知识素养的同时,形成坚毅、顽强、渴望求真和实事求是的优良品质。

一、结合教材中的物理学家对学生进行德育

高中物理教材中涉及了很多的物理学家,这些物理学家在探究真理的过程中都经历了波折与努力,正是由于这些物理学家坚持不懈地努力,才加快了人类发现真理的步伐。因此高中物理教学中,我们教师要引导学生从这些物理学家身上汲取能量。例如,在引导学生学习《探究自由落体运动》这一内容的过程中,就涉及了多位物理学家——亚里士多德、伽利略和牛顿。

早在2000多年前,古希腊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通过对落体运动的观察、研究,得出“物体下落快慢由物体重力决定”,即“物体越重下落越快”。

后来的物理学家“伽利略”进行了著名的比萨斜塔实验,证实“物体下落运动情况和物体的质量是没有关系的”。这个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结论,教学时,教师可以着重介绍一下伽利略实验的背景:当时的社会中,教会掌握着很大的权利,伽利略冒着生命危险去捍卫真理,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是什么力量推动着伽利略在坚持真理的道路上奋勇前行?我们每一个人都应当学习伽利略这种坚持真理、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再到后来的物理学家“牛顿”,牛顿对物理学的贡献可以说是非常巨大,牛顿一生取得了非常卓越的科学成就,但是牛顿的求学之路却是非常艰辛的,而且大部分知识都是牛顿自学的。教师可以讲述一些牛顿的家庭状况和求学事迹,如牛顿是一个早产儿,牛顿出身前3个月他的父亲就去世了,牛顿自幼跟随外祖母生活,后来为了维持家庭生计,牛顿的母亲甚至让牛顿辍学,在家务农,最终牛顿的勤奋好学感动了他的舅父,他的舅父才又将他送进了学校,牛顿进校后遇到了他的恩师巴罗,正是牛顿的舅父和牛顿的恩师巴罗,才成就了后来的牛顿。当教师介绍到这里的时候,教师可以提问学生:谁的境遇比牛顿惨?谁在初中阶段就被母亲强迫着辍学?可是谁又有牛顿这种勤奋好学和坚持不懈的精神与毅力?

二、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德育

高中物理教学内容中包含着丰富的德育内容,如辩证的唯物主义观点,如严谨的科学态度,如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因此我们教师可以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

例如,在教学摩擦力时,当摩擦力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同时,摩擦力作为动力,反之,就作为阻力。那么也就是说摩擦力既可以做动力也可以做阻力,再延伸的话,就是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既会带来有利的一面,又会带来消极的一面。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举例说明人们都是如何利用摩擦力来方便我们的社会生活的,引导学生举例说明人们是如何规避摩擦力的,等等,进而进一步强化学生辩证的唯物主义观点。

例如,在教学“超重和失重”时,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参与科技活动的热情和将物理知识应用于生活和生产实践的意识,引导学生勇于探究与日常生活有关的超重和失重问题。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我国“神舟”载人航天飞船发射成功的意义。载人航天工程涉及众多高新技术领域,这些领域的高新技术是无论花多少钱都买不到的,是正等待着你们去研究和探究的,也许你们当中的某一个人就会成为未来的牛顿。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做梦,要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梦想,进而培养他们参与物理实验和科技活动的热情与信心。

综上所述,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具体的物理学家和具体的教学内容来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需要注意的是,德育不是课堂教学的附加品,智育与德育是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相辅相成的部分,我们教师要在物理课堂教学中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培养学生积极的精神状态,促使学生养成刻苦钻研、勇于实践、实事求是、坚持真理、献身科学的优良品质。相信当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知识素养与德育素养,就一定能够成长为一名德才兼备的合格接班人。

猜你喜欢

伽利略物理学家牛顿
法国数学家、物理学家傅里叶
弗里曼·戴森 当代罕见的数学物理学家和思想家
牛顿忘食
什么是伽利略惯性定律
异同
伽利略质疑权威
风中的牛顿
失信的牛顿
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十位物理学家(三)
伽利略与天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