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子琴辅助教学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重要性

2018-02-23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县本号民侨小学欧于萍

新教育 2018年10期
关键词:电子琴曲子音色

□ 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县本号民侨小学 欧于萍

作为一名农村的小学音乐教师,多年的音乐教学实践,让我深深感受到电子琴辅助教学在音乐课堂中的重要性。电子琴的魅力使音乐课堂变得勃勃生机、兴趣盎然,因此,利用电子琴辅助教学在小学音乐课堂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电子琴的优势

电子琴虽不比钢琴那样理想、不比钢琴音域那么宽、弹出的音色那么饱满,但电子琴有着相当不错的优势,电子琴携带方便,节奏、节拍、音色型丰富,有固定的音高,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班级的实际情况,可以转调、订调、升调、降调等弹奏,又可以与其他乐器融为一体。既克服了在农村学校没有钢琴、没有相关音乐乐器的缺陷,又能够更好地满足音乐教学多方面的需要,还可以任意搬到哪个教室上课都可以,很方便;功能齐全、表现力丰富。

二、农村小学音乐课堂使用电子琴的目的

在农村小学,音乐教学设备不全,课堂上靠的是教师的嗓子去传播出歌曲旋律,很单一,很难触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跟唱过程中出现“吼叫”,走调,音不准,一节课下来,教师、学生都很累,就别说音乐活泼、欢快、优美了,完全脱离了音乐的审美性;带领学生用击掌的方式去击拍子节奏,稳定性不够,而且随意性大,很枯燥,很机械,就别说轻松愉快的音乐课堂了。在音乐鉴赏课中,需要辨别乐器的声色,教师只能用文字、语言去告诉学生,笛子的音色可以模仿自然界中很多种声音,音色清亮、音高较高;二胡的声色优美动听、圆润柔和等,学生没有亲自听,没有身心感受,学生无法体会到音乐的一个整体性、艺术性,更别说通过音乐去感染学生,去影响并陶冶他们的情感了。

所以,在音乐课堂上,靠教师的范唱、教师的讲解是远远不够的,学生也无法从单一的声音中去享受音乐,去想象,去创造音乐。必须遵循听觉艺术的感知规律,结合“听”,通过“听”让学生去感悟音乐、发现音乐,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感知律,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有了电子琴做音乐课堂辅助教学就不一样了,如音乐课的常规教学:师生问好,可以用电子琴伴奏出师生礼仪问好的旋律(同学们好,您好您好,欧老师您好);接着随电子琴课前律动,发声练习等常规教学;在歌唱课中,学生出现“孔叫、走调时”可以用电子琴伴奏,纠正学生的走调现象,不同的音色、节奏为歌曲伴奏增添了学生歌唱的感染力;学习识谱时,可以让学生看着课本,教师用电子琴弹出谱子,学生聆听,小声跟唱,这大大降低了学生的识谱难度;当课堂纪律出现学生不认真听课时,可以用电子琴弹出特定的旋律去提示;当学生表现突出时,电子琴弹出特定的曲子,学生随着曲子鼓掌或表扬、鼓励语言;让学生都在音乐语言活动中学习音乐。又如:在教授听赏课时,由于农村孩子很少接触乐器,音乐基础知识不牢固,要上一节很完整的听赏课,对我校农村孩子来说是很困难的,在老师没有提示下,他们很少能听出曲子中的乐器有几种,音色的区别,主题旋律在曲子中出现了几次、怎么唱等问题。有了电子琴,问题就解决了,用电子琴模仿曲子中出现的乐器音色,弹出主题旋律,学生就更容易辨别了,为了增加学生对主题旋律的记忆,还可以让学生随着电子琴弹出的音乐进行律动或游戏等,鼓励学生对所听音乐表达出自己的见解和感受,让学生在愉悦的音乐活动中逐步积累听赏音乐的经验。

三、电子琴在农村小学音乐课堂中的作用

1.利用特殊音响,创设音乐情境。农村孩子喜欢音乐,爱好音乐,渴望音乐,在电子琴特殊音响功能区内有着学生喜欢,爱好的音响,贮存着许多的“自然音响”,如鸟鸣声、流水叮咚声、打雷声、雨声等,利用这些音响结合各种技能技巧引导学生进入情境,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情境中主动地去创造各种更美妙的音响效果。如在学习《电闪雷鸣波尔卡》一课时,利用电子琴里的波尔卡节奏型伴奏,键盘打击乐模拟电、雷、风、雨等自然音响,学生听后,兴趣极高,课堂显得相当活跃,有的讨论用电子琴上的大镲模仿远处的雷声;有的干脆用跺脚于地板的声音表现近处的雷声;有的讨论用电子琴上的双响铜模仿屋檐上下落的雨点声;有的干脆用嘴巴模仿呼呼的风声等,学生都积极参与到了音乐活动中来,主动去体验情感,凭着自己独立音乐的感受,尽情地创造着大自然的音响。

又如:在教《踩雨》这首歌时,可以先用电子琴模拟出雨的滴滴答答声,然后让学生听辨“这是什么声音?”“这声音给你带来什么感受?”从而引出雨中的趣事——踩着雨花玩耍的情景,接着用电子琴模拟的雨滴声弹全曲旋律,塑造他们活泼、轻快、可爱的形象,使歌曲更具有乐观、童趣的气息,这样有利于进一步培养学生用音乐的表达方式去表现和交流,提升合作以及创新的能力。

2.选择相应音色,表现不同情绪。电子琴音色丰富,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根据教材恰当地选择音色,可以更丰富地表达歌曲情绪,例如:在教《在钟表店里》以及《大钟,小钟》这一课时,可以选择不同的音色来体现修表工人的形象、闹钟的形象,让学生选择哪种音色最能表现修表工人积极、乐观地在工作?通过这样不同的音色区别,学生很容易能够分辨出曲子所表达的不同音乐形象,从而引导学生做出相应的体态反应或露出相应的表情。通过这样直观的视听教学,不仅激发了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同时开发了学生音乐创造力、感知力。

又如学习听赏课《第九十四(“惊愕”)交响曲》这曲子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听觉思维,分辨乐曲的曲式结构,模唱曲子不同段的主题旋律,加强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这样的一节听赏课对于我校农村孩子来说,不容易达到学段所提的目标,所以必须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运用电子琴辅助教学,利用电子琴里丰富的音色去引导学生,让学生从一个最简单、最容易接受的角度去参与听赏,这样就更容易感悟、理解音乐了。第一段,单纯、天真、的主题,由电子琴上的小提琴音色来表现。第二段,重复时加进圆号和双簧管使曲子效果丰满些等。通过电子琴不同的功能表现,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和理解以及充分地体验音乐作品。

3.选择伴奏节奏,帮助表现歌曲。电子琴有丰富多彩的伴奏型,巧妙地选择不同节奏型能增强音乐的表现力,例如:在授课《小小足球赛》时,使用电子琴里的进行曲伴奏型进行伴奏,通过这节奏型的伴奏表现学生身边“足球赛”的激烈和精彩;选择摇摆舞曲伴奏型来表现“摔了个大跟斗”和选择健力舞曲伴奏型来表现“球进了大门”并通过选择滑音的表现力将音乐推向高潮,使全曲充满了童趣和形象性。对歌曲的节奏选择,使学生分析不同的音乐效果,从而提高活跃的课堂氛围,同时学生的审美能力也得到进一步的培养。

4.利用特殊演奏,用心评价,营造激励、和谐氛围。在课堂上很有必要给孩子们建立一个民主、和谐、生动的课堂氛围。利用音乐的愉悦性、民主性、欣赏性的特点,进行师生交流,学生的积极性会得到极大的提高。如:在课堂上,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少不了师生之间的交流;教学任务完成了,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进行辩论或抢答,来巩固本节课的难点、重点以及评价学生对本课教学目标的把握程度。当学生回答正确时,用键盘打击乐里的“拍手健”声或用摇滚乐伴奏型边唱弹出一小段旋律去激励,表示欢呼等,给孩子们恰当实时又带有激励性的评价,充分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这样在自由、民主、平等的学习环境中,面向全体学生,真正体现了学生是课堂主体、教师主导的这一理念,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来,如此一来。

由此可知,在农村小学音乐教学中,利用电子琴辅助教学,能使音乐课堂变得活泼、生动、兴趣盎然。在电子琴丰富多彩的伴奏性旋律中,提高了学生的识谱能力,加深了学生对音乐知识的理解和对音乐作品的感受体验等,让学生在和谐的氛围中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鉴赏音乐,从而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

猜你喜欢

电子琴曲子音色
精雕细琢的外形与音色 Bowers & Wilkins(宝华韦健)805 D4
柴可夫斯基的曲子有什么魔力?
基于AT89C51单片机的电子琴设计
有风吹过
吹曲子
擅长营造美好的音色 Marantz SA-10 S1/PM-10 S1
论长笛演奏的音色变化
从辉煌到柔美——七彩音色之西方管乐篇
公园那边有人在吹萨克斯
电子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