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小狗包弟》教学的一点思考

2018-02-23

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 2018年11期
关键词:包弟刘和珍巴金

聂 莉

(浏阳市新翰高级中学 湖南 浏阳 410300)

《小狗包弟》是巴金先生著作《随想录》中的名篇,同时收录在人教版语文高中教材必修一第三单元现当代散文作品中。作者通过回忆写了一段往事:在文革期间,因为害怕受牵连,迫于形势将与自己及家人相处七年的一条日本种的小狗送上解剖台。文中字里行间表达了内心深重的悲悯、愧疚甚至忏悔之情。笔者在高中教学一线十余年,关于这篇文章的教学不少于三次,然再次教授这篇课文时,仍有几分收获与心得,现分享如下。

这次教学,笔者跳出以往“作者及写作背景介绍——梳理字词——课文分析等”教学模式的框架,而是以问题导入式教学,先抛出三个问题:

1.小狗包弟是谁?

2.小狗包弟怎么了?

3.作者怎么了?

接着让学生快速浏览全文,梳理文章内容,捋清文章线索,然后分学习小组进行文本分析,并对问题答案进行整理,阐述如下:

问:小狗包弟是谁?

答:包弟是一条“日本种的黄毛小狗”,有着“瑞典旧主人”;“同我们一家人相处得很好”;“会进来作几个揖,讨糖果吃,引得客人发笑”;“每天清早守在房门口等候我们出来。天天这样,从不厌倦”。

问:小狗包弟怎么了?

答:如此聪明、可爱、有情义、通人性的小狗包弟,在“抄四旧”的背景下作者想要赠与他人,却没有人“愿意接纳这样的礼物”,在“形式越来越紧”的情况下,“我们最后决定把包弟送到医院去”,“由科研人员拿来做试验用”。

问:作者怎么了?

答:“包弟送走后,我下班回家,听不见狗叫声,看不见包弟向我作揖、跟着我进屋,我反而感到轻松,真有一种甩掉包袱的感觉”;然而,“我吞了两片眠尔通、上床许久还不能入睡”,“不但不曾甩掉上面,反而背上了更沉重的包袱”;“我瞧不起自己,我不能原谅自己”;在之后的十余年里“满园的创伤使我的心仿佛又放在油锅里煎熬”,“我”良心备受谴责。

由此,文章的思路基本理清晰,而品文最终是为了品情、品人,于是紧接着教师再抛出一个问题:你是如何看待巴金先生这样的做法?学生在思考这个问题时有分歧。有人说:巴金的行为是自私的,因为他保全了自己,却漠视了一条狗的生命;有人说:巴金先生的行为可以理解,因为文章在第一段就写了一个“作家与狗的故事”,对于背景已有所影射,后文又提到了“抄四旧”这个词。此时,对于背景的介绍显得尤为重要,毕竟于00后的学生而言,没有亲历“文革”,对“文革”也知之甚少,而实际上在“文化大革命”中大量书籍被撕毁,批斗成为家常便饭。所以那是一个疯狂的年代!那是一个缺少理性的年代!那是一个人人难以自保的年代!在这样的背景下,作者为了保全自己和家人而放弃小狗包弟的行为,似乎显得可以理解,更何况作者的内心的煎熬便是对当年无奈行径的惩罚。这篇文章写于八十年代初,刚刚经历了文化大革命,很多人依然小小翼翼甚至诚惶诚恐,作者能够严于解剖自己、敢于说真话,尤其是于巴金这样的在当时的文坛颇有地位和分量的人而言,这份勇气和诚实,这份敢于自我反省的精神尤为可贵,这大约是这篇文章的思想价值所在。

然而在笔者授课课文的过程中,当所有的问题在自己的教学预设中顺利进行时,有一个学生提到:“如果我是巴金,我也会这么做,毕竟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而另外一个学生也附和到:宁可我负我,不可天下人负我。后面一种思想极左,笔者当堂予以否定,可是对于第一个学生的发言,笔者有自己的一番见解:表面看来这个同学的发言似乎颇有几分道理,毕竟,人有趋利避害的本能,然而,却又不能如此断然回答。该如何引导学生看待这个问题呢?笔者认为,该回归到课本第三单元来。这个单元所选的文章是现当代的散文名篇,作者是现当代的一流的散文家:鲁迅、巴金。鲁迅在《记念刘和珍君》表达了三层情感:一是对刘和珍君等烈士的怀念和祭奠;二是对反动政府的控诉和对反动文人及走狗的批判;三是对当时麻木国人的警醒。试问,为什么会出现“白色恐怖”的猖狂?为什么会有“手无寸铁”的刘和珍君等人的遇害?为什么会有反动文人的无耻诽谤?除了社会的大环境的原因,这些和人性的弱点其实是分不开的。而《小狗包弟》中,巴金为什么要送走小狗包弟也是有相同的原因。文中越是将小狗(也包括文章第一段中始终守护在“作家”身边的小狗)写得可爱而通人性,越是反衬了当时人们对于人情世故的冷漠:人人只求自保,人性的弱点暴露无疑。这个单元,编者如此安排这样两篇文章,除了学习大家的写人记事散文的写作技巧,领悟作者的情感、挖掘作者在文中所表现出来的人格魅力,更是要明示我们:社会的前行中,我们要呼唤人性的回归。我们不能任由人性弱点肆意妄为,否则社会的文明会受到冲击,社会的秩序可能会遭到破坏,我们要呼唤人性善良的回归,恢复正常的社会秩序,更包括引导人们重新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体系。

对于今天的读者而言,更要看到它的价值所在,它更是对现实的警醒——“文化大革命”的历史不能重演!

以上便是笔者关于《小狗包弟》教学的一点思考。

猜你喜欢

包弟刘和珍巴金
细读品味,勾勒刘和珍君的形象
《记念刘和珍君》教学解读与构思
巴金在三八线上(外四篇)
一生
曲折盘旋 欲吐还吞——试析《记念刘和珍君》的抒情特色
重读《小狗包弟》
在忏悔中呼唤良知
——《小狗包弟》中“良知呼唤”的现象学分析
《小狗包弟》教学设计
巴金《小狗包弟》赏析
小巴金“认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