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药健骨和胃饮预防PKP手术术后椎体再塌陷的临床研究

2018-02-23董刚周辉乐军彭亮

浙江临床医学 2018年12期
关键词:成骨细胞骨密度椎体

董刚 周辉 乐军 彭亮

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是近年来兴起的通过微创介入、椎体内部强化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s)的脊柱外科新技术,其能有效恢复脊柱稳定性,缓解压缩椎体骨折引起的疼痛[1-2],但PKP术并不能抑制骨质疏松症的进展,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PKP术伴随着较高的手术椎体塌陷发生率。作者自2015年7月至2017年3月采用中药健骨和胃饮对接受PKP的OVCFs患者进行干预,研究其对PKP术后手术椎体塌陷的影响,现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于2015年7月至2017年3月在本院骨伤科接受PKP治疗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中药组,每组各50例,随访过程中对照组、中药组各有4例退出,最终两组各46例完成研究,年龄62~88岁,平均(72.71±5.87)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符合OVCFs诊断标准患者。排除标准: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及长期口服激素类药物者;有其他严重危及生命的原发性疾病、精神类疾病、老年痴呆症者。该研究经医院临床研究伦理委员会同意,纳入研究的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PKP,填充材料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手术节段T8~L4。术后第1天起对照组给予口服钙尔奇D(惠氏制药有限公司),1片/(次·d),服用6个月。中药组在此基础上加服健骨和胃饮(杭州市中医院院内制剂),50ml/次,2次/d。健骨和胃饮由骨碎补、续断、当归、佛手片、地鳖虫、冬术等药物组成。

1.3 指标检测 随访周期为6个月,随访周期内据患者病情随时予以复查、处理,术后6个月时予以骨密度、血清骨钙素(OC)、血清Ⅰ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S-CTX)等指标检测,并行椎体X线摄片检查,部分患者接受CT、MRI检查。(1)手术椎体塌陷评价,以手术椎体侧位X线片为测量对象,随访时手术椎体前缘高度与术后2d时手术椎体前缘高度差值≥2mm定义为手术椎体塌陷阳性,测量由1名放射科医师,2名骨科医师独立完成,取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2)骨质疏松程度T评分,采用美国LUNAR公司生产的DPX-1型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采用T-score值表示。(3)血清OC、S-CTX检测,清晨空腹状态下抽取静脉血,取上层血清,采用光化学法测定。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性别构成比、手术椎体塌陷发生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组间年龄、骨密度T值、OC值、S-CTX值的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均数的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椎体塌陷发生率 见表1。

表1 两组OVCFs患者手术椎体塌陷率比较(n)

2.2 两组骨密度T值、OC值、S-CTX值的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OVCFs患者骨密度T值、OC值、S-CTX值比较(x±s)

2.3 PKP术后手术椎体塌陷患者的影像学资料 见图1、2。

3 讨论

PKP术后手术椎体的进行性塌陷是手术椎体向骨折发展的一个阶段,容易引起患者持续性腰背部疼痛、骨折椎体延迟愈合、脊柱进行性后凸畸形等严重并发症,目前文献报道PKP术后手术椎体塌陷的发生率在3%~52%,且术后3个月内是手术椎体进行性塌陷的高发期[3]。因而在做好PKP术的同时,从引起手术椎体塌陷的独立危险因素入手积极应对,降低术后手术椎体塌陷的发生率至关重要。

图1 患者李某,女性,65岁,T12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行PKP。1a、1b:术前,T12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1c:术后1d,T12椎体高度基本恢复;1d:术后3个月余,T12椎体塌陷,手术椎体前缘高度明显下降

图2 患者毛某,女性,78岁,L1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行PKP术。2a、2b:术前,L1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2c:术后2d,L1椎体高度基本恢复,骨水泥团块状分布;2d:术后4个月余,L1椎体塌陷,手术椎体前缘高度明显下降

3.1 骨质疏松程度对PKP术后手术椎体塌陷的影响 前期研究结果显示,PKP术后伴随着较高的手术椎体塌陷发生率,其发生率与多种因素相关,其中较低的骨质疏松T值是影响OVCFs患者PKP术后手术椎体塌陷的最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4]。目前的研究观点多倾向于PKP术后手术椎体塌陷是骨质疏松症自然进展的表现之一,骨质疏松T评分更低的患者更容易发生手术椎体塌陷。因此对于低骨密度的OVCFs患者,尤其是骨质疏松T值≤-3.0SD者,在行PKP时应充分考虑到其术后手术椎体塌陷的高风险性。患者年龄的增大,术后活动量的降低,不正规的抗骨质疏松治疗,以及口服类固醇激素类药物等因素,均可导致OVCFs患者PKP术后骨质进展性吸收,身体控制力和肌肉平衡能力降低,加重骨质疏松程度的进展。有文献指出,OVCFs患者的骨质疏松T值每提高1%,椎体发生骨折的相对风险就会降低3%[5]。因此对接受PKP术的OVCFs患者,应把握好术后抗骨质疏松治疗的黄金时段,做好规范的抗骨质疏松治疗[6]。同时培养健康的饮食生活习惯,术后加强腰背肌功能锻炼[7],做好二级预防,能够明显降低PKP术后手术椎体塌陷的发生率。

3.2 中药健骨和胃饮预防PKP术后手术椎体塌陷的传统医学理论基础 骨质疏松症属于中医学骨瘘范畴,中医脾肾两脏作为两大功能脏腑,直接或间接影响骨组织代谢,脾脏作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通过输布水谷精微化生气血津液充养机体。肾脏作为先天之本,主骨生髓,骨的生长、发育、衰弱与肾精盛衰关系密切。脾肾两脏先天温养后天,后天滋养先天,脾失健运,气血化生不足而不能濡养筋骨,肾脏失司,则致精藏失职,肾精亏虚而不能充养,再者脾肾亏虚,气血运行缓慢,易致气血淤滞,气不能行血,血不能化精,精不能生骨。同时血瘀又可作用于脾肾,使脾肾亏虚更重,形成恶性循环,最终脾肾亏虚、血瘀共同作用于机体,使骨髓失养,筋肉痿弱不用,终致骨痿。健骨和胃饮作为院内制剂应用多年,既往研究及临床应用显示长期应用无肝肾损伤等毒副作用,该制剂基于“肾藏精主骨”、“脾主四肢肌肉”理论,以脾、肾两脏为作用靶点,发挥健脾和胃、补益脾肾、活血健骨功效,该制剂立方着眼于病因治疗,而又兼顾整体,符合中医学“辨证施治、整体调节”的遣方用药原则。

3.3 中药健骨和胃饮预防PKP术后手术椎体塌陷的现代医学理论基础 正常的骨代谢主要通过骨重建进行,受多种激素、细胞因子、调节介质的影响,使骨吸收与骨形成保持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目前骨碎补及其有效成分、续断皂苷类化合物治疗骨质疏松的疗效已得到证实,骨碎补活性单体、皂苷类化合物能够通过调控Wnt/β-catenin、BMPs等骨代谢相关分子信号通路上的相关靶点对成骨细胞进行干预,促进细胞增殖、钙盐沉积。同时通过调控OPG/RANKL/RANK通路、组织蛋白酶K通路等骨代谢相关分子信号通路上的相关靶点对破骨细胞进行干预,进而延缓骨基质降解,抑制骨吸收[8-9]。而土鳖虫内含丰富的锌、锰等微量元素,这些微量元素是胶原超氧化物歧化酶的重要辅酶,在健骨和胃饮中对骨碎补、续断的双向调节起着催化剂作用。同时土鳖虫、当归、冬术本身含有多种氨基酸及微量元素锌等,能为成骨细胞的分化与增殖提供物质基础。佛手是健脾和胃的要药,佛手醇提物能够明显抑制动物体外肠管功能,对乙酰胆碱引起的兔十二指肠痉挛有显著的解痉作用,佛手与冬术同用,相辅相成,共同发挥健脾和胃的功效。当归则为养血活血之要药,其能有效改善微循环障碍,促使血液中的营养物质进入骨组织,使骨组织的营养吸收、代谢得到保障。

骨钙素是成骨细胞分泌的一种活性多肽,能够准确的反应成骨细胞活性,是衡量骨形成、骨重建的一个重要指标。而S-CTX则是Ⅰ型胶原降解的特异性分子片段,能够准确的反应破骨细胞活性,是骨吸收、骨破坏敏感而特异的指标。本研究中单纯应用钙尔奇D能够下调OVCFs患者PKP术后血清OC水平,但不能下调血清S-CTX水平,没有改善患者的骨密度水平,说明其不足以抑制骨吸收,降低骨转换。而健骨和胃饮联合钙尔奇D应用,能够明显下调OVCFs患者PKP术后血清OC、S-CTX水平,明显改善患者的骨密度水平。因而,作者推测健骨和胃饮中药通过作用于机体相关骨代谢分子信号通路,抑制增强的成骨细胞、破骨细胞活性,降低骨转换水平,纠正机体骨重建、骨吸收失衡,提高患者骨密度及骨矿含量,从而改善骨质疏松,降低OVCFs 患者PKP术后手术椎体进行性塌陷的发生率。

猜你喜欢

成骨细胞骨密度椎体
预防骨质疏松,运动提高骨密度
骨密度水平分三级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快速取出残留骨水泥柱2例报道
微小核糖核酸-1205沉默Cullin-RING泛素E3连接酶4A激活AMPK信号传导保护人成骨细胞免受地塞米松损伤的研究
提防痛性瘫痪——椎体压缩性骨折
天天喝牛奶,为什么骨密度还偏低
微纳米分级形貌促进成骨细胞分化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wnt经典信号通路在酸性pH抑制成骨细胞功能中的作用
迟发性骨质疏松椎体塌陷的2种手术方式的比较
球囊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胸腰椎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治疗效果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