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单元目标导学背景下的主题阅读研究

2018-02-22董海梅

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 2018年4期
关键词:读书阅读教学文章

董海梅

(青海省西宁市沈那中学 青海 西宁 810000)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师生及社会广泛关注的环节。主题阅读与一般阅读有着明显的差异,其最大的特点在于扩散性较强,阅读范围广,学生只需在教师给出的主题范围内选择出自己感兴趣的文章进行阅读即可,这样既可以有效的弥补传统语文阅读教学的不足,同时还能让学生自发的参与到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从长远的发展角度来看,主题式阅读活动的开展对于学生的成长十分有益,非常符合新时期初中语文教学活动开展的需求,需要教师科学的进行选题,从而促进学生更好的成长。

一、中学语文教学中开展主题阅读的意义概述

首先,主题阅读可以拓宽学生的眼界,获取更多信息。主题阅读相对于传统的阅读而言更加自由,学生的阅读范围不再局限于世界名著、古典巨著,在相应的主体范围下学生的个性需求可以得到较好的满足,难易适中的阅读选择可以更好的吸引学生去参与。其次,强化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作文写作需要学生掌握丰富的素材,多元化的主题阅读则可以很好的满足这一需求,学生可以从阅读中获取写作的灵感,丰富写作的内容。第三,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书本是人类的精神食粮,在书本的世界中,学生可以更好的了解未知的世界,通过大量书籍的涉猎,学生能够不断的提高自身的修养及文化水平,以伟人为榜样,不断的学习、进取,树立远大的学习观。

二、以单元目标导学开展初中语文主题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

1.主题阅读之比较阅读

比较阅读主要指的是把两篇或者多篇文章在内容、形式上有一定联系的文章结合在一起进行对比分析,同中求异、异中求同,深化学生对文章内涵理解的一种有效阅读方法。在阅读过程中,教师把相关的内容通过不断比较、对照与鉴别,开阔学生的眼界、活跃他们的思想,使学生对知识的认识更充分、深刻。学生通过对比还能看到差别,把握其中的重点,提高鉴赏力,提高迁移思维能力,使语文知识系统化、条例化。比较阅读也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有利于学生快速准确地处理众多繁杂的信息。在教学时,选定和教材课文相似或者相关的内容展开比较阅读,找出异同点,也是语文知识延伸迁移的有效方法之一。

2.整体施教,以单元目标导学提高学生阅读效率

在主题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遵循“整体性”的教学原则。整体性教学原则不再是传统的一课书一课书地教,而是一个单元一个单元地去教。这时候的单元主题就像藤,一篇篇课文犹如瓜,在教学时,需要用这个“藤”将一个个“瓜”串联起来。同学们在同一主题下,阅读也由课内引申到课外,有助于拓宽阅读范围。这样,一个主题就能统领三套教材中的三个单元,由二十篇文章组成了一个主题大单元。在教学时,教师都是紧紧围绕着单元的一个特定主题进行大单元语文教学。教师在实际教学时要关注课堂的教学效率,组织要适当,也要做到有详有略,有效拓展,让阅读教学从课本内延伸到主题阅读与经典诵读,这样也利于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有助于拓宽他们的阅读面,提升阅读速度,而且还应了那句“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的目标。

3.从批注入手,习惯与方法并进

很多学生在阅读的时候喜欢走马观花,把焦点放在了故事的情节上面,对文章中的那些生字生词一跳而过,对文章的内容理解与情感的体会也是囫囵吞枣……当阅读完这篇素材时,学生吸收甚微,消化不良,写起作文来也是无话可说……“读书不得法等于没读”,“教师要传授给学生一些好的阅读方法,才能让阅读深入到学生的心灵当中”。在开展主题阅读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用心去阅读每一篇文章,教给学生各种批注式阅读的具体方法,如解释、概括、质疑、联想等,让学生学会使用批注,走进书中,走近作者,这样也利于培养他们“不动笔墨不读书”“读书莫放拦路虎”的好习惯。在好方法的引导下,学生的阅读才能取得质的飞跃。在日常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渗透多种做批注的具体方法:遇到生字、生词时,要主动去翻一翻字典,标下注音,写出其中的意思。当遇到自己喜欢的语段或者含义深刻的句子时,学生要动笔去勾画,写下自己当时的感想。遇到不理解的地方打上问号,带着这些疑问反复去读书、去探究。经过长时间的熏陶、感染与训练,学生的阅读习惯也会逐渐形成,提升到“品读优美语段”“体会深刻含义”等方面,而且还能耐下心来仔细品读,反复咀嚼,批注感受和体会,学生之间也会主动进行交流分享。

4.主题式阅读教学的收获

首先,改变了学生阅读量小,阅读兴趣不高的状况。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开展主题式阅读教学,学生一般花费2~3个课时就能完成一组课文的学习,花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基本上能完成一册教材的阅读,其中,将节省出来的课内外时间可供学生阅读和参加活动。这样,同学们既能阅读更多的书,而且涉取的面也更加广了。

其次,充分体现出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教学理念。精读课上,学生借助课例能初步掌握一定的语文学习方法;泛读课上,学生则能使用学案自学。这也使得学生们的学习形式更加灵活主动。在拓展课上,学生可以采取喜闻乐见的形式畅游书海,而且大家都乐此不疲。整个阅读教学环节既体现出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又便于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便于他们在思想的碰撞中生成新知,不断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在课堂上,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掌握了必要的阅读方法,小到理解词语、做批注,大到学习一类文章时应该把握的要点、切入点等。在开展主题阅读时,教师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结合“语文主题学习”丛书鼓励学生多去读书,读好书,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在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同时,为他们的终生阅读奠定了好基础。

三、总结

新课程理念的实施下,各地区教师对于学生开展课外阅读的重视度有了明显的提升,同时,非常注重学生读本的选择及配置,主题阅读活动的开展下,学生可以更多的接触到课本以外的知识,有利于学生三观的形成与建立。教师需做好客观的分析及设计,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参与主题阅读,定期的进行分享与探讨,让学生学会更好的表达及自我填充。当然主题设计的科学性及定位依然需要教师进行不断的研究,为学生全方位的发展提供帮助。

猜你喜欢

读书阅读教学文章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我们一起读书吧
做好深化国企改革大文章
读书为了什么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