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帮学生“寻米下锅”

2018-02-22

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 2018年5期
关键词:邓州下锅课外阅读

张 琼

(河南省邓州市城区四小南校区 河南 邓州 474150)

在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每当学生动手写作时,最头痛的就是“无米下锅”。是啊“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更何况对于刚刚升上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更是“无所是从”,很多学生便对作文产生畏惧心理。究其原因:我们在教学中往往只注重传授写作方法,而忽略了培养学生细心观察和留心生活的良好习惯。叶圣陶先生说过:“文章必须从真实的生活里产生出来。”

教学中,我无时不在思索着如何帮学生“寻米下锅”,给孩子们写作的自信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促使他们自觉地,有意识地找寻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作为写作素材,经常练笔,才能打消作文难的念头,更好地提高作文水平。

一、教孩子留意生活中的人和物

一位著名作家曾说过,写文章要紧的是写自己的真实情感,离开了亲身的实践,就不可能有什么真情实感。对于三年级的小学生来说,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是观察,只有亲身去接触事物,仔细地观察事物,才能获取真实,深刻,细致的第一手资料,才有话可写,写出的文章就会真实生动。为此,我就用第一次习作训练要求,根据学生自己的喜好,留意刚刚进入班级后自己的新发现,如:教师,老师,同学,同桌,书本..因为这些事物贴近孩子们的生活,所以他们观察起来也很容易,写作文时也不空洞了,从而也打消了作文难的念头。

二、给孩子创设丰富多彩的活动

现在的孩子,除了上学来到学校,就是放学回家,接触的人就是老师,同学,家长,所有的事都是家长包办,所以作文时就没有什么可写,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多给孩子创造活动的机会。如:下课了,有意让他们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星期天,布置让每位学生回家把红领巾洗干净;课堂上组织学生举行朗诵会,讲故事比赛,猜谜语比赛,让学生注意观察人物的神态,动作,留心人物的语言;体育课上让老师组织学生玩丢手帕的游戏..这样,让学生玩玩,看看,说说,写写,一篇篇生动的文章会展现在我们的眼前。

三、发现孩子的闪光点,激起可作欲望

有的孩子喜欢唱歌,有的喜欢跳舞,还有的喜欢书法,绘画,弹琴..鼓励他们留意自己在练习室的所做,所想,所感,还可以为他们创造必要的条件,让他们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能,表现自己的长处。有了这样丰富的生活作为基础,他们就会尽兴性地写出《我的爱好》,《我参加了XX比赛》,《我是XX小能手》..写作能力大大提高了。

四、立足课堂教学,拓展习作空间

语文教学中,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一个活生生的习作实例,在引导学生学习课文时鼓励他们张开想象的翅膀,为课文续写意犹未尽的地方,孩子们会很有兴趣。如学习《责任》一课时,小男孩为挣得12.5美元边学习边去餐馆打工,我就不失时机地启发学生:小男孩在餐馆里如何做的呢?让我们将镜头拉近用文字述说小男孩的工作经历吧!学生就拿起手中的笔,写出来的内容形象生动,一个比一个充实。在学习完课文《西藏高原》后,我即兴而发:我们邓州这个地方怎么样?话言刚落,一个个小手就举起来,争先恐后说出了邓州的经典,我看时机成熟,就鼓励他们:你们愿意把这些美景向别人介绍介绍

吗?他们纷纷表示赞成。就这样,一篇篇《邓州的____》,《我爱家乡邓州》..展现出来了,透出了他们对自己家乡深深的爱。

五、引导孩子学会积累,从课外阅读中挖掘素材

作文是学生知识水平和培养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课外阅读在小学生学习语文,尤其是在写作文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应加强课外阅读指导。如,在指导学生写家乡的特产时,除了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家乡的红橘》一文钟的写法外,我又介绍了有关写景的课外读物让学生阅读,目的在于让他们扩大知识面,开阔思路。

对于三年级作文启蒙阶段,如果我们能帮学生寻找到写作的素材,让他们不再为“无米下锅”而发愁,他们会自觉地进行写作,创造,久而久之,就会养成动笔的好习惯;再加上教师的耐心指导,让他们掌握一些写作技巧,他们写起作文来就会很轻松自如了。

猜你喜欢

邓州下锅课外阅读
河南邓州“四议两公开”工作法 解锁乡村治理有了“金钥匙”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做好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中国·邓州第四届《红楼梦》读书竞赛总决赛”综述
随园食单——黄芽菜炒鸡
张家界的三下锅
为什么事情没办好叫“砸锅”
如何煮出一锅好粥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