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技术在物流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2018-02-21

新闻传播 2018年22期
关键词:保温箱收件人号码

(上海理工大学 上海 200093)

从国家邮政局数据显示可知,去年邮政行业业务收入(不包括邮政储蓄银行直接营业收入)共计6622.6亿元,同比增长23.1%;业务总量累计完成9763.7亿元,同比增长32%。2018年上半年数据,收入完成4358.3亿元,同比增长21.9%;业务总量累计完成6517亿元,同比增长28.4%。

在这巨大的快递交易爆发式增长的数字背后,快递包装同步攀升,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应该如何完善快递包装的服务和流程,同时又减少环境污染,还需要继续试验与摸索。

一、我国物流快递包装现状

(一)物品状态无法精确查看

目前,随着电子商务和物流行业的发展,基本已经实现了包裹的实时追踪,就现在主流的实时跟踪方式而言,主要为扫描快递单号,实现上传。例如,快递点收到快件,收件员扫描单号并且上传,则快递显示信息为:某某点已收件。在中转部又会扫描快递单号,上传跟踪消息,最后到了派件地点,进行派送。

但是当快递员没有到中转站的时候,你可能是无法跟踪到物品的具体位置的,更别提能够观测到物品的具体形态。例如,快件是食品,无法知道物品的状态是如何的,是否变质?就易碎品而言,运输的途中是否有损坏,你也无法知晓的,尤其是目前包装箱的结构和包装技术使很多产品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特别是易碎商品,造成包装件破损。可要在每个快递上安装GPS定位等进行实时跟踪,成本与回收也是极大的问题。

另外,快递到了派件点,对快递的整理,常用的还是人工。例如大学等地方的聚集地,一般都是工作人员手动进行上架编号等,甚至有些地方是汇聚在一个地方,等学生自己寻找选取,这对于寻找快递的时间和人工都是极大的消耗。

试想,如果碰上各个配送点老板经营不善,在库房快递累积大量的快递,那么在这些快递包裹中,如何找到属于自己的包裹,自然成了大问题。

(二)保鲜以及冷冻监控技术不普及

物流领域中,生鲜物流运输配送一直处于尴尬的位置,成本高,利润低,以至于虽然市场需要量大,但是运输上要求十分苛刻,保鲜要求高,食品安全性也更高。而生鲜产品运输过程损耗更高,要做到保质保鲜,这就要求必须做到全程冷链。冷链物流是通过运用制冷的技术,让货物能够在生产、流通、最后在运输的途中,每个环节都要处于低温状态,中小城市和乡镇地区,生鲜包装还停留在泡沫箱、纸箱加水冰等落后的保鲜技术上,甚至不放冰块降温,导致大量的生鲜损耗,成本进一步提高。

目前有快递公司研发的智能保温箱已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多个城市投入使用,可是保温箱数量有限,运营和维护成本也相对高,在配送时需要增加保温箱回收工作,人力成本上升,所以除了领头的电商企业之外,小企业很难承受其成本费用,该智能系统能否全方位普及和使用,还需要时间的衡量。

不过在互联网时代,大数据发展思维已经运用在物流中,智能化保温箱也更智能化,比如实时能够将保温箱的温度和湿度,还有所处的位置采集和运用,同时手机智能端APP等能够实时访问,并能够远程控制温度,导出数据,这样能够将人力,财力损耗降低到最小的程度。

(三)配送不安全,面单上透露隐私

传统的购物面单上,信息十分不安全,不仅有收/寄人的姓名,电话,手机号,有的时候网购,还能显示你的购物信息,更可怕的是,有心之人还可以通过你的手机号找到你绑定的微信、支付宝、QQ等社交网站账号,信息一览无余。

顺丰快递上线的“丰密面单”,快递单上没有任何收件人和寄件人的信息,只有一个单号的条码,的确能够在传递过程中更好的保护收寄件人的个人隐私。顺丰派单员给收件人拨打的电话全部为95338开头的9位号码,收件人只需要在派单员的手持终端上签字即可。但是弊端是签收需要用顺丰快递员的手持终端,如果快递放在门卫等地方,上面信息又不全的话,该如何识别快递的归属。

同时从快递公司方面的成本来算,快递员手持终端增加了成本,对接更繁琐,收件人信息需要再查看,配件时间也增加消耗。

(四)过度包装,造成环境污染

快递包裹中常见填充物是旧报纸、海绵和塑料泡沫,虽然它们重量轻,但体积大,比较占地方,很多人习惯打开快递顺手扔掉,回收这些废弃纸盒很难实现。尤其碰上双十一等购物街,快递量增大,传送人员都不够,回收的困难更加加大。

当前,小件物品的纸盒包装,大件物品封套,编织袋包装,而这些包装材料都来源于电商的平台。很多消费者认为快递包装能够给她们安全感,而商家们也为了满足消费者的这些心理,同时追求效率,不管材料不配套等问题,都导致物品过度包装。

尽管目前很多快递企业和电商正在改进,比如运用几份积分抵扣,让用户主动参与快递箱回收,采用可降解的环保包装,对食品药品的材料则是运用保温箱,最大限度的节省包装的胶带封,或者是快递企业运用共享快递盒。

但是,一些网络零售卖家的技术基础薄弱,为了降低商品快递配送时的运营成本,大部分网络零售卖家在快递包装上都不重视。

这些做法,只能做到基础的缓解作用,无法用根本上提高用户的回收热情。人们对绿色包装包装的意识不够强,害怕信息透露等,不愿意让快递员回收。快递包装回收问题没有得到重视,尚未建立有效的回收机制。

二、利用新媒体技术,对目前快递包装对策研究

(一)管理透明化,实现实时追踪

快递行业正逐步由“汗水物流”向“智慧物流”转变。物联网技术的蓬勃,目前市场上温度传感器、温度监控仪等应用成熟,智能配送管理系统的开发,GPS无线网络通信技术提高配送效率。可以在运输车辆,或者快件上布置实施,做到对物品的实施监控,管理也更加透明化。

利用最新的新媒体电子信息技术,利用技术,在包装盒里方式简易的成像系统,在用户需要查询时,能够立刻拍摄传回,或是在里面的物品在状态发生改变的时候,能够得到及时的记录。不过在快递价格较低的市场,该方法很难普及,会使成本上涨,只适用贵重物品的监控。

(二)利用新媒体,集成隐私快递功能

新媒体的崛起,可以利用智能技术,全快递物流平台开发一款APP,在该款APP上实现全平台的寄件和收件,在该平台上,收件人号码可以进行虚拟生成,根据物流送达状态,该虚拟号码可以在一定时间内,与真实号码产生联系。快递员可以通过虚拟号码联系收件人,保证号码的私密性。交易完成,虚拟号码无法使用。或者快递到达时,快递员无需用号码联系,平台直接进行提醒。同时快递员可在身上配备个性化暗号贴纸,在物品上粘贴,并且告知用户,以便在快递集合点上,能够快速寻找目标快件。

同时考虑创建私人化快递信息系统,如银行账户一般,每个人都拥有快递账户,集成化管理,将姓名等信息变为代号,派送时更注重隐私的保护。

(三)智能收发系统,同时对快递包装回收进行完善

要构建物流信息互联共享体系,提升仓储配送智能水平。利用新媒体的性能,宣传回收的重要性。推广使用同一的电子面单,减少纸质材料的浪费。对于共享快递盒,也要进行更精确的分类。提高利用率和使用范围,对食品和其他物品安放进行区分。

对快递包装回收利用服务平台的建立,可以是APP,也可以是微信公众号等等,第三方回收企业的出现,能够对快递公司和生产企业进行控制。同时,利用运营技术,在各个人多的网点,建立包装回收站,让用户自觉得对使用完成的快递包装废弃物进行统一的回收或者再利用。

可以通过用户与用户的双向交流,用任务奖励,积分等模式,让消费者或者电商卖家们相应快递包装循环利用。新媒体有“一对多”的特点,利用公众号和微博,有各种社群。而掌握了用户源,建立自己的社群,可以为用户推送信息服务。让循环利用包装,变成一种炫耀新玩法。

总结和建议

电子商务发展十分迅猛,20%的卖家占据80%左右的交易额,剩下80%的卖家才占了20%的份额。电商大平台有资本也有钱对物流包装进行研发,所以即使技术可以达到,但是也会因为成本,无法扩散和普及。

从绿色环保方面而言,快递包装设计上,要推广环保材料,包装封箱时尽量推广使用可降解的胶带,填充的时候使用环保的填充物,最后利用价格的升价机制,遏制商品的过度包装,鼓励回收,提高包装物的利用率。

同时,新媒体时代,利用新的技术,提高对物品监督的时效性。能够让用户实时监视到物品的状态和动态,而并非快递员扫描的进度。与此同时,在保鲜程度上,要发挥温控作用,更不能忽视快递广告的利用。现在网购频繁的人群,大部分是白领和学生,所以,快递广告可以根据区域不同,进行不同层面上的投放。IP的开发和个性化的定制也可以运用在快递包装设计上,让广告别开生面的同时,让快递包装本身也具有价值。

最重要的是,需要对消费者进行宣传教育,引导正确的消费观、环保意识,而这方面的传播,也离不开新媒体技术的运用和发展。■

猜你喜欢

保温箱收件人号码
暖箱就是体外子宫,4种新生儿需要它
暖箱就是体外子宫,4种新生儿需要它
说号码 知颜色
一个号码,一个故事
快递服务合同中收件人权益保护研究
猜出新号码
查无此人
在保温箱里的日子
“婴儿保温箱”公关助推美发动海湾战争
这个号码很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