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受众心理研究对广播情感夜话节目主持的重要性

2018-02-21

西部广播电视 2018年24期
关键词:夜话听众广播

陈 宏

(作者单位:云南广播电视台)

1 广播情感夜话节目的特点

1.1 沟通内容的私密性

广播情感夜话节目的互动性强,该类节目与其他被动收听的节目不同,受众可以通过手机、QQ、论坛、微信和主持人进行即时交流、实现精准传播,这就调动了受众积极性与参与热情。广播情感夜话节目的内容广泛,一般涉及隐私,在午夜打电话进来的观众,一般对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有着种种疑惑,选择在夜间进行打电话交流,内容一般涉及自身隐私。广播夜间谈话节目给受众情感吐露的平台,听众可以多方位积极参与,通过主持人的疏导劝慰得到心灵慰藉。

1.2 互动环境的隐匿性

广播夜间谈话节目为广大受众提供了安全隐匿的空间,它的优势就在于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甚至可以对自身隐私进行适当包装。通过夜间谈话节目,受众可以缓解压力,解决疑问,倾诉苦闷。

2 广播情感夜话节目存在的必要性

2.1 广播情感夜话节目对受众情感的疏导作用

随着社会竞争日益激烈,从业者、就学者以及其他人群心理健康问题比较突出,笔者主持云南广播电视台夜间情感节目《背包心情》十年,每天节目中听众咨询传递的信息大部分是关于情感暴力、情感背叛、迷失未来等诸多负面内容,如果这些负面情绪得不到疏导和释放,势必会给社会和他人及自身健康带来很多安全隐患。因着情感夜话节目私密性、隐匿性的特点,可以很好地对参与节目的听众进行主流价值观的正面引导,让其内心负面情绪得到很好的释放。

2.2 广播情感夜话节目对受众的陪伴性

广播情感夜话节目对受众的陪伴性,主要是指人们在个人独处时,尤其是在夜深人静时,广播情感夜话节目像朋友一样陪伴着他们,或者做自己的事情,或者静思,或者睡觉。有问题了可以对它进行倾诉,有心事了可以对它倾诉,这种陪伴性对于“都市陌生人”有着重要作用,同时也是受众保持心理健康状态的重要途径。

3 受众心理的研究对广播情感夜话节目主持的重要性

3.1 受众心理诉求的研究

3.1.1 广播情感夜话节目听众的类型

广播情感夜话节目的听众主要分为三种类型:倾诉型听众、解决问题型听众和找同类型听众。首先,倾诉型听众主要是依赖广播的匿名性和和私密性,在当今社会,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的隐私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而广播是传播工具中私密性较强的工具之一。受众可以通过电话、QQ等手段跟广播情感夜话节目的主持人进行沟通,而不被追踪。倾诉型听众并不具有一定的目的,只是倾诉心中的苦闷或经历,并不需要解决问题或者其他。

其次,解决问题型听众是广播情感夜话节目的听众的重要组成。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生活节奏不断加快,人们所受压力也不断增加,人与人之间的黏连性不断降低,而人们所有的情感困扰却不断增加,受众的情感困扰具有一定的私密性,与广播情感夜话节目主持人进行沟通,通过主持人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法是一个很好的途径。

最后,找同类型听众是广播情感夜话节目听众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这类型的听众主要建立在“都市陌生人”的基础上。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人们原有的社会关系被打破,成为“都市陌生人”。人们缺乏归属感,但快节奏的城市生活使他们无暇满足这方面的需求,而广播情感夜话节目就给这类受众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总之,广播情感夜话节目的听众除倾诉型听众、解决问题型听众和找同类型听众三种类型外,根据不同的分类还有其他类别,由于篇幅所限,在此就不一一赘述了。

3.1.2 广播情感夜话节目听众的心理特点

广播情感夜话节目的听众心理首先表现在窥私欲和隐私权的保护两方面。隐私是不愿他人知道和干涉的无关公共利益的个人信息和领域。广播情感夜话节目听众的心理特点在这个纬度下是矛盾的,对自己的隐私进行保护以防别人窃取,同时又对他人的隐私有着浓厚的“窥私欲”。窥私欲是指人们对窃听、窃看他人隐私的欲望。人作为一个群体生物,有着很浓厚的社会属性,并且天然具有维护社会群体和谐的属性,只有群体的秩序得到正常的运转,人们在这个社会群体中生活才能更加自然。而社会的道德规范和法律就此产生,道德和法律的产生一方面是对社会人行为的规范,但更多的目的是对其合法权益进行保护。在群体产生的同时公共利益也随之建立,而人的个人利益和隐私也随之受到了侵犯。为了更好地协调公共与隐私的关系,隐私权的保护被提上日程。而人们虽然是高级动物,但也具有生物的本能属性,对私密的事情有着天然的好奇心,在当前道德和法律高度发达的情况下,通过广播情感夜话节目来对这种窥私欲进行满足是一种有效途径。在广播情感夜话节目中大多数来电听众都是对自己生活的不幸、苦闷进行倾诉,其内容涉及自身隐私,而其他听众对其进行收听就满足了他们的“窥私欲”。

浮躁是广播情感夜话节目的听众心理的突出特点,多数现代人心理焦虑感,不安全感,急功近利,在人际关系、物质收入等方面缺乏安全感和满足感,过分追逐物质利益却忽略精神关怀,急于求成而不肯脚踏实地钻研,这与社会风气是紧密相关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的心理、社会风气受到资本主义的影响,越来越急功近利化,加上国人一些固有的属性(如人情社会),导致社会风气逐渐败坏。

3.2 直播中及时把握受众心理变化的重要性

广播情感夜话节目的听众心理是处于变化中的,尤其是来电咨询的受众,广播情感夜话节目主持人与听众进行交流是一种即时交流,主持人对受众的问题分析和反馈很大部分来自于日常对该问题的积累以及主持人自身固定的价值观所限制。除此之外,广播情感夜话节目主持人要与受众进行有效交流并达到预期目的,最重要的是在直播中及时把握受众心理变化。热线听众在对一个问题或者一个情绪进行询问或发泄时,其心理不是一成不变的,刚开始进行交流时,受众的心理一般出于一种偏激状态,对于周围世界的看法较为片面,对自己的经历和遭遇视角较为狭窄,此时,主持人应站在对方的角度加以思考,把受众视为正常化的个人进行有效交流,并试图让受众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式,甚至可以把交流的主导权让出,随着交流的不断加深,有效向受众传达正确的价值观,使受众心理趋向正常化,并在此后付诸行动。有的受众自身就没有很强的逻辑,交流内容跳跃性很强,自身所拥有的心理比较矛盾,且富于变化。在这种情况下,主持人及时把握受众变化的心理是交流的基础,只有针对受众变化的心理进行疏导,才能达到有效交流和传播的目的。

总之,在广播情感夜话节目主持人和受众进行交流过程中,受众心理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根据谈话内容和风向的变化而变化,这就需要主持人准确把握受众不断变化的心理,只有这样,主持人才能把自己的正确价值观和人生观有效传达到受众一方,才能真正达到广播情感夜话节目的目的。

3.3 对广播情感夜话节目听众心理研究的意义

和谐社会的建立一定需要有一个主流价值观,因而需要建立起一个有序的、多元的、合理合法的意见表达环境。而广播夜话节目正在以自己的方式做着这份工作。对于有经验的夜话节目主持人来说,在节目中对问题的解答并不仅仅是就事论事。以主持人力闻为例,他往往能从纷繁复杂的各种事实当中发现那些不易发现的、隐藏在事实背后的真相,也就是问题的症结。而这个对问题症结有理有据的解读可以让当事人受到启发,还可以让其他听众举一反三得到收益。主持人,以意见领袖、知识分子、精英的形象出现,他直接及时地面对普普通通的、拥有各种社会背景和知识层次的民众,用大家基本认可的价值取向和合理的逻辑去解读现实困惑,从而帮助人们形成新的价值认识,这个服务性是其他媒介形式很难做到的。

4 结语

随着城市化程度的不断加深,现代化节奏不断加快,人们的生活压力不断加大,开始面临各种问题需要解决。而现代生活的特性使人们更加孤独,能够得到援助的途径减少,人们之间的关系日益淡漠,心理疾病不断增加。本文简单讨论了受众心理研究对广播情感夜话节目主持的重要性,首先从广播情感夜话节目的概念和特征谈起,其次从对受众情感的疏导作用和对受众的陪伴性两方面论述广播情感夜话节目存在的必要性,然后从广播情感夜话节目听众的类型和广播情感夜话节目听众的心理特点对受众心理诉求进行研究,最后阐述直播中及时把握受众心理变化的重要性和对广播情感夜话节目听众心理研究的意义。本文为广播情感夜话节目主持和训练提供了理论基础,随着广播情感夜话节目实践的不断发展,相关研究也将不断深入。

猜你喜欢

夜话听众广播
让听众“秒睡”的有声书
好太太都是好听众
聚是一团火 散作满天星
——“随园夜话”班主任沙龙10周年学术论坛活动掠影
广播发射设备中平衡输入与不平衡输入的转换
吉金夜话(五)·墙盘
周三广播电视
周二广播电视
《围炉夜话》整本书的“微诵读”
表达心情
学会倾听(一):做哪一种听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