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声临其境》零差评口碑的背后

2018-02-21郑雨萌

西部广播电视 2018年24期
关键词:跨界受众

郑雨萌

(作者单位:南昌航空大学)

1 《声临其境》节目概述及特点介绍

1.1 节目定位及赛制

《声临其境》(The Sound)是湖南卫视2018年推出的全国首档原创声音魅力竞演秀,节目以声音为切入点,将那些在录音棚里工作的“配音员”们搬到大荧幕上,每期节目邀请四位台词功底和声音俱佳的演员同台竞声。通过嘉宾们的个人配音、即兴配音和同台竞声来考验他们的台词功底和声音再创作的配音实力。节目自1月6日起每周六晚十点播出,直至3月7日收官,声音大咖朱亚文获得第一季的总冠军。

每期节目大致分为经典之声、魔力之声和声音大秀三个版块,经典之声旨在让声音大咖对经典影视作品进行声音还原;魔力之声旨在让声音大咖进行声音的即兴再创作,有时是拗口的台词或者绕口令,有时是即兴的搞怪配音;最后一轮的“王者之声”让四位大咖走到台前,既展示声音质量,又展现表演技术。前两轮过后,芒果新生班成员会邀请其中一位声音大咖进行现场教学或是互动,最后由现场观众投票选出本期“你最喜欢的声音”。

1.2 节目特色

首先,《声临其境》是中国首档原创配音竞演节目,前期并没有任何参照,可以看出从首映到之后的录制都是在不断摸索的过程,在第二期中还出现了黑屏的情况,直到第三期才基本步入正轨,节目形式相对固定。其次,将节目导师换成新生班成员也是一个极大的突破,一方面他们可以代表观众的反应,另一方面可以和主持人在台上进行交流。另外,以“学生”求教的方式,安排没有偶像包袱的杜海涛携其他几位新人参与其中承担了节目的绝大部分笑料,增加了节目的娱乐性。最后,就是节目魔力之声部分的真实感,《声临其境》中的魔力之声,有时是临时备稿考验台词功底,有时是即兴发挥考验影视的现场二次创作,有时则是简单的绕口令考验嘴皮子灵活度,这在一方面考验了嘉宾的各种功底,又在一定程度上增添了节目的娱乐性。

2 《声临其境》节目创新性

第一,节目的创新性定位。现今在媒体中播出的节目出现了严重的同质化现象。《声临其境》这一节目将话锋一转,打破传统喜剧、音乐等竞技类节目,而将竞技“矛头”指向声音,这是一个定位的创新,在与其他竞技类节目类比的同时又显得格外突出。节目配音素材的选择则是家喻户晓的影视作品桥段,如《手机》《还珠格格》等,这样的片段看似普通,却使得节目获得了0.636%收视率和全网第一的收视成绩,稳占全国收视网宝座。

第二,收视对象的创新性选择。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高效率生活要求越来越高,很多生活在快节奏城市的人们无法惬意地读一本书、看一份报,而是利用赶公交、坐地铁的时间匆匆浏览今日新闻。在人们无暇顾及“看”的时候,《声临其境》节目就恰如其分地将切入点转变成了“听”,这样一种可以高效率同步进行的“慢生活”就牢牢地抓住了受众的心。《声临其境》的制作团队将受众对象大致定位在新时代的年轻人,20世纪的经典桥段是他们的童年回忆,新世纪的新颖桥段则是他们紧跟时代主流的象征。在嘉宾定位方面,节目组邀请了知名度较高的“声音”或是我们耳朵所熟悉的“声音”,这些嘉宾中既有配音界的男神边江,又有影视界的男神朱亚文;既有影视界的老戏骨唐国强、李建义等,又有相声界的德云班主郭德纲;既有绅士之声又有迷人女声。让观众不见其人,先闻其声,无论是曾经活跃于台前的明星还是在配音间塑造声音的配音员,人们专注于声音带给感官的体验,而非以往在电视上的光鲜,这就有别于当前流行的剧本化戏谑化的浮躁娱乐活动形式。

第三,节目名称的创新性,“声临其境”音似身临其境,这一命名巧妙地将节目的视听主旨表现出来,以声音为切入点,让受众直截了当地明了节目的内容,具有较好的传播效果。

第四,节目形式的创新。明星跨界是这一两年出现的一个“新”的节目形式,而影视明星跨界进行声音竞技又是一种同行业不同样式的一种新方面的跨界。而《声临其境》不仅是演员向配音的跨界,还是一种打破传统固化人设的跨界。例如,节目中出现的为动画人物配音、为外国人配音等等,这其中最让人瞠目的非韩雪莫属,从海绵宝宝到头脑特工队,从动画人物到一人分饰八角,韩雪让观众眼前一亮。

3 《声临其境》节目宣传效果及受众分析

3.1 节目宣传效果

《身临其境》节目工作组在每期节目录制或播出之前,都会利用微博等新媒体平台来和大家进行互动交流,及时接收反馈并在接下来的节目制作中加以改进。在广泛收集观众意愿的基础上做出筛选和邀请,这既能让观众有充分的节目参与感和融入感,又能最大程度地满足观众对于节目的预期,在前期的节目宣传过程中就能将一部分受众提前锁定,在前期拥有一定核心受众和现实受众的基础上,根据受众反馈更加广泛地吸收边缘受众和潜在受众,最终形成节目的高收视率。

3.2 节目受众分析

3.2.1 节目的受众视角差异

在录制现场,除了点评嘉宾和节目工作者以外,录制过程中的大部分观众是不知道嘉宾人设的,这在录制期间现场观众给人的感觉就更加真实,而作为受众的我们其实是一个“全知视角”,这种视角可以使受众随意地对嘉宾及其配音文本进行加工处理,现如今的快节奏生活中,很多电视节目为了留住更多的受众,会在节目中制造各式各样的“悬疑气氛”,这在一定程度上将观众带入节目中,产生较强的参与感,但却恰恰忽略掉了人们“浮躁”的内心,就像节目中插入的广告一样,许多观众在观看过程中需要的是一气呵成,无论是竞猜还是广告,都在一定程度上消磨了受众的耐心;但是,《声临其境》节目给了电视机前或是手机前受众的全知视角,使得观众可以不费心、不费脑地观看完一期节目,让受众在闲暇之余给大脑和内心一个缓冲的时间,并且现场的竞猜真实性又在一定程度上增添了节目给观众带来的戏剧性。

3.2.2 节目的悬疑性

观众在观看节目时大都是在享受之余希望对结果有一个心中的期望值和预期,而《声临其境》虽然前两版块都各自有一个小小的比拼,但最后的声音大秀却是影响结果的那最后一战,这就使得无论是核心受众还是边缘受众都会对节目保有较高的热情,为了自己内心的声音预期而等到节目最后宣票的时刻。与同时期的《演员的诞生》节目的点评主体不同,《声临其境》节目的评审结果则是通过现场观众直接投票得出本期节目观众“最喜爱的声音”。

4 结语

以“艺术至上”这个定位为标准,《声临其境》拥有了强大的基础品格。《声临其境》从开始录制到结束虽是一路摸爬滚打但是几乎没有什么槽点,从开局到结尾,可谓尽善尽美,让观众感受到了节目组“满满的诚意”。第一季的成功,不仅使第二季、第三季的《声临其境》更值得期待,也为其他综艺节目制作方提供了启迪与思路,是时候打破旧有的束缚,开创一种新的综艺节目理念,寻找新的角度来挖掘综艺节目的文化内涵了。配音曾是一个辉煌的行当,在译制片的时代,就出现了诸如乔榛、丁建华等一大批优秀的配音演员,现如今也是有季冠霖、乔诗语等一直工作在很多影视作品中。但随着后期剪辑技术的不断提高,字幕组的不断兴起以及进口片的批量引进,观众开始追求“原汁原味”的同期声,而非那些后期的配音。

《声临其境》节目的走红,并不意味着专业配音工作会有“死而复生”的可能,事实上节目突出的更多的是配音的价值。我们从来都不缺少演员,缺的只是优秀的、一直努力的演员。该节目中的配音并不是我们传统意义上的“看片说话”,而是要将语气、节奏也配得惟妙惟肖,做到声音与形体的无缝连接。相比较《演员的诞生》,《声临其境》将演员的专业素质展现,细分到声音领域,并将“声”与“境”融合,以声音入境,所以说在《声临其境》舞台上的每一位嘉宾,都是声音的艺术家,给大众呈现的影视作品都是一个全新声音的艺术品,而这也正是声音的“魔力”所在。

猜你喜欢

跨界受众
再论“声无哀乐”——嵇康笔下的声音与受众
陈黎贞 数次跨界唯有初心不变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学霸也是人 那些跨界的大拿们①
从受众心理看电视新闻栏目的编排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跨界设计
跨界通平台
网络时代受众心理的分析和引导
玫琳凯 跨界赢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