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知识分子在五四爱国运动前后对一战协约国认识迥异的分析

2018-02-18刘恩昕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2018年11期
关键词:巴黎和会反帝帝国主义

刘恩昕

一、一战后中国知识分子对协约国的幻想及原因

1918年11月11日,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德奥同盟国战败而告终。中国知识分子期待中国作为战胜国,能在战后被协约国集团平等相待。在这样一种期待下,1918年11月,北平学界组织了长达一个月的“公理战胜强权”庆典,热烈庆祝一战的胜利。中国的许多知识分子普遍幻想一战后中国能独立自主,走向繁荣。

显然,这一想法是虚妄和不切实际的。出现这一幻想的缘由,我归纳为以下三点。

首先,直接原因是中国参加一战后,英、美、法对中国的许诺,许诺战争结束后将对中国以大国相待。北洋军阀政府参加一战,本身就有对提高中国国际地位的考量。再者,美国总统威尔逊在1919年提出“十四点原则”,使中国的知识分子看到了中国和平、独立的希望。威尔逊被盛赞为“现在世界第一大好人”。所以,中国知识分子天真地相信了协约国的花言巧语,对战后中国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其次,帝国主义协约国在一定程度上是先进生产力、先进制度和先进文化的代表。自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以来,中国与列强的战争一直是列强胜而中国败,故中国的优秀知识分子对西方抱有一种学习的态度。尤其在新文化运动后,许多知识分子接触了西方的民主与科学思想,便天真地以为西方的政府讲道义,尊民主,“全盘西化”的思想甚嚣尘上。

最后,中国知识分子对一些“列强维护中国”的行为本质认识不清。中国近代史上,一些帝国主义列强出于维护自己利益的需要,曾干涉其他列强染指中國的行为。典型案例就是中日甲午战争后三国联合干涉日本还辽。然而,他们本质上是相互勾结的,巴黎和会即是明证。可悲的是,一些知识分子将其视为维护中国的行为,而更清醒的人试图“以夷制夷”,但未意识到他们狼狈为奸的本质。之所以五四运动前有些知识分子对西方帝国主义尚抱有幻想,是因为还没有灾难性的事件发生,尚未使他们彻底认识到协约国损人利己的本质。

二、五四运动后中国知识分子对协约国认识彻底改变及原因

轰轰烈烈的五四爱国运动,彻底击碎了中国知识分子对帝国主义协约国集团的幻想,坚定地融入反对帝国主义的浪潮中,在促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中起到关键引领作用。

五四爱国运动后,中国知识分子对协约国集团的幻想破灭并坚定支持反帝运动,前后反差如此之大,我认为有以下原因。

一是于1919年1月召开的巴黎和会,这是直接原因。美、英、法等国主导的巴黎和会拒绝了中国代表提出的收回山东主权,废除中日“二十一条”及部分不平等条约的正义要求,还准备将德国在山东的特权移交给日本。至此,帝国主义协约国彻底暴露了他们的狰狞面目,直接导致中国知识分子对帝国主义支持中国大国地位并平等相待的幻想最终破灭。

另一重要原因是彻底反帝运动在国际上的出现。1917年11月7日爆发的十月革命,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产生了巨大震撼。在国情与中国极为相似(专制统治、经济落后)的俄国,建立了独立的苏维埃政府,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觉察到一条可使中国在帝国主义压迫下走向独立与富强的道路。李大钊曾说:“忽然听到十月革命喊出的‘颠覆世界的资本主义、‘颠覆世界的帝国主义的呼声,这种声音在我们的耳鼓里,格外沉痛、格外有意义。”十月革命的胜利,不仅使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而且为五四爱国运动成为彻底的反帝爱国主义运动准备了思想条件。

中国知识分子对一战协约国前后认识的迥异,标志着他们意识到了自力更生的重要性。这为先进知识分子与工人阶级的联合奠定了基础,也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思想条件。

猜你喜欢

巴黎和会反帝帝国主义
巴黎和会时期北京政府索赔决策的转变:从参与到退出
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的最新发展,是新型帝国主义
巴黎和会上的美国对华立场:山东问题解决的理想与现实冲突
哈尔滨反帝同盟会机关刊物《现在旬刊》考证
建国70周年颂
托马斯·曼《死于威尼斯》中的帝国主义寓言
1919年的顾维钧
浅析体验式教学法在初中历史课堂中的运用——以华师大版《巴黎和会》一课为例
“文革”中的亚非拉反帝漫画
尼共批印度像“帝国主义老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