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案例教学研究

2018-02-18王加标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2018年11期
关键词:小组讨论案例知识点

王加标

采取案例教学法,使学生基于案例来理解特定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更加有助于学习目标的实现。在高中地理课堂上,很多内容都可以以案例的形式呈现,所以,教师要有效地进行教学设计,结合知识点的特征合理进行案例组织。这样,才能提高案例教学的效果,学生也可以在这样的学习环境和教学背景下有更多收获。

一、为案例融入设计情境依托

案例教学如果能够基于具体的教学情境展开,会让这一模式的功能得到更好的发挥。创設情境能够迅速拉近学生和知识点间的距离。情境创设的方式和切入点多种多样,教师可以依据教学内容进行灵活选择。如果是具有浓厚生活色彩的内容,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将生活中的一些素材和元素加以利用,以生活化的情境创设为出发点,进行有效教学。针对生活化的学习案例,学生通常可以迅速理解,对于基于案例提出的问题,学生往往也可以结合自己有过的生活经验或者生活观察进行思考。以这样的方式实行案例教学,可以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将知识点放在生活背景下加以分析,也能够促使学生更积极地用学过的知识解决或者解释生活中的各种问题。

例如,在教学《人口的数量变化》时,因为我国的人口呈现从西部向东部沿海地区转移的大体趋势,所以,为了加深学生的记忆深度和广度,教师可以利用“孔雀南飞”这一现象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了解日常生活中孔雀的生活习性联想到人类迁移的规律。这样,学生的注意力可以迅速被集中,并且,学生可以结合这个生动的案例在头脑中立刻建立认识,以案例情境作为依托更快地领会到人口变化的基本规律,这比教师单纯的口头讲授起到的教学效果要好很多。

二、发挥教学工具的辅助功效

教师在采用案例教学的过程中,如果能够灵活运用一些教学辅助工具,教学效果会更好。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对于一些难点知识的讲解,教师要找到合适的方法。通常来说,那些比较抽象,或者和学生日常生活不太贴近的内容,学生理解起来难度比较大。对于这样的内容,教师要积极寻找化解和突破难点的方法,将抽象内容直观化,复杂内容清晰化,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吸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或相关软件,将理论知识以图片或者短视频的形式呈现。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理解,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例如,在学习《地表形态的塑造》时,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他们不可能亲自到世界各地的各种不同地表形态上进行观察、感受。为了让学生能够对这些内容有所了解与认识,教师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借助网络搜索不同地表形态的照片或者视频,在课堂上播放给学生看。这样,将抽象的内容转化为形象生动的图像或视频,有利于帮助学生高效地理解知识点,会让学生形成对于各种地表形态的直观认知。有了这样的学习案例,学生可以在直观的图片及视频刺激下,不仅认识各种典型的地表形态,也可以对不同地表形态进行对比。这会让学生的学习印象非常深刻,学习感受更为直观,在这样的背景下,学生理解、吸收知识的效率也会更高。

三、融入小组讨论教学模式

案例教学可以以各种形式展开,丰富案例的内容和模式,会让课堂学习变得更有趣味性。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给学生创设更多思考与活动的空间,这是高效课堂的基本特点。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碰到问题后先自主思考,自己无法解决时,可以借助小组讨论来共同解决。小组讨论是一种很值得推崇的学习方式,在这样的背景下,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他们不仅充分融入课堂,也会不断利用已有知识体系尝试分析与解答问题。设计有效的学习案例来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讨论,会让学生对于特定问题的思考探究更加充分。

以小组为单位的学习活动形式多样,教师可以将学生分组,进行小组竞赛、话剧表演、辩论赛等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这样能进一步发挥小组的作用。例如,在教学《气压带和风带》时,由于这部分内容不仅比较难理解而且需要学生记忆,因此,教师可以采用小组讨论的方法。在明确了学习案例,以及设置了清晰的学习任务后,让学生在小组内对这个学习主题进行充分交流。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间实现互相帮助,充分提升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教师也可以以小组为单位抽查背诵情况,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小组讨论案例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厘清小组讨论的两种取向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关于G20 的知识点
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
如何提升初中社会课小组讨论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