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造初中地理高效课堂的教学探析

2018-02-18薛桂范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2018年11期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香港多媒体

薛桂范

初中地理课标要求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展全体学生的全面性。因此,教师应该借鉴国内外的优秀教学经验,革新教学方法,创新教学体制。笔者在本文基于自身教学经验,对如何打造初中地理高效课堂这一问题进行说明与阐述。

地理学科素来有“文科中的理科”之称,可见其逻辑性与抽象性的特征比较明显。地理学科是初中会考的主要科目,所以教师必须优化教学模式,指导学生进行系统性、综合性、整体性的地理学习。

一、利用多媒体技术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

传统的地理课堂单调乏味,教师主要以说教为主,课堂气氛沉闷。而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刺激学生的感官,帮助学生系统地整合思路,节省了大量时间。初中地理学科涉及地域、山川、湖泊、动物、植被的大量讲解,这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及时展出相关图片或视频,帮助学生快速理解知识,提高初中地理课堂的教学效率。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让学生对祖国和世界的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有所感悟,提高了学生的认知能力,加深了学生的审美体验。总之,多媒体技术是一个极佳的辅助教学手段,在课堂教学中引入多媒体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例如,在教学《大洲和大洋》时,我首先利用多媒體展示了一个动画短片——《探索发现》,视频中展示了七大洲和四大洋的位置以及分布。视频中生动的画面,各大洲颜色的区分能够让学生提高注意力,激发探究兴趣。然后,我又播放了一个小视频,介绍麦哲伦、哥伦布、迪亚士等航海家的故事,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勇于探险的精神。总之,将多媒体技术与传统教学相结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二、开展合作,加深理解程度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初中地理重视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思维,而合作式的学习通过学生自由结组,集思广益,可以形成一套成熟的教学体系,是提升学生地理素养的最佳方式。合作式探究课堂,秉承面向全体学生主动发展的原则、多种教学手段互为补充的原则、科学性与创新性相结合的原则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交流。学生自由结组,教师创设情境,提出相应的问题,让学生自由讨论,使学生加深了对教材的理解,提高了沟通能力,并且有益于学生之间进行取长补短,从而在最大程度上提升课堂效率。

例如,在教学《“东方明珠”——香港和澳门》时,我组织了课堂讨论活动。首先,利用多媒体导入新课,播放《东方之珠》这首歌曲,展现香港维多利亚港的美丽风光。然后,启发学生主动总结香港的区位优势,并提问:依据掌握的知识,你们认为香港最适宜发展什么产业呢?香港与内地有何异同呢?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课堂讨论,同桌二人为一组,一人总结内地的区位优势,一人总结香港的区位优势,然后进行交流,最后得出结论。总之,教师要让学生理解香港和澳门与祖国内地的密切联系,以及祖国内地对港澳地区发展的促进意义。合作式课堂让学生成为知识的继承者、发现者、探究者、创新者,激发了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

三、实践性活动升华课程,培养综合素质

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一直都是新课标的重点内容。因此,初中地理教师要培养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使其真正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教师既可以开展绘制地图、制作模型、绘制表格等课堂活动,也可以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实践性活动可以将抽象化为具体,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让学生形成心、手、口、脑并用的综合性思维范式,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打造寓教于乐、教学相长的理想课堂。

例如,在教学《中国的行政区划》时,我开展了丰富有趣的教学活动。首先,以一张幻灯片进行导入,图片中展示了众多的车牌号,我提问:“冀”字代表哪里?学生纷纷回答“河北”。随后我又展出了其他地方的车牌号图片。在激起他们的兴趣后我进行了实践教学法。我给每人发了一份“中国行政区”的大卡片以及彩色笔、剪刀、胶棒等工具,带领学生在卡片空白处绘制相应的行政区域图,然后和课本完整的图片进行比对。开展实践性的活动能极大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手脑并用能力,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总而言之,初中地理教师应该不断创新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由苦学变为乐学,努力提高地理课堂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多媒体技术香港多媒体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初探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
香港之旅
展与拍
多媒体技术在影视动画后期特效中的应用
多媒体达人炼成记
香港
适切 适时 适度——说说语文课堂的多媒体使用
多媒体技术在中学英语写作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