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物理教学核心素养与创新性实验教学

2018-02-18曹佐兵

关键词:实践创新高中物理

曹佐兵

【摘要】  纯粹的知识传递已经不适用于当前社会和企业的发展需求,随着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革新,对学科教育的要求也随之水涨船高。高中是学生最重要的学习阶段,它不仅处于学生身心发展成熟的关键时期,更是学生升学、步入社会等最重要的人生关口。高中物理学科是建立学生物理基础的主阵地,与其它学科相互外延,同时又具备其它学科无法提供的素养和技能——物理学科核心素养。随着新课改的深化,高中物理教学中关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课题研究日渐增加,实践表明,高中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主要建立在对问题的发掘和解决上,创新性实验教学能够提升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深度思考”的效率,帮助学生培养物理观念、科学思维、实验探究、科学态度与能力。本文结合高中实验教学的现状,就这一综合性课题展开了分析与研讨。

【关键词】  高中物理 深度优化 实践创新

【中图分类号】  G63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8)12-233-01

0

1.在高中实验教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性

素质教育不断推进的当下,高中物理学科一改传统的应试教学模式,将实验教学的比重大幅度提升,与理论教学一并构成学科教学框架。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主要手段,不仅能够检验学生的理论学习成果,也能让学生发掘物理学科的乐趣,在实践操作中感受学习物理的快乐。实验教学还能帮助学生相互协作和交流,对促进学生情商提高也具有一定的作用。然而,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教师和学生都对实验教学存在一定的教/学误区,仍需进一步的探究整合。在高中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构建从实验到思考的学习过程,打破课堂教学的局限,有针对性地展开思维练习。同时,核心素养还是素质教育的重点教学目标,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能够最大化实验教学的有效性,帮助教师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知识和更多元的思维锻炼。

2.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较之传统教学有了较大的改善,但仍然有处理不当的地方。首先,是部分教师对实验教学尚未形成正确的认知,认为在应试压力的大背景下,花费本就占比不多的教学时间展开实验,不利于学生培养应试能力,提高高考成绩。同时,实验教学有一定的不确定性,教师需要较高的教学素养和学科素养,才能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且实验过程中容易产生突发情况,教师很容易应接不暇。从学生的角度而言,很多学生对物理学科认识不深,没有较高的学习兴趣,物理学科的知识冗杂,涵盖到的内容广,对于高中生而言学习难度也较高,学生很容易产生畏难心理,在开展实验练习时畏手畏脚,反而影响实验效率,不利于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印象。除此之外,尽管处于在科学和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整体实验资源仍然有所欠缺。部分学校对此缺乏重视,购置的实验器材、设备等不完善,也会影响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3.高中物理创新性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路径

3.1在实验中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

实验教学的过程就是结合理论知识展开思考与探究的过程,在实验中,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的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传统实验教学通常是教师详细为学生介绍实验过程,并指出实验中可能存在的误区和问题,再让学生“按图索骥”,进行操作,一系列程序化的教学很容易影响学生自主思维能力的培养,学生在固定的实验练习中思维很容易僵化,跟随教师的步伐展开被动练习,难以提升自己的学科核心素养。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将实验教学的主导权交还给学生,让学生自行学习实验步骤,再通过分组叙述等方式,描述实验细节,展开自主练习。在学生开展实验的过程中,教师需要跟进学生的实验过程,关注学生的动态,及时为学生答疑解惑。

3.2在实验中培养学生推理探究能力

科学思维是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一环,要让学生具备科学思维,就要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和发现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实验教学中不断推理,不断研究,通过对实验过程的整理和实验结果的概括,找出物理实验的基本特征,强化物理思维。如在进行“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这一实验时,教师可以先导入学生生活中的意象,让学生回忆常见的平面镜,并先总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和必要条件,然后再为学生设问“平面镜成像与物体的位置、大小等条件分别能找出什么联系?”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过程,相互交流,并验证自己的实验方案。

3.3在实验中培养学生全面素养

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并非单一的物理思维,它代表的是对学生全面素养的提升。要落实培养学生全面素养的教学任务,就要鼓励学生由现象到本质,从理论学习到科学实验,再过渡到深化理論。让学生结合自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拓展学科实验的外延,将课堂变成不断探究的学习堡垒。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挖掘生活中的物理元素进行课外探究,如雷电、自然光、引力等,在探索实验中找到学习物理的真谛。更可以利用课堂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素养。如在进行“电阻消耗的电功率与该电阻的阻值的关系”的验证实验时,由于该实验的难度较大,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首先排查实验细节,预估可能发生的问题如“设置实验表格的参数不明确”等,并找出创新解决的多种方式,做到有备无患。在实验开展后,如果产生失误,尽快结合所学新旧知识进行挽救,并在实验后进行反思和总结。综上,高中物理教学任重而道远,仍需教育工作者进一步努力,不断创新实验教学的内容和形式,加速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为社会输送综合能力强的人才。

[ 参  考  文  献 ]

[1]王国庆.如何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J].西部素质教育,2017,3(18):242,244.

[2]杨君.小议高考物理实验能力和科学探究素养的考查[J].中国考试,2017(3):25-30.

[3]蒋华.基于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学科核心素养培育探讨[J].物理教学探讨,2017,35(4):4-8.

[4]王宇辰.新课程标准下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

猜你喜欢

实践创新高中物理
高中物理解题中推理法的应用
“初高中物理衔接知识”融入中考试题的评析与启示
未来教室:高中物理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高中物理传送带模型简析
高中物理实验
基于《证券投资实务》课程的项目导向教学改革思考
新课程高考对学科思维素养的创新考查
引机械创新设计项目入机械原理教学
面向实践创新人才培养的嵌入式系统教学研究
实践创新驱动的计算机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