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快构建世界一流的外向型综合交通体系

2018-02-17本刊编辑部

交通与港航 2018年4期
关键词:航运城市群长三角

本刊编辑部

2018年6月,中共上海市委发布《面向全球面向未来提升上海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的意见》,意味着上海将根据国家所赋予的战略定位和战略任务,以更加开放的决心和更务实的开放举措加快构筑新时代上海发展的战略优势,引领服务全国发展,更好代表国家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加快建成卓越的全球城市和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交通是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的基础性和支撑性条件。面对上海在更高层面进一步扩大开放的新形势,上海交通发展的重心迫切需要加快向构建高水平的外向型综合交通体系转移,着力提升“两个能力”:

一要显著增强上海综合交通体系的全球辐射能力。在2020年基本建成具有全球资源配置能力的国际航运中心基础上,面向全球面向未来,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要站在更高的起点上再出发。一方面,国际海空枢纽港的服务能级需要进一步提升。海港方面,目前上海港集装箱班轮航线全球网络覆盖度已处于国际前列,与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0多个港口建立了集装箱班轮航线;但全球网络化运营程度不高,新加坡港务集团共在全球16个国家,投资超过40个码头,2017年共完成集装箱吞吐量7 424万TEU,其中一半以上由海外码头完成,近年来上港集团也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但离全球码头运营商还有较大差距。空港方面,尽管从客货运吞吐量看,上海机场的旅客年吞吐量已超1亿人次,位列世界前五;浦东机场货邮年吞吐量已连续9年保持世界第三,但与纽约、法兰克福等国际知名航空枢纽相比,上海空港在基地航空企业全球影响力、中枢航线网络、旅客中转衔接时间、航空快件国际中转集拼效率等方面需要持续完善,国际航空枢纽功能亟待提升。另一方面,全球航运资源配置的广度与深度需要进一步拓展,现代航运服务产业链要加快向两端延伸。上海现代航运服务业产业集群规模和能级与伦敦、新加坡等国际著名航运中心相比差距明显,特别是航运金融等中高端航运服务机构的集聚度仍然较低,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全球影响力和话语权。

二要显著增强上海综合交通体系对长三角交通一体化的引领能力。从纽约、伦敦、巴黎、东京等国际大都市的发展经验看,全球城市的竞争,实际上是区域城市群协同发展水平的整体较量。上海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的过程,也一定是以上海作为首位城市的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高度一体化的发展过程。因此,更主动更有效地发挥上海在长三角区域交通一体化中的引领带动作用,就显得十分迫切。从现状看,长三角城市群交通体系存在的问题,一方面表现为交通设施网络还没有完全互联互通,毗邻区域的公路、公共交通的断头路现象还时有出现;特别是城市群内部的通勤化公交化快速轨道交通网络还没有真正形成,与轨道上的东京大都市圈相比,长三角城市群的“同城效应”还没有充分显现。另一方面,区域运输服务市场还没有真正成为一个分工合作、优势互补的区域共同体,导致一些重要交通基础设施重复建设、区域间客货运市场无序竞争的现象,一体化协同高效发展的区域机场群和港口群难以形成。因此,长三角交通一体化发展不能群龙无首,迫切需要上海发挥头雁效应,充分发挥核心城市的引领作用,在区域交通体系的同步规划、同步建设以及管理政策法规与标准的一体化等方面,主动牵头研究形成行之有效的区域交通协同发展体制机制。

高水平的外向型综合交通体系的构建,是新时代赋予上海交通的新使命和新要求。要完成上海交通发展历史进程中的这一跨跃,既需要更大的决心和勇气、更有力的智力支持,更需要加快交通领域的制度创新。通过制度变革,来推动上海交通发展的动力变革、效率变革与质量变革。

猜你喜欢

航运城市群长三角
中韩海上轮渡航运时间表
中韩海上轮渡航运时间表
中韩海上轮渡航运时间表
中韩海上轮渡航运时间表
紧扣一体化 全面融入长三角
“首届长三角新青年改稿会”作品选
长三角城市群今年将有很多大动作
我国第7个城市群建立
把省会城市群打造成强增长极
长三角瞭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