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生英语能力的提升

2018-02-16钱晓晴

文教资料 2018年33期
关键词:英语能力中外合作办学教学模式

钱晓晴

摘    要: 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创新驱动战略、“互联网+”战略的实施,我国高等教育人才正面临创新化、国际化的发展机遇。中外合作办学模式提供了国际化的教育资源、先进的教育理念及特色的培养模式,社会对于中外合作办学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有着较高的能力要求和期待。本文探讨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如何根据英语教学现状优化英语教学模式,合理整合师资,切实提高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学生的英语能力,培养出满足国际及社会需求的高语言水平的国际化人才。

关键词: 中外合作办学    英语能力    教学模式

一、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的英语教学现状

英语教学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学生在“3+1”或“2+2”的合作办学培养模式下,面临国内高等人才培养要求和国外高等人才培养要求的双重压力,在現阶段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学生不仅需要在国内学习的2年—3年中达到国内高等院校对于英语能力的要求,如完成“大学英语”、“托业英语”或相关专业英语的学习,部分学生为了满足毕业后在国内工作或国外继续学业的需要,还必须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甚至雅思及托福等国外英语水平考试,这对于学生的英语能力及实际应用水平提出很高的要求。但是,学习能力一般,学习兴趣较低,英语水平较弱是学生的明显现状。学生的英语水平无论从读写,还是听说方面都很难达到项目培养目标中对于英语应用能力的要求,需要项目双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英语教学计划。

1.英语教学计划缺乏连贯性。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培养方案与教学安排一般由双方院校经协商后共同决定,但是在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的制订过程中,对于学生能力的考核评价标准在国内与国外是不一致的,在合作办学项目双方院校原本教学目标和教学实际情况不一致的条件下,双方的师资配备、考核标准、教学培养模式都存在差异。在共同制定培养方案的过程中,英语课程的教材、设备资源、学时学分设置、考核方式也会出现国内和国外衔接的断层情况。中方在培养过程中对于英语能力的培养侧重于夯实基础与应试教育,外方院校培养方案对于学生的英语能力要求却是英语视听说及应用能力熟练掌握。双方分别对学生的英语水平提出要求,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缺乏英语能力培养的连贯性,比如教学计划中要求读写与听说并行提高,或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先培养读写或听说能力,再从学生薄弱方面予以重点辅导。但是中方及外方教师仅仅完成各自的英语教学过程,学生在这样的英语教学过程中难免出现以应试的英语学习目标为主,英语学习思维模式混乱,英语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难以达到双方对于英语培养目标的要求。

2.英语教学模式单一。

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英语教学课堂中,中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顾及学生的英语基础及学校对于学生英语水平的各项考核标准,如期中及期末考试等,往往在课堂上侧重对书本知识的掌握,以达到学生词汇水平增长、熟练掌握语法、增强读写能力的应试要求。造成英语教学以灌输式、被动式的单向模式为主,学生在课堂中很难完成主动性学习,再加上中方英语教学选择的“大学英语精读”、辅以“大学英语泛读”等教材,以长文章阅读理解为主要教学过程,造成沉默式的课堂环境。而外方教师在国内对于学生英语能力培养往往以激发兴趣的教学模式为主,侧重培养学生对于英语视听说的兴趣,单纯以提升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为目标,往往英语课堂气氛活跃,很难扎实提高学生英语听说水平。双方教师在教材选择、教学方法、教学目标上的不同,造成英语教学模式单一的后果,无论是中方的灌输模式和外方的兴趣模式,都难以对学生的英语能力起到连贯性的提高作用。

3.英语师资难以满足学生需求。

中方教师与外方教师对于英语教学的理解及教学模式的把握有着较大差异,教师的水平也参差不齐。在合作办学项目中对于英语教师的要求除了实现教学目标外,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需要教师的引领和提高。但是在中方教师中,有实际出国学习经历的人比重较小,缺乏英语实践经历与应用能力,在相关专业课堂上难以进行双语教学,尤其在学生跨文化能力培养上有着很大的缺失。而外方教师具有英语能力优势,但是在课堂实际操作中很难顾及所有学生的英语水平,与学生的有效交流和能力提升方面很难沟通,不能像中方教师一样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过程的调整。同时,外方教师有较大的流动性,不同阶段的课程往往由不同的教师完成,很难完全掌握学生的实际水平,不利于学生的培养。对于合作办学项目教师来说,除了需要有较高的英语教学水平外,还需要根据学生的需要掌握相关的跨文化及专业知识,在教学过程的把握上需要有全局观念,对于学生的英语能力提升有整体把握。

二、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学生英语能力提升的办法

1.引入分级式教学,多方面提高学生英语能力。

根据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生学习能力一般、学习兴趣低的特点采取英语分级式教学。将英语教学根据学生能力设置为“初级”、“中级”、“高级”三种教学模式。根据学生入学英语测试成绩,将学生根据英语能力分班。初级班的学生可由中方教师主讲,侧重英语基础词汇及语法,以加强英语读写训练,辅助以外方教师提高听说能力训练方法加强学生的英语水平,逐渐向中级和高级班教学模式过渡。而中级班和高级班教师则可以根据学生的能力及需要适当结合国内教材及国外原版教材和英语考试要求,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根据不同学生的英语学习要求,双方教师可以及时调整教学目标及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英语教学,在提高学生英语基本能力的基础上,既可以帮助学生通过国内四六级英语考试,又可以对有雅思、托福等国外英语考试要求的学生进行英语听说读写方面的重点教学。英语分级教学避免英语基础不同的学生在同一个班级上课的情况,方便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情况实时调整教学计划,满足不同基础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要求。

2.采取多样化教学模式,运用网络平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优势之一就是拥有国外教学资源和先进教学理念,对于外方院校来说,在授课过程中积极运用网络及多媒体设备,运用机考的方式考核学生的学习成果是较为常见的方式。在英语教学过程中,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很多学生在课下会搜寻国外大学的网络课程,或通过手机英语学习程序自主学习,但是中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忽視网络和多媒体设备对于学生英语兴趣的激发,只依靠书本提升学生的词汇和语法水平,忽视学生对于网络环境的融入性和期待性。教师可以尝试引入“慕课”,或“微课”等网络教学课堂,运用线上听课和线下交流的方式增强学生预习、复习效果,同时在课堂上适当运用网络工具,在课下适当加入英语学习程序的学习,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感和英语使用感,营造“浸入式”英语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3.合理整合师资,中外教学合力提高学生英语应用能力。

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合理运用中方及外方教师,根据教师特色分配英语教学课程,可以极大地提高培养方案中英语课堂教学的连贯性及完成度。外方教师有着得天独厚的语言优势和熟练的语言使用技巧,在学生英语能力提升中起到关键作用,而中方教师本身有着“二语习得者”的语言学习经验,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程度灵活地调整教学目标。如果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安排中方教师夯实学生的语言基础,安排外教进行英美文化、英语视听说等教程,双方教师相互穿插进行教学,同时安排外教和中方教师采取“一对一”式教学,即班级在英语教学过程中不更换英语教师,既方便教师对于教学计划和目标的全面掌握,又减少学生对陌生教师教学的适应过程。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定期组织双方教师的教学研讨会,通过双方教师的交流,实现互通有无,相互借鉴,提升教学水平,了解学生学习弱点,保持教学目标的统一,增强授课的连贯性,更加有利于学生英语能力提升。

三、结语

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学生英语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久的持续性过程,既需要双方院校从培养方案、教学理念上进行合理化改进,又需要双方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教学计划、教学模式的精细化调整。只有切实地了解学生的英语学习需求和英语学习现状,才能更好地将学生的英语能力提升到更高的层次。随着经济教育全球化发展,我国对于国际化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在合作办学优势中培养出英语能力强、有国际化教育经历的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将是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未来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王婧.改进英语教学模式,提高英语应用能力[J].教学研究,2009(1).

[2]王晓明,孟春国.中外合作办学英语课程现状调查与分析[J].金陵科技学院学报,2009(1).

[3]潘娜.中外合作办学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0.

猜你喜欢

英语能力中外合作办学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产业与教育交互下的“中外合作办学”服装人才培养
简谈英语原著阅读对英语专业学习的重要性
基于教材高于教材培养学生的综合英语能力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