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 背景与大学思政理论课改革刍议

2018-02-16雷静

文教资料 2018年33期
关键词:改革对策互联网+互联网

雷静

摘    要: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大学思政理论课教学受到影响,大学思政理论课教学资源得到丰富、学生创新精神得到激发,教学方式得到有效的创新。由此可见,如何有效基于互联网环境对大学思政理论课进行改革是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也是推动大学思政理论课教学质量提升的要点,本文就此展开相关研究。

關键词: “互联网+”    大学思政理论课    改革对策

1.引言

在互联网和教育领域的不断融合下,尤其是移动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教师教学方式、学生学习习惯都受到影响。就大学思政理论课教学现状分析,能够发现以移动终端为平台的移动互联网对于大学思政理论课教学造成显著的影响,对于学生学习行为及思想观念都造成显著的影响。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如何有效意识到互联网给教育带来的优势,紧抓机遇推动大学思政理论课改革成为目前教学的重点,也是提高大学生素养、思政理论课教学质量的关键。

2.“互联网+”背景下大学思政理论课受到的影响

2.1“互联网+”背景下大学思政理论课改革机遇

一,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思政理论教育内容与形式都得到了丰富,思政理论教学面临全新的生机,数以万计的音频、图片、动画及微课等素材,直接丰富了思政理论课的内容,以往枯燥、填鸭式的教学模式直接发生了变化,整个思政理论教学课堂变得更加活跃且鲜活。二,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大学思政理论课教学限制得以打破。以往思政理论课在实施过程中大多借由课堂、书籍或者校园活动等方式进行理论教学,整个教学过程很容易受到地点、时间及人员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和限制,但是借助“互联网+”的优势,教师和学生可以直接在网络上搜索到各种丰富的理论教学资源,如清华大学的《马克思主义原理》慕课、北大和复旦开设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慕课,等等,这样就能直接打破时间、空间及地域等多方面的限制,学生能结合时间及需求合理选择学习内容,以此实现知识重构,让大学思政理论课教学内容得以转变。三,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知识的更新及信息的传递都变得越发迅速,全体大众都能够成为知识的创造者及传播者,这样教师和学生就能借助网络迅速掌握时事政治、国际资讯,从而有效提高大学思政理论课教学的时效性。

2.2“互联网+”背景下大学思政理论课改革面临的挑战

一,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大学思政理论课改革不仅有机遇,而且面临挑战。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社会的虚拟化得到了进一步加深,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情感交流的机会减少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展的目的本就是从境界、思想及深度上对学生进行塑造和培养,以此进一步帮助学生形成较为良好的理想信念、品行修养及价值追求。但是,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学生和老师的交流不再需要面对面,虚拟化的信息交流环境减少了师生之间的情感互动,不易再产生师生情谊,这种教学方式从某些方面来说削弱了大学思政理论教学效果。二,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思政理论课教师权威地位面临挑战。在传统教育环境下,教师及教材是大学思政理论课最权威的知识来源,尤其是教师在学生心中的威信高,但是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教育开始从之前的封闭走向开放,全球性的知识网络数据库在加速形成,在这种环境下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界限变得不再那么明显,再加上当代大学生个性鲜明,提倡自主思考与判断,进一步降低了教师在思政理论课教学中的权威性。

3.“互联网+”背景下大学思政理论课改革对策

3.1基于“互联网+”背景创新思政理论课教学方式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要有效实现大学思政理论课教学改革,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灵活使用移动终端作为辅助教学工具,对思政理论课教学方式进行创新,尊重并且发扬学生的个性,以此进一步提高思政理论课教学的时效性与互动性。具体而言,教师在进行大学思政理论内容讲解的时候,可以按照讲解内容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对当前网络上存在的“时事政治热点”进行课堂讨论与研究,这样就能让学生在交流过程中更好地提高参与感,能参与思政理论课学习,能在讨论过程中对思政理论课内容产生兴趣,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课堂。除此之外,教师在进行大学思政理论课改革的时候,还可以积极应用一些新型的媒体手段用于教学,比如,教师可以借助手机网络实时交互一些相关信息资料;也可以积极开展思政理论知识竞赛,让学生在竞赛中有所掌握与发展,这样就能更好地强化教学效果;抑或借助微信公众号为学生推送下一节课需要预习的思政理论知识点,让学生养成自主预习的习惯,同时能实现对教学方式的有效创新,让大学思政理论课教学质量得以提高。

3.2基于“互联网+”背景促进思政理论课教学实践创新

大学思政理论课教学改革还需要改变传统课堂上单纯的理论灌输,在教学过程中基于“互联网+”背景为学生设计灵活多样的实践教学环节,这样才能真正由之前单一的课堂教学转变为与社会大课堂结合的思政理论课堂,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运用思政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教师在进行大学思政理论课教学的时候,可以积极借助手机APP展开游戏教学,通过这种趣味性的教学方式进一步提高教学实践性,同时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实践中,更好地提高大学思政理论课教学质量和效率。比如,对于大学思政理论课中存在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的再生产理论”知识,虽然其中存在的数学模型已经对简单再生产及扩大再生产条件下的总供求平衡公式进行总结,可是部分抽象思维较差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还是会难以理解,这时教师可以借助游戏教学法让学生亲身体验到两大部类之间进行的三次交换,这样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社会总产品的实现条件,在实践过程中更好地了解这一知识点,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哲学素养都能够在这一过程中得到发展,真正有效保障大学思政理论课教学质量与效率。

3.3基于“互联网+”背景做好思政理论课教师身份转变

在“互联网+”背景下要想实现大学思政理论课教学改革,教师还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做好身份转变,以往思政理论课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思政理论的传授者,可是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教师不能只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还应该是学生思想难题的答疑者。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学生面临各种各样的价值观,网络的虚拟化让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开始减少、教师在思政理论课教学之中的权威地位开始弱化。在这种环境下进行大学思政理论课改革,教师一定要做好身份转变,在教学过程中意识到自身的工作价值定位。应该意识到互联网背景对大学思政理论课带来的冲击,明确自身职责,做好自身定位,以此实现思政理论课有效教学改革。

4.结语

大学思政理论课本就是大学生必学课程之一,对于学生政治素养提升、行为习惯养成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大学思政理论课改革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教师一定要在思政理论课教学过程中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拓展、丰富思政理论课内容,从而有效实现大学思政理论课改革,使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得到更全面的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张巍.关于“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政课改革的多元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6(30):7-9.

[2]钱利.“互联网+”视域下大学生思政教育的研究[J].高考,2017(24):8.

[3]李丽然.“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路径[J].山西农经,2017(22):150.

猜你喜欢

改革对策互联网+互联网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