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标准与应用型本科转型之路

2018-02-16丁新国

文教资料 2018年33期
关键词:职业标准本科教育应用型

丁新国

摘    要: 随着应用型本科高校的转型与建设,如何发挥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特有功能,推动国家经济转型升级,成为建设高水平应用型本科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结合应用型本科的本质特征,提出职业标准与应用型本科教育相融合的路径和方法,为应用型本科教育的转型发展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

关键词: 职业标准    应用型    本科教育

2015年10月,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开启我国高等教育向应用型转型发展的大幕。这既是国家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需要,又是化解高等教育结构性矛盾,促进高等教育更好地服务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要求。

一、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特征

随着知识社会的发展,高等教育的应用性越来越显示出巨大的影响力。应用型本科既有高等教育的基本属性,需要培养高等专门技术的人才,又是职业教育的一个层次,需要和产业经济更好地衔接,因此它具有以下几个重要特点:

(一)应用型本科是专业性和实践性的统一。

专业性是高等教育的本质属性,学科理论和知识的系统性是以往本科教育的重要传统。实践性是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初高等职业院校的强项,发展应用型本科的内在要求是使传统本科教育走向职业教育,加强应用型本科教育面向社会需求和经济转型的实践需求,强化实践性的培养,做到专业性和实践性的统一,实现学术性和职业性的结合。

(二)应用型本科培养机制是高校人才培养计划和企业技术需求的统一。

随着科学社会化和社会科学化的融合发展,高等教育已经难以把自己封闭在“象牙塔”内独创人类的精神家园,企业技术升级发展的需求已经迫不及待地推动高校开放培养计划,尤其是互联网、人工智能和中国制造产业升级的迅速发展,急需普及化的高等教育培养出生产一线紧缺的应用性、复合型人才。因此,应用型本科需要开放人才培养计划,积极吸收企业的最新技术需求,和企业一起制订培养计划,从人才培养之初就发挥服务社会的功能,為企业培养适用的技能型人才。

(三)应用型本科是自主发展与地方产业和行业发展的统一。

应用型本科转型要发挥高等教育的应用性,需要更加紧密关注地方产业结构和行业发展的最新动态和需求,根据所服务区域、行业发展的需求,寻找切入点和创新点。应用型本科不仅需要根据自己的研究力量和智力资源自主发展,更需要关注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发展对知识和技术的新需求、新要求,紧跟地方产业布局和行业发展的步伐,主动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将成为应用型本科教育发展的主旋律。

二、职业标准与应用型本科教育的联系

职业标准是在职业分类的基础上根据职业活动的内容,对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素养和工作能力水平的规范性要求及职业培训和晋升的体系。职业标准通过工作分析方法,明确从业人员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的要求,它既是技术累计的结果,又反映了企业和行业对相关职业的任职要求和技术要求。职业标准的视角既反映了职业发展的最新技术方向,又是行业和企业对相关职业岗位的人员职业素养和任职能力基本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说职业标准反映了国家对应用型本科转型发展、主动适应社会经济转型升级需求的内在要求。

(一)职业标准的内容反映了应用型本科教育的专业性和实践性的统一。

职业标准是通过工作分析,明确从业人员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要求。其基本理论知识反映了应用型本科教育的专业性属性,实践操作能力反映了应用型本科教育实践性的属性,从内涵上看两者具有一致性,职业标准反映了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应用性,是应用型本科教育的重要参照目标。

(二)职业标准的制订过程反映了应用型本科教育高校人才培养和企业技术需求的统一。

国家职业标准由国家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委托行业协会专家及典型企业技术骨干编制,它既反映了企业和行业对相关职业的基本技术要求,又指出了职业和行业发展的方向和最新技术要求,明确了相关职业岗位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能力要求和为了提升和发展的需求。借鉴和参考职业标准为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提供了企业技术需求的依据,为应用型高校对接产业链发展,实施产教融合、校企结合协同育人提供了方向。

(三)职业标准培训和晋升体系为应用型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的适用性提供了参考。

国家职业标准中设置了不同的层次和级别,通过相应的职业培训和考核,从业人员可以不断晋升职业等级,适应更高层次工作的需求。职业标准的这种体系安排为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定位的适用性上提供有效参考,使得应用型本科高校在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上既要考虑本科毕业生必须达到的职业标准,又要考虑学生未来职业成长与发展的需要,满足学生终身职业发展的需求。

三、基于职业标准的应用型本科教育转型路径探索

正是由于应用型本科转型发展的特点及其与职业标准的紧密联系,基于职业标准的视角将职业标准与应用型本科教育融合对于促进和加快应用型本科教育的转型发展,实现国家对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功能期待有着必要的现实意义。

(一)应用型本科教育转型应参考职业标准制订人才培养方案。

应用型本科教育从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开始,就应着眼职业标准的规范,吸收行业和企业发展的最新技术需求,培养适应职业岗位需求的应用型人才。普通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是基于学科中心原则,关注学科知识体系,注重学生学科基础理论知识的培养。应用型本科教育的转型需要高校着眼于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和满足企业技术转型升级的技术需求,关注学生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因此,应用型本科高校应邀请企业技术骨干和行业专家参加学科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和企业行业专家共同讨论研究制订人才培养方案,确定人才培养规格。在课程设置时不仅要考虑学科知识体系的需要,更要关注职业标准对工作岗位能力的要求,根据职业岗位需要设计课程模块,将专业链和产业链对接,课程内容和职业标准、教学过程和生产过程对接,满足应用型本科教育主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二)应用型本科教育应联合企业专家共同开发适应职业岗位需求的特色教材体系。

普通本科教育的教材主要是学术中心主义的理论性知识体系,关注的重点是基础科学理论知识的演绎与阐发,轻视对科学理论知识在现实生产中的实际应用,更难以反映新技术在企业实际生产中应用。在知识产业化和产业知识化的知识社会中,生产知识已经不仅仅是高校的特权,产业界基于技术革新的要求正推动着科学知识的生产和发展。尤其是互联网、通信技术和现代制造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中国部分企业已经开始站在世界先进技术发展与应用的前沿制订行业技术发展的世界标准。这就需要应用型本科教育联合企业专家共同开发基于实际生产环境的适应职业岗位需求的特色教材体系,将基础性研究和应用性研究紧密结合,把科学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及其在实际生产中应用编入教材,用今天甚至是明天的技术知识培养适应未来职业发展需求的学生,而不是用昨天的知识培养今天的学生,让他们适应未来的职业。只有更紧密跟踪企业技术升级的现实需要和企业专家共同协作,才能开发出具有应用型特色的教材体系,为企业未来的发展培养高质量应用型人才。

(三)应用型本科教学应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视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传统普通本科的教学中,高校基于学科中心的定位,重视基础理论的教学,希望培养出基础知识扎实的复合型人才,轻视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认为实践教学是职业院校甚至是职业培训的任务,这造成目前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率远低于高职高专职业院校专科生就业率的现象。应用型本科教育转型的要求应用型本科高校在教学过程中,应瞄准企业生产技术的实际,根据职业标准对相关职业岗位的知识能力需求,摆脱普通本科教学的学科中心定位,强化学生工程实践和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使学生不仅掌握基本理论知识,更加强对应会的工程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具备应用专业技术知识解决实际生产技术问题的能力;应用型本科高校既要关注学生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培养,更要加强对学生职业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企业输送具有较强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的高质量应用型人才,从而满足企业转型升级的需求。

(四)应用型本科教育的课程考核应参考职业鉴定,实施模块化考核。

普通本科高校的课程考核方式上基本上延续着依靠一张考试试卷考核学生课程学习成绩的传统,这样仅仅考查学生考前突击背诵记忆的能力,难以洞察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和解决实际技术问题的能力,更难以考查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应用型本科转型过程中可以借鑒职业技能职业鉴定的考核方法,实施模块化考核,既考查学生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更注重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条件的专业甚至可以尝试用职业技能鉴定成绩或者职业资格证书认定课程成绩或学分。

(五)应用型本科教育应结合企业生产实际设计综合实践环节。

应用型本科教育在的实践教学环节内容时,要摆脱局限与传统的知识本位主义的思路设计课题,应该紧跟产业和行业发展的最新技术,结合企业生产工艺设计具有现实应用性的课题。尤其是综合实践和毕业设计的选题应从企业的实际生产产品和生产工艺相结合,从中取材,邀请企业技术骨干共同参与综合实践、毕业设计的指导和考核,使学校的人才培养和企业的需求无缝对接,缩短毕业生和企业生产实践之间的距离,使学生获得企业生产一线的真实体验,真正做到校企结合,产教融合,协同育人。

应用型本科教育的转型是国家基于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和产业升级的实际需求做出的战略部署,也是解决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深层矛盾的重要举措。作为向应用型本科转型发展高校要深刻认识到应用型本科是高等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取向,主动探索应用型本科教育转型发展的模式和路径,主动调整学科本位主义的观念,积极关注区域产业发展和企业转型升级的现实需求,发挥高等教育社会服务的功能,真正走出一条具有学校特色的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Z].2015-10-21.

[2]王建华.高等教育的应用性[J].教育研究,2013(4):51-57.

[3]吴中江.应用型人才内涵及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2):66-69.

[4]谷开慧.融入职业技能的应用型本科教育探究[J].大学物理实验,2017(5):124-126.

[5]姜霞.职业教育教学标准对接职业资格标准研究[J].高等继续教育学报,2017(5):52-56.

[6]肖凤翔.职业能力标准演进的技术实践逻辑[J].西南大学学报,2018(6):45-50.

[7]王继国.论应用型本科的本质属性及发展关键[D].哈尔滨:黑龙江高等教育,2016(3):33-37.

猜你喜欢

职业标准本科教育应用型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基于职业标准的高职课程改革途径分析
基于职业标准的三维数字建模技术课程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