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问题链”教学设计的研究

2018-02-16褚丽勤

文理导航 2018年35期
关键词:问题链数学课程教学设计

褚丽勤

【摘 要】现阶段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及核心素养的推进,人们对初中数学教学提出了越来越高的关注与重视,教师必须积极根据学生实际学习需求及时代发展需要进行课程教学模式的转变与优化,设计出针对性强、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案,切实促进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及学习成绩的提升。

【关键词】教学设计;“问题链”;初中阶段教学;数学课程

在有限时间内充分发挥出课堂教学的最大价值,这也是每一位教师应当实现的教学目标。为了促进数学课程教学效率的显著提升,教师必须要对提问方法与技巧给予高度关注,在课堂教学中具有较好的提问艺术是教师综合能力与机智的一种表现。课堂教学中一定要注意课堂提问的技巧,提出的问题能够对学生学习进行正确引导,促进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问题教学法的应用,将学生置身于教学问题的情境中去,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并进行自主探索,从而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显著提升,为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

一、“问题链”教学设计的基本要求

(一)“问题链”设计具有探究性原则

初中阶段的数学课程教学在学生学习生涯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初中阶段的数学课堂不仅教会学生数学课本上的一些基本知识,还教会学生数学问题研究、具体问题解决的基本方法,很大程度上也为接下来的高中阶段数学课程学习打下基础。在数学教学中应用“链接式”教学法需要对问题设计中的探究性进行全面深入的考虑,与高中阶段数学课程相比较而言,初中数学内容较少,老师需要加强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尽可能将课堂问题设计成学生能够“跳一跳”的问题,学生不用心、不动脑的话并不能进行解决与回答,并且在设计中需要充分结合层次性。如“积的乘方”,我设计了以下三个问题:

设计意图:本节课的三个知识点是在学生认知的基础上进行的,计算的使用不仅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而且渗透了从特殊到一般的思想。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参与到知识探索的过程中去。

(二)“问题链”设计具有有效性原则

在初中阶段数学课程教学中,问题是整个教学的核心与灵魂。知识增长起源于问题,也结束于问题,因此越来越深化的问题,就越来越能启发大量新问题。在数学课程教学中学生需加强对新概念的理解与学习,老师也要注重对学生思维方式及思维能力的培养,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应用及巩固,可以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形成的处理问题能力与教学中老师所提问题有着直接联系。“问题链”教学方式的实施,想要实现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的提升,构建高效课堂,问题设置是其中的关键环节。在“问题链”设置过程中,任课老师需要进行课程标准的研读,对课程教学的重难点及课程目标进行确定,之后还需要对教学中需要应用到的“问题链”类型进行充分考虑,最后再按照“问题链”的设计原则进行具体问题的确定与编写,再进行问题顺序的合理安排。

二、“问题链”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一)在提问时机中设计“问题链”

在初中阶段数学教学中老师需要掌握好提问时机,主要包含了以下几个提问技巧。第一,要结合学生的疑问之处进行设问。任课老师在教授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教材内容在课前进行疑问的设置,并且要保证问题的设置能够引人入胜,同时在教学中也可以进行疑问的设置,切实活跃整个课堂教学的氛围。课后设置疑问能够让学生及时进行所学内容及知识的巩固与思考,并且促进学生处于积极探索的学习状态中;第二,要注重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学生学习新知识时需要立足于旧知识的掌握,因此老师可以在新旧知识衔接处进行设问,促进学生对知识之间存在的内在联系进行建立,确保学生能够对新知识给予全面而深入的理解与掌握;第三,老师可以针对学生的思维“盲区”進行问题设置。数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学科,其中很多规则及定义都是从客观存在中概括、抽象出来的,与客观实在相脱离,抽象地进行这些知识点的讲解,学生极有可能会感到力不从心而增加学习难度,所以问题设置时老师必须要选择合适的时机。

(二)在定向点拨中设计“问题链”

在课堂教学中任课老师必须做好定向点拨的工作,作为引导人,任课老师必须要让学生的思维方式及思路跟着教学目标发展,要与教师的要求及教学方向相符合等。老师必须在提问之前就进行问题答案的设计,也就是总结出正确结论,老师需要在教学中对自己所提问题进行学生回答的提前预测,正确引导并评价学生的回答,对学生存在的节外生枝、东拉西扯或者离题较远的回答及时定向地进行点拨与指导,保证学生回答问题的思路能够与问题实质逐渐触及,从而得出正确答案。例如:在“‘圆的定义”这一教学中,开始可以通过提出以下问题的方式进行启发与引导。“车轮的是什么形状呢?”“车轮如果是正方形或者是长方形行不行呢?”通过这种提问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圆”的定义的引出,之后再进行详细地讲解,能够在激发学生思维能力及回答问题积极性的同时,带领学生进行知识的深入探索。

结语

总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要以“问题为中心引领教学,以思维为核心促进发展”,把“问题链”设计作为一种教学方法,要围绕教学目标,突出探究重点,凸显学生主体地位,着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数学的课堂真正成为研究问题的课堂,成为展开数学活动的课堂,成为启迪学生思维的课堂,成为提升学生数学素养的课堂。

【参考文献】

[1]杨丽芳.整体观视角下的课堂教学问题链设计——以人教版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新授课的教学为例[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8.32(03):59-63+128

[2]冯光庭.大学数学教学:问题、本质和策略——基于湖北省第五届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的分析[J].教师教育论坛,2017.30(03):84-88

猜你喜欢

问题链数学课程教学设计
基于在线教育技术下的大学数学课程预习
利用绘本优化大班数学课程之浅见
大学数学课程思政教学的探索
让钟表发展史走进数学课程思政课堂
基于微视频与问题链相融合的高三一轮复习教学设计
“问题链”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