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型绿色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与成本控制研究

2018-02-16黎忠建

建筑与装饰 2018年17期
关键词:设计方案绿色成本

黎忠建

江华瑶族自治县房产局 湖南 江华 425500

绿色建筑的定义,是在建筑工程的全寿命周期内,采用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等措施,最大程度上减少污染,保护生态环境,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高效的使用空间,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目标。绿色建筑施工期间,造价管理是一个重要的管理内容,以下结合实践,探讨了造价预结算和成本控制工作。

1 新型绿色建筑的特点

新型绿色建筑的特点如下:一是节约能源。根据当地气候条件,确定平面形式和总体布局,充分利用太阳能,采用节能式围护结构,减少采暖、空调设备的使用。二是节约资源。建筑在设计、施工、材料选用中,遵循合理使用资源的原则,实现资源的可再生利用,例如节约水资源。三是回归自然。绿色建筑外部,应该和周边环境融合在一起,能保护生态环境[1]。

2018年,新型绿色建筑呈现出五大发展趋势:①材料更加透明。在建筑材料市场上,基于通用规格标准和联合数据库,制造商会及时发布材料信息,方便消费者进行比较和选择。②可调节性。在异常气候和自然灾害的影响下,要建设更强大、有弹性的基础设施,需要从项目初始采取预防措施,能有效抵御各类灾害。③灵活性。灵活性是指提高空间利用效率,能适应不同环境和使用目的,例如移动家具、适应性墙壁等。在空间设计和规划上应予重点考虑。④关注健康。提高室内空气质量,保护居住者的健康,为生产生活打下有利基础。⑤新标准认证。WELL标准认证的推出,运用于设计施工实践,利用建筑结构改善居住者的情绪、睡眠、营养等指标。

2 新型绿色建筑造价预结算管理措施

2.1 优化设计方案

造价预结算管理工作,早在项目规划之时就已经开展,尤以设计方案对预结算的影响最为明显。工程设计阶段,一方面分析各种影响因素,结合现场条件、居住需求、绿色标准,整合数据信息,加强设计方、施工方、业主方的沟通,将业主方的意图转化为设计蓝图。另一方面采用限额设计理念,工程下一阶段设计时,以上一阶段的投资或造价限额为准,满足技术要求;或是工程局部设计时,以设定的投资或造价限额为准,满足技术要求。此外,可提供多种设计方案,从实用性、经济性、可行性等方面进行评比,选择最佳设计方案。

2.2 科学编制预算

其一,形成施工调查报告。预算编制前,造价工作人员应该积极调查,收集资料并实地勘察,研究施工方法和工艺技术,为预算编制提供科学依据,提高预算方案的科学性、准确性[2]。此外,造价工作人员应该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深入现场了解临时性基础设施的建设,确保预算方案和现场情况相符。其二,熟悉工程设计图纸。对于预算人员而言,除了做好预算编制工作,还要全面掌握设计图纸,了解图纸的设计说明,将其落实到平面图、剖面图、立面图中。预算编制结合设计图纸,能明确工程量多少,实现预算管理的精细化。

2.3 实施动态管理

绿色建筑工程造价的预结算管理,具有周期性、阶段性特征,不是固定的数字,会随着施工的进行而发生变化。实践证实,对工程预算进行固化管理,会形成诸多风险,由于风险不能及时分解,最终会导致造价失控。对此,应该实施动态管理:第一,针对造价预算中“量”和“价”的变化,进行全程实时跟踪,及时分析变化原因,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发挥出预算管理的作用,将造价预算控制在合理范围内[3]。第二,突出事前控制的重要性,预算执行过程中,对责任目标进行分解、量化处理,加强监督工作,改变事后控制的滞后性和弊端。

2.4 推广先进技术

在造价预结算管理上,传统模式是人工手动处理,考虑到绿色建筑工程规模大,数据信息量多,不仅增加了工作人员的负担,还会降低管理效率。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在预结算管理上推广先进技术,例如采用专业统计分析软件,可对预结算的执行过程进行模拟,明确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继而优化设计施工方案。以F-One预算管理软件为例,通过建立全面预算平台,对业务板块、部门绩效指标相联动,实现数据共享,具体步骤如下:设置预算目标→预算建模→预算分发→预算填报→预算调整→预算执行→预算分析→预算优化。

2.5 提高索赔意识

对新型绿色建筑施工企业而言,应该加强合同管理工作,避免因意外造成的经济损失。首先,签订发包合同时,以招标文件为准,分析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审查合同中的内容条款,保证责权明确,不会产生歧义和误解。其次,树立索赔意识,对于合同资料、施工文件进行整理和保存,尤其是要详细了解索赔相关内容,明确索赔程序,对索赔资料进行收集和整理。最后,要组建专门的索赔机构,培养专业索赔人员,要求思路清晰、头脑沉稳,兼具知识、技能、经验等要素,为索赔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3 新型绿色建筑成本控制方法

我国新型绿色建筑发展时间短,在成本控制上的研究文献少。全寿命周期成本理论由美国学者提出,是工程项目在决策、设计、施工、竣工等各个环节,消耗的费用总和。相比于传统的成本管理方法,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具有动态性,考虑到资金的时间价值,拓展了成本控制的内涵和外延。BIM技术是整合工程项目的数据信息,然后建立建筑模型,具有可视化、协调性、模拟性、优化性等特点。只要一次性采集输入,就能在工程项目的全寿命周期内,实现信息共享互动。基于BIM技术下,新型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成本控制方法如下:

3.1 决策阶段

新型绿色建筑工程在决策阶段,成本控制中采用BIM技术,除了三维建模以外,还具有场地分析、成本估算、建筑策划、规划编制等功能。通过采集自然环境信息,可对建筑的日照、通风、声、热等环境进行评估[4]。基于BIM技术下,能为业主、施工方提供准确数据,从而做出科学决策。以投资估算为例,一方面可以准确计算工程量,另一方面可以计算土建造价,当设计方案变更后,能了解成本变化情况。此外,对多个设计方案进行选择时,利用BIM技术可进行综合评估,权衡不同方案的优势和缺点,缩短造价人员的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3.2 设计阶段

新型绿色建筑在设计阶段,BIM技术的应用体现在方案论证、协同设计、性能分析、工程量统计、绿色评估、规范验证等方面。相比于CAD技术,BIM技术可对建筑工程设计方案进行3D立体展示,其一有利于业主方和施工企业进行评估比选,及时发现设计缺陷和问题;其二能有效降低成本,缩短施工周期,保证决策的科学性。深化设计期间,BIM模型中的构件相互关联互动,能根据设计需求生成局部部位,一处修改后,可实现处处更新,在同一个平台上,方便设计人员进行协同设计,降低出图失误率,实现成本控制目标。

3.3 施工阶段

新型绿色建筑在施工期间,多使用新型材料、设备、工艺,存在的最大问题是专业碰撞,会导致造价成本增高。利用BIM模型,可对土建、结构、机电、给排水、消防等各个专业进行可视化呈现,方便不同施工队伍进行空间协调[5]。具体来说,施工人员可以检查建筑结构中的梁、柱、墙体,以及燃气、电力、给排水管道,针对碰撞现象,及时做出修改,以保证施工顺利进行,避免因窝工、返工而增加成本。而在复杂节点上,新工艺、新技术的应用,要求各个参与方加强沟通交流,BIM技术为各方交流提供了有效途径,通过跟踪进度、减少错误,实现成本降低的目标,提高施工质量和经济效益。

3.4 运营阶段

新型绿色建筑施工完成后,竣工时要开展验收工作,针对建筑工程进行测试和调整,利用BIM技术生成竣工模型。结合后期运营管理需求,对竣工模型进行完善,建立运营维护系统。此外,基于3D模型的可视化功能,可对建筑的空间、设备、流线等信息进行整合,发挥出空间定位、数据记录等优势,从而编制运营方案、维护计划,避免出现突发事件,以此提高运营管理效率,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型绿色建筑工程的出现,满足国家节能环保的发展需求,是建筑行业未来的重要发展趋势。文中从优化设计方案、科学编制预算、实施动态管理、推广先进技术、提高索赔意识等方面,介绍了工程造价预结算管理措施。在成本控制上,将BIM技术和全寿命周期理论相结合,成本控制工作贯穿在工程的决策、设计、施工、运营各个阶段,以提高工程项目的综合效益。

猜你喜欢

设计方案绿色成本
绿色低碳
基于可持续理念旧建筑改造设计方案探讨
2021年最新酒驾成本清单
数据中心ECC设计方案研究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温子仁,你还是适合拍小成本
高压电力系统规划设计方案探讨
某轻卡线束设计方案
独联体各国的劳动力成本
揪出“潜伏”的打印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