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农业技术引进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2018-02-15朱笠李桂

对外经贸 2018年9期
关键词:现代化农业

朱笠 李桂

[摘 要]技术引进是产业实现跨越性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不可逆转的大背景下,世界各国的合作与交流愈发紧密,对技术引进的重视程度持续上升。结合我国农业技术引进的现状,剖析了我国农业技术引进在风险管理、经费投入、整体素质和消化吸收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据此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旨在为加快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业;技术引进;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F41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283(2018)09-0056-03

Abstract: technology introduction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ways to realize the leapfrogging development of industry. Against the background of the irreversible trend of global economic integration, the cooperation and exchange among countries in the world are becoming closer and closer, and the degree of emphasis on technology introduction continues to rise. Based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introduction in China,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main problems in risk management, fund input, overall quality and digestion and absorption of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import in China, and puts forward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accordingly. In order to speed up the realization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in China to provide a reference.

Keywords: Agriculture; Technology Introduction; Modernization

[作者简介]朱笠(1993-),男,湖南郴州人,管理学硕士,研究方向:农业经济理论与政策;李桂(1984-),男,湖南邵阳人,管理学硕士,研究方向:农业经济理论与政策。

利用国外先进农业技术已成为中国农业生产力快速增长、农业生产效率迅速提升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众所周知,产业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需要通过竞争来提升实力,同时也需要在合作交流中稳固基础,合作与竞争是市场经济不变的主题,两者共存并良性发展才能更大程度地推动现代化进程。对于农业产业领域而言,应抓住合作的重要契机,借助国内外持续进步的科学技术提升竞争力。

一、我国农业技术引进现状

(一)引进合同经费有所提升

经济一体化带动了全球经贸交流,引进国外资本与技术对于国内各行业领域的发展极其重要,农业发展亦是如此。2007—2016年我国农业(农、林、牧、渔)技术引进取得较大进展,十年间技术引进合同数量共计699项,其中2010年最高达109项;合同经费支出总计77118万美元,其中技术费金额所占比重大幅提升,达到72911万美元,约占总支出的94.5%。但农业领域技术合同经费投入在技术引进合同总经费的投入比重上仍显不足,仅占0.1%~0.3%,相较于制造业、供应业和社会服务业等行业差距明显。

(二)引进技术类别广泛拓展

伴随开放程度逐步提高,我国农业技术引进类别广泛拓展,涵盖了农机设备、种植、畜牧、水产、食品医疗及配套设施等众多行业领域,至今累计引进先进技术千余项。种植方面育种、灌溉、耕种、栽培、植保和基因工程以及畜牧水产方面饲养、生产、检验、加工、包装等技术均得到大规模进口,而从农机设备方面来看,2016年引进拖拉机、播种机、施肥机、挤奶机、牵引机、园艺设施、草地畜牧机械等各种机械设备超过120种,进口量同比增长6.4%,引进农业技术类别及数量均呈持续增长态势。

(三)引进来源区域逐步多样化

20世纪60、70年代我国农业技术引进主要依赖于日本、苏联及欧美等少数发达国家,关键技术和资源均被其掌握,进口来源呈现单一性[1]。但由于国际环境的巨大变化,目前我国技术引进来源走向多样化,在维持对欧美发达国家技术进口的同时,将技术来源拓展至巴基斯坦、以色列、伊朗、智利、巴西、阿根廷、突尼斯、南非等西亚、拉丁美洲、非洲及其他各大洲的逾一百个国家和地区。

二、我国农业技术引进存在的问题

(一)农技引进中的风险防范意识较差

在引入国外农业技术的过程中,首先要确保引进的技术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能够适应于当地的产业经济发展。由于部分机构或人员缺乏相应的经验以及对先进技术缺乏系统性的了解,造成农技的盲目引进,以至于出现技术掌握熟练度不够、适用性低的情况,产生价高质劣、浪费成本等问题,譬如我国曾从欧洲引入智能温室,可由于没有考虑气候及地理差異等因素,导致运行成本巨大,只能使此项技术用于研究而无法推广实施,无法带来实际性的经济利益,这就是事前缺少对引进技术的了解与评估。此外,农业技术引进涉及到的范围包括丰富的种质资源,如果缺乏对引进资源的认识,极易造成生物入侵,破坏物种多样性,水葫芦、福寿螺、红耳龟等的引入就是例证。

(二)农业技术经费投入结构不合理

硬性农业技术通常是指农业机械设备、科研器材、动植物良种和种质资源等具备实物载体的技术,而软性农业技术则指农业技能、专利技术、管理标准、操作方法等具无形性质的技术[2]。近年来,虽然我国引进农业技术的费用持续增加,但多用于硬性农技的引入,引进软性农技的投入占比明显不足,2012—2016年的五年间我国在引进农业机械上共耗资逾700亿美元,而期间农业技术引入项目仅约3.4亿美元,软性技术仍待引进开发。在众多领域的比照当中,软性农业技术的经费投入更显得不足。同时,从农技推广中心的信息来看,近年我国70%左右的农业技术经费主要用于发放农技人员工资,不仅远超发达国家的水准,与非洲国家55%的经费投入相比也显得过高。这表明我国在农业技术经费上投入结构不合理,并且投入强度不高。

(三)农民整体素质不高

虽然当前我国农民素质的整体水平呈上升趋势,但农村的风貌与理想中的情形相去甚远,农民素质仍是农技引进及推广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问题。目前我国农业生产经营人员大部分处于35岁年龄段以上,约占农村总劳动力的80%左右,受到经济、环境等因素影响导致受教育程度不高。据第三次农业普查数据显示,现阶段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当中,文盲及教育程度低的人数占比较大,农业技术高学历人才相对匮乏,并且人才和青年劳动力流向城市或其他行业的情况大量存在(如图1)。农技人员素质不高直接导致技术利用效率过低,对现代农业技术的引进、吸收以及创新造成阻碍,不利于产生经济效益[3]。

(四)农业技术引进消化吸收不足

农业技术引进是促进农业技术进步并实现农业经济增长和农民增收不可或缺的途径,但引进后的消化吸收是关键环节。目前我国对于农业技术引进的重视度不断增强,但却缺少对于国外技术消化吸收的重视,未能给予技术引进之后一个更好的衔接。如在技术引进的资金配置方面,只注重将国外技术引进来,只有较少的部分应用于实际的消化吸收以及再次创新,这样导致我们过多地依赖于技术进口,难以摆脱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的局面[4]。从科学技术方面来看,2003—2015年我國R&D;/GDP值由1.12%增至2.06%,虽然呈现逐步上升趋势,但经费投入比重仍与美国、日本、德国、瑞典等发达国家相差较多,2015年我国R&D;/GDP值分别比日本、德国、瑞典、韩国低1.43%、0.81%、1.20%、2.17%,由此可见,我国农业引进技术消化吸收水平还相对不足。

三、提升我国农业技术引进水平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农业技术引进的风险管理工作

为提升农业技术引进的安全性和高效性,采取科学、先进和规范的风险防范措施十分必要。由于我国与部分发达国家在农业技术水平上还存在一定的差距,那么引进先进技术就成为一种现实需求,但从我国地域特征看,各地自然环境差异显著,农业技术引进的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农业技术的适用性问题,否则只会提升农业生产成本甚至造成更大损失。此外,农业技术引进带来物种入侵的风险同样值得警惕,特别是当下转基因技术不断进步,引进外来转基因技术势必会对本土农业技术造成影响。在此情形下,必须加强对农业技术引进的预先评估,建立全方位的农业技术监管体系,保障农业技术合理运用,同时对引进的农业技术进行实验和监控,避免盲目进行技术推广产生风险。

(二)合理优化农业技术引进结构

引进以农业机械、科研设备、农药和种质资源等实物为载体的硬性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带动我国农业技术进步,但也会由于技术方法、操作水平落后等原因形成使用率低下的情况。从我国农业技术发展轨迹来看,研发能力和制造水平较低才是影响农业高效生产的关键。因此,提升国内农业技术不应单靠硬性技术的引进,必须合理增加软性技术引进的比重,当下各个行业领域都愈发重视软性技术的投入,农业作为基础产业需要对软性技术投入提出更高的要求,在农业技术知识、管理模式、技术经验、制度标准等方面都应投入更多资金以此推动引进力度。调整优化农业技术引进结构,使软性技术与硬性技术相互结合,更有利于知识、经验的积累并直接掌握关键技术。

(三)加大技术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

农业技术人才是农业技术发展的第一资源,缺少技术人才就缺乏了农业生产领域的竞争力,为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必须注重以下三个方面。首先,规划构建农业科技人才培养基地,各方机构不断整合农业优势资源,集中建设农业科技人才教育的培养基地,引进优质师资力量,提供完备教学设施,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规范化、系统化及专业化的培养模式。其次,创新农业科技人才引进机制,制定和完善农技人才引进和留用的相关保障措施,营造更加宽松的政策环境,并为农业技术人才提供适量的优惠补贴,对于农技人才需求量较大的地区可以适当降低引进标准,确保农技人才引得来、留得住。第三,加大对于农业科技人才的投入保障力度,设立农业科技人才发展专项基金,合理用于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教育、引进留用、创新创业、奖励补助等,并为人才开发提供信贷、保险和税收支持,积极引导政府、企业和社会力量参与农技人才队伍建设。

(四)推动农业技术持续引进并二次创新

首先,由于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农业水平“技术势差”的客观存在,后进国家理应抓住机遇、解放思想,借助全球一体化的环境趋势发挥后发优势,以寻求国内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和经济的较快发展[5]。其次,应加强立法工作,制定一系列推动技术引进和创新的规章政策,使技术引进和创新工作得到有效保障,并通过完善法律法规,进一步解决技术引进过程中存在的纷争,促进良性竞争。第三,拓宽投资、融资渠道,引进和创新离不开资金投入,一方面,强化政府对农业科研技术的资金投入力度,兴办现代农业科研机构和企业,政府是推动技术引进和创新的主力军;另一方面,提供优惠税制,广泛吸引集体资本、个人资本的进入,寻求政府与民间资本多方参与,构建多元化的农业科研技术投资体系。

[参考文献]

[1]李奋生,李娜.我国农业技术引进中政府行为优化对策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5,35(10):26-31.

[2]魏锴,杨礼胜,张昭.对我国农业技术引进问题的政策思考——兼论农业技术进步的路径选择[J].农业经济问题,2013,34(4):35-41.

[3]柏振忠.农业技术引进对我国农业经济增长和农民增收的贡献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27(8):93-96.

[4]任维真.技术引进对我国技术创新的影响[J].天津经济,2014(7):34-37.

[5]翟治芬,周新群,张建华,徐哲,王丽丽.发达国家农业科技化发展的经验与启示[J].世界农业,2015(10):149-153.

[6]张昭,杨礼胜,张俊飚,郑戈.欧盟农业技术引进的路径、做法、经验及其借鉴[J].世界农业,2010(6):11-14.

[7]孙永朋,朱富云,吴卫成.基于后发优势视角的农业技术引进对策研究[J].浙江农业学报,2012,24(6):1146-1149.

(责任编辑:郭丽春 董博雯)

猜你喜欢

现代化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边疆治理现代化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新农业 从“看天吃饭”到“看数吃饭”
欧盟发布短期农业展望
国内某1 700 mm热轧厂现代化改造
中国新现代化论
武器装备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