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层医院中药处方分析及中药药学服务水平探讨

2018-02-15陈吉芳

中国民间疗法 2018年12期
关键词:不合理处方医师

陈吉芳

(河南省安阳市安阳县中医医院,河南 安阳455112)

中药以中医药理为指导,已经在临床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每种疾病使用的中药种类、数量及用药形式各不相同[1-2]。中药剂师不仅要制定合理的中药处方,对药品进行合理配置,同时还要为患者讲解各种药物的使用方法和剂量,从而为患者提供更全面的服务。因此,在中药处方的配制过程中,应及时纠正不合理用药状况,进行优化服务,从而提高中药使用的合理性,确保患者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河南省安阳市安阳县中医医院中药房的3 280张中药处方,对中药处方进行统计归类,并进行相应分析,数据分析结束后,3 280张处方均保存完好,无破损、无缺页。

1.2 方法 选择专人成立专业分析小组,根据《中药处方格式及书写规范》《处方管理办法》[3]及《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4]的相关标准和规定,对3 280张中药处方进行分析评价,对处方的不合理原因、常见问题对比分析,采用Excel 2016对不合格处方、单张处方味数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

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均采用SPSS 23.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或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中药处方不合格类型分析 3 280张中药处方中,不合格914张,不合格率为27.87%,其中诊断不符合规定的比例最高,占不合格处方的34.90%。其他包括药物用量不合理、药物搭配不合理、脚注、煎煮用法不当等。见表1。

2.2 中药处方中常见问题分析 通过对3 280张中药处方中常见的问题进行分析,其中中级及中级以上职称医师开具的处方药不合格率显著低于初级职称医师,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表1 中药处方不合格类型和比例分析[例(%)]

表2 中药处方中常见问题分析[例(%)]

2.3 单张处方味数分析 3 280张中药处方中,开具11~15味中药处方的比例最高,占54.85%,其次是开具16味及以上中药处方,占27.04%。见表3。

表3 中药处方单张处方味数分析[例(%)]

3 讨论

合理的处方对患者的临床疗效具有重要作用,并在技术、经济及法律上同样具有重要意义。一旦书写或者调配处方出现差错,将可能造成严重的医疗事故,临床医师和药师均要负法律责任[5]。中药调剂人员应在药物调剂中认真核查,如发现不合理状况,应与医生及时进行沟通和更正处方调剂人员已调配的药物,在给患者发放药物的时候,应对患者的信息进行核对,并指导患者正确煎煮中药。本文通过选取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河南省安阳市安阳县中医医院中药房的3 280张中药处方进行分析,处方合格率为72.13%(2 366/3 280),不合格主要集中在诊断不符合规定、药物用量不合理、药物搭配不合理、脚注、煎煮用法不当等问题上。通过对中药处方中常见的问题进行分析发现,中级及中级以上职称医师开具的处方药不合格率显著低于初级职称医师,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因此,医生和药师还应不断进行学习和培训,通过继续教育,不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并在处方书写及调剂过程中,对处方进行全面分析,保证中药处方的正确及用药安全。另外,3 280张中药处方中,开具11~15味中药处方的比例最高,占54.85%,其次是开具16味及16味以上中药的处方,占27.04%。医生和药师应对药物的重复使用、合理搭配等仔细核查,以减少不合格中药处方数量。

对中药处方进行分析,并不断提高中药药学服务水平,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重点着手:①完善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姓名、门诊号、性别、年龄、电话、地址、科室等信息。不同年龄、性别用药存在差别,幼儿和老人的用药剂量需要严格控制,产妇、孕妇应避免使用有毒或活血功效的药品[6]。因此必须确保患者资料的完整性,对合理用药及药物调配具有重要意义。②科学、合理的诊断。本研究显示不符合规定处方比例高达34.90%,排在中药处方不合理类型的首位。这与部分处方诊断较为笼统有关,缺少进一步分型。如患者感冒可细分为风热还是风寒;肾虚水肿可分为肾阳虚和肾阴虚,前者服用金匮肾气丸,后者服用六味地黄丸。因此中药调剂师需要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及深厚的中医理论知识,与医师进行良好交流,并对诊断合理性进行评估,以确保诊断结果与用药药性符合。③合理搭配药物种类。在调配药物过程中,药师需要充分了解中药配伍禁忌,以确保药物间不存在配伍禁忌,如天花粉、川乌、草乌和半夏属于配伍禁忌;虎杖、大黄及磺胺类药物不能同时服用,以免造成代谢障碍;党参、当归、阿司匹林同时服用,可导致出血隐患[7]。对于皮炎、哮喘等患者,在发放药物时,应嘱咐患者不可进食韭菜、鱼虾、羊肉、鸡肉等食物。④合理使用药物剂量。中药处方的剂量不同,药效也存在差异,直接影响临床疗效。如儿童、老人、孕妇,用药剂量切勿过大,以免出现不良后果[8]。尤其是一些毒性较大的药品,更需要仔细核对,必要时还应对药物成分进行分析,一旦发生异常,应立即与医师联系,避免不良反应,确保患者生命安全。⑤选择适宜的脚注、煎煮方法。对于有特殊煎煮方法的中药,需要在脚注给出正确的标注,如处方中药品易挥发,可标注为“后下”,常见的有薄荷、砂仁、白豆蔻等;石决明、龙骨、珍珠母等药品,需要标注“先煎”等。在药品发放时,应根据标注的具体内容,对患者进行正确的用药引导。⑥审查重复用药情况。对于某药物因存在多个名称或者已在协定处方中,医生用药时要对药物搭配合理性进行仔细检查,避免重复用药的状况。⑦超时限用药。根据《处方管理办法》,除老年病、慢性病或其他特殊情况(需医师给出用药说明),处方一般应不超过1周用量。另外,在不同阶段还应对中药组方及用量进行调整,以保证疗效,或缩短用药时间。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把握用药时间,不仅可以提高疗效,还可以节省患者开支。⑧药房人员签字确认。处方由医生根据患者疾病制定,药房工作人员进行调配及复核,药房人员签字确认有助于减少药物不合理处方,并确保处方的完整性及法律性,因此需要认真对待。

综上所述,合理、科学的中药处方,有助于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同时还可以减少资源浪费,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甚至对挽救患者生命至关重要。加强中药处方管理,不断完善中药调剂管理制度,进一步强化监管力度,是确保用药安全,提高中药疗效的重要方法。

猜你喜欢

不合理处方医师
中国医师节
韩医师的中医缘
我院2018年抗生素不合理处方分析
人间处方
向“不合理用药”宣战
医师为什么不满意?
处方
一张图揭发公务员工资制度
80位医师获第九届中国医师奖
你是否有逆反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