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针肩井穴为主治疗颈肩综合征34例

2018-02-15王晓丹

中国民间疗法 2018年12期
关键词:井穴电针证候

王晓丹

(河南省郑州市颈肩腰腿痛医院,河南 郑州450099)

颈肩综合征是颈肩周围肌肉韧带劳损及其关节失稳而造成的颈背和颈后疼痛、僵硬,严重者可出现颈部活动受限,且易反复发作。颈肩综合征常与生活习惯、职业、身体素质及寒冷有明显关系。长期紧张工作、生活不规律、颈椎过度前屈、思想高度集中等均是导致颈肩疾病的原因。从事电脑、财务、缝纫、驾驶等工作的人群是本病的高发人群。颈肩综合征既往以老年人较为多发,随着电脑的应用普及,社会工作节奏的加快,本病有年轻化趋势[1]。本研究对68例颈肩综合征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采取电针肩井穴为主治疗颈肩综合征的疗效,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郑州市颈肩腰腿痛医院接收的颈肩综合征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采取颈肩部中频治疗+口服双氯灭痛片治疗)与观察组(取肩井穴为主电针治疗),每组34例。观察组男19例,女15例;年龄25~65岁,平均(45.6±2.1)岁;病程最短14 d,最长18个月,平均(9.2±0.8)个月。对照组男20例,女14例;年龄23~66岁,平均(45.7±1.9)岁;病程最短10 d,最长16个月,平均(9.3±0.7)个月。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①患者均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中的相关诊断疗效标准;②患者入组前1个月未使用糖皮质激素类及镇痛药物;③年龄20~70岁;④患者均知情同意,本试验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3 排除标准 ①合并造血系统疾病及严重心脑血管、肝肾疾病;②拒绝电针治疗;③合并骨折、脊柱结核、类风关节炎患者及严重骨质疏松症;④中风后遗症患者;⑤局部皮肤有感染或溃疡者;⑥精神病患者。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 常规服用双氯灭痛片(北京诺华制药有

3.1 观察指标 观察治疗前、治疗第1、3、7、10日的中医证候积分改善情况。

3.2 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中制定的标准进行中医证候评分,评定内容包括局部压痛、项强、肢体麻木、仰项不能、转移不利、头痛等,以2分为轻度、4分为中度、6分为重度的评分标准评定。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颈肩背部疼痛程度进行评价[4],评分范围0(无痛)~10分(疼痛最剧烈)。采用尼莫地平积分计算疗效指数,即治疗前积分与治疗后积分的差值/治疗前积分×100%。临床疗效评定:基本治愈:治疗后积分减少>85%;显效:50%<治疗后积分减少≤85%;有效:25%<治疗后积分减少≤50%;无效:治疗后积分≤25%以下。本文中将显效、基本治愈、有效定义为临床有效。

3.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分析及处理数据,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或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4 结果

(1)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者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11021640),每日3次,每次25 mg,并配合在患部使用CZT-8 A电脑中频超声中频仪治疗,每次20 min,每日1次,1个疗程为5 d。

2.2 观察组 采用患侧肩井穴为主,并配以同侧曲垣、阿是穴、肩髃、新设(经外奇穴),每次最多4个穴位。常规消毒以上穴位后,用一次性针灸针(0.35 mm×50 mm)针刺,以有酸麻胀感为佳,在新设穴及肩井穴加用G6805-1电针机,频率每分钟120次,采用连续波,留针10 min,以患者最大耐受量为限,治疗强度应循序渐进。每日1次,5次为1个疗程。

3 疗效观察

表1 两组颈肩综合征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

(2)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1、3、7、10日,观察组中医证候总积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且低于对照组同时段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颈肩综合征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分,x±s)

(3)VAS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低于对照组同时段VAS评分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颈肩综合征患者VAS评分比较(分,x±s)

4 讨论

颈肩综合征是由颈椎退行性改变或长期慢性劳损引起,常与职业及生活习惯、身体素质、寒冷等有明显关系。由于长时间保持不正确姿势、久坐低头,导致颈椎退行性改变,颈肩部肌肉挛缩劳损、颈椎曲度不良、周围组织充血水肿,血运不畅,局部产生炎症,进而出现颈肩部肌筋膜炎、颈椎病、眩晕等症状。临床表现为颈肩部至臂肘有酸软、疼痛感,活动时疼痛加剧,若治疗不及时后期可能会出现肩部活动受限。

本病在中医属于“痹病”范畴,《灵枢·经筋》阐明肩痹的病候表现有“筋急”“转筋”“不可屈伸”。《素问》云:“阳胜则阴病,阴胜则阳病。”本病由跌扑损伤、寒邪侵袭、劳作过度,督脉受损,筋脉失养,导致静脉闭塞,气血瘀滞,不通则痛。足少阳经脉易感受外邪入侵,其循颈至项上头,过肩,到颈,肩井穴位为足少阳胆经要穴,又为阳维脉与手足少阳经脉的交会穴,有疏通经络、活络止痛的作用。肩井穴解剖可见斜方肌,有颈横动、静脉分支,深层为冈上肌和肩胛提肌,布有腋神经分支及桡神经。故针刺肩井穴有行气活血之功,可兴奋神经与肌肉,通过适当的刺激,对机体功能进行调整。配合适当的局部取穴,如阿是穴,以达到促进气血运行、营养全身、通畅经脉的作用[5-6]。肩髃穴属于手阳明大肠经穴位,通过电针刺激可达到解除痉挛、调和气血、舒筋通络的效果;曲垣穴为手太阳小肠经腧穴,临床上主要用于肩背痛、冈上肌腱炎及肩胛下神经痛的治疗,针刺该穴位,具有疏风止痛、舒筋活络的效果;新设穴主治项强、头痛、肩胛疼痛等。诸穴合用,可对病邪所在经脉进行全面调整,通畅经气,气行则血行,颈肩酸痛症状自消。电针连续波能促进气血运行,疏通经脉,改善局部血供状态,促进临床症状改善。电针疗法见效快,经济易行,无明显副作用,治愈率高[7]。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第1、3、7、10日,观察组中医证候总积分、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颈肩综合征采取电针肩井穴为主进行治疗,能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疼痛程度。

综上所述,颈肩综合征采取电针肩井穴为主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该疗法操作简单,安全性高,起效快,疗效好,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井穴电针证候
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中医证候相关性研究进展
基于Delphi法的高原红细胞增多症中医证候研究
电针基于不同参数治疗坐骨神经损伤的实验研究进展
从“阴井木,阳井金”浅析井穴的主治
俯卧位手法整复结合电针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
电针井穴结合颞三针对急性脑缺血大鼠NSE的影响
井穴刺络放血对中风大鼠缺血后脑水肿影响的实验研究※
低频电针针刺联合三阶梯止痛药物治疗癌症疼痛38例
慢性乙型肝炎的中医证候与辨证论治
电针结合电脑中频治疗腹部手术后胃瘫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