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畜产品质量安全存在问题及对策

2018-02-14焦仁刚金晓峰周艺林郭萍

畜牧兽医科学 2018年19期
关键词:畜产品屠宰检疫

焦仁刚,金晓峰,周艺林,郭萍

(贵州省兽药饲料监察所,贵阳 550000)

0 引言

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向前发展,广大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升,消费者的饮食结构发生重要变化,对高质量休闲产品需求量不断增加,而与此不协调使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频繁发生,给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敲响了警钟。近年,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大众密切关注的社会焦点问题。为有效防控不合格畜产品进入畜产品市场,通化县各级政府强化投资,提高监管力度,经过几年快速发展,相关检测机构已初具规模,畜产品质量得到基本保证。但在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监测过程中,普遍存在养殖场不符合行业标准、动物疫病发病频繁、畜产品加工过程污染、检疫监管不到位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要切实采取措施有效做好防范。

1 存在的问题

1.1 多数养殖场不符合行业标准

尽管近年贵州地区积极发展集约化规模化养殖模式,但小规模散养模式依然占据主导地位,在动物养殖中,由于养殖环节不规范、畜禽养殖环境差、畜牧业生产投入品使用混乱,使动物疫病突然发生,尤其是很多养殖户违规使用抗生素、非法使用违禁药品、购买廉价饲料等现象普遍存在。通过近年的监测情况分析,养殖环节投入品不符合标准是导致细菌性疾病普遍发生的重要原因。很多畜产品加工企业数量较多,分布分散,使动物源食品的监督控制面临较大压力。此外,很多中小型养殖场,由于养殖技术落后,养殖条件不符合标准,不能够制定完善的免疫程序,不注重其他动物疫病免疫,不能够结合地区疫病流行特点,制定针对性的免疫程序,逃避动物卫生监督部门的抽检,使相关部门的免疫抗体监测工作不能开展,常导致疫病大范围流行发生。

1.2 配套法规不健全,监管工作力度不足

畜产品生产体系建设离不开相关政策的引导和法律法规的约束。目前我国关于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还有待进一步完善,管理部门管理方法、检验检疫手段还不明确。动物在生产中,乡镇对饲料、兽药等投入品的监督监管力度弱,使动物生产中,安全问题普遍存在,给畜产品质量安全留下隐患。动物屠宰向市场流通中,从动物屠宰加工到上市销售的各个环节的强化监测力度不足,总体的监测工作水平较低,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缺乏快速的信息反馈平台,难以实现实时监控和动态追溯。目前贵州省畜禽养殖仍然以小规模散养为主,畜禽养殖环境较差,养殖水平落后。动物屠宰中定点屠宰、集中检疫开展不平衡,基层地区的集中屠宰率较低,屠宰中所面临的各种安全问题普遍较多。由于现行的法律法规缺陷,不能够对相应的动物制品进行追溯,监管能力不足。

1.3 检疫监管不到位

在广大基层地区,由于检疫人员专业素质较差,缺乏必要的培训,工作责任心不强,在进行动物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中,只是例行检查,无法做到定期常规检查。在进行屠宰检疫过程中,不能够严格按照屠宰检疫程序开展检测,更不能严格采集样品,进行实验室检验。还有一部分检疫人员在没有进行检验,只凭借视觉观察就出具检疫证明,导致整个检疫工作形同虚设[1]。同时,还存在相关投入品标识不规范的问题,商品饲料中添加了药物饲料添加剂而未在饲料标签上标注,造成养殖场(户)重复用药、不执行休药期等情况。此外,由于在广大基层地区,检疫工具比较缺乏,相关检疫设备比较陈旧,检疫工作经费落实不到位,在开展检疫中,检疫人员只能使用比较落后的初始工具进行简单的检测,乡镇地区不具备实验室检测水平,检疫准确度不高。

2 对策

2.1 加强畜产品质量安全的宣传力度

相关工作部门要充分利用网络、电视、宣传板、宣传标语、印发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开展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宣传和法律法规宣传,逐步增强社会大众尤其是基层地区农民群众、养殖户对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视程度,确保基层地区的养殖户能够主动接受抗体监测,主动进行疫苗免疫,严格按照当地部门制定的程序进行动物免疫。

2.2 加强饲养加工环节的监管

首先,要重视加强畜禽生产企业的监管。具体工作开展过程中,要求饲养企业生产技术和管理方面都要符合养殖行业的相关规范,确保兽药投入合理,合理使用抗生素,对于用药不规范,存在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应该及时进行整理整顿,建立严格的检查制度,从原料源头对生产环节进行有效监控,不符合标准的畜禽产品杜绝进入市场;其次,重视加大对散养户饲养来源、生产条件和动物免疫的控制[2]。要依靠基层站点,进一步深入基层和散养户进行全面沟通交流,增加对散养养殖户的免疫服务,有效控制动物疫病传播。在免疫服务过程中,应该加强对养殖场圈舍卫生的检查和管理,引导养殖户科学养殖,指导养殖户科学用药,合理添加饲料添加剂,避免单一使用抗生素。动物发病后,应该在明确病原的基础上,科学用药,逐渐改变过去发病就使用抗生素治疗的现状。

2.3 做好动物疫病监测与防控工作

要严格按照国家要求定期对辖区范围内的动物进行抗体监测,并做好辖区范围内疫病流行病学调查工作,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特大动物疫病的监测和防控工作,要结合具体的疫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有针对性地开展免疫注射,加强疫病监测,真正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确诊、早处理,这样才能够有效控制重大动物疫病的传播和蔓延,确保地区生产的畜产品质量安全。

2.4 强化市场监管,依法规范畜禽产品安全生产

要不断加强对辖区范围内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执法力度,定期不定期的开展质量安全监督执法工作,确保畜禽生产安全,消费安全。一方面,要按照国家法律法规构建地方性的农业投入品,禁用限用公告制度,加强畜禽生产环节管理,积极推行GMP、危害分析及HAC-CP[3],强化对畜禽产品源头监管,净化养殖环境,严格控制工业污染和城市生活污染对农业生态环境造成的危害。另一方面,要坚决清理国家明令淘汰禁止使用的高残留兽药饲料添加剂,规范饲料经销商经营行为,做好饲料市场监督,从根源上确保畜禽产品生产安全。同时还要根据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要求,科学规划,为基层地区配置完善的检测设备,构建完善的检测体系,加快畜禽产地、屠宰、市场三级监测网络体系建设,高度重视动物疫病检疫,产品质量监管,药物残留等监督检测工作。对整个畜禽产品的生产销售全过程实施质量安全监控,有效解决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难的问题。

3 结束语

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一方面,要不断增强养殖户的安全养殖理念,真正做到科学防疫、科学养殖、规范用药,积极推广清洁化养殖技术;另一方面,监管部门还要发挥自身职能作用,严格执法、追根溯源,实行责任追究,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动物市场畜禽产品质量安全,畜牧生产也才能够实现稳定发展。

猜你喜欢

畜产品屠宰检疫
2020年巴西生猪屠宰量创历史纪录
英国检疫隔离立法源流及启示
春节畜产品供应面较为宽松
生猪 养殖利润可观 屠宰盈利不佳
《检验检疫学刊》简介
A special artist—Pigcasso特殊的艺术家
畜产品价格多数上涨
检验检疫学刊
《检验检疫学刊》简介
2016年12月畜产品进出口统计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