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商品猪屠宰检疫中常见疫病及无害化处理

2018-02-14俞红卫

畜牧兽医科学 2018年11期
关键词:病死猪耳病无害化

俞红卫

(河南省洛阳市动物卫生监督所,洛阳 471000)

0 引言

屠宰检疫工作关系到动物疫病防控能否有效的开展,通过积极开展屠宰检疫工作,能够有效的发现生猪在上市销售之前的某些特大疫病,对有效控制动物疫病及其对其他养殖场的传播,保证动物市场秩序安全,维护消费者身心健康,都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猪肉制品是日常餐桌中常见的肉类食品。商品猪上市销售之前,屠宰检疫工作是其中十分重要的环节,在该环节中能够及时发现猪存在的某些隐性感染现象,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护,避免疫情进一步传播造成更为严重的危害。

1 常见疫病

1.1 猪瘟

生猪进入屠宰阶段之后,如果生猪携带猪瘟病毒并存在发病症状,会在体表皮肤出现明显的病变,首先会在腹部等毛少区域出现紫红色的出血斑点,则基本可以初步确定是猪瘟。打开胸腔之后,发现体表淋巴结肿大出血,并在淋巴结表面会出现针尖大小的出血点。进一步检查肾脏外观和膀胱外观,可以发现上述脏器均会存在散状出血点或坏死病灶。检查肠道之后,发现存在明显的肠炎症状,结肠和盲肠黏膜有扣状肿块,脾脏边缘存在坏死病灶。采集病死猪病料,进行荧光免疫试验,能够进一步确诊病原。在屠宰好的猪进行检疫过程中,由于猪瘟和猪肺疫、猪丹毒病变较为相似,因此在检疫过程中应该做好上述3种疾病的鉴别工作。猪丹毒疾病会在猪皮肤表面出现大面积的弥漫性潮红,病变位置主要集中在胃肠黏膜,肝脏肾脏也会出现明显的病变症状,两种脏器均会表现出充血肿大,进一步检查淋巴结,可以发现淋巴结组织充血肿大严重,外观呈现紫红色,用手按压紫红色斑块,斑块褪色。而猪肺疫主要表现为突然发病,会给猪造成严重的损害,导致出现较高的死亡率。屠宰检疫过程中,首先在猪的咽喉部位,会发现肿大现象,皮下组织液浸润,且能够发现肿大部位逐渐向着耳根蔓延,最严重的可达胸前。患病猪呼吸困难,呈犬坐姿势,伸颈呼吸。而患有猪肺疫的屠宰猪,全身黏膜组织都会出现明显的病变现象,尤其是进一步检查浆膜和皮下组织,可以发现底部存在出血现象。并且也存在全身淋巴结系统高度充血肿大,将肿大的淋巴结横向切开后,可以发现切面呈现紫红色[1]。

1.2 猪口蹄疫

发病之后,先是在患病猪口腔、蹄部、乳房等毛少区域生长出红色的小丘疹,随后小丘疹逐渐变大形成水泡,水泡破裂后形成溃疡面,有时溃疡面会出现出血现象。防控不及时,水泡会逐渐向着面部传播,患病猪的创面结痂后含有大量的病毒。通过临床症状,可以对病情做出初步诊断。将病死猪解剖之后,可以发现,病死猪存在明显的心肌炎症状。主要表现为心脏的心房和心室内可以看到条状、斑点状坏死病灶,病灶呈现灰黄色或灰白色,与正常的心肌机理不一样,被称为虎斑心,这是猪口蹄疫检疫的主要依据。屠宰检疫过程中由于猪口蹄疫和猪水泡病较为相似,在具体检疫过程中,还需要做好上述2种疾病的区别检疫。猪水疱病常常呈现良性经过,一般发病之后,经半个月,发病率呈现下降趋势,最终停止发病。患病猪死亡率较低,一般在发病7 d左右即可康复,病死猪解剖之后不存在虎斑心变化,心肌正常。

1.3 猪高致病性蓝耳病

妊娠母猪感染该种病毒后,在妊娠中后期出现流产现象,在流产之前,会出现体温升高,呼吸急促,流泪等感冒症状,同时在耳部、眼部、会阴等毛少皮肤部位出现蓝紫色的病斑。胎儿出生后死亡,胎儿肾囊肿大,内部存在大量黑色液体,肾脏高度肿胀,质地柔软软烂如泥;肺脏肿胀明显,肺间质增宽,呈现花斑肾,这种病理变化是高致病性蓝耳病的独特变化。哺乳母猪患病后,临床症状和妊娠母猪相似。哺乳母猪泌乳量下降,出现不明原因的消瘦、呼吸急促等症状,有时患病猪可出现持续性腹泻,神经症状明显。同时妊娠母猪流产之后,会出现繁殖障碍疾病,公猪和种公猪会出现体温升高,呼吸加快,精液品质下降,睾丸病变等症状。育肥猪和大猪会出现流感类症状,病情传播速度较为缓慢,体温升高到41 ℃以上,抗生素治疗无效,死亡率超过10%。解剖病死猪可以发现肺脏呈现灰白色。临床上由于高致病性蓝耳病和猪伪狂犬病较为相似,在检疫过程中需要做好上述2种疾病的鉴别。成年猪感染猪伪狂犬病毒之后,只会出现轻微的临床症状,仔猪尤其是1周龄以内的哺乳仔猪感染该种病毒后,表现为体温迅速升高,呼吸困难,全身肌肉震颤,抽搐昏迷,出现神经症状,最后衰竭而死。而高致病性蓝耳病会导致断奶仔猪出现高死亡率,育肥猪和成年猪会出现典型肺炎症状。在检疫过程中,应该做好上述2种疾病的区别检疫[2]。

2 无害化处理措施

由于上述3种常见商品猪疫病属于国家一类动物疫病,按照动物防疫法规中的相关规定,发生一类动物疫病时,应该及时采取控制和扑灭措施。经过全面诊断,确诊为上述某种疾病后,应该将同一个批次的全部封锁隔离,划定疫点、疫区和受威胁区,下达封锁命令。在整个封锁期间禁止役点、疫区和受威胁区域生猪的调运行为,并下达销毁处置证明,同一批次的猪加盖销毁公章后,运送到无害化处理地点,进行深埋或焚烧处理,避免有危害的猪肉流向餐桌,导致疫病传播。同时,还要对整个屠宰场的其他批次猪进行血清诊断,严格隔离观察,检测为阴性的猪,划拨到假定健康猪群,单独隔离饲养。检测为阳性的猪,立即扑杀无害化处理。同时将患病猪污染的垫料饲料一起清理出猪舍,无害化处理的屠宰猪进行无害化处理。坚持上午下午都选择使用1%的福尔马林溶液,5%的苛性钠溶液和2%的过氧乙酸溶液对整个屠宰场的疫区和受威胁区域的环境进行严格消毒。针对该批次猪立即启动追溯机制,对动物产地检疫,运输检疫全过程进行回访检查,找出问题所在,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进行惩处[3]。当整个疫区最后一头病死猪死亡或扑杀无害化处理完毕,间隔15 d,再次经过全面检疫,未发现带毒猪,经过全面消毒之后,解除封锁。

猜你喜欢

病死猪耳病无害化
湖北出台磷石膏无害化处理技术规程
湿垃圾与病死猪混合厌氧消化产气性能研究
耳病治鼻,事出有因
两种高温法无害化处理病死动物灭菌效果比较
南安市病死猪无害化处理的现状与建议
血清驯化在猪蓝耳病防控中的应用
猪蓝耳病(PRRS)综合防控对策
两种猪蓝耳病活苗单独与同时免疫试验
病死猪堆肥高效油脂降解菌的筛选及堆肥效果研究
高值无害化利用 废白土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