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细胞分布宽度与血小板计数比值(RPR)与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

2018-02-14吕晓琳关茹琦

吉林医学 2018年10期
关键词:冠脉红细胞分组

吕晓琳,黄 刚,关茹琦,张 伟

(1.石河子大学医学院,新疆 石河子 832000;2.石河子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老干二科,新疆 石河子 832000)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 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破损或内出血,继之血栓形成而引起的急性缺血性心脏病,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心血管急症,尤其是老年ACS 患者,更易发生心源性猝死、恶性心律失常、再次心肌梗死及心力衰竭等恶性事件[1-2]。寻求简便易行的检测指标,是临床急需解决的问题。近年来发现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血小板计数(PLT)比值(RDW-to-platelet ratio,RPR)与慢性肝炎患者肝硬化、肝纤维化的发生、急性重症胰腺炎以及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3-5]。本研究旨在探讨RPR与老年ACS患者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选取2017年2月~2017年11月于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住院,并且符合美国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脏病协会(ACC/AHA)制定的关于ACS的诊断标准的患者252例,其中不稳定心绞痛(UA)组13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组122例。同时选取同期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正常的90例老年人作为对照组。所有入选者均符合:年龄≥60岁,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急性感染、肝肾功能不全、恶性肿瘤、合并脑血管意外或外周血管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严重的心脏瓣膜病、既往有冠脉介入治疗或冠脉旁路移植术史。

1.2研究方法:所有患者入院后详细采集病史,记录患者一般情况(性别、年龄、身高、体重、血压等)、个人疾病史(冠心病相关的传统危险因素、吸烟史、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高脂血症史等) 。患者均于次日清晨空腹12 h后采集静脉血,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肝肾功能、血脂等生化指标。冠状动脉评价方法:采用Judkin′s法行选择性左、右冠状动脉造影,造影结果由经验丰富的2名心脏介入专科医师共同判定,分别对左主干(LM) 、前降支(LAD)、回旋支(LCX) 以及右冠状动脉(RCA) 狭窄程度进行评价,以至少一支主要分支血管狭窄≥50%作为冠心病的诊断标准。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评价,参考美国心脏协会(AHA) 冠状动脉血管图像分段评价标准和Gensini积分系统[6],对每支血管病变程度进行定量评定,计算总的积分,并根据 Gensini评分将研究对象分为<30分组和≥30 分组两组[7]。评分方法如下:狭窄1%~25%计1分,26%~50%计2分,51%~75%计4分,76%~90% 计8分,91%~99%计16分,100%( 即闭塞)计32分。根据病变部位计算倍数关系:左主干×5; 前降支近段或回旋支近段×2.5; 左前降支中段×1.5;左前降支远段、左回旋支中远段及右冠近、中远段、后降支×1; 其余小分支×0.5。每例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最终积分为各分支积分之和。

2 结果

2.1ACS组与对照组各指标比较:ACS组的RDW、RPR比值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LT值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指标中ACS组年龄、高血压史病例数、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值(LDL-C)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其余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老年ACS组与对照组各指标比较

2.2UA组和AMI组各指标比较:AMI组RDW、RPR值水平高于U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指标中,AMI组的男性所占比例、吸烟史病例数、高血压史病例数高于UA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值(HDL-C)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不同Gensini积分分组之间RPR的比较:随着积分的增加,RPR值逐渐升高,对照组RPR为0.062±0.020,<30分组为0.065±0.017,≥30分组为0.072±0.021。除对照组与<30分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UA组与AMI组各指标比较

3 讨论

ACS是一种常见的严重心血管疾病,是冠心病的一种严重类型。该病多发于老年、吸烟、肥胖以及有早发冠心病家族史的患者[8]。RDW主要是指循环中红细胞体积的变异程度,是全血细胞常规实验检查的项目之一[9]。有研究表明,RDW与炎性反应相关[10]。RDW和心力衰竭、冠心病、脑卒中、周围血管疾病、肺栓塞、肺动脉高压等高危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和预后具有正相关性[11-12]。尤其是对于冠心病患者,其心血管意外的发生率和RDW具有较高的相关性,且不随其他指标的变化而改变[13]。在ACS及急性慢性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发生时,常伴有局部及全身的炎性反应。研究发现,炎性反应因子使骨髓中红细胞成熟受到抑制,而外周血液循环中不成熟红细胞增多,而使红细胞大小异常的增大,从而血液中RDW升高[14]。研究显示[15]由于冠心病发生时血栓形成,血小板聚集进而使得PLT减少。RPR 作为一新兴指标,已经证实与慢性肝炎患者肝硬化的发生相关,并作为急性胰腺炎以及心肌梗死患者预后和死亡的重要预测指标之一[3-5]。

本研究显示,RPR与冠脉狭窄程度成正相关,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故认为RPR可作为预测冠脉狭窄程度指标。RPR作为一个方便、经济、快捷的指标,应受到重视。本研究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①样本量较少,不能完全反应整体患者的特点; ②血管狭窄程度属于人为估算,无法获取精确值,且不同操作者之间有主观差异,故结果有一定误差无法避免。

猜你喜欢

冠脉红细胞分组
红细胞的奇妙旅行
基于Delphi法的高原红细胞增多症中医证候研究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冠脉CTA在肥胖患者中的应用:APSCM与100kVp管电压的比较
256排螺旋CT冠脉成像对冠心病诊断的应用价值
冠脉CT和冠脉造影 该怎样选
分组搭配
怎么分组
分组
Uf1000i红细胞检测在肾内科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