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物理“短平快”反馈练习教学方式探索

2018-02-13唐洪春吴昌其

物理教学探讨 2018年1期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方式

唐洪春+吴昌其

摘 要:反馈练习是物理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从高中物理反馈练习的现状出发,提出了“短平快”反馈练习的课堂教学方式,通过对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进行检测,及时有效地进行针对性评价矫正,引导学生克服学习障碍,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关键词:短平快;反馈练习;教学方式;高中物理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8)1-0005-3

1 “短平快”反馈练习教学方式提出的背景

反馈练习是物理教学过程中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发现和纠正学生的学习问题不可缺少的环节。高中物理教师普遍很重视这个环节。但在教学中,较多的反馈练习由于过分重视高考要求,忽视学生实际,普遍存在题量大、题目难、耗时多的问题,反馈练习方式则多采取课后集中练习,到下一次新课再进行评讲的形式。这样的反馈练习,不但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还由于矫正不及时,导致学生遗忘增加,失去最佳巩固时机。同时,由于学生的学习问题没及时解决,造成后续学习困难,从而增大了学习的两极分化。

怎样提高反馈练习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我们通过探索与实践,提出了 “短平快”反馈练习教学方式:“短”指反馈练习的时间短,学生在课堂中用较短的时间能完成;“平”指反馈练习的难度平缓,由浅入深,难的问题以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为出发点,控制在学生“跳一跳,摸得到”的层次;“快”指反馈练习后就进行反馈评价,及时对学生学习的漏洞进行弥补,矫正学生学习中的理解错误。

2 “短平快”反馈练习教学方式的实践

我们的做法是:对一节课的教学内容,根据必须达成的教学目标和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整合教材节后的练习题,编写相应的反馈练习。反馈练习分为教学过程中和过程末两类。教学过程中的反馈练习针对一节课每一个主要教学内容,以选择题为主,发挥选择题覆盖面宽、能较全面地检测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较好地鉴别学生对物理内容的理解以及解答时间较短的优点,以利于课堂及时巩固学生所学内容,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习中的问题进行评价矫正。教学过程末的反馈练习则针对一节课的内容,题型可以是选择题,也可以是计算题或问答题。过程末与过程中反馈练习相辅相成,尽量覆盖一节课的教学目标。上课时采取学了就练、练了就评的三环节小循环方式进行教学。

下面以《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这一节的教学为例,将反馈练习教学方式作一介绍。根据教材内容,这节课我们安排了坐标与坐标变化量、速度、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三个主要教学内容。由于教材节后练习没有恰当的过程中反馈练习题,所以,过程中反馈练习将根据教学要求和相应的问题编写,过程末的反馈练习则主要以教材节后的练习题为主。

(1)坐标与坐标变化量

对于“用坐标表示物体的位置,用坐标变化量表示物体的位移”这一表示方法,学生第一次接触时,如果对其物理意义缺乏正确理解,特别是对其正负意义缺乏正确理解,则会对以后矢量的正负学习与应用形成障碍。为此,我们编写了下面的选择题。

反馈练习1 一物体沿直线运动,在开始运动时的坐标是4m,经过时间Δt1的坐标变化量为

-3m,再经过时间Δt2的坐标变化量为2m,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坐标4m表示物体的位置

B.经过时间Δt1物体的坐标是7m

C.位移2m大于位移-3m

D.位移2m小于位移-3m

A、B选项对物体坐标和坐标变化量的物理意义进行了检测,要求学生知道坐标表示的是物体的位置,坐标变化量表示的是物体的位移,位移等于物体末位置的坐标减去初位置的坐标,这是这个教学内容应该达成的基本目標。而C、D选项则检测学生对位移正负意义的理解,这是学生在学习中常出现的错误。

实际教学时,让学生先做,有不少学生错选C选项。教师针对学生的做题情况进行评价矫正,强调位移的正负表示方向,其绝对值才表示其大小。这样进行反馈练习,及时巩固了学生对坐标与坐标变化量的理解,纠正了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为继续学习相关内容扫清了障碍。

(2)速度

学生在初中就学过速度,然而高中所讲的“速度”与初中所学的“速度”有较大不同,初学者很容易把初中的速度概念与高中的速度概念混淆。为此,我们编写了下面的反馈练习。

反馈练习2 下列关于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速度是描述物体位置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B.速度1 m/s大于1 km/h

C.速度的大小等于运动的路程与所用时间之比

D.速度-5m/s小于速度3m/s

A、B选项分别对速度的物理意义、单位进行了检测。C选项检测高中的速度概念与初中的速度概念的区别。很多学生受初中的速度概念的影响,不注意位移的大小与路程间的区别,仍然认为速度的大小等于运动的路程与所花时间之比。D选项则检测对速度方向的理解。教学实践发现,由于反馈练习1对类似问题作了检测与矫正,尽管也有一些同学选错,但较以前做这类问题时的错误明显减少。在反馈练习1的基础上再做这样的巩固练习和矫正,绝大多数学生对矢量正负的物理意义都能掌握。

(3)瞬时速度与平均速度

瞬时速度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同时接触了极限的思想,对瞬时速度的内涵以及瞬时速度与平均速度的关系学生不容易搞清楚。为此,我们设计了下面的检测题进行反馈练习。

反馈练习3 关于瞬时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瞬时速度能精确地描述物体在某时刻或某位置的运动快慢

B.瞬时速度的方向就是物体在该时刻的运动方向

A、B选项分别对瞬时速度的物理意义、方向进行了检测。由于速度是位移与时间的比值,而物体在某时刻或某位置不存在位移和时间,所以学生对用瞬时速度描述物体在某时刻或某位置运动快慢的理解有一定困难。当Δt非常小时,用平均速度v=■表示瞬时速度,可以使抽象的瞬时速度具体化,帮助学生理解瞬时速度的内涵。C、D两个选项就是基于这样的考虑设计的。C选项是学生容易出现的问题,反馈练习后的评价矫正,通过与电阻等学生熟悉的物理概念类比,学生就容易理解Δt很小时,Δx也随着减小,其比值不会很大。

(4)综合反馈练习

对这节课教学过程末的反馈练习,我们针对这节内容的教学要求和容易出现的问题,整体考虑过程中的反馈练习和教材节后的练习,考虑到教材节后的三个练习题涉及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的理解与计算,过程中反馈练习对速率的概念未涉及。因此,补充了一个反馈练习,与教材节后的几个题组成综合反馈练习。下面只列出补充的反馈练习。

反馈练习4 关于速度与速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瞬时速率表示瞬时速度的大小

B.平均速率表示平均速度的大小

C.人沿着跑道运动一圈,平均速度为零

D.人沿着跑道运动一圈,平均速率为零

针对这个反馈练习,评价矫正时主要强调瞬时速率、瞬时速度、平均速率和平均速度间的区别。对教材上的练习,则重点强调计算平均速度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3 “短平快”反馈练习教学方式的效果

对“短平快”反馈练习教学方式,我们进行了近两年的探索。从教学实践看,由于采取了学、练、评三环节小循环教学方式,课堂学、练、评结合,教学完全改变了教师一讲到底的现象,较好地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近两年的教学效果表明,由于采取“短平快”反馈练习教学方式,学生学习的物理知识能得到及时巩固,存在的不少问题能通过反馈练习及时发现并得到矫正,从而减少了后续学习的障碍,这不但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也减小了以前高中物理教学的两极分化。同时,由于反馈练习安排在课堂,还减少了学生的课余负担。

参考文献:

[1] 金嫕.课堂教学中“短平快”训练的有效性研究[J].现代基础教育研究,2015(20):135-143.endprint

猜你喜欢

高中物理教学方式
优化教学方式 提升初中语文教学质量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学好高中物理必须做好的四件事
未来教室:高中物理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高中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研究
小学音乐欣赏教学原则及教学方式探索
高中物理实验
高中数学高效教学方式与方法优选例谈
新形势下高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构建
高中化学教学方式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