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人文关怀教育和学习动机的激发

2018-02-13陈静雅何秀芝周爱萍

西南国防医药 2018年8期
关键词:学习动机关怀动机

陈静雅,何秀芝,周爱萍

人文关怀(humanistic care)是一种主动关怀他人的意识或责任,提倡以人为本,在护理工作中体现为尊重患者的权利和价值[1]。当前随着人们的健康意识逐渐增强,患者对医疗护理服务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人文关怀的价值逐渐体现[2]。护士拥有较强的人文关怀能力,意味着在工作中能够具有一定的主动性、灵活性、适应性和沟通协调能力。然而,由于工作忙碌、职业风险大、职业价值得不到广泛认可,且护患矛盾时有发生,护士在处理问题时,更倾向于自我保护而忽略人文关怀[3]。研究显示,我国护理人员的人文关怀能力有待提高[4-5]。面临当前人文失落与需求之间不平衡的现状,本研究从思考护理人文关怀教育和学习的动机究竟是什么着力,拟为提高护理人员的人文关怀能力提供依据。

1 相关概念

人文关怀一般认为发端于西方的人文主义传统,其核心在于肯定人性和人的价值[6],要求人的个性解放和自由平等,关注人的精神世界。护理人文关怀(nursing humanistic care)是一种出于善的动机和德性方式的关怀,面对道德问题和道德冲突时,护士从患者利益出发,善待患者,表现出爱心和真情,将关怀作为一种习惯和义务[7]。护士的人文关怀品质(humanistic care quality of nurses)是基于照护理论发展而来的实践精神,体现为护士尊重患者的生命价值,理解患者的生活文化,满足患者的个性需要,表达关爱之情,协调护患关系等多项内容[8]。动机是指引起个体活动、维持已引起的活动,并使该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在历程[9]。动机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由个体兴趣、好奇心或成就需要等内部因素引起的称为内部动机;而由外在的奖惩或害怕失败等因素引起的为外在动机。关于动机的理论主要有强化论、成就动机理论、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自我效能感理论、自我决定理论、自我价值理论等。

2 激发护理人文关怀教育与学习动机的必要性

2.1 是促进护理学科发展的需要 护理人文作为一门交叉学科,其理论体系有待完善。在2016年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习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既取决于自然科学发展水平,也取决于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水平。”护理学科的发展也应注重其专业性和人文性。在护理教学、科研、管理、临床等工作中,当个体具有一定的人文精神时,也会有较强的工作责任心,并能够自我监督、自我反思,以科学的态度进行工作;而当个体以科学的态度工作时,便会关注细节、效率、注重评价工作的整体效果等,从而体现人文精神。因此,护理学科的科学性与人文性互为补充,相辅相成,共同促进了护理学科的发展。其中,激发护理人文教育和学习的动机具有一定的意义。

2.2 是促进护理人文教育发展的需要 具有一定的教育动机可使护理人文教育更具生命力和活力,较强的学习动机可促进学习。当前,我国的人文课程所占比例远低于专业课程,同时也低于西方国家人文课程所占的比例,且我国护生的人文关怀能力有待提高[4,10]。因此,激发护理人文教育和学习的动机,可提高教学效果,进而促进护理人文教育的发展。

2.3 是提高临床护理人员人文关怀能力的需要 护理人文关怀教育和科研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具有人文关怀能力的护理人员。医院是一个集技术学、生物学、心理学和社会学于一体的复杂体系,具有一定的人文关怀能力能够促进护患关系,提高优质护理效果,减少医疗纠纷[2,11]。但我国临床护理人员的人文关怀能力参差不齐[12]。因此,培养临床护理人员的人文关怀理念,激发其人文关怀能力具有一定的紧迫性。

3 护理人文关怀教育和学习的动机

3.1 内部动机 内部动机对于行为的激发和维持具有自发性,且影响持久、稳固,包括个人兴趣、理想、价值观等。医学人文课程包含丰富的人文知识,能够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其创造力,该学科本身就能够激发那些求知欲和好奇心强的学生的学习兴趣[13]。在临床中,当护理人员具有一定的同理心时,会给予患者更多的关爱,且当他们知道自己的行为能够给患者带来积极的影响时,会产生积极的成就感。而组织氛围等对人的同理心有一定的影响[14]。在富有人文气氛的科室中,医护和护患之间能够有效沟通,相互尊重,护士伦理决策能力强,团队的工作效率高;而在缺乏人文气氛的组织中,工作效率降低,差错事故增加,医护人员工作满意度下降[15]。因此,价值观、责任感和荣誉感是组织或单位进行护理人文关怀教育的内部动机。对护理人文的认知度、良好的组织气氛、个人兴趣、宗教信仰、希望实现自我价值等是个体参与教育或学习的内部动机。

3.2 外部动机 外部动机对行为的影响是诱发的、被动的,但对学习活动也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且越是高层的教育或管理者越能有力地激发外部动机。据2011年国家教育部发布的《护理学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中,护士应具备的核心能力的前3位就包括人文素养。自我效能理论认为间接经验可以激发学习动机,因此,教育者自身的人文素质和对人文学科的热情能够激发学习者的兴趣,即当教育者因良好的人文素养而赢得学生、患者或同事的认可时,能够对学生或护士起到榜样作用,从而间接地激发学习动机。在一项质性研究中[3],有护士表示,对患者进行人文关怀能够赢得患者、家属和医生的信任,从而在团队中赢得一定的地位,进而增强其自尊心和荣誉感,这种积极的情绪体验将使其更加注重人文关怀,从而形成良性循环。在该项研究中,赞赏和信任增强了护士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说明外部动机可以转化为内部动机。随着社会变革,医学人文教育逐渐得到重视,因此,政策推动、社会观念的进步、优质护理的示范作用以及竞争机制是组织或单位进行人文教育的外部动机。个体参与人文关怀教育或学习的外部动机可能受学分、家人支持的程度、舆论导向、制度规范的要求、为获取他人赞赏或避免护患纠纷等影响。

3.3 根本动机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试管婴儿、器官移植、人工造瘘、外科整形等技术逐渐推广,这些技术可能是患者反复挣扎后的最后尝试,患者对这些高新技术可能既期待,但又有一定的恐惧,对这些患者进行人文关怀是不可或缺的;另一方面,信息技术不断发达,人们了解疾病知识和健康理念的渠道增多,对护理服务的要求也不止于单纯的操作技术。有研究表明,40%以上的医疗纠纷与医护人员缺乏同情心、责任感和法律意识有关,住院患者对护理人文关怀的需求较高[16]。虽然人文关怀在我国护理教育、临床护理中的研究和应用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有研究显示,我国护理人员的人文关怀能力仍有待提高[4-5]。因此,随着社会发展,患者对人文关怀的需求与护理人员人文关怀能力不高之间的矛盾是人文关怀教育和学习的根本动机。

4 护理人文关怀教育和学习动机的激发

4.1 激发教育动机 教育者对护理人文学科的热情对于提高教学效果具有一定的意义,如果教育者的教学态度消极,则会影响学习者的积极性,调动教育动机的意义重大。根据动机理论,形成动机的条件一是内在的需要、欲望,二是外部的诱导、刺激。因此,教育或医疗机构的组织领导层面应首先重视人文医学,通过加强教育者的职业道德和思想政治教育等强制性措施来引导正确的价值取向,调动内在动机;加强人文建设,开展人文医学讲座,强调人文学科的价值,通过提高教育或管理者对护理人文的认知来调动内部动机;创造进修和学术交流的机会,学习先进的理念和实践经验,提高师资力量的同时激发教育者的成就动机;建立反馈机制,让学生评价人文课程教学的教学效果并提出意见或建议,激发外部动机。

4.2 调动学习动机 护理人文教育的目标并不止于知识,激发学习动机可以促进护理人员自我教育。根据强化动机理论,可在教学或管理中评选“最具有人文情怀的个人或团体”并予表彰、奖励,激发外在动机;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学校或医院的图书馆引进相关书籍、印发关怀手册、巧妙运用宣传栏、温馨提示语等,提供一定的信息支持;根据自我效能理论,教育者可通过榜样作用间接激发学习动力;结合具体实例或操作流程教授护患沟通技巧、护理礼仪、护理伦理等知识,宣传护理人文的实用价值以调动外部动机;加强人文建设,结合中华传统文化强调学科的文化内涵,通过举办人文护理征文大赛、知识竞赛、情景剧等形式多样的活动调动学习兴趣,培养内部动机。

尽管内在动机对人的行为起重要作用,但是通过表扬、评优等方式可以增强个体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荣誉感,进而转化为内部动机,因此,外部强化也是必不可少的手段。关于动机的理论众多,因此,对护理人文关怀教育或学习动机的解释也多样化。而且个体的行为受认知、情绪、经验、榜样、需求、情境、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要全面、动态、乐观地看待护理人文关怀的教育和学习动机。在临床中,护理管理者可借鉴心理学知识进行人性化管理,通过对护士赞赏和激励,提高其工作成就感;关心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培养护理人员良好的心理素质,从而保持正性的工作状态,提高护理人员的人文关怀能力。

猜你喜欢

学习动机关怀动机
Zimbabwean students chase their dreams by learning Chinese
二语动机自我系统对动机调控策略及动机行为的影响研究
动机比能力重要
大学生学习动机功利性倾向调查
如何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动机
如何激发初中学生英语学习动机
现代就是细枝末节的关怀
情倾赣鄱 殷殷关怀
动机不纯
大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习成绩的相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