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循证医学、药学、护理模式下合理用药安全体系的构建分析*

2018-02-13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洛阳471002

现代医药卫生 2018年23期
关键词:药师循证药学

孟 璐,张 虹(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洛阳471002)

【提 要】 探讨运用循证医学、药学、护理模式下指导构建合理用药安全预警体系的具体实践和意义。分析循证医学在医疗、药学、护理方面的指导合理用药的运行情况,查找不足,并采用文献、访谈等调研方法,结合该院实际情况,构建合理用药安全预警体系。循证医学理论在医疗、药学、护理等涉及合理用药的各个方面都具有科学的指导意义,为该院合理用药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合理用药安全预警体系的构建应用在医疗、药学、护理等实践工作中,提高了临床用药的安全性与合理性。

近年来,随着医药科技的飞速发展,世界卫生组织提供的一组最新资料显示,全球有将近1/7患者死之于不合理用药[1]。由此可见,不合理用药已成为药品使用及管理方面的突出问题,而由此所引起的后果也愈发严重[2-4]。如何控制和避免药品不良事件的发生,对药品安全的风险进行预警,实现“早发现、早报告、早治理”,可谓是整个医药卫生监管工作的当务之急。

药品安全预警是指发现、评估、理解和预防药品研发、生产、流通、使用过程中与药品有关问题的科学活动。而循证医学遵循如何寻找证据、分析证据和运用证据的特点,特别适用于指导医院合理用药安全预警体系的构建。将药品安全预警与循证理论相结合,是一种全新的临床应用模式。本院自2012年以来,运用循证医学理论和方法从医疗、药学、护理等方面对药物的临床合理使用及管理进行了规范,逐步形成本院独具特色的合理用药安全预警体系,提高了合理用药水平。现报道如下。

1 循证医学模式下合理用药安全预警体系的构建[5]

循证医学是在传统医学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讲究“证据”的同时兼顾临床经验。在循证医学的指导下,规范诊疗行为是保证合理用药的前提和基础。

1.1 设置导诊分诊台 医院设置导诊分诊台,根据门诊患者具有诊治时间短、流动量大、病种复杂,且对医院环境和就医程序比较陌生的特点,在门诊部设置预检台、实施导医服务,由专业的导诊向患者详细介绍需要就诊的科室,以免因分诊错误而导致诊疗效果不佳。

1.2 设立临床科室 按照病种将临床科室细分成17个临床诊疗中心,下设40多个临床科室,可供患者及家属充分选择相关的科室进行诊治。

1.3 定期培训 定期组织医生进行专业知识培训、技能考试、公开讲座、外出进修等多种多样的活动,丰富医生的专业修养,提高其业务能力,从而明确诊断、合理用药、合理治疗。

1.4 医院管理信息系统 利用信息系统保证医生开具处方的合理性。本院2010年引入合理用药软件,方便医生查找药品信息(包括功能主治、用法用量、配伍禁忌等),同时对于不合理的用药给予提示。随后自主研发了药物审核系统,并与医院管理信息系统进行无缝对接,由临床药师对处方的合格性与合理性进行审核,对于不合理用药的医嘱直接拦截,包括合理性,比如对配伍、溶媒、适应证、用法用量进行审核,同时对处方的合格性也进行审核,并告知医生拦截原因,医生认同并修改后可再次录入。这一举措既提高了医生的临床用药水平及处方合格率,同时也是医、药之间的相互配合的融合剂。

2 循证药学模式下的合理用药安全预警

随着循证医学在本院的深入应用,循证药学的工作模式也初具规模。从药品采购、入库到药物审核、药品调剂、临床药师查房、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等一系列工作,都在循证药学模式下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实践证明,循证药学有助于促进药师素质的提高,促进医院药学发展,是保证临床用药干预顺利进行的一种重要方式[5]。

2.1 药品管理模式 循证药学指导下的全程信息化的药品管理模式 药品采购、药品的出、入库时间、数量、价格、产地、规格、批号、效期等信息,均在系统中统一输入,药物审核、各药房发药、盘点也通过信息化手段操作,对药品进出全程化的动态监测,设置药品库存预警,每月统计分析药品的断货率、各种接近错误、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总之,信息化的药品管理,使得各项工作皆有“证”可循。

2.2 审方药师与临床药师的有机相结合 审方药师与临床药师隶属于临床药学室统一管理,审方药师可谓用药前的安全预警,而临床药师更多的关注用药后的情况。临床药学室每月将预警前与预警后的结果有机融合在一起,将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汇总、分类、统计、分析,以做出相应的质量改进。

2.3 循证药学对抗菌药物的指导作用 从循证药学出发,分别对门诊和病房使用抗菌药物的选择、抗菌药物后效应、抗菌药物的序贯治疗、药物经济学、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和合理联用等几个方面进行观察和分析,对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了依据,并将结果及时反馈给临床,指导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3 循证护理模式下的合理用药安全预警

近年来,循证护理在智慧护理引领下逐渐发展,以护理研究为依据,和临床实践相结合,改变了临床护士以经验和直觉为主的习惯和行为,充分体现了从护理实践中来再到护理实践中去的闭环管理。

3.1 循证护理从改变观念做起 通过将“护理”与“循证”的有机结合,可在医、药、护合作问题上取得较好的效果,如对疼痛、脱水、大小便失禁、生活状况改变、移动障碍、知识缺乏、焦虑、皮肤完整性受损等问题的处理。实践表明,护理人员参与循证护理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1)鼓励护士参与医疗干预;(2)发现护理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措施;(3)发展并使用标准语言来描述问题、干预和结果。例如,过去护士给患者发药前,都要喊出患者的名字加以核对,但是往往由于患者没有核对清楚而导致用药错误屡屡出现。现在,在循证护理的指导下,改变了观念及工作方法,护士在发药前仔细询问,由患者自己或家属说出其名字,这样就极大地减少了因核对不清而导致的发错药现象。

3.2 来源于循证护理又高于循证护理 临床实际工作中,我们将循证护理用于“接卸通气患者吸痰”的护理中,确定的健康问题是:机械通气患者如何游侠吸痰。主要循证吸痰间隔时间、吸痰前是否气道灌洗、吸痰管插入的深度及吸痰前后是否供氧,用何种方法供氧等。根据提出的问题进行系统文献检索,寻找来源于研究领域的实证。然后对上述科研实证的有效性、实用性进行审核评审,将获得的实证和临床专业知识、患者的需求及ICU实际设施相结合,制订出护理计划。并不断地监测动态变化,通过效果评价和反馈改进护理方法。所以,循证护理可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4 小 结

处方差错、调剂差错、给药差错、药品质量、药品不良反应等很多方面都会导致不合理用药的发生。因此我们必须防患于未然,而这需要医疗、药学、护理的共同努力,需要建立用药安全预警的相关管理制度,从制度上做好预警的保障。逐步改进完善药疗差错处理系统,根据警情的程度细化应急预案;针对不同岗位,建立一套完整的、切实可行的合理用药奖罚机制。同时要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强化医务人员的责任心和专业技能,定期举行专业知识及安全用药讲座等,努力在循证医学理论指导下构建医院合理用药安全预警体系,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与合理性。

猜你喜欢

药师循证药学
药师“归一”
药师带您揭开华法林的面纱
广西医科大学药学一流学科建设成效
《药学进展》编辑委员会
《药学进展》杂志征稿启事
《循证护理》稿约
循证护理在新生儿静脉采血中的应用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
基层医院药学人员培养之思考
药师与患者间沟通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