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活方式干预对妊娠糖尿病患者认知、血糖控制以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2018-02-12卢钰鑫

糖尿病新世界 2017年18期
关键词:妊娠糖尿病血糖控制妊娠结局

卢钰鑫

[摘要] 目的 探讨对妊娠糖尿病患者进行生活方式干预,对患者认知、血糖控制以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78例妊娠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给予对照组患者传统的护理方式,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护理的基础之上进行生活方式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疾病认知情况,空腹血糖值及餐后血糖值,对两组患者的新生儿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测量新生儿的血糖其概况。结果 对两组患者采取不同的护理方式之后,对照组患者的疾病认知率为74.36%,研究组患者的疾病认知率为97.44%,结果显示,对照组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情况明显差于研究组,研究组患者的空腹血糖指数以及餐后血糖指数均优于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产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8.97%,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82%,结果显示,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妊娠糖尿病患者进行生活方式干预,能够有效提升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并且能够改善患者的血糖指标,并降低患者产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因此,患者认为生活方式干预对妊娠糖尿病患者认知、血糖控制以及妊娠结局均有积极影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关键词] 生活方式干预;妊娠糖尿病;疾病认知;血糖控制;妊娠结局

[中图分类号] R58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7)09(b)-0056-02

患者出现妊娠期糖尿病会对其产生较多的危害,该疾病主要是指患者的妊娠期血糖指数明显高于常人,有糖尿病的前兆,并且根据多年的临床资料得知,现阶段人们的饮食结构发生了较大的改变,使得妊娠糖尿病的发生率呈现持续增长的发展态势[1]。作为具有较大危险的妊娠期疾病,如果对患者没有进行及时的治疗干预,将会严重影响新生儿的健康状况,并且会带来身心负担,如果病情得不到稳定控制,很有可能会使新生儿夭折[2]。所以,要严格控制妊娠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才能降低患者的妊娠結局。该次研究主要是探讨探讨对妊娠糖尿病患者进行生活方式干预,对患者认知、血糖控制以及妊娠结局的影响,选取该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78例妊娠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78例妊娠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其中,对照组患者共有39例,最小年龄23岁,最大年龄40岁,平均年龄(30.5±1.2)岁。研究组患者共有39例,最小年龄25岁,最大年龄39岁,平均年龄(31.7±1.4)岁。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比较。

1.2 诊断标准

抽血之前,两组患者均需要禁食10 h左右,检查患者的葡萄糖耐量,所有患者的空腹血糖值都大于或等于5.6 mmol/L,饮食后2 h的血糖值大于或等于8.6 mmol/L,符合以上指标的患者诊断为妊娠糖尿病。

1.3 排除和纳入标准

排除标准:心肺功能不全或者严重肾衰竭患者;认知障碍患者;凝血功能障碍患者;纳入标准:符合妊娠糖尿病的各项指标;单胎患者;患者及其家属均同意该次研究。

1.4 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传统的护理方式:该组患者遵循医嘱进行服药,护理人员实时监测患者的血糖变化情况;对患者进行基本的疾病介绍,并为患者讲解控制血糖的重要性,这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此外,还要对患者进行心理辅导,注重与患者的沟通交流,掌握患者的心理状态,对患者的合理要求应当尽量满足。可以对患者进行音乐疗法,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心理;护理人员应当提升患者治疗的配合度,增强患者对抗疾病的信心[3]。

研究组患者在传统护理的基础之上进行生活方式的干预,护理人员为患者详细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为患者制定科学的饮食结构,并要督促患者进行适宜的运动,改善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保持病房的清洁卫生等一系列生活方式的干预。

1.5 观察指标

在进行不同护理方式之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率,空腹血糖值,饮食后2 h的血糖值,产后新生儿的各项情况以新生儿的血糖值。采用该院自制的疾病认知调查问卷对所有患者进行疾病知识的调查,总分值为100分,得分在85分以上为合格,这就表明患者能够正确认知妊娠糖尿病。

1.6 统计方法

对所有患者数据资料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用(%)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疾病认知情况

对两组患者进行不同的护理方式之后,对照组患者中有29例患者具有良好的疾病认知,疾病认知率为74.36%,研究组患者有38例患者具有良好的疾病认知,疾病认知率为97.44%,研究组患者的疾病认知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血糖指标

对两组患者进行不同的护理方式之后,研究组患者的空腹血糖指数以及饮食后2 h的血糖指数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产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对两组患者的产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8.97%,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82%,结果显示,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患者患有糖尿病主要是因为胰岛素分泌量较少引发的血糖代谢障碍,长期患病会导致患者出现烦躁、食量增加以及皮肤表面出现瘙痒状况,甚至会引起患者出现视网膜病变等症状。妊娠期糖尿病主要是指患者的妊娠期血糖指数明显高于常人,有糖尿病的前兆,妊娠期妇女会由于妊娠反应而影响身体机能发生改变,随着饮食结构发生了较大的改变,使得妊娠糖尿病的发生率呈现持续增长的发展态势。妊娠糖尿病患者的产后具有较多的不良影响,产后出血的发生率较高,有可能导致患者出现早产,并且产后可能会出现巨大儿,新生儿低血糖,以及新生儿窒息,会影响胎儿生长发育都能够一系列不良反应,所以,在妊娠糖尿病患者的围术期需要严格控制其血糖指数,对患者产后具有重要意义。endprint

近些年,对妊娠糖尿病患者在传统的护理方式基础上进行生活方式的干预,有着良好的临床护理效果,并且广泛应用于大多数疾病的护理方面。该次研究对妊娠糖尿病患者在在传统的护理方式基础上进行生活方式的干预。生活方式干预主要是对患者进行疾病知识的宣传教育,方式主要为口头传述,研究报告教育以及动画视频教育,详细为患者讲解疾病的引发原因,以及具体的治疗方法,并告知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的行为细节,并且为患者制定合理的饮食结构,督促患者进行简单的锻炼,从根本上提升患者治疗的配合度[4];对于患者的日常饮食情况进行干预,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为其制定合理的饮食结构,并且要注意饮食均衡,注重营养的搭配和摄入,患者应当每天保证摄入25%左右的蛋白质,牛奶摄入量要控制在400 mL左右,并且要注重蔬菜水果的摄入量,补充维生素等;患者還应当进行适当的机体锻炼,用餐之后应当进行慢走,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最后还应当注重清洁的重要性,患者应当注意个人卫生,避免出现其他不良症状。

该次研究结果显示:对两组患者进行不同的护理方式之后,对照组患者中有29例患者具有良好的疾病认知,疾病认知率为74.36%,研究组患者有38例患者具有良好的疾病认知,疾病认知率为97.44%,研究组患者的疾病认知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进行不同的护理方式之后,研究组患者的空腹血糖指数以及饮食后两小时的血糖指数明显优于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产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8.97%,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82%,结果显示,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妊娠糖尿病患者进行生活方式干预,能够有效提升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并且能够改善患者的血糖指标,并降低患者产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因此,本人认为生活方式干预对妊娠糖尿病病人认知、血糖控制以及妊娠结局均有积极影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杨瑞景.个体化饮食控制对妊娠期糖尿病病人的影响研究[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7,3(12):158,160.

[2] 高莲莲,陶静,徐蓉,等.King互动达标护理在妊娠糖尿病病人院外胰岛素泵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6,12(13):4514-4518.

[3] 吴淑容,林桂春,郑玉珍.家庭支持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饮食依从性的影响[J].糖尿病新世界,2016,9(23):77-78.

[4] 陈菊红,方英.压力干预管理对提高妊娠糖尿病病人应对能力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5,29(25):4045-4047.endprint

猜你喜欢

妊娠糖尿病血糖控制妊娠结局
探讨影响高龄初产高危妊娠与结局的相关因素
腹腔镜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患者术后药物治疗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妊娠糖尿病与甲状腺自身免疫的关系分析
评价大型体检中心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的临床分析
社区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