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内高校附属医院医工信结合创新机制研究

2018-02-12江恒君陈燕琼邢小瑾焦杨文

现代医院 2018年8期
关键词:医工医学中心

殷 琳 江恒君 陈燕琼 邢小瑾 焦杨文

全球性产业竞争日益激烈,医疗卫生健康服务业是国家优先发展的战略选择。《“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了构建国家医学科技创新体系,《“十三五”卫生与健康规划》提出了十三五期间的主要任务包括加强医学科技创新体系建设[1],党的十九大报告亦明确指出,要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同时在科技创新领域,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走的正是一条‘以人才强、科技强带动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道路,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推进军民融合发展战略,融合协同,实现科技创新”。

“健康中国”战略和“科技强国”之路,强有力地推动医学研究的发展,基础研究、临床研究、工程技术的创新和应用,以及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时代的来临,为医学研究的发展带来全新的格局,使其成为未来学科交叉汇聚的重要领域。以往各类学独自发展和各自为战的研究现状已经不能够适应当今学科创新发展的需要[2],学科的联合攻关、协同合作是新形势下科技创新的必备条件[3],医学、工学、信息学协同合作是临床疾病诊治突破的未来趋势,改变传统的医学学科结构体系,解决传统医疗模式下存在的各种难题,促进以临床问题为中心的科学研究的创新发展,切实加快基础研究成果向临床转化、创造价值的进程,带动生物医药领域的新兴产业[4]。医工信协同创新,是促进医学进步的重要动力,是培养综合性人才的重要途径[5],是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医学中心的紧迫课题和必然选择。

1 高校医工信结合创新现状

高校作为科研中坚力量和创新主体,在促进科技创新、学科交叉方面顺应时势[6],积极开拓,寻求改革措施,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特别是综合性大学,多元化的学术环境更能充分发挥学科交叉的优势,基于学科建设的高校战略规划才有意义[7]。高校附属医院作为医学科研的中坚力量,在搭建临床与基础多学科交叉平台、促进成果转化、推动学科群和多元化人才培养和提升医疗诊治水平等方面,成为推进医工信协同创新的首要阵地[8]。

医学、工学、信息学协同合作,是临床疾病诊治突破的未来趋势,医学领域发现临床问题,寻求基础、工学、信息学领域的理论指导、技术支持和数据处理, 从而在疾病机理、临床诊治、药物研发、设备创制、健康服务等多个领域获取新的成果,从而回归到临床进行验证和应用。这是一种良性互动、结合创新的科研模式,能够解决传统医疗模式下存在的各种难题,促进以临床问题为中心的科学研究的创新发展,切实加快基础研究成果向临床转化、创造价值的进程。

近年来,国内多个高校纷纷开展医工信结合的探索,建设研究中心或研究院,在组织架构、评价机制、人才培养、成果转化等方面做出创新探索。

清华大学临床医学院、医学研究数据平台:2016年10月,清华大学成立临床医学院,集医学教育、医疗服务和科学研究“三位一体”,依托学校综合性学科优势,着力开展高水平临床医学与临床转化科学研究,努力构建跨领域交叉融合、医理工协同、医研企联盟的精准医学研究体系,争取在重大疾病的防治策略和先进健康科技产品的研发等前沿领域取得突破,打造以“精准医疗、精益医疗、精诚医疗”为特质的卓越清华健康医疗品牌,推动健康医疗服务效能迈向国际一流。此外,清华大学数据院与清华临床医学院合作搭建了医学数据研究开放平台,符合国际多中心科研标准,涵盖数据科学、临床医学、材料科学、人工智能等多领域知识数据,旨在实践“医工结合”,融合多学科知识与技术,促进数据多机构共享应用,推动医疗数据实现专业化与标准化。

北京大学医学交叉学科联合研究种子基金、医信交叉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医学部2014年起设立了医学交叉学科联合研究种子基金项目,旨在促进围绕医学问题的跨学科联合研究与学术交流,以跨学科联合研究、专题系列研讨会、联合纵向项目申请等多种形式促进创新人才成长、培育新兴学科。基金由医学部、工学院、生命科学院、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行政领导联合成立基金管理委员会,对基金制度建设、运行与组织实施进行统一管理。2018年1月,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成立医信交叉研究中心,将北大信息学院的学科优势和北大医学相关学科和附属医院很强的科研实力和优越的临床实践环境结合起来,通过产学研合作的模式,推动国家在医学信息、健康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发展,以专业引领助力建设“健康中国”。

上海交通大学Med-X研究院:在与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强-强”合并后,上海交大大力发展医工、医理交叉科学,于2007年11月正式成立Med-X研究院,是学校直属的从事医工、医理交叉研究的科研教育机构。中心设有生物医学工程、生物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四个研究领域。在研究方向上,依托学校临床医学学科和理工科优势,以解决临床医学问题为导向,开展前沿性交叉科学研究,研发高端医疗技术产品,致力于建立国际化、多学科交融、多资源共享、多方位服务的开放式医学应用研究平台和医疗技术产品研发-技术转化-临床应用体系[5]。

浙江大学医工信创新中心建设:近年来,浙江大学从多方面优化学科建设的体制机制,医工信协同创新是“双一流”建设的必然趋势,浙江大学紧跟时代潮流,把握发展契机,开展医工信结合的医学创新中心建设工作,建立一系列机制如设立专项基金、给予交叉学科招生名额、切实可行的考核和评价机制、成果转化的激励和认可等,旨在促进医工信学科深度结合,从大片临床学科高原上创造学科尖峰,发挥附属医院的强势学科优势,争取通过5~10年的建设,涌现一批临床高峰学科,将创新中心建设成为国内外一流的临床研究基地,同时使高精尖技术走向临床应用,创新治疗手段和产品,为国家医疗健康事业做出贡献。

2017年1月12日上午,浙江大学“医工信结合平台启动仪式与学术研讨会”举行,会上三个临床医学创新中心获得授牌,包括建设在附属第一医院的肝胆胰疾病精准诊治临床医学创新中心(筹)、建设在附属第二医院的心脏功能重建临床医学创新中心(筹)和建设在附属邵逸夫医院的微创技术与器械临床医学创新中心(筹)。经过一到两年的筹建期后,学校按照建设标准进行考查,合格的授予正式的机构牌子。

为了给不同学科间的科学家和医生提供进行交流的平台,浙江大学工学部、信息学部和医药学部通力合作,搭建了浙江大学医工信结合交流平台(http://medx.zju.edu.cn/),目的是通过交流促进医、工、信等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实现资源共享,为临床问题提供解决方案,为工信等学科的适用技术找到临床应用的通道。平台包括资讯中心和技术、需求、项目、成果四个库。通过平台,用户可以发布和搜索技术、需求、项目、成果,快速找到合作方。

2 附属医院医工信创新中心建设思路

浙江大学成立了专门的工作小组推进医工信创新中心的培育和建设,逐步形成了以下思路:要结合医院的特色和强势学科来设计,要具体化,覆盖面不能太大,研究方向应该与中心主题相符,必需有相当好的工作基础,包括医工信结合方面的基础,更要统筹医学院及各附属医院的资源;要针对临床问题或关键工程技术问题,提供对接的平台,为技术的转化应用创造条件;有明确的目标,近期目标应该为科研服务,对接国家大项目,远期目标是应用、转化和产业化;要加强学科间的交流;要破解第一与通信作者论文的认定原则;要为工信等学科人才到中心工作提供必要的长期保障。从学校层面来讲,需要学校投入资源建设全校性的、平台性的技术与应用创新中心、医学大数据开发与应用创新中心等。同时,创造性、大手笔地发掘、利用各个校区的空间资源,为创新中心公共平台建设等提供保障。

经过多次考察调研、会议讨论和推进,在创新中心建设方面,学校各级管理部门和附属医院等各方面达成以下共识:①创新中心的建设期为5年,在第3年进行中期检查;②创新中心围绕学校任务,设置适当的考核指标,包括重大项目、专利(转化成果)、高层次人才、国家级或区域性研发基地等;③创新成果共享机制,除论文根据通信作者单位各自认定外,其它成果不区分第一或参加单位,同等认定;④创新中心PI实行双聘、多聘制度,允许附属医院根据其在医院工作时间和实际贡献发放适当工作津贴和绩效奖励;⑤下达各创新中心一定数量的科研专职岗;⑥下达各创新中心硕士研究生招生名额、博士研究生招生名额;⑦按建设资金一定的额度,由学校与医学院一起为创新中心提供启动基金;⑧创新中心团队认定为校级团队,并设置单独晋升通道;⑨建立医学成果转化专门服务机构;⑩成立医学相关企业、基金会等组成的医学创新联盟。

3 浙大一院医工信创新中心建设经验

3.1 建设基础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建院于1947年,是浙江大学创建的首家附属医院。浙大一院现已发展成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为一体的“国家队”医院,跻身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在2017年中国医学科学院发布的《中国医院科技影响力排行榜》中,医院综合排名全国第9位,13大学科进入全国前20,综合排名连续四年进入全国前十、浙江省第一。医院拥有内科学(传染病)和外科学(普外)2个国家重点学科,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3个,国家级国际合作基地1个,省级国际合作基地2个,并且成立了国内首个公立三甲医院线上院区。

浙江大学努力推进医工信结合医学创新中心建设,浙大一院积极把握发展机遇,依托在肝胆胰疾病诊治方面的学科优势,立足于多年积累的科研基础和“十二五”、“十三五”的临床研究重大需求及重点研发方向,早已与浙江大学基础医学部、理工科院系和信息学部等院系开展多学科交叉研究,针对我省乃至全国在肝胆胰疾病诊治领域的重大战略需求,申报建立具有开放联合、机制创新、集成攻关等特征的肝胆胰疾病精准诊治临床医学创新中心,经过不断调整和优化,最终成为浙江大学第一批获准筹建的三家医工信创新中心之一。

3.2 中心架构

浙大一院医工信创新中心已建立了完善的组织管理结构,中心设立管理办公室,负责人才引进、联合项目研发、经费筹措等工作。中心设有管理小组负责重大事务决策,设立学术委员会负责学术评议和审核,以及设立工作小组负责中心日常运行管理。同时,中心设立了一系列管理机制和规章制度,确保中心工作的顺利开展。

3.3 建设方向

中心建设聚焦五大研究方向:①建立智能预警预测体系:融合多种影像检查手段,进行计算机数字化分析,建立肝胆胰肿瘤人工智能影像精准诊断系统;②完善精准治疗体系:精准医疗模式代表了临床实践的发展方向,是临床治疗的必然趋势[9],通过精准的手段提高治疗的准确性,降低治疗的副作用;③再生与移植技术研发:通过活体肝移植的技术创新体系研究,探索活体肝移植长期生存预后影响因素,搭建提高活体肝移植预后的创新体系,为我国器官移植受体长期、高质量存活提供依据;④创新性诊疗装备与新药:在疾病精准诊治医学平台上,与工学、信息学等领域交联协作,研发纳米靶向药物,提高药物治疗效果;⑤互联网+诊治技术: 利用并整合依托单位现有的各类临床数据,携手多学科,使临床资料完整全面,临床数据准确可靠。

3.4 运行机制

中心建立以任务为牵引的的人员兼聘方式;中心设立管理小组和工作小组,管理小组由医工信各学部资深专家组成,工作小组由医院相关职能部门专家组成;中心的管理小组负责制定中心各项管理制度、审核各创新任务和研究方向、兼聘医工信学部的PI负责具体研究任务;中心的工作小组负责管理中心日常事务,协调学校和医院各部门;中心定期对各兼聘的PI实施考核,并根据绩效发放津贴;研究生导师实行“双聘” 制,医工信交叉学科研究生招生名额单列,设立医工交叉研究生课程,导师交叉授课、研究生交叉选课;研究生名额与管理方面,研究生招生时分别从医学和工学信息学专业招生,学位由原招生学位点授予。成果认定方面,实施双PI认定机制,论文认定从第一单位向通信作者单位转变,支持医工信结合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和共同通信作者的认定;由学校成果转化部门推进医工信创新研究成果向临床应用转化,以期产生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3.5 建设目标和考核方式

浙大一院医工信创新中心与学校签订建设合同,设置了年度建设目标,涵盖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研提升和成果转化等多个方面。具体包括一些可量化的考核指标,如完成国家一类新药临床二期研究,创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临床诊疗设备样机并初步临床应用,引进长江、杰青、国千等高层次研究人员,投入一定数额的研究经费,发表高影响因子论文,申报国家专利等等。通过中心建设,在临床疾病精准诊疗领域做出创新突破,显著提高疾病精准诊疗水平及效果,有力提升优势学科领域的国际地位和学术影响力,建成国际领先的学术中心和人才高地。每一个建设年度结束时,由浙江大学医院管理办公室对照建设合同进行评估和考核,考核结果直接影响后续建设投入力度。

3.6 建设推进

场地与经费:创新中心位于浙大一院大学路院区教学科研中心,已有面积3 180平方米,到位自主经费2 000万元。

学科建设:促进单一优势学科结构向优势学科群进化,科研项目全程监管,院内政策定向扶植,鼓励跨学科合作、讲座、学术交流等,从学科平原中创造新的学科高峰。

人才培养:在有医工信交叉基础的优势学科重点培养后备领军人才,同时引进十多名浙江大学工学院、信息学部、数学系、机械系等院系的合作教授做兼聘PI,结合学科特色开展创新研究。在招生方面,浙江大学为医工信创新中心分配了专有的交叉培养学生名额,设置医学方面的主导师和交叉学科方面的合作导师,制定交叉培养方案,并且参考所选临床医学创新中心的意见,最终由“医药+X”学位委员会进行评审。目前,我院创新中心联合招生数已达十多人,2018年新一轮的招生计划已经启动。

国际合作:强强联合构建国际合作平台,积极践行医学一带一路战略,以优势学科引领科研工作走上国际舞台。目前,我院已与多个国家开展科研合作,包括与斯坦福大学医学中心签署合作备忘录,推进联合医学研究和国际化人才培养;与UCLA成立联合肝病中心培养多学科疾病诊治领域优秀人才;与克里夫兰医学中心成立联合国际肝癌研究中心,加强肝脏、心脏学科合作研究;与法国巴斯德研究所签署合作协议,开展感染性疾病领域联合攻关;与西澳大学、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德国基尔大学、德国慕尼黑ISAR医院等均开展密切合作。

举办医工信主题的学术论坛:2017年11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建院七十周年学术论坛中开设“创未来、新医学——医工信结合创新分论坛”。论坛邀请了八位医工信领域院士、专家做精彩演讲,共进行4个多小时,参会嘉宾达两百余人,取得了较好的反响。

举办“医工信创新技术项目挑战赛”:2017年年底启动该大赛,面向全院及浙江大学部分院系征集和遴选医工信的研发和转化项目,通过“挑战”、“比拼”的方式寻求挑战者。挑战赛设立金奖、银奖、优秀奖、入选奖,引起了科研工作者的广泛兴趣和积极响应。共收到来自全校66个创新项目报名,经创新中心学术委员会专家函评初筛,共有34项项目入围决赛,最终评选出金奖2项、银奖6项、优秀奖10项,分别获得50万、20万和10万元的科研经费资助,并与医院医工信创新中心签订《医工信创新技术项目任务书》。此次挑战赛营造了“科技引领、创新发展”的良好科研氛围,极大地促进了医工信交叉融合和资源共享,同时也获得了浙江省卫生计生委的关注和鼓励。经遴选的获奖项目在浙江省卫生健康科技研发转化平台上作为重点推荐成果,面向社会和企业进行推荐宣传,促进医研企重点对接,大大推动了这些成果的落地转化。

4 高校附属医院医工信结合创新机制建议

目前,国内众高校和附属医院已经形成大力探索医工信结合创新机制的良好氛围,出台了多种建设方案和推进措施,同时也都在不断寻求突破和创新。通过我院医工信协调创新中心建设的推进,总结了以下几项建议,希望能对医工信结合创新建设提供一些思考。

4.1 以学科建设为切入点,精准、快速地推动医工信深度融合

医工信结合要避免流于形式、浮于表面,建议以学科建设为主要切入点,在有医工信结合基础和良好前景的临床学科中深入挖掘,激发学科带头人和学科团队形成医工信创新的意识,积极寻找临床学科发展需求与工学、信息学的交叉结合点,并将其融入学科建设方案中,从而扩大医工信结合的推动力。

4.2 重视多学科交叉科研团队的组建和发展

团队学术带头人应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宏观把握能力、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凝聚力,能够汇聚不同学科背景的优秀科研人员组成跨学科研究团队。骨干成员应当在相关的科学研究领域中取得过出色的研究成果,并具有持续发展的潜力。

4.3 以项目培育为抓手,深入挖掘医工信结合需求

面向未来、瞄准医学发展前沿,不断挖掘医工信结合需求,充分激发医学科研人员的创新能力,以项目培育为抓手,促进交流合作,促使良好转化前景的项目落地。拟开展的研究应当具有原创性、前瞻性和交叉性;研究方案应当先进、合理;总体目标应当在本领域国际学术前沿起到引领作用或者是开创新领域,有望通过潜心研究和探索而形成具有重要国际影响、能引领学科发展方向的学术高地。

4.4 制定合理的评价和激励分配机制并有效落地

医工信交叉研究推进的一大难点就是关于产生成果的认定,只有解决好这个问题,制定合理的成果评价体系,才能真正有效激发研究者的热情,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切实推进合作。同时,合理的激励和分配机制也是必须的,能够为研究者营造潜心研究和专心完成任务的环境。

4.5 推进医工信项目的研究成果落地转化

充分借助所在高校和省级卫生及科技主管部门的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和资源,提供技术评估、成果登记、交易对接等全链条服务,大力推进医院医工信项目的成果转化落地,以期实现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4.6 为医工信交叉团队提供良好的服务

多学科交叉的医工信创新团队往往来自于不同院系,甚至不同院区,日常开展合作涉及到多方面的沟通联系等,消耗大量的时间和人力成本。科研管理部门应为这些创新团队提供良好的、高效的服务,与各方保持良好互动,从而起到联通枢纽的作用,积极推进合作深入。

5 总结与展望

全面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围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高校“双一流”建设的部署和指引下,附属医院的医工信协同创新建设必将是巨大的突破点和创新点,将有力促进医学科技难题攻坚和成果转化。不断深入探索医工信创新机制,总结经验,寻求创新,将为推动临床学科建设、深化“十三五”科研创新、助力“双一流”建设贡献更大的力量。

猜你喜欢

医工医学中心
剪掉和中心无关的
本刊可直接使用的医学缩略语(二)
在打造“两个中心”中彰显统战担当作为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关于医工结合论文的中图分类号标注要求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关于医工结合论文的中图分类号标注要求
医学的进步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别让托养中心成“死亡中心”
新环境下医工教研室构建的设想
北上广操心“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