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阻滞因素与对策研究

2018-02-10蔡小冬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8年1期
关键词:市民化新生代用人单位

蔡小冬

(安徽师范大学,安徽 芜湖 241003)

一、引言

国家统计局相关数据显示,我国农民工总量有2.62亿人,有超过60%是80年代后出生的,新生代农民工已经成为当前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的力量,与上一代传统农民工相比,他们融入城市的意愿更加强烈。中共中央2010年发布的《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新生代农民工如何更好地融入城市这个问题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绝不能被忽视。因此,不断深化改革,加快推进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进程是当前社会建设的重要任务,但就目前来看,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社会的现状不容乐观,他们依然属于城市的边缘群体,如果想彻底融入城市社会,还面临着诸多的障碍和挑战。

二、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阻滞因素

(一)社会制度因素

1、二元户籍制度。新生代农民工城市化的关键在于城市融合环节,其核心应该是“人的城市化”,即以城乡劳动力身份平等、机会平等和权益平等为特点的城市化。但我国户籍管理制度始于20世纪50年代,政府制定政策的初衷是更好的服务于计划经济。虽然目前户籍制度开始松动,但长期以来,户籍制度以及相应体制已经使得新生代农民工的身份固化,使得他们在城市的就业和生活面临着诸多困难,很难平等的享受到城市公共服务,这就产生了自我认同和现实的差距,阻碍着他们融入城市的进程。

2、劳动就业制度。受城乡二元体制的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在用人单位面前处于弱势,他们很少签订劳动合同,也不可能享受到和市民一样的劳动保障待遇,外加上劳动监督部门的监管不到位,劳动力市场秩序的混乱,农民工合法权益受侵害的情况时有发生。虽然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主要类型与第一代农民工相比有了较大的变化,但其城市务工的本质依然没有改变,仍然属于较低层次就业,相关用人单位对他们始终持有较低层次劳动力的定位,这严重影响了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水平。

3、社会保障制度。我国以往的社会保障体系一般只覆盖到城镇,忽略了农民工群体,因此要享受到和城市居民一样的社会保障待遇,对与缺乏政策制度保障的新生代农民工来说,还是遥不可及的。近年来,政府和社会越来越关注这一问题,也制定和完善了相关的政策制度,尤其是随着新的《劳动法》的出台,从法律层面来看,新生代农民工的基本权益可以得到有效保障。但由于新生代农民工工作不稳定,相关政府部门的监督管理不到位,企业用人单位的不作为等现象,新生代农民工实际上无法真正享有完全的劳动保障待遇。

(二)社会环境因素

1、城市管理者主观认知矛盾。部分城市管理者在如何认识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的问题上存在认知偏差和明显的矛盾心理。一方面城市社会建设需要新生代农民工,对于其在城市建设中做出的巨大贡献,城市管理者怀有需要和感谢的心理。另一方面,新生代农民工市民身份的获得,必定会和城市居民共同分享城市社会资源和公共服务,因此,城市管理者在决策时可能会将新生代农民工排除在市民体制之外。因此,地方政府在制定政策时只关注本城市居民利益,而忽略国家颁布的有关保护新生代农民工的政策法规,导致国家政策不能有效实施。

2、城市市民的歧视和排斥。长久以来的城乡二元体制是横跨在城乡居民之间的鸿沟,它导致和决定了彼此在身份上和权力上的不平等。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生活呈现出明显的“内卷化”倾向,这使得他们在城市化过程中逐渐被边缘化。有些城市居民把少数新生代农民工的不文明行为看作是他们的普遍特征,甚至认为他们侵占了本属于自己的就业、教育、医疗等公共资源,并且将城市犯罪等问题都归咎于新生代农民工的涌入,从而形成了对新生代农民工种种不良印象,自然没必要和他们接触和交流,因为他们只不过是寄居在城市的乡下人。这也容易导致部分新生代农民工在心理和情绪上与城市居民的对立,甚至冲突。这种城市市民与新生代农民工之间的天然隔阂,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入。

3、劳动就业单位的偏见。在用人单位看来,新生代农民工比城市市民更具有任劳任怨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对工资待遇和权益保障的要求也要低于市民。如果新生代农民工成为成市民,他们自然要享有和城市本土居民平等的待遇和权利,那么势必增加了用工单位的生产成本,影响效益,从而降低了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因此,企业用工者不愿意所有的农民工都实现市民化。此外,用人单位由于利益和相关顾虑,一般不情愿与新生代农民工签订正规的劳动合同,甚至会逃避相关的养老、工伤、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障责任。用人单位对新生代农民工劳动权益的轻视大大削弱了他们融入城市的能力。

(三)自身素质因素

1、自身能力束缚。新生代农民工能否真正融入城市社会,不仅受制于社会政策、社会环境等因素,也取决于新生代农民工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虽然当前新生代农民工文化水平有了较大的提升,但对于城市社会快速发展的要求而言还有差距。这也会导致新生代农民工只能在低层次的就业市场徘徊,其城市生活状态无法得到根本改变。随着城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用人单位对新生代农民工的要求也会不断提高,而由于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水平和专业技能总体不高,使得他们无法胜任较高层次的工作,制约了他们融入城市社会。

2、心理因素障碍。新生代农民工正处在个人事业以及恋爱交友和谈婚论嫁的黄金时期,但是面对工作、家庭、社会交往以及子女教育等压力和情感困境,他们也难免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情绪问题,甚至心理问题,如果得不到有效疏导和调适,他们便会产生不良心理,更有甚者会做出一些极端行为。因此,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适应过程中产生的多种心理问题,影响他们的日常生活和对城市的深层适应。

三、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对策

(一)社会制度层面

1、深化户籍制度改革。长久以来的城乡二元体制是阻碍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的最大制度性因素,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这种不合理的体制己严重阻碍了劳动力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新生代农民工背井离乡进城谋生,是城市经济社会建设和发展的重要依靠力量,他们理应与城市居民平等分享城市文明成果。因此,政府要加快推进和深化改革户籍制度,切实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破除城乡制度壁垒,让新生代农民工能够有效融入城市社会。

2、完善劳动就业制度。政府要加强对用人单位的监管,实现对企业、个人的“双管”,更好地落实保障政策,并且还要在法律上确保新生代农民工的权利得到维护。首先要坚决贯彻落实国家政策和法律法规,积极引导并鼓励新生代农民工与用人单位签订规范的劳动合同。其次,国家应当逐步完善劳动就业制度,严厉打击非法用工行为。同时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制度,通过创新机制维护新生代农民工的合法权益,用制度保障推进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进程。再次,建立健全新生代农民工工资保障机制,实现新生代农民工与城市职工同等薪酬待遇。最后,针对新生代农民工工作强度高、务工流动性大、患职业病风险系数高等特点,各级部门和用人单位要加强对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疾病防治和生命健康保护,通过安全生产培训教育,切实保障新生代农民工的生命和生产安全。

3、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入,最主要的是实现社会保障在新生代农民工群体中的全体覆盖。其一,政府部门应该加快推进并不断完善城乡居民统一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以解决新生代农民工的后顾之忧;其二,为了避免他们由于失业带来的风险,政府应该建立新生代农民工失业保险;其三,新生代农民工也应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同时,采取灵活的保障方式,针对新生代农民工流动性大等特点,可以提倡运用信息化手段,逐步实现社会保障的全覆盖。

(二)社会环境层面

1、创新城市管理。政府在农民工的市民化进程中起着引导和推动的作用,政府的言行和决策不仅影响着农民工的心理活动,也影响着城市市民对农民工的态度,因此,政府应首先消除对农民工的歧视,加强法律和法规宣传,开展市民素质培训,鼓励农民工多参加市民活动,增强农民工市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此外,政府要不断创新社会管理理念,实现政府行政管理与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管理良性互动、社区管理与单位管理有机结合、多种手段综合运用、管理与服务融合、有序与活力统一的多元治理、共建共享的新模式转变。

2.树立正确市民观。教育城市本土居民要应逐步转变对新生代农民工的传统判断,充分肯定他们对城市社会发展所做的贡献,体谅他们在城市务工和生活的 艰难,以更加包容的心态真正从内心肯定和接纳他们。因此,政府和社会应通过宣传教育手段,纠正城市社会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偏见,拉近市民与农民工的距离。此外大众传媒要以客观公正的态度评价新生代农民工,为他们市民化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

(三)自身素质层面

1、提升能力,积累资源。新生代农民工要正视自身短板,通过不断学习实现自我综合素质提升,依靠知识和能力为今后融入城市成为真正的市民奠定良好基础。一方面新生代农民工要充分发挥自己体力与年龄的优势,脚踏实地,从零开始,不断积累自己的从业经验和丰富自己的社会资本,为融入城市社会做好准备;另一方面要积极参与政府开办的针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劳动就业培训,不断提升就业能力和从业资本,以拥有“一技之长”或成为“行家里手”,从而增加市民化的资本。

2、调整心态,积极融入。新生代农民工首先要坚定融入城市的目标,在学习和自我激励中以积极心态融入城市社会。其次要克服眼高手低得的习惯和好高骛远的心态,分析自己各方面的优势和不足,正视自己和城市居民存在的差距,通过自身努力积累城市融入的各种资源。最后是需要培养自己良好的抗逆力。在面对城市社会目前仍然存在的部分针对农民工的不合理与不公平现象,要调整自我心态,主动加强与他人的交流与合作,以良好的心理状态融入城市社会。

四、结语

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的障碍是我国现阶段城市化进程中的重大问题。因此,我们首先要对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现状进行全面客观的把握;认清国家现有体制、社会环境和个人素质等因素对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阻滞和影响。相信随着社会综合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深入,社会各界对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普遍关注,社会制度的不断完善以及新生代农民工自身综合能力与素质的提高,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进程将会不断加快。

[1]全国总工会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课题组.关于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研究报告[N].全国总工会,2010-6-21

[2]王永乐,李梅香.公共服务均等化对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合的影响研究[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4,(8):100.

[3]刘丽.新生代农民工“内卷化”现象及其城市融入问题[J].河北学刊,2012,(7):118.

[4]曾宁,苑晓杰.新生代农民工社会保障困境及对策[J].理论界,2015,(1):34.

[5]马凯.努力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J].求是,2010,(20):9.

猜你喜欢

市民化新生代用人单位
“新生代”学数学
性骚扰的用人单位法律责任研究
藜麦,护卫粮食安全新生代
餐厅经营模式多样 事先分清用人单位
新生代“双35”09式
农民工市民化精准转化的大数据分析
农民工市民化精准转化的大数据分析
创意新生代——2018伦敦New Designers展览
农民工市民化研究综述
西藏城郊失地农民市民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