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HALS3101模拟教学法对临床医师心肺复苏培训的作用分析

2018-02-10平俐张淑英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8年10期
关键词:实际操作心肺医师

平俐 张淑英

医生需要进一步掌握、熟练业务能力,急救技能的掌握程度一定意义上决定着患者的性命[1]。对此我院针对临床医师,研究出以HALS3101模拟教学法对其进行心肺复苏的培训,以期收到更理想的效果[2],具体资料如下所示。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7年1—12月,针对我院80例医师,其中40例为对照组选择传统教学方式进行培训,另40例为观察组选择HALS3101模拟教学法进行培训。其中,男性医师共60例,女性共20例,年龄为28~52岁,平均年龄为(39.09±5.77)岁。两组医师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培训:选择仿真模拟心肺复苏进行现场抢救情景的模拟,设定HALS3101模拟人作为模拟的患者,患者住院期间突然倒地,其心电监护时显示心脏出现骤停,医师对此应该做出及时、合理的抢救。期间辅导教师根据每位参训医师的表现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修改,使得参训医师能在用药、CPR上进行灵活的操作,最后帮助患者顺利转归。

对照组培训:选择普通模拟,培训教室不能根据电脑数据进行评价,故患者转归情况不能判断,教辅老师根据现场表现结合自身经验进行点评和讲解。

1.3 判断标准[3]

心肺复苏指标考核:对两组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展开评定,30 min内完成笔试;实际操作则是3名非辅导教师对其展开同时打分,最后计算平均分。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理论成绩:培训前:观察组得分(82.9±2.3)分,对照组得分(82.6±3.1)分;培训后:观察组得分(93.2±3.6)分,对照组得分(87.2±1.8)分。实际操作成绩:培训前:观察组得分(80.2±3.2)分,对照组得分(80.4±2.8)分;培训后:观察组得分(92.0±2.8)分,对照组得分(84.5±2.5)分。培训前,观察组和对照组在理论成绩和实际操作成绩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后,观察组在二者上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2.564,t=9.796,P=0.000)。

对两组医师行教学模式反馈,教学兴趣度:观察组得分(89.5±3.2)分,对照组得分(83.0±3.1)分;学习效果满意度:观察组得分(90.3±4.1)分,对照组得分(80.3±4.1)分;能力获得认可度:观察组得分(91.3±4.5)分,对照组得分(85.4±5.2)分。在医师对培训的反馈上,观察组的教学兴趣、满意度和认可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1.535,6.545,9.545,P=0.000)。

3 讨论

医务人员对业务能力的掌握情况,直接关乎着患者生命的安全以及抢救是否能够成功。心肺复苏作为医院三大基本训练以及三项必考项目的之一,需要对基本的理论、基础的知识以及基本的技能展开严格的培训,从而有效提高医师在这方面的业务能力。但展开胸外按压时,不能很好的掌握按压频率以及按压的深度[4]。

HALS3101模拟教学法,在目前的医学知识和计算机信息化紧密结合的背景下,能够最大化的模拟出患者的情况,并结合计算机将医师抢救的数据选择出来,展开分析,使得医师能够明白自身操作时频率和次数应该如何更好的把握,这在实际救治过程中是非常常见的,所以这项模拟也是非常专业化的[5-7]。早在杨海宇等[8]研究中已经指出,在HALS3101模拟教学法的帮助下,可进一步提升该部分临床带教效果,使得对应医护人员能够更加准确的对有关技能进行掌握,使得为患者提供更加准确、科学的医疗服务,进而综合提升临床医疗质量,间接起到推动医院发展的作用。

综上,HALS3101模拟教学法对临床医师能够起到非常积极的鼓励作用,能够在不影响患者安全的前提下,展开专项技能的专项强化训练,使临床的医师能够掌握心肺复苏的要领,进而提升自我熟练的程度。医师对此也认为能够继发兴趣、促进业务能力的提升,有较高的满意度。

[1]樊君,赵磊. SimMan3G模拟教学法对临床医师心肺复苏培训的作用[J]. 中国社区医师,2016,32(36):192,194.

[2]宁映霞,白军,何志晖,等. SimMan3G模拟教学法对妇产科学专业学位硕士临床技能培训的作用[J]. 现代医药卫生,2014,30(3):351-352,354.

[3]程钧. SimMan3G模拟人在临床技能教学培训中的应用[J].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3):137-139.

[4]刘英,雷贤英,胡迎春,等. 急诊科不同层次医学生心肺复苏再培训效果评价[J].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5,9(3):520-522.

[5]冯杰莉,崔鸣.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医师与临床研究生心血管内科考核成绩对比分析[J].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7,11(1):176-178.

[6]孙艳艳,王辉坤. 情景模拟教学法在急诊心肺复苏操作技能培训中的应用[J].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5,17(3):99-100.

[7]王芳,张海民.急救模拟人结合情景模拟教学法在心肺复苏教学中的应用[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5(2):103-104.

[8]杨海宇,李风权. 现场模拟教学法在大学生心肺复苏培训中的应用[J]. 中国卫生产业,2014,11(6):147,149.

猜你喜欢

实际操作心肺医师
中国医师节
心肺康复“试金石”——心肺运动试验
韩医师的中医缘
中医急诊医学对心肺复苏术的贡献
《心肺血管病杂志》
“心肺之患”标本兼治
职业学校机械专业一体化教学探究
模糊综合评价法应用于项目后评价的模型构建与实际操作
语文生本课堂中字词教学的实践
医师为什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