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剂量醛固酮拮抗剂在急性左心衰的临床应用

2018-02-10陈皓

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8年2期
关键词:肺水肿拮抗剂心衰

陈皓

(赣南卫生健康职业学院,江西 赣州 341000)

随着急性左心衰患病率的逐年攀升,使之成为威胁老年群体身心健康的首要因素。传统理念下,心衰是由水钠潴留、泵功能衰竭等导致的血流动力学障碍,可通过强心、利尿、扩血管等方式,起到救治作用,例如醛固醇拮抗剂的使用。但是,醛固醇拮抗剂给药剂量的把控,对疾病治疗效果的作用不容小觑。

1 对急性左心衰的阐述

1.1 概述 急性左心衰(acute left heart failure)即为急性左心新功能不全,是由个别原因于短期内使心肌收缩力减小、心脏负荷增加,最终引起肺循环压力骤增和心排血量降低等综合征,若患者存在高血压、肺炎和过渡输液等事件,则会增加急性左心衰患病率。

1.2 症状表现 (1)疲劳乏力。多见四肢无力,而在常规体力劳作中也表现为疲劳乏力。(2)呼吸困难。多为急性左心衰早期症状,是由肺活量减少引起,卧床休息后可缓解,还可称为“劳力性呼吸困难”,但随着病情的逐步进展,轻体力劳作中也可见呼吸困难,威胁患者生命安全。(3)急性肺水肿。是由血浆侵入肺间质,最终渗入至肺泡内,阻滞气体交换而表现的呼吸困难、咳嗽等综合征。同时,依据患者肺水肿进展及症状表现,可将其划为5期,即发病期、间质性肺水肿期、肺泡内肺水肿期和休克期、临终期[1]。

2 大剂量醛固醇拮抗剂在急性左心衰中的应用

2.1 相关性 醛固醇作为盐皮质激素,是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醇系统的核心成分,在机体心血管调节过程中存在极高的价值。相关数据显示,排除肾上腺皮质球状带,能够分泌醛固醇的器官还涉及血管、心脑肾、肺等。而在急性左心衰患者中,因肾灌注量和灌注压明显减小,于交感神经兴奋状态下,提高机体儿茶酚胺水平,阻滞钠摄入,使血管紧张素原被裂解,转变为血管紧张素I、II,再对肾上腺皮质球状带予以刺激,加快醛固醇的释放。若机体醛固醇水平处于持续增高状态,则会对集合管、远曲小管处醛固醇受体予以作用,不仅会出现低镁血症、低钾血症、水钠潴留等问题,还会加重机体心脏负荷,诱发心力衰竭。

传统观念下,认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可对醛固醇予以阻滞,但在治疗效果研究中,可知该类药多在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中予以使用,以此起到患病率、死亡率控制的目的。但若为急性左心衰患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仍无法控制醛固醇指标,长期使用还会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合成。原因在于:醛固醇逃逸现象,及对急性左心衰生理和病理层面的作用,使其受体拮抗剂产成为急性左心衰患者治疗的首选方案[2]。

2.2 具体应用 螺内酯作为醛固醇受体拮抗剂,可在不依赖ANGII的前提下,以独立性作用的方式,减轻机体血管紧张素作用效果,再依据可竞争性的特点,和醛固醇受体间予以结合,使之在阻断心衰恶化的前提下,改善机体新功能、左室射血分数,以此起到心管壁重塑的效果。特别为大剂量螺内酯,日给药量为60 mg,给药1周时患者症状明显改善,但需对患者血钾指标予以测定,若血钾指标在5.3 mmol/L-6.0 mmol/L时,则可依患者自身情况再次增加剂量,直至血钾水平<5.0 mmol/L。另外,螺内酯口服给药时,吸收率良好约为65%,而生物利用率为90%,血浆蛋白结合率更是高达90%。于给药24 h时可起效,2 d-3 d内达至高峰,停药后仍可持续作用2 d-3 d,10%以上药物以原形从肾脏内排出,其余则以无活性代谢产物排出体外,安全性高[3]。

2.3 急救措施 ①使用洋地黄化,多为西地兰、地高辛静注,若患者无法确定短期内使用洋地黄时,可选择0.01 mg/kg西地兰。②利尿。借助利尿酸、速尿注射液的使用,静脉滴注,以加快机体水钠排泄的同时,清除水肿。③镇静。若患儿表现为烦躁不安,可使用吗啡皮下注射/肌注,初始剂量为0.1 mg/kg,但在新生儿、婴幼儿和休克、昏迷、呼吸衰竭患者中禁止使用。④吸氧。于氧气瓶内装入酒精50%-60%,吸氧时间为10 min/次-20 min/次,吸氧间隔为15 min-30 min,以扩大气体、肺泡壁接触面积为导向,提高机体气体交换频率。⑤肾上腺皮质激素,多见抗醛固醇、强心等药物,必要情况下可使用地塞米松(2.5 mg/d-5.0 mg/d)、氢化可的松(5 mg/kg-10 mg/kg)注射液,和10%葡萄糖融合混合静滴,待心衰处于稳定状态时可停用[4]。

综上所述,于急性左心衰患者中,大剂量醛固醇拮抗剂的使用具有有效性和安全性,还可对心血管疾病、靶器官起到保护作用,以此减少机体致死率、致残率。同时,醛固醇拮抗剂是选择性醛固醇类药物,和性激素间的联用不仅可提高患者总有效率,还可预防其不良反应,而这也使该类药有望成为心血管治疗的首选。

猜你喜欢

肺水肿拮抗剂心衰
国外心衰患者二元关系的研究进展
肺部超声对肺水肿严重程度及治疗价值的评估
睡眠质量与心衰风险密切相关
讨论每天短时连续透析治疗慢性肾脏病合并心衰
单纯右冠状动脉闭塞并发肺水肿的机制探讨
治疗心力衰竭新药: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及脑啡肽酶双重抑制剂LCZ696
合理选择降压药物对改善透析患者预后的意义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治疗原发性鼾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肺超声在心源性肺水肿诊疗中的应用价值
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治疗重症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