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门诊老年患者输液及健康宣教的护理分析

2018-02-10程静文

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8年2期
关键词:宣传教育输液门诊

程静文

(昆山市中医医院,江苏 昆山 215300)

根据有关资料表明,我国已经迈入老年社会,老年人抵抗力弱、身体素质较低,更易出现支气管炎、冠心病及糖年病等情况[1]。老年患者到医院进行门诊输液的人数占总输液患者的25%-32%[2]。部分门诊老年患者知识水平、记忆力较低,且动作缓慢,门诊人数多,因此老年患者可能会出现心理方面相关问题[3]。因此,对门诊老年患者进行及时的健康教育十分有必要。在本文中,选取我院2,000例门诊老年患者进行研究,旨在分析探讨门诊老年患者输液及健康宣教的护理,具体过程见下文展示。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0例门诊老年患者,时间区间为2017年4月30日-2018年4月30日。对2,000例门诊老年患者进行单纯性输液治疗。

2,000例门诊老年患者在性别比例方面,男女比例为男:女=1,157例:843例;年龄区分方面,最高年龄为82岁,最低年龄为60岁,平均年龄为(65.55±2.37)岁。在这一年时间中,门诊老年患者至少进行一次输液,最多进行十八次输液,门诊老年患者满意度调查达95%以上。

2,000例门诊老年患者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4]为:纳入标准:(1)年龄在60岁-82岁之间患者;(2)患者及患者家属同意。排除标准:(1)排除存在严重精神疾病患者;(2)不能配合完成研究的患者。

1.2 方法 2,000例门诊老年患者护理方案:(1)心理护理:大多数门诊老年患者往往会伴有慢性病,且反复发作[5],患者心理出现一定程度上的复杂情绪,如悲观、焦虑、暴躁及孤独等心理状态,这些不良情绪不利于老年患者的治疗,护理人员需要及时对其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帮助老年患者缓解不良情绪,及时掌握其心理状态,指导门诊老年患者更好的配合进行静脉注射。对于初次进行静脉输液的门诊老年患者,护理人员需要缓解其紧张、不安等情绪,给予患者心理安慰。(2)输液护理:①输液前:在门诊老年患者进行输液前,了解其生理、心理情况,对老年患者的血管、注射皮肤处进行观察。在输液时,常以门诊老年患者手臂浅静脉为主[6]。在温度较低的情况下,静脉充盈不足,护理人员对在门诊老年患者采取热敷的方式,待其静脉充盈后,再进行穿刺。若患者需要注射刺激性较强的药物,护理人员需要选择门诊老年患者粗、直血管进行穿刺,以减少患者的刺激疼痛[7]。输液前对患者采取心理辅导,再实施穿刺。在穿刺的过程当中,护理人员需要注意操作位置的准确性、动作轻柔及穿刺速度快等,尽量降低门诊老年患者的疼痛感。护理人员在配药时,需要严格按照三查七对、无菌操作原则进行。同时需要对药物的浓度、名称、有效期及剂量进行仔细检查,一定程度上缩短配药所需的时间,做到现配现用。②输液中:因门诊老年患者年龄较大,且部分患者存在听力较差等情况,护理人员在对其进行输液时,核对方式应采用“呼唤应答法”[8]。根据门诊老年患者有无过敏药、心肺健康状况、治疗需要、有无高血压、有无糖年病史及年龄等方面,对患者的输液速度进行适当的调节。一般老年患者输液速度:每分钟40滴-60滴以内。在输液的过程当中,护理人员需要告知患者家属,不可随意进行输液速度调节,以防止门诊老年患者出现意外情况。护理人员应该加大巡视力度,及时对输液药液进行更换,在门诊老年患者输液期间,对其身体情况进行密切观察。若患者出现发冷、不适及头晕等情况,护理人员可适当进行输液速度调节。若患者脉搏、血压及血糖等指标发生急剧变化等情况时,应及时告知医生,并采取相应的措施。③输液后。门诊老年患者输液结束后,及时拔针,以避免空气进入导致门诊老年患者出现气栓塞情况。在拔针的过程当中,护理人员应注意动作的轻柔,拔出后采用止血棉球,按压4 min-5 min,并用胶带绑好。若发生肿胀,护理人员应及时提醒门诊老年患者不要紧张,向其耐心解释肿胀为输液过程当中常见的情况,可进行热敷,可自行吸收,对患者身体不会造成伤害。在输液后,对门诊老年患者进行饮食指导也十分有必要。对于发热的门诊老年患者,护理人员应叮嘱其多补充维生素、多饮水及多吃蔬菜,以增强其抵抗力。若患者有高血压、糖年病等疾病,告知其对糖的摄入量进行一定的控制,按时用药。(3)健康宣传教育:对门诊输液老年患者的健康教育宣传的最佳时期为患者输液期间,但由于其停留时间不长,因此,护理人员需要按照门诊老年患者的实际情况,对其实施具有针对性、个体化的健康宣传教育,且注意内容需要通俗易懂,门诊老年患者一定程度上能够理解。若患者知识水平尚可,可给予其健康手册。在对老年门诊患者宣传教育期间,护理人员应保持和蔼可亲、真诚及有爱的态度,语气柔和。同时可以在单纯输液室张贴有关输液相关知识的宣传海报,观看电视节目。目的在于缓解门诊老年患者在输液过程当中枯燥等氛围,同时提高健康宣传教育效果。

2 结果

护理人员在对门诊老年患者进行单纯输液时,同时需要加强患者的健康宣教、心理护理,护患关系明显改善,且增强了门诊老年患者的临床疗效。

3 讨论

门诊老年患者由于血流速度减慢、病程长及活动量少等因素,患者的抵抗力有所下降[9]。患者代谢紊乱,很容易引起运动神经病变、外周血管病变、感觉障碍以及血管缺血等情况,从而引起血栓、局部感染、静脉炎、血栓及坏死[10]。患者若反复进行静脉穿刺,患者血管易损伤,会加重对老年患者血管内膜刺激。老年患者生理、病例等因素发生变化[11],其血管壁相对更薄,且血管细,血管的修复能力也有所降低,因此门诊老年患者发生静脉炎的几率随之增高。患者在高渗情况下输液时,还会出现血脉痉挛等情况,老年患者在进行门诊输液时,由于知识水平等因素,往往会出现负面情绪。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做好与门诊老年患者的交流工作,输液前后需要更加仔细,了解患者的心理活动,缓解门诊老年患者的焦虑、不安等情绪,以保证门诊老年患者的顺利进行输液。且护理人员需要根据其血管具体情况,给予老年患者准确穿刺[12]。在患者输液期间,加强对其心理、生理方面的观察,同时适当的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健康宣传教育,在饮食方面加强对门诊老年患者的指导,在沟通过程当中,护理人员需要保持语气亲切,态度温和。在本文中选取了我院2,000例门诊老年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进行研究,目的在于分析探讨门诊老年患者输液及健康宣教的护理。总之,老年患者血管脆性大、弹性较差,患者易出现静脉损伤等相关并发症的情况。对门诊老年患者采取输液治疗时,应对其心理特点、全身状况及血管条件进行严密观察。根据门诊老年患者的具体情况,对其实施具有针对性、个体化的护理措施,护理人员加强与老年患者的沟通交流,以过硬的技术及爱心为门诊老年患者提供良好的护理措施,需要防止门诊输液老年患者出现相关并发症,提高治愈率。在门诊老年患者输液结束后,需要加强指导,叮嘱老年患者在冬春交替时,应注意保持饮食的清淡,注意防寒保暖,以防止出现感冒等症状,保持良好的生活作息,叮嘱老年华患者适当的运动,以增强抵抗力。护理人员在进行宣传教育时,应注意说话的语气和态度,让门诊老年患者对输液过程当中应注意的相关事项有所了解,以缓解患者紧张、不安等负面情绪。

总而言之,对门诊老年患者实施健康宣教、心理护理后,护理人员与门诊老年患者的关系得到了明显改善,且增强了门诊老年患者的临床疗效,心理护理、健康宣教模式值得医院推广及应用。

猜你喜欢

宣传教育输液门诊
交通安全宣传教育
——宣教载体
门诊支付之变
常州市安全宣传教育出“新”更入“心”
六合丹防治输液性静脉炎的Meta分析
做好新形势下的人防宣传教育工作
输液时短细管中为什么没有药液流出
汉字小门诊系列(四)
汉字小门诊系列(九)
汉字小门诊系列(八)
颈枕输液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