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裁理论研究概观
——兼Understanding Genre一文述评

2018-02-10朱武汉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8年2期
关键词:体裁语篇理论

朱武汉

(浙江外国语学院 英语语言文化学院,浙江 杭州 310023)

体裁理论研究概观
——兼Understanding Genre一文述评

朱武汉

(浙江外国语学院 英语语言文化学院,浙江 杭州 310023)

最近20年来,体裁理论、体裁分析以及体裁教学在我国学界呈现出方兴未艾的趋势。然而,国内的研究对新修辞学派体裁观的关注和应用仍然不足,这就不利于对专业或学术语篇进行多维度的有效分析。本期登载的丹麦哥本哈根大学Auken博士撰写的长文Understanding Genre,围绕“体裁是基于日常的情境而产生的典型性的社会行为”这一论断,阐述了该理论和实践研究最基本的六个特征。基于对该文的理解和国内研究现状,我们提出未来体裁研究的建议。

体裁;新修辞学派;Understanding Genre;概观

一、引言

丹麦哥本哈根大学人文学部Sune Auken博士撰写的长文Understanding Genre在本期发表,该文在回顾了国外体裁(Genre)①Genre一词,我们姑且遵循我国学界通行的译法译为“体裁”,该概念主要运用在语篇分析的理论与实践中,但通过本文的分析,我们将体会到Genre的概念范围其实远不止于此。研究的基础上,指出体裁作为一种现象在人类文化、交际和相互理解中无所不在,相应地,体裁理论和实践涉及到人们的生活、学习和交际。然而,相关的学术研究还远远不够,学界似乎从来没有认真地关注过这个主题及其有关的知识,有些学者不了解体裁研究现状却在讨论着体裁研究。更加糟糕的是,他们还认为自己的研究取得了某个突破,然而这样的研究其实很不新鲜,甚至与体裁的研究不太相关。

基于这样严峻的事实,Auken博士撰文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使得研究者对于体裁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有深入的了解,该文以北美新修辞学派的理论为起点,综观大量的研究来向读者介绍体裁理论最前沿的部分,在文章的最后,Auken还通过具体的事例向读者说明其理论构建的合理性。

然而,该文所陈述的观点对于中国读者,甚至是语言学研究者和爱好者来说,可能一时难以领会或接受,其原因是:首先,该文涉及的面非常广,专业术语较多,然而并没有对其中的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作一个全面的回顾和比较,同时对于体裁的概念和发展只是围绕一条线展开,这样固然能够集中探讨某个理论,但也使得读者难以窥得该研究的全貌,从而难以对该文的观点进行批判性的鉴赏和应用;其次,该文所提的理论和观点在中国只有零星的述介,尚未有组织、有规模地应用和检验。鉴于此,本文首先简单地回顾体裁理论在中西方的发展,然后结合Understanding Genre一文的主要观点来探讨体裁研究对于中国学界的研究启示。

二、体裁研究概述

体裁是一个古老的研究话题,追本溯源,其最早可以上溯到两千多年前古希腊的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时期,然而,对于英语或语言学初学者来说,常常有两处令人困惑的地方:一是其发音,二是其在中文中对应的术语。通过词源学考察②详见 https://en. wikipedia. org/wiki/Genre_(disambiguation)。,我们发现,Genre一词源于法语,所以不能依据常规英文发音规则去发音,用国际音标注为或;在拼写上,它是由拉丁语genu和西腊语组合而成,最基本的意义为“分类”或“范畴”,涉及诸如文学、艺术和文化等领域,这就不难理解当涉及到音乐时,将之翻译为流派和曲风等(如Jazz),甚而根据引申义将诸如杂志名、动画片、唱片公司等进行分类。

Genre表示“分类”这一含义也逐步运用到语言的研究中。早在1970年,Fowler就将Genre一词用来对社会中的交际活动进行细腻而精密的分类,如电视广告、十四行诗、体育解说、布道等(转引自秦秀白 1997)。人种学家也关注这一概念在语言研究中的应用,他们对“某一社团是如何对其成员的言语行为进行分类的”(秦秀白 1997:8)感兴趣。

语言运用中的体裁到底是什么?对于这个问题,不同的语言学派有不同的答案和侧重点,但多数学者还是从交际事件或言语事件角度考察体裁的使用问题,并达成了原则性的协议,认为体裁是一种能够归为相同的、内部特征鲜明、高度约定俗成的社会交往类型的符号系统,体现了社会功能和交际目的 (Swales 1990;Bhatia 1993)。

随着体裁理论的发展,它成为了世界语言学界语篇分析及语言教学的研究焦点,我国也不例外,上世纪80年代,以胡壮麟教授为代表的学者开始关注体裁研究,90年代末秦秀白(1997)、方琰(1998)等学者述评了体裁理论,将 Genre翻译为“语类”(方琰 1998)或“语体”(胡壮麟 1994),或者为“篇类”和“篇格”,前者指语篇的各种类型,而后者意指某一特定语篇类型的必要组成因素(曾贤模2004)。在经历了早期这样的必要的研究分歧后,中国广大学者陆续对Genre译为体裁及其概念开始接受,并对该理论及应用进行研究,研究范围具体包括应用性研究、理论介绍、功能语法视角下的体裁研究、比较研究和体裁的互文性,取得了丰硕成果(孙娟娟2011;梁文花、康淑敏2012)。

然而,正如上文所论述的,学界虽然对体裁的概念取得了原则性的协议,即“都承认交际目的决定体裁的存在,但却在如何看待语言形式与社会功能的这一理论焦点上”有所不同 (温植胜2005)。在体裁研究上已形成了三个主要的流派(Hyon 1996),即:上世纪80年代以来,以Swales(1990)和Bhatia(1993)为代表的专门用途英语 (ESP)学派,以及悉尼的系统功能学派如Halliday & Hasan(1989)、Martin(1993)等,运用功能语法和语篇分析的理论,重点分析语篇的词汇、语法及篇章结构以探索语篇的交际目的;而以Miller(1984)为领军人物的北美新修辞学派如Freeman & Medway(1994)、Bazerman(2009)等,侧重分析体裁的目的和功能及体裁所表现的使用者(社团)的态度、信仰、价值观和行为等(Flowerdew 2002)。

在我国,ESP学派和系统功能学派所表现的语言取向的体裁研究被广泛接受和运用,国内学者将其应用于指导语篇分析和教学实践中。然而,新修辞学派的这种非语言观的体裁研究还不太为研究者所熟知,将其运用到实证研究中还很稀少,有鉴于此,我们有必要全面了解Understanding Genre一文的主要观点,并探索这种体裁观在我国大规模研究的可能。

三、Understanding Genre的主要观点

以1984年Miller发表《作为社会行为的体裁》(Genre as Social Action)一文为分水岭,体裁研究从文学和美学转向修辞学、语言学、教学等方面,从而更广义上跨越了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甚至科技、工程和数学等领域,人们对于体裁的性质、作用和意义的理解悄无声息地、急剧地发展着。

Miller认为“体裁是一种社会行为”,这一观点成为修辞研究乃至于整个体裁研究的中心论断,这一认识对于体裁研究产生了两个根本性的影响:其一,体裁被看作是功能性的;其二,日常生活的体裁事实上已经成为首要的研究主题和研究中心。正如Miller指出的那样,“体裁是指基于日常的情境而产生的典型性行为”,在特定的情境中,采取一个特殊的行动方式会达成一个特殊的社会目的,这样一个体裁就会形成并传播。因此,体裁就是运用一些典型的词来达到做事的目的。

这种对日常体裁的社会功能的兴趣使得体裁研究能够追踪体裁在我们的社会生活、组织和活动系统中的影响和使用。它表明了我们的交际行为是如何形成体裁的,体裁又是如何反过来影响我们的交际活动的,我们是如何将社会转化为体裁的一般模式,以及我们如何使用体裁来实现我们在个人层面或在机构层面上的社会目的。在最近几十年里,对于体裁的研究总是以社会和功能为视角,而越来越多的研究者们运用、深化、拓展、阐述这样的视角并使其系统化,从而也证明了这个理论的强大。

遵循Miller的社会修辞理论和其他主流的体裁分析理论,Auken总结了六个在当代体裁研究流派中所共享的基本原则:

1)体裁在文化中无所不在。体裁不仅仅存在于文学这一“专业版”中,我们所有的社会交往都是体裁模式的交往。我们对感知、分类和文化现象的解释都源于我们对体裁的理解。体裁不仅仅存在于书面和口头形式的语言中,而且存在于一切文学艺术形式中,如电影、绘画、舞蹈和建筑,甚至茶道、食品等。当然绝大数的体裁研究集中在语篇研究中,研究我们的交际和理解是如何受体裁概念限制的。

2)体裁的扩散性及其在文化中的普及地位很大程度取决于其在交际中的调节和创新,即体裁具有情境性。体裁形成可理解的模式,这种模式可以在不同的情境和话语中传递,而且根据需要在情境下形成一个规范。然而,体裁非常灵活,体裁的每一次新的应用都会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添加或消减,或操纵,赋予了它新的意义、新的焦点、新的环境、新的形式,或一个新的内容。即便是规范性很强的法律体裁也会由于情境的不同而有所修改。在规范与创新之间的这种相互作用下,新的体裁产生了。

3)体裁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会和其他体裁组合成更大的模式,在模式范围内体裁可以有或多或少的独立权,但它们永远不能脱离模式而存在。目前的体裁研究已开发出一系列关系微妙的词汇来描述不同层次和形式体裁之间的关系:“体裁集合/组合”(Devitt 1991:340)、“体裁系统”(Bazerman 1994)、“体裁剧目”(Orlikowski & Yates 1994:541)和“体裁生态”(Spinuzzi & Zachry 2000:169)等。在上述的概念中,Auken认为,体裁集合和体裁系统最引人注目。

4)体裁与体裁之间的联系是暂时的。体裁的运用导致新的运用产生,但这个过程或多或少是受控制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同体裁之间相互追随、相互制约、相互回应、相互修饰,而表明这种交互性的核心概念为“吸收”(uptake)(Freadman 1994),即对其他体裁的变化作出反应:将其他体裁的使用当成是一种邀请或请求,进而作出反应。这就进一步升华了Miller的体裁概念:体裁是社会行为,而吸收是社会行为的运动。

与“吸收”概念相关,Swales(2004)提出了“体裁链”这一概念,指出相关体裁在某种程度上形成一个链,使得使用者能够完成更大的社会任务。体裁链强调整个体裁事件的形成过程,如安排学术会议,在最终的会议发言前涉及到诸如征集论文、接受论文、安排发言、讨论等一系列的体裁事件,每个体裁之间存在着吸收的关系。吸收和体裁有相似之处,都强调体裁之间相互联系的动态过程,但体裁链可以看作是一系列吸收的组合过程。体裁链受体裁发展的层级的限制,而吸收更加灵活,比如说,一个人可以通过贿赂这个环节达成会议宣读论文这个目的,而原有的体裁链里是没有这个体裁环节的。

5)大多数运用体裁来解释社会行为的过程是隐性的,很少被理解为体裁解释。作为一个在文化语境里长大并社会化的人来说,我们获得了广泛的、隐性的,甚至自己都认识不到的体裁知识。所以,我们的体裁知识不是从老师那里显性地获得,而是从社会实践中获得,我们能够通过体裁进行高度复杂的解释性行动,却没有意识到我们正在通过体裁进行解释。

6)正因为我们对于体裁的感知可能取决于我们的隐性知识以及即时的认知和理解,所以我们总是认为体裁是自然而然地产生的。但Auken在此提出疑问,在体裁教学中,老师是否应该有意或无意地采取保守措施,将体裁中隐含的意识形态和权力结构自然化后教授给学生呢?然而,体裁中所包含的权力关系和意识形态其实不是隐藏着的,它们只是被自然化而已,体裁的运用能够揭示这些隐含的结构。

在总结了理论发展后,Auken用自己亲历的一起事件来说明体裁是一种社会行为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普遍应用。Auken曾经在自家遭到几名警察的不公正盘查和拷问,对于这个事件,Auken开始很想投诉这些警察,但冷静下来,考虑到这些警察并不是有意的,而他所需要的只是警察的道歉而不是让他们受到严厉的惩罚,所以他将投诉信改成评估要求书,在这封要求书中,他描述了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要求警察局对这个事件进行彻底评估,以找到有效的方法来杜绝此类事件的发生。评估要求书收到很好的效果,Auken收到警察局真诚的道歉和感谢,达到了他的预期目的。

通过这个事例,Auken力图说明,以Miller为首的新修辞学派,重视研究语篇所能完成的社会行为和目的,寄给警察的实际文本无论是用来投诉还是请求评估,事件内容描述并没有什么变化,但评估体裁隐含的思想观念,及其将发挥的制度性的作用,使其产生的框架效果有所不同,人们的领会和接纳程度也不同。评估这种体裁由于具有强烈的合作特点和调节作用,可以成为投诉体裁的一种革新运用。

四、评价和建议

历经多年的积累和沉淀,人们对于体裁的性质、作用和意义的理解日益发展着,然而,通过Auken博士的分析,我们仍然可以清楚地把握新修辞学派的基本特点和共享的原则:体裁是在特定的社会情境下出现的特定的典型性事件,它具有社会性和文化性,是一个历史的、动态的发展过程。它主要来源于我们的日常社交生活,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不断地发展和创新,但这种发展和创新又是隐性的、潜移默化的,能随时调整以适应社会情况;体裁之间存在依属(intertextuality of genre)和聚合关系,但这种联系是暂时的、发展的。

应当说,新修辞理论的体裁观与其他两个流派的体裁观有共通的地方,即都认同体裁是由语篇所完成的社会行为或目的来定义的。然而,其最大的优势就是强调体裁的动态特征(Freedman & Medway 1994;温植胜2005),更加关注社会情境和语篇之间的互动关系,强调体裁建构中相似形式出现的频率(recurrence)(Miller 1984)和语篇系统。在研究方法上,运用社会学和心理学研究方法,把语篇作为社会现象和行为来研究,探索语篇背后的社会文化因素,以及语篇的认知结构和建构策略,探讨特定的交际目的如何在特定的语篇中予以实现。

然而,正如温植胜于2005年就指出的那样,虽然新修辞学派的体裁观应用范围广、学术潜力大,有望能够在推动整个体裁理论和体裁研究中起巨大的作用,但我国的体裁研究仍然局限于述介以及应用ESP和悉尼学派的体裁观点,且很少将其用于实证类的研究。这种研究状况,据笔者所知,在十多年后的今天,依然没有大的改观。

由此我们建议:首先,既然新修辞学派的体裁观无疑会拓宽我们对语篇分析的研究视野,除了对语篇进行表层的分析这个似乎必不可少的环节以外,我们今后的研究重点在于从社会、文化和历史发展的角度,分析体裁产生的情境及其背后的社会文化因素,尤其是体裁所能实现的社会行为和目的,以及体裁随着时间的推移自身发展变化的动态特点等。其次,关注体裁的横向和纵向发展,即Auken文章中所提到的,在关注所能完成的社会行为和目的的前提下,研究体裁的革新、吸收和应用,而不能墨守成规。同时要关注体裁的纵向发展,即体裁集合和体裁系统,以及整个体裁事件,即体裁链和体裁的互文性。最后,在研究方法上,利用新修辞理论体裁观的优势(尤其是动态性、革新性),鼓励应用多种研究方法,如人种学研究方法、田野研究、语料库及多模态等研究方法,对语篇进行多维度、多层次的分析。

五、结语

鉴于体裁的丰富特性和作用,体裁研究的潜在范围势必在未来有所扩大。对于体裁的理解使得我们可以跟踪其历史的发展和动态的关系,它开启了我们对修辞、美学、社会学、语言学和心理学的话题质疑,而不仅限于语篇或更大层次的语言学研究。正如Auken所指出的,体裁看起来是从小处着眼,但从大处上说,选择和处理体裁的利害关系对于个人、研究机构甚至整个社会的影响都可能达到惊人的程度。因此,体裁研究可能是一个广泛和发达的领域,具有深远的潜质,现在的研究只是刚刚开始。

本文旨在抛砖引玉,希望能给读者进一步研读理解和应用Auken原文带来一些便利,但对于原文部分核心概念的理解尚有商榷和改进之处,对于Auken的意图未必能全面把握,希望读者阅读该文时能提出批评性意见和指正。

Bazerman, C.1994.Systems of genres[C]//A. Freedman & P.Medway (eds.).Genre and the New Rhetoric.London: Taylor & Francis,79-101.

Bazerman, C.2009.Genre and cognitive development: Beyond writing to learn[C]//C. Bazerman, A.Bonini & D.Figueiredo.Genre in Changing World.Fort Collins, CO: The WAC Clearinghouse and Parlor Press,283-298.

Bhatia, V.K.1993.Analyzing Genre:Language Use in Professional Settings[M].London: Longman.

Devitt, A.1991.Intertextuality in tax accounting: Generic, referential and functional[C]//C. Bazerman & J.Paradis (eds.).Dynamics of the Professions:Historical and Contemporary Studies in Writing in Professional Communities.Madison: University of Wisconsin,336-355.

Flowerdew, J.2002.Genre in the classroom: A linguistic approach[C]//A. M.Johns(ed.).Genre in the Classroom:Multiple Perspectives.Mahwah, NJ: Lawrence Erlbaum.

Freadman, A.1994.Anyone for tennis?[C]//A. Freedman & P.Medway(eds.).Genre and the New Rhetoric.London: Taylor & Francis,43-66.

Freedman, A.& P.Medway (eds.).1994.Genre and the New Rhetoric[C].London: Taylor & Francis.

Halliday, M.A. K.& R.Hasan.1989.Language,Context,and Text:Aspects of Language in a Social-Semiotic Perspective[M].2nd ed.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Hyon, S.1996.Genre in three traditions: Implications for ESL[J].TESOL Quarterly30(4):863-722.

Martin, J.R.1993.A contextual theory of language[C]//B. Cope & M.Kalnatzis.The Powers of Literacy:A Genre Approach to Teaching Writing.London: Falmer Press,116-136.

Miller, C.1984.Genre as social action[J].Quarterly Journal of Speech70(2):151-167.

Orlikowski, W.J.& J.Yates.1994.Genre repertoire: The structure of communicative practices in organizations[J].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39:541-574.

Spinuzzi, C.& M.Zachry.2000.Genre ecologies: An open-system approach to understanding and constructing documentation[J].Journal of Computer Documentation24(3):169-181.

Swales, J.M.1990.Genre Analysis:English in Academic and Research Settings[M].Cambridge,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wales, J.2004.Research Genres[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方琰.1998.浅谈语类[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1):17-22.

胡壮麟.1994.语篇的衔接与连贯[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梁文花,康淑敏.2012.“体裁理论”三个主要学派的比较研究[J].外语研究 (1):54-60.

秦秀白.1997.“体裁分析”概说[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6):8-15.

孙娟娟.2011.2000-2009年我国“体裁”研究状况分析[J].哈尔滨学院学报 (5):104-109.

温植胜.2005.新修辞学派体裁研究的社会认知视角[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6):46-52.

曾贤模.2004.genre的含义及其汉译[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2(4):105-108.

A Review of Genre Theories—An Introduction to the PaperUnderstanding Genre

ZHU Wuhan
(School of English Studies, Zhejiang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23,China)

Genre and genre research have played key roles in linguistic research, especially in discourse analysis. However, insufficient endeavors have been focused on the genre research by the New Rhetoric School at home and abroad. This paper attempts to heel the insufficiencies through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worksUnderstanding Genrepublished in this issue, which defines genre as“typified rhetorical actions based in recurrent situations”. After retelling the six tenets to illustrate the above definition, the paper proposes some suggestions to develop and apply the theory in the future. The review on the points above is supposed to pave genre research into an extensive and well-developed field.

Genre; New Rhetoric School;Understanding Genre; review

H052

A

2095-2074(2018)02-0028-05

2018-03-01

朱武汉,浙江外国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化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语用学、应用语言学。邮箱:zhuwuhan@sina. com。

猜你喜欢

体裁语篇理论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体裁融合音乐探析
“社交新闻”:一种新兴的新闻体裁
Learning English By Reading Books
从语篇构建与回指解决看语篇话题
语篇特征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