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程教育背景下的大学精品课程建设实践

2018-02-10王启立李小川闫小康窦东阳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8年5期
关键词:精品课程流体机械

王启立 李小川 闫小康 窦东阳

中国矿业大学化工学院 江苏徐州 221116

课程是高校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是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本保证,对培养学生能力素质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1-3]。精品课程是指具有一流的教师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在教学资源建设、课程教学方法和教学质量方面具有突出优点,是推进高校“一流人才”培养的重要保证。自教育部开展精品课程建设项目以来,我国高校的课程建设工作进入了迅速发展阶段,取得了显著成效,各类国家级、省级、校级精品课程建设成果丰硕[4-7]。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面向工程教育认证的相关要求,精品课程建设要求、内容、方式等都发生了系列变化。中国矿业大学实施“本科教学工作”重点工程以来,探索信息化时代课程建设新途径,推动教育教学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建立了一批精品课程,促进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提高。过程流体机械作为一门体现专业特色的主干课程,一直以精品课程标准要求开展建设,同时在工程教育认证过程中,被遴选作为教学改革试点课程,开展了系列教学改革实践,获得了较好效果。

1 精品课程建设要求

精品课程是课程质量的综合体现,在师资、教学资源、教育方法、课程实践等方面都有明确标准,总体要求是:课程的改革和建设较好地体现现代教育思想,符合国内外同类课程改革趋势和建设方向;课程的教学大纲或标准符合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要求,体现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相结合的原则精神,具有明显特色。具体要求如下:(1)课程的师资队伍稳定,结构合理,课程改革与建设能力强,教学水平高,课程负责人教学经验丰富。(2)课程有一套完整的、能较好体现培养目标和教学大纲或课程质量标准要求的教材,教学内容精选优化,较好地体现基础性、先进性和前沿性。(3)实践与理论教学并重,课程实验、实习、实训等实践环节的开出率、开课条件和授课质量得到保证。(4)积极改革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促进学生自主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和个性发展,成效明显。(5)课程改革与建设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效果明显,校内外专家、学生和相关课程教师反映良好。(6)具有健全的课程教学管理制度,相关基础资料规范且完备。

2 过程流体机械精品课程建设内容

过程流体机械是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的主干专业课程,国内兄弟高校进行了广泛的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取得了良好效果[8-10]。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典型过程流体机械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性能参数、调节控制以及选型方法,应用基本理论知识解决过程机械主要部件的设计和改造问题。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针对设计和应用环节,能够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并且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产实践过程中有关过程流体机械领域的复杂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

2.1 教学团队建设

教师是课程教学的执行者,教师队伍建设对课程建设质量有重要影响。过程流体机械课程教学团队有8名成员,其中教授2名,副教授3名,讲师2名,实验师1名,与授课学生的生师比在10:1左右。随着年龄增大,两位老教授逐渐退出一线教学岗位,承担一些指导性工作,以中国矿业大学优秀青年骨干教师为核心的教学团队逐渐挑起建设任务,继续完善教学团队和教学体系建设。教学团队中的中青年教师均具有较强的教学业务能力,1人曾获校级“优秀青年骨干教师”,3人曾获校“百佳本科教师”,3人曾获校“起航计划”资助,1人曾获校“最受欢迎教师”,4人曾获“江苏省优秀毕业设计团队”指导教师。教学团队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及师资配置情况较为合理,为课程建设提供了坚实的人力资源保障。

2.2 教学资源建设

教学资源是课程体系的基础,过程流体机械课程在建设过程中得到不断完善,形成了比较丰富的教学资源。首先完成了比较完善的PPT课件和网络课件,分别用于课堂教学和课外自学;然后建设了功能较为齐备的过程流体机械课程中文学习网站,网站主要栏目有:课程介绍、教学团队、教学大纲、教学课件、网络课件、习题集、动画模拟、图片库、网络实验、相关链接、他山之石等,通过不定期对内容进行更新,使网站保持其先进性。2016年在中国矿业大学教务部门的统一组织下,拍摄了过程流体机械课程网络视频,上传到学校网络教学平台,提供给全国范围内的学习者远程在线学习。根据中国矿业大学网络在线课程建设要求和过程流体机械课程教学大纲,以专题讲授的形式,将课程视频教学按40节左右拍摄,每节50分钟。教学团队认真讨论拍摄内容,完善PPT课件,拍摄过程及后期制作全程由专业公司负责处理。

2.3 教学法改革与建设

教学方法改革,实施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在教学活动中引入案例视频教学、三维模型教学、提倡课堂研讨教学活动、布置综合设计大作业、撰写科技论文,并将这些活动作为考核的一部分。例如,在课堂研讨环节,每5个学生分成一个小组,完成一个综合大作业,并且要求每人有具体工作,包括资料收集、知识点整理、PPT制作、口头阐述等方面,并在课堂上进行研讨,接受大家提问。在科技论文撰写环节,要求学生自拟题目,通过大量的资料查阅,跟踪当前主流应用和前沿趋势,撰写一篇与过程流体机械设计、应用、维护、控制等相关的科技论文。学生不再枯燥地坐在教室里听课,死记硬背知识点,而是能将所学知识与生活、生产联系起来,既学习了知识,又了解了生产实践,还开阔了视野,使学习变得轻松愉快。

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引入教师的科研项目作为案例,将教材中的理论知识和我校行业特色紧密联系起来。在教学活动中,将专业相关教师所从事的有关过程流体机械设计、监测、控制、故障诊断、仿真与优化等方面的科研项目介绍给大家,并阐述教师如何将相关专业知识综合起来,到解决现场,尤其是能源领域的实际问题,既体现了我校特色,又给学生树立了榜样,起到了先锋作用。通过持续的教学改革,课程建设效果明显,教学团队教师近年来申报获批各类教改项目6项,发表教学论文12篇,获得中国煤炭教育协会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中国矿业大学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12人次受到学校教学系统的表彰。

2.4 实验与实践教学建设与改革

实验与实践主要包括实验与课外实践专题研讨。实验教学内容主要包括2个综合型验证实验、1个模型教学演示实验。模型演示主要直观展示典型过程流体机械的外观结构,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综合验证型实验综合考查学生在流体机械结构、工作原理、性能参数测定、使用与维护多方面的知识,除了完成必要实验工作外,还要分析设备在实践过程中的一些典型现象和问题,获取一定的工程实践知识。课外实践训练主要通过专题科技论文体现,设计的目的是锻炼学生利用现代检索工具,查阅相关资料,跟踪本课程相关领域的前沿动态,总结他人的研究成果,分析问题,形成文字材料。实践教学环节的效果很好,学生增加了许多过程流体机械相关的工程应用知识,同时也学会了使用现代检索工具查阅文献和信息,初步了解科技论文撰写的思路,获得了较好锻炼。

2.5 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

以校内实践教学中心(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实验中心)和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为平台,为学生提供广泛的实践创新训练机会,通过课外实践训练、各级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等项目,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显著提升,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工程实践问题研究,能够针对应用中的问题,进行一定的分析,提出一些解决方案,比以前有长足的进步。近五年,学生获得课程相关的省级实践创新项目2项,校级实践创新项目4项,学生发表科技论文7篇,申请实用新型专利2项,发明专利2项。团队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全国过控专业实践创新大赛,获得特等奖1项、一等奖和三等奖各2项。

2.6 课程考核体现改革建设

课程总成绩由“期末考试+平时考核”两部分,两者比例分别为60%,40%。期末考试为闭卷,命题、试做、评阅等过程严格按照相关标准执行,符合课程教学大纲要求。题型主要包括名词解释、判断、填空、简答、论述及计算题,课程考核内容与支撑的毕业要求指标点相对应,覆盖了课程大纲规定内容。分别考查学生在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实践应用、综合分析、选型设计等方面的知识,与工程教育认证标准有关要求一致。

平时过程考核主要包括三方面:作业、专题论文撰写及专题研讨,三部分分别占总成绩的10%,10%,20%。平时考核比较注重学生利用现代工具进行资料检索、查阅、总结他人研究成果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平时过程考核的每个环节都根据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中的毕业要求制订了详细的评分细则,真正实现了按照学生毕业要求进行能力考查。

3 结语

按照工程教育认证要求开展精品课程建设,以教学大纲为指导,在教学团队、教学资源、教学改革、教学考核等方面开展持续建设与改进,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背景和解决复杂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在过程考核环节增加课堂研讨、综合大作业、科技论文撰写,加强了学生跟踪本课程前沿知识、使用现代信息手段获取知识、团队分工与协作等方面的锻炼。加强本课程的课外实践创新训练环节,吸收部分学生进入开展课外实践创新训练。提供了大量与过程流体机械相关的科研与实践创新训练机会,学生获得了较好的锻炼和培养,也取得了一些实践创新竞赛成绩,工程背景和实践能力显著提升。

[1]张郭军,杨方琦.高校精品开放在线课程建设策略研究[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6,31(10):29-35.

[2]刘献君.大学课程建设的发展趋势[J].高等教育研究,2014(2):62-69.

[3]杨方琦,杨晓宏.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传播策略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15(3):55-60.

[4]秦炜炜.国家精品课程发展十年现状调查[J].中国远程教育,2013(8):53-57.

[5]闫文辉.机械设计基础省级精品课程的建设与实践[J].大学教学,2016(9):127-128.

[6]曾玉彬,周柏青,谢学军.发电厂水处理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现状与思考[J].大学教学,2016(11):127-128.

[7]云红艳,李琳,赵志刚. MOOC 理念下"计算机网络原理"精品课程的立体化建设[J].计算机教学,2016(11):18-22.

[8]王维慧,周敏,曾涛.《过程流体机械》课程的改革探索[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2007,22(10):113-114.

[9]吕祥翠,张伟.流体机械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学报,2007,13(10):155-158.

[10]谈金祝,周勇军.过程流体机械课程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探讨[J].化工高等教育,20011(5):90-93.

猜你喜欢

精品课程流体机械
纳米流体研究进展
流体压强知多少
山雨欲来风满楼之流体压强与流速
调试机械臂
简单机械
党校精品课程建设研究
——以南宁市委党校精品课程建设为例
高校精品课程教学录像制作技术的研究
高职院校网络精品课程的建设与管理探索
按摩机械臂
精品课程转型升级为精品资源共享课的认识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