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挥行业协会优势 促进校企合作发展

2018-02-09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8年7期
关键词:行业协会校企人才

张 丽

南京工程学院材料工程学院 江苏南京 211167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逐渐普及,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日趋严重,而毕业生的就业率也逐渐成为各高校办学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提高就业率就必须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毕业生的工程实践水平。因此如何提高就业率,成为各高校,尤其是工程应用型高等院校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各高校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校企合作,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实践教学和工程应用型高级人才的培养[1]。

在校企合作过程中,行业协会起到了“桥梁”的作用。行业协会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为了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维护行业利益,共同协商解决市场竞争和社会经济生活中一些共性问题,如体制、政策、价格、市场份额、技术标准等而成立的组织机构。行业协会提供行业服务,保障行业安全,协调行业关系,促进行业发展,全面履行协会基本职能,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

目前职业教育院校与行业协会合作的较多[2,3],而高等院校主要参加学术类型学会,与行业协会合作偏少。高等院校的培养目的是培养出满足社会和企业需求的合格人才。所以,高校的人才培养不能脱离实际,不能脱离企业闭门造车,必须以开放的态度办学,建设和发展学科专业,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合格的人才。因此,行业协会也是企业和高校之间的桥梁,高校与行业协会的紧密关系有助于专业的发展,有利于人才的培养。

1 高校教育目前存在的问题

1.1 人才培养质量与社会发展需求有差距

随着我国经济的转型以及企业改制变革,人才市场发生从供不应求到供大于求的转变,出现了用人单位的要求与高校培养目标距离拉大的局面。其中存在着专业设置比例失调,与产业结构不一致。还有专业划分过细,专业口径过窄,专业大量重复设置,课程设置不合理等现象。

1.2 实验设备更新缓慢

市场经济发展迅速,生产企业为了经济效益和企业发展会不断地在设备更新上投资,所以生产设施和设备更新较快。但高校的实验设备由于资金等问题更新缓慢,近年来,在许多学科领域,都出现了产业领先高校的“倒挂”现象,行业内的设备仪器比高校更先进,而高校教学设施已远远落后于产业发展的步伐。利用这些教学设备开展教学活动,势必会影响高校实践环节的教学质量。

1.3 学生实践能力偏弱

近年来,在加强外语、计算机等课程教学的同时,实验、实习、设计和社会实践等学时已被严重压缩。由于学生数量激增,实验设施、场所明显不足,不仅许多学生不能独立动手做实验、参与实践环节,有的甚至砍掉实验学时或者将动手实验改成演示实验。实验内容一减再减,实验要求一降再降,致使实践性的教学环节不断被削弱,严重影响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使他们的业务技能和独立工作能力、创新能力得不到应有的培养和训练。

另外,高校实践教学基地缺乏,实习单位对学生实习不欢迎不支持,实践过程走马观花流于形式,造成实习过程指导不到位,学生无法得到实际锻炼,严重制约了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1.4 师资力量薄弱

自20世纪90年代后我国高校高等教育从“精英时代”向“大众时代”的历史转变,开始了跨越式发展,学生数量大幅度增加。但是,师资队伍建设却赶不上大学生的增长,尤其是有实践经验的高校教师更是缺乏,许多高校教师从学校到学校,缺乏实践经验,造成高等教育总体教学质量降低。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通过发挥行业协会的优势,促进校企合作,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2 发挥行业协会优势 促进校企合作发展

发挥行业协会的桥梁优势,加强高校与行业协会的关系,具有如下的优点。

2.1 了解社会需求 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通过行业协会,可以接触到更多的与专业相关的企业,可以了解企业对人才知识结构、能力培养方面的需求,从而调整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明确专业建设方向,调整教学内容,使培养出来的人才更加适应社会和企业需求。另外,可以请企业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共同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同时,针对企业严重缺乏的技术人才,由行业协会发挥主导作用,高校可以与企业合作开展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操作技能和职业资格的培训工作,确保行业发展所需的创新人才。

南京工程学院包装工程专业在专业开办之初就加入了南京市包装行业协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也请行业内专家进行了论证,针对专家提出的意见进行了修正,使人才培养方案更加完善,更加科学合理。

2.2 借助行业协会 加强实践环节的培养

实践性教学环节设置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解决工程实践问题的能力。通过实践使学生能够将所学专业知识融会贯通,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而且,实践性教学活动还有利于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通过解决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使学生的实践技能得到训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动性。

2.2.1 解决教学设备更新慢的问题

为解决高校设备更新慢的问题,可借助行业协会,将企业的先进设备引入教学过程,实现资源共享。实际上,有些设备没必要购进,例如,价值较高的印刷设备,如果只是为了教学使用未免过于浪费,通过与企业合作,既解决了设备经费紧张问题又保证了教学效果。

2.2.2 加快实习基地的建设

通过行业协会,建立高校与企业之间的信息沟通,使企业逐步认识到校企合作是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受益的措施,从而提高企业的积极性,加快实习基地的建设,解决实习难的问题,为师生的生产实践提供有效保障[4]。同时,有些企业还可以提供暑期实习、毕业实习的岗位,为学生提供了锻炼和就业的机会。

通过南京市包装行业协会的介绍,南京工程学院包装工程专业与许多行业内企业建立了联系,生产实习过程中参观了很多先进的包装企业,见到了许多先进的包装、印刷设备,了解了环保的塑木材料、蜂窝纸板、防静电包装材料等新型产品,这些都是在学校无法接触到的。通过这样的实习,使得学生更加了解行业最新发展状况,深化专业意识,对未来的工作有了更明确的意识,而教师也从中受益颇多。同时,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实践环节,如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也可以与企业课题相结合,真正理论联系实际,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2.3 及时了解行业资讯

包装协会每年都会主办或组织参观一些会议和展览,这些会议和展览,如包装机械设备展、中国包装容器展、中国国际瓦楞展、中国包装印刷展等,其产业信息资源丰富,是全面了解各种先进技术和产业信息的便捷途径。通过行业协会,高校能及时了解展览及会议信息,准确把握行业动态。通过组织师生学习参观,一方面使教师能开阔视野,了解行业前沿资讯,提供了科研合作的机会;另一方面使学生更加了解自己的专业,热爱自己的专业,了解先进的包装行业发展状况,并可以收集就业信息,进一步拓展就业范围。

2.2.4 积极参与协会活动

包装协会还会联合一些企业、高校举办包装设计大赛,这些都给教师和学生提供了学习机会,也推动和促进了包装行业的发展。

包装协会每年都会召开包装行业年会,为企业和企业之间,高校和企业之间搭建了一个合作沟通的平台,提供了校企合作的机会。

2.3 及时掌握企业人才需求 提高毕业生就业率

社会经济的发展关键是人才,市场竞争下的企业最了解行业发展趋势及对人才知识结构和能力的要求,也清楚目前高校毕业生存在的不足和需要完善的地方[5]。通过行业协会,可以及时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提前安排学生进企业实习,了解企业文化,熟悉生产设备,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另外,企业可以择优录用毕业生,降低人才引进成本。每年的校园招聘会,可以邀请企业参加,推荐学生就业,帮助解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积极与行业协会合作,逐步构建专业认证体系,与劳动、人事及相关行业部门密切合作,建立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推行“双证书”或“执业工程师”培训制度,强化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6]。

2.4 发挥协会优势 促进产学研合作

通过行业协会,可以促进校企之间产学研合作。第一,当企业碰到技术问题、无法解决的难题,通过协会协调,高校可以提供技术支持,促进校企合作。第二,高校的科研技术成果通过企业可以转化为生产力,使科研技术成果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第三,高校和企业可以联合申报各种课题,共同研发新技术、新工艺,推动行业的发展。

通过行业协会,企业参与高校的专业建设、师资培养和教学改革,高校对企业开展订单式培养、技术咨询和培训,建立起互惠互利的合作机制,必将调动高校和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且在行业协会的参与和引领下,会引导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变得更加全面,由原来的高校与个别企业合作扩展到了高校与全行业企业的合作。由于行业协会的参与,高校能更真实地了解整个行业的技术、产品、人力资源等现状,更好地把握整个行业对人才的真实需求。

2.5 借助协会平台 提高教师科研教学水平

高校教师许多都是从校门到校门,普遍缺乏工程实践经验,对行业信息缺乏了解的途径,导致高校缺乏能对学生进行工程实践指导的高素质的师资队伍,这也是我国高校实践教学质量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

通过与企业的接触以及产学研合作,教师接触到第一线的生产实际,学习到了新知识,有了更多的实践经验,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提高了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进一步提升了综合科研水平。同时,通过产学研合作,可以把生产实际问题带进课堂,充实丰富了教学内容,提升了学生学习兴趣。借助协会平台,专业教师的收获很大。

一方面,行业协会为教师提供在企业专业实践机会;另一方面,学校可以聘请企业高级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或技术顾问,不定期到学校进行技术讲座、实践指导。这样,建立高校教师参与企业实践的交流机制,必将提高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质量。

3 结语

行业协会在学校和企业之间发挥着积极的桥梁作用,是推进校企合作的重要环节,对培养高质量的工程应用型人才起着重要作用。依托行业协会,高校和企业的校企合作必将更加深入,对提高高校教学质量、提高大学生就业率、提高教师科研水平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韩冰,王章忠,黄晟祥.加强高校/行业协会合作促进工程应用型高级人才培养工作的研究与实践[J].广东化工,2011,38(2):188-189.

[2]邓志新,万守付.行业协会参与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模式创新:以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15,36(27):68-72.

[3]王欣,吴书安,夏晓青.校企合作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4(8):47-48.

[4]曾文武.地方院校与区域行业协会的互动机制及效应的研究[J].宜春学院学报,2010,32(11):58-60.

[5]林健.校企全程合作培养卓越工程师[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3):7-23.

[6]朱闻亚,方锦明.行业协会、企业及高职院校联办专业研究与实践-职教论坛[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22):35-37.

猜你喜欢

行业协会校企人才
人才云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河北省保险中介行业协会
广东省铸造行业协会十周年会庆暨第四届理事会就职典礼成功举行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校企合作对于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探索
机械制造专业校企联合培养机制的探讨
校企合作五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