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骨增量技术在牙槽骨严重缺损植骨重建种植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2018-02-09白连营安新韩树森王芳王春会

智慧健康 2018年2期
关键词:牙槽骨植骨种植体

白连营,安新,韩树森,王芳,王春会

(河北省廊坊市香河县人民医院口腔科,河北 廊坊 065400)

0 引言

牙槽骨良性病变是由牙周炎与慢性根尖周炎引发的牙槽骨吸收与破坏的病变,主要分为牙周炎、根尖肉芽肿等,牙周炎是致使成年人牙齿丧失的主要危险因素[1]。牙槽骨良性病变术后会导致患者牙槽骨严重缺损及牙齿丧失等,严重影响患者正常饮食咀嚼功能等,并带给患者疼痛。本研究通过分析骨增量技术应用于牙槽骨严重缺损植骨重建种植修复中效果,作出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础资料

选取2013年2月至2016年8月我院收治60例牙槽骨严重缺损患者,男36例,女24例,年龄29-69岁,平均(49.4±7.6)岁,60例患者入院后经相关检查显示基本健康状况较好。术前对患者进行全景片和CBCT片拍摄,并计算出牙槽骨高度、厚度(均不超过5mm),所有患者口腔卫生状况良好,依从性较高,无手术禁忌。

1.2 方法

牙槽骨缺损类型包括垂直方向缺损、水平方向缺损、垂直水平方向复合缺损、完全缺损四种类型,根据牙槽骨缺损不同类型采用合理治疗方法,具体方法如下。

垂直方向:前后牙区存在较大差异,对于前牙区牙槽骨缺损严重者,多采用圈形植骨法或上置式植骨法(Onlay)。

水平方向缺损:对部分牙槽骨缺损患者,在植入种植体后稳定情况下,多采用骨组织引导再生方法,对于缺损严重,植入种植体后情况不稳定患者,多采用自体骨上置式植骨法以增加牙槽骨厚度,并根据其稳定情况分期植入种植体。

垂直水平复合缺损:选择L形自体骨移植法,增加垂直及水平双向骨量,并增加移植骨和受区骨床接触面积。

完全牙槽骨缺损:常用方法包括下颌骨块移植、游离髂骨块移植等修复重建方法。

1.3 牙槽骨严重缺损植骨重建种植修复后注意事项

植骨重建种植修复后对60例牙槽骨严重缺损患者进行常规抗生素治疗,并给予患者漱口液清理口腔卫生。使用纱布与四头带对患者自体骨取骨部位进行加压处理。自体骨植入初期,植骨部位可能会出现渗出物,应及时引流。牙槽骨重建后密切关注患者移植骨块固定情况。

1.4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牙槽骨严重缺损植骨重建种植修复情况。

1.5 骨增量技术应用效果

在植骨术后第1天及6个月后、种植术后第1天及3个月后两个阶段分别对患者全口曲面断层片和CBCT片扫描检查,主要检查植骨区骨质情况、种骨区骨质情况。患者植骨部位Ⅰ期基本愈合,且种植修复后未发生感染等不良反应,且未形成窦道。在Ⅰ期植骨重建种植修复过程中,将固定移植骨与受值骨床的微型钛板钛钉取出,可明显观察到两者之间愈合情况较为良好,并且牙槽骨高度超过5mm并大幅增加。对患者进行义齿种植修复,术后9个月观察患者义齿无松动及脱落的情况。

2 结果

患者应用骨增量技术后植骨重建种植修复情况:本组60例牙槽骨严重缺损患者应用不同骨增量技术后,均取得显著疗效。其中植骨成功57例,植骨成功率95%(57/60),植骨存活54例,存活率94.7%(54/57),对整体效果满意患者49例,满意率85.9%(49/57),对患者进行种植义齿修复,完全存活46例,存活率80.7%(46/57)。

3 讨论

Onlay骨移植对于水平牙槽骨缺损、垂直牙槽骨缺损来说,植入种植体后可较好固定,并有良好软组织覆盖,可避免出现开裂现象而导致植入骨暴露及坏死,有效提高植入骨存活率[2]。骨牵张技术应用于牙槽骨严重缺损再造复合修复中有较为突出优势,可解决垂直水平牙槽骨高度不足问题,且植入骨块血供能力较强,可加强新骨快速生长。并且手术过程中,软组织适应性较强,可有效处理软组织不足现象,但操作过程中应注意牵引器位置与方向[3-4]。

自体骨取骨通常选择下颌、髂骨、上颌结节等部位,下颌取骨操作方法较为简单、方便,骨量较足,且造成损伤较小,取骨后发生并发症几率较少,安全性较高[5]。髂骨骨量较为充足,可为大面积牙槽骨缺损进行重组修复,其松质骨含量及细胞成分较为丰富,具有供血足、血质优的优势,植入骨存活率较高,但容易使取骨部位留下疤痕,并且移植骨块吸收过度导致牙床局部出现麻木现象[6]。上颌结节取骨过程及操作方法有一定难度,并且患者取骨后颊部会发生肿胀等不良反应,给患者带来不便,因此临床取骨部位多选择前两者。在对患者进行各种手术前应注重其口腔卫生情况,确保患者口腔无急性或慢性炎症,植骨部位保证充足的血供及良好软组织。术中避免对下前牙根尖及颏神经造成损伤,并对取骨部位行止血处理,若取骨面积较大,可选择骨组织引导再生术[7]。暴露受骨区,使创面露出,使移植骨与其充分紧密接触,并采用微型钛板加固处理。

牙槽骨缺损类型繁多,修复缺损方法也多种多样,随着组织工程学技术不断改进与创新,对传统治疗牙槽骨缺损方法有较大程度影响,此技术对于设备要求较高,且修复过程十分复杂,通常在传统方法无法完成植骨情况下应用此法,因此应综合分析患者牙槽骨缺损情况选用最佳治疗方法[8]。

[1] 杨春羚,陈卓凡,王焱.GBR技术在修复前外科中的应用[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09,25(10):613-615.

[2] 蒋斯,韩泽民.引导骨组织再生技术在牙槽骨植骨中的应用现状[J].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2011,20(8):686-688.

[3] 沈宁,谢小薰,张庆梅.骨增量技术在口腔种植中的临床应用[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4):123-124.

[4] 熊剑英,朱玉叶.GBR技术在30例前牙区种植术中的临床疗效评价[J].内蒙古中医药,2013,32(21):85-86.

[5] 施斌.牙周病导致后牙区牙槽骨严重吸收的种植义齿修复[J].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2010,15(3):106-107.

[6] 郑吉驷,张善勇,杨驰,等.自体块状骨结合引导骨再生技术重建前牙区骨量不足的临床研究[J].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14,12(2):144-151.

[7] Luca Cordaro,蒋析,陈波.种植修复中的牙槽骨重建-根据缺损类型选择重建技术[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12,47(10):580-583.

[8] 姜德志,吴江,屈波.骨增量技术在种植修复上颌前牙缺失的应用[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6,37(5):87-88.

猜你喜欢

牙槽骨植骨种植体
Herbert螺钉合并桡骨远端松质骨植骨治疗陈旧性舟骨骨折
显微镜辅助下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颈椎病疗效研究
翼突种植体植入术的研究进展
口腔正畸中牙槽骨高度的研究进展
牙周膜干细胞BMP-2-PSH复合膜修复新西兰兔牙槽骨缺损
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临床中的应用
牙齿松动,越拖越难治
磨牙根柱对牙周炎患者牙槽骨吸收的影响
椎管减压并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分析
短种植体在上颌后牙缺失区的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