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能工巧匠”克难题

2018-02-08李江

中国质量监管 2018年6期
关键词:能工巧匠扬子江氧量

文|李江

2016年8月,第41次国际质量管理小组竞赛(ICQCC)在泰国曼谷举行。扬子江药业集团“STAR”QC小组参赛的“设计头孢粉针剂A品种生产线充氮装置,降低头孢粉针剂产品残氧量”课题,从高手云集中脱颖而出,勇夺金奖。

若非亲眼所见,很难想象这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创新成果,由扬子江药业集团几名普普通通的蓝领工人发明创造。第一发明人陈巧根,现任扬子江药业集团海吉公司工程设备部副部长,他和团队历时200多个日夜艰辛探索,终于攻克了这一行业公认的难题。

头孢粉针剂作为扬子江药业集团的拳头产品之一,年销售额达数十亿元。但在临床用药中,却面临着化学稳定性较差、易氧化变色、有效期内头孢聚合物上升等问题,业内普遍采用充氮保护,以降低残氧量,确保产品质量稳定受控。向来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扬子江人,决心改变这一现状,并将目光锁定国际同行最高水平:产品残氧量控制标准由原来的8.0%降至3%以下。

以陈巧根为首的QC小组欣然领命,踏上攻关的征程。为了不影响车间正常的生产和供货任务,他们利用业余时间备战。既要通过充氮降低产品残氧量,还要考虑产品的装量损失,这是他们面临的最大挑战。陈巧根等人通过研究A品种的生产工艺流程,对充氮的节点选择进行分析,经过近3个月的摸索探讨,最终找到了最佳技改该案。此时,设计最适合的充氮装置又成为关键。为确保产品无菌,陈巧根对充氮装置各部件选材和细节构造进行细化,根据最佳方案绘制图纸,筛选制造商进行磨具加工,同时组织对影响充氮效果的3个变量进行反复试验,最终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在同事眼里,陈巧根不善言词,是大家公认的“能工巧匠”,什么样的技术难题都难不倒他。在这次攻关中,他放弃了所有节假日的休息,对家人和孩子无暇顾及,内心满是愧疚。他用沉甸甸的荣誉,对家人进行了最好的回报。

猜你喜欢

能工巧匠扬子江氧量
含硫废弃物系统、反应炉燃烧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一种催化器储氧量的测试及计算方法
残氧量模型的修正方法在比例控制型烧嘴上的应用
看图猜熟语
本刊启事
扬子江药业
职业学校兼职教师队伍管理政策执行研究
打造更多的“能工巧匠”
第四届扬子江诗学奖
论“专业教师进企业,能工巧匠进课堂”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