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语境下的文化自信和文化安全

2018-02-07张雪侠

法制与社会 2018年3期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摘 要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语境下的文化自信,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确信与坚持,以及马克思主义对市场经济多样性文化一元化指导作用的自信。文化自信是“四个自信”的基石、是实现“四个伟大”的动力源泉、是中华民族“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助推器。维护国家文化安全,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思想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文艺,推动文化事业产业发展。坚定文化自信是保障文化安全的有力武器,维护文化安全是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基础。

关键词 习近平 新时代 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 文化自信

作者简介:张雪侠,河南城建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文化安全。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8.01.298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把十八大以来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概括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通过的党章修正案把此确立为我党的行动指南,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这是党的十九大在理论上的最大贡献和创新。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求“全党要更加自觉地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而文化自信,被视为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回顾了5年来我们在思想文化建设中取得的成就: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大幅提升,我们的文化自信得到彰显。同时也指出文化领域存在的困难和挑战:社会文明水平尚需提高……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依然复杂,国家安全面临新情况 。这里的新情况主要是指文化安全面临的新情况。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党全国人民发出了“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的伟大号召,以文化自信维护文化安全,进而促进国家的安全。

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语境下文化自信的内涵及其现实意义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时代高度和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高度,将“文化自信”阐释为继“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之后的第四个自信。

(一)文化自信的内涵

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国家、政党以及社会民众对自身文化的自我肯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自我确信和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语境下的文化自信,就是在对社会发展规律和时代发展潮流的深刻把握中,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我坚守,对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的自我坚定,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在争取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的艰苦卓绝斗争过程中形成的革命文化的自我确认,对党领导人民群众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创造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高度自我确信,对中华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文化多样性中马克思主义的一元化指导作用的自我坚持。

中华文化有5000多年的发展史,其铸造的历史辉煌令人刮目。我们有充足的理由对自己的文化充满自信。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

(二)文化自信的现实意义

1.文化自信是“四个自信”的基石。“文化自信是一种自我肯定、自我相信的心理状态,它象征着从容、奋发的勇气和创新的活力,同时它是一种信念,有了自信才能勇于克服困难和挑战。”

习近平总书记认为文化自信具有“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力量,“我们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持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社会的灵魂,也是国家民族信仰信念的底气和支撑。“四个自信”中,道路自信说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径和方向,方向的正确有赖于思想文化的正确;理论自信说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动指南,正确的行动指南依赖于指导思想理论的科学;制度自信讲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为规范,“优良的制度产生于相应的观念,制度的有效落实则更需要观念的推动。因此,相比其他因素,文化才是国家(或地区)成功的关键,是其事业能够不断向前推进的根源。”

2.文化自信是实现“四个伟大”的动力源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十九大报告指出,实现这个“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必须加强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必须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今天,我们要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都离不开文化所激发的精神力量。当今世界,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文化是决定国家、民族和个人经济命运的关键因素。……文化可以用作设计关于社会、经济和军事结构与机构的宏伟蓝图,从而对民族国家与国际社会的行为和前途产生强烈的影响。” 中华文化蕴涵着实现伟大梦想的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深入推进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需要充分汲取中华民族数5000多年来积累下的伟大智慧,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伟大指导,总结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伟大经验,以高度的文化自信,激发全体中华儿女共同创造中华民族新伟业的智慧和力量。

3.文化自信是中华民族“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助推器。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中国共产党人95年的奋斗历史表明,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有赖于文化的觉醒,文化的觉醒让中国共产党人对文明和进步有了追求和向往,对社会发展规律逐渐有了清醒认识,对历史任务有了主动担当,中华民族洗刷了近百年的恥辱,终于站起来了,让中国人在近代历史上第一次对自己的文化有了自信。国家富裕有赖于文化自信,文化自信让我们“获得坚持坚守的从容,鼓起奋发进取的勇气,焕发创新创造的活力” ,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展现出蓬勃生机,中华民族正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但是中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中国要从“富起来”到“强起来”,力量源自于文化自信,文化自信同样也是中国“强起来”的助推器。endprint

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语境下的文化安全及我国文化安全面临的挑战

(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语境下的文化安全内涵

文化安全是近年来国家安全研究的重点,对何为文化安全,学术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认为文化安全是主权国家的文化领域外部不受异域文化的侵蚀、内部自身文化的延续和发展不受危险的客观状态和主观感受。文化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深层次内容,是社会制度、国家政权得以建立和维护的重要基础。“文化的认同感、整合能力是政治上得以克服地理上的离心力并使其超越一般的政治组织成为一种可能。而文化安全与否的一个重要表现就在于它能够在多大程度上使人们在国家和民族问题上形成高度一致的认同。因为只有这种认同,才能形成有效的整合能力。这种整合能力是一个国家兴盛所需要的凝聚力程度的表现,更是一个国家安全稳定的基石。”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要“提高文化开放水平”、“切实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此后,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的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又首次正式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指出文化安全是国家安全的保障,我国要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安全道路。十九大报告中,对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这是维护文化安全的核心内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根本保障;“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和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是维护国家安全的路径选择。

(二)当前我国文化安全面临的挑战

1.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泛化、弱化问题严重。冷战结束后,西方国家开启了“文化入侵”模式,对其他国家尤其是社会主义国家实施文化侵略,以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之目的。他们美化资本主义,推行历史虚无主义,歪曲、丑化社会主义及国家领导人、英雄人物,攻击社会主义国家制度,宣扬普世价值。特别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社会矛盾和问题交织叠加,就业、失业、贫富差距加大等社会转型期的问题凸显,致使我国部分民众对原有的马克思主义信仰产生了怀疑,马克思主义信仰出现危机。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存在被消解的危险。随着全球化的发展,网络信息技术在全球井喷式的增长和应用,西方国家的价值观伴随着其强大的文化产业和文化产品使渗透变得更加隐蔽和迅速,冲击着我国的文化产业,影响着我国人民尤其是青少年的价值认同、文化认同,传统的价值观正在被功利价值观消解,给我国的文化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使我国的文化处于不安全状态,对国家安全造成威胁。

3.民族传统文化影响力弱化。民族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思想灵魂,它积淀一个民族和国家全部文化的创造和文明成果,蕴含未来的可持续发展的精神基因。我国的传统文化是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并且唯一没有断流的文化,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然而,旧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事实,让国人对中华文化的合理性产生怀疑,批判糟粕的同时也摒弃了一些精华,削弱了我们的文化自信。再加上文化大革命中对传统文化的戕害,当今时代经济全球化大潮和西方文化的冲击,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外来的激荡,使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和价值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拷问。很多民族传统手艺消失,青少年热衷过洋节而漠视传统节日,非物质文化遗产被掠夺,等等,民族传统文化的境遇令人担忧。

4. 文化产品和文化产业竞争力不强。虽然“十八大以来,我国已经成为世界图书出版第一、电视剧制播第一、电影银幕数第一,电影市场世界领先,一批文化精品力作引起强烈反响。” 但是和世界上一些文化强国相比,我们的文化产品和文化产业竞争力还不强。2016年3月,文化部部长雒树表示:“将继续构建文化产业体系,使之在‘十三五末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在国家GDP比例的比重从2014年的3.76%,增长到2020年的5%以上。” 而早在2011年发布的《文化软实力蓝皮书: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报告(2011)》就显示世界各国文化产业总值占GDP总量的比重不等,美国是25%左右,日本是20%左右,欧洲平均在10%- 15%之间,韩国高于15%。

三、文化自信和文化安全的内在生成

(一)文化自信是文化安全的应有之义

价值观和意识形态是文化最集中的体现形式。一个国家的文化自信是该国人民对于以价值观与意识形态为核心的本国文化的确信与坚持。价值观是文化的精髓与灵魂,是民族的精神之源和力量之本。2014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大师生座谈会上指出:“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宣扬中国价值观的重要举措,更是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途径。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 “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并提出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 ,这充分说明了维护文化安全的着力点和落脚点是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安全。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的自信就是文化的自信,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安全就是国家文化的安全,维护文化安全,关键在于维护主流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的安全。从这个意义上说,坚定文化自信,是维护文化安全的应有之义。

(二)坚定文化自信是保障文化安全的有力武器

今天,在我国社会深刻变革和对外开放日趋扩大的条件下,我国的文化建设面临着严峻的问题: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逐渐泛化、弱化,一些人理想信念动摇,信仰缺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还没有在全体人民中培育成熟,一些人价值观颠倒、错位;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渐渐消逝;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尚未全覆盖,一些腐朽落后思想文化沉渣泛起;历史虚无主义、文化虚无主义正迷惑着我们的青少年,妄图诋毁我們的领袖、英雄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奋斗的历史;新自由主义、新保守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新民族主义、后现代主义等思潮试图左右我们。坚持文化自信实际上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自信,就是坚持价值观的自信,就是坚持中华文化的自信,就是坚持革命文化的自信,就是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坚定文化自信有助于保持我们思想的定力,增强文化的底气,有助于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有助于明辨是非,传好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从而有效地同危害文化建设的错误做斗争,有力维护我国文化安全。endprint

(三)维护文化安全是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基础

自信源于安全,没有安全感,就没有自信心。对于人是这样,对于文化也是这样。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偉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文化的繁荣兴盛,文化的繁荣兴盛,源于高度的文化自信。只有充分的文化自信,才有可能推进深入扎实的文化建设,构筑起文化安全的坚固堡垒。文化上的安全,反过来成为一个国家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基础,“没有文化安全,文化强国就难以建成;建不成文化强国,文化安全基础也不牢固。只有坚守文化安全底线,减少和消除威胁文化安全的内外因素,才能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健康发展。”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实现文化善治、社会发展与国家安全的有机互动,坚定文化自信,才能维护文化安全,我们的文化强国梦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才能实现。

注释: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17-10-19.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07-02.

邹慧.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习近平文化思维的逻辑理路.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3).150.

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05-19.

曾麒玥.文化自信的实现路径——习近平的文化自信观探究.社会主义研究.2017(4).10.

[美]麦哲(M.J.Mazarr).文化与国际关系:基本理论述评.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1997(4).14-15.

赵银平.文化自信——习近平提出的时代课题.理论导报.2016(8).9.

胡恵林.中国国家安全.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18.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日报.2013-11-13.

十九大代表聚焦文化建设发展:谱写中华文化新史诗.http://media.people.com.cn/n1.2017-10-21.

文化部:2020年文化产业预计占国家GDP5%以上.http://news.ifeng.com/a,2016-03-13.

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4-05-05.

秦龙、肖唤元.“两个巩固”:新时期意识形态工作的科学指南.求实.2015,(7).44-48.

《总体国家安全观干部读本》编委会.总体国家安全观干部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114.endprint

猜你喜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新闻媒体坚定文化自信的思考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学生社团建设
贾康:“中国特色”的独立思考的知识分子
如何让西方文化帝国主义“退场”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中国特色”的低速电动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