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赏石全形拓之美

2018-02-07李文联

中国经济报告 2018年2期
关键词:天工赏石奇石

李文联

奇石本是无情物,但因人的“迁想妙得”,仿佛拥有了人一般的心性,开始与人招呼,绽放出万千姿态

中国的赏石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因历朝历代文化名人的赏玩和传播,中华赏石艺术有了鲜明的民族特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赏石文化,渗透于人类文明进程之中。

赏石的始兴,源于人们在精神上的解脱,对自然山水的向往。赏石与自然界的高山和沟壑有太多的相似之处,人们赏石,看到了山,看到了山林中的沟壑,足不出户而心游万仞之巅,醉情于乾坤之奇、自然之美,乐此不疲。

历代文人墨客,特别是古今名人对赏石更是情有独钟,千百年来在中国形成了独特的赏石艺术。有两千多年传统的赏石艺术迈入二十一世纪后,有了新的发展。在齐鲁大地的淄博,中国知名全形拓艺术家张洪雷,经过十余年的学习、钻研,在传统全形拓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将赏石的气韵和瑰丽拓于纸上,并邀请书法、绘画、古诗文等名家进行题跋和配画,将赏石艺术的山水情怀与全形拓的技艺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共同解读“赏石”文化,开创了“赏石全形拓”这一全新的艺术形式。

全形拓,又称立体拓、器物拓、图形拓,是一种使用墨汁和宣纸,辅以素描、绘画、裱拓、剪纸等技法,将青铜器等器物的立体形状复原到平面拓纸上的传拓技法。而赏石全形拓是在传统平拓的艺术表现手法上,借助三维透视方法,将立体的赏石转移到平面拓纸上的一种技艺方法。

相较于平面的碑帖拓片和立体的青铜器全形拓,赏石全形拓对传拓技艺的要求更加严格,需要表现的细节更多。譬如,如何在纸上表现出石头前后、高低、轻重、褶皱、坚硬等空间和肌理,这对所有全形拓研究者都是一种考验。在所有传拓类别中,其难度也最大。

在赏石全形拓中,艺术家充分融合了赏石艺术与全形拓技艺的优点,将奇石的纹理、气韵、风采,一丝一缕地拓于纸上,远观可见其神韵,近看可赏其纹理,不仅奇石的姿态婉然,而且纹理清晰可见,触手可及。同时,作品中不仅还原了传统赏石的真实造型和天然形态,还表现出了体态嶙峋、峰峦叠嶂、棱角纵横、丘壑褶皱的空间和肌理,展现出一幅别出心裁又栩栩如生的艺术画卷。仅在一方拓卷之上,便可赏奇石万象,览名山大川;可领略传统赏石裁云漏月的造型美,感受传统赏石“瘦、漏、透、皱”、亦丑亦美的真谛。

张洪雷先生的赏石全形拓艺术得到了国内许多书画名家、文化学者的赞赏。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國成语文化研究会理事魏暑临先生曾为其湖石全形拓撰诗数首。在魏暑临先生赠送张洪雷的《湖石全形拓序》中写道:“夫金石者人工,湖石非也。以人工致人工,易成其功,以人工致天工,恐达人亦难为矣。人工易补,天工难全。若损天工,则徒成工艺品也,非文人品也,更何论其气质也。此洪雷先生苦心经营者,拓其外而得其内,非等闲而为者也。是以忘石得神,有会文人,亦无碍其是否‘金石者也。”

“片石东溪上,阴崖剩阻修。雨馀青石霭,岁晚绿苔幽。从来不可转,今日为人留。”奇石本是无情物,但因人的“迁想妙得”,仿佛拥有了人一般的心性,开始与人招呼,绽放出万千姿态。当你如此用心地欣赏这个世界时,世界便和你有关了。

(作者单位为山东省淄博市鸿磊金石拓片艺术博物馆)endprint

猜你喜欢

天工赏石奇石
天工云锦继梦涟漪佳地
“强国工匠”朱小坤 率队成就大“天工”
赏石·人
赏石·图
赏石·景
赏石拍卖新观察
2016 年广西工艺美术作品“八桂天工奖” 部分获奖作品选登②
奇石欣赏
巧用俏色做文章 浑然成趣巧天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