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诗经》通假字

2018-02-07叶婷婷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8年1期
关键词:诗经

叶婷婷

摘 要:在古书研究中,汉字通假现象很常见。若不明通假,理解古文会有很大难度。《诗经》作为先秦文献的代表作,其间存在大量汉字通假现象。本文主要依据语音关系从通假三个条件出发,对《诗经》通假进行界定,分类梳理其使用情况,总结通假在汉字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诗经》 通假条件 通假界定 通假分类

一、引言

中国自古以“诗国”闻名于世,孔子亦云:“不学《诗》,无以言。”作为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篇数为305篇,因此又被称为《诗》或《诗三百》,按风、雅、颂三部分编排,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它收录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语言形式生动形象,内容丰富多彩。

在古籍文献中,尤其是先秦作品,通假现象很常见。《诗经》自成书以来,一直为人们所吟诵。在历经社会变迁、时代更替以及后代文人墨客口耳相传之后,一部分的文字形式发生改变,字义有所转变,产生了大量的通假現象。学者对《诗经》各方面研究成果显著,其中通假字方面的研究,如丁忱(1983)就两个问题:通假字是否只有语音关系而无意义联系、通假字是否就是 “写别字” 来展开讨论,并指出掌握通假字的重要意义。刘精盛(2001)对高亨《诗经今注》中滥言通假现象进行较为全面的评议,提倡后人要尊重历史,尊重当时的语言事实 ,斟酌旧说,改而有据,不要掺杂主观臆断。罗璇(2007)从目前《诗经》通行的译注当中,来整理出四类误释通假字情况,并进一步指出要将通假字与假借字、异体字、古今字以及词义引申区分开。本文通过探究《诗经》中通假字的使用情况,对于把握《诗经》的内涵和意义、了解先秦时期的语言面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诗经》通假字的概述

(一)概念的界定

通假字大量存在于古书之中,是造成古书难于理解的原因之一。据统计,《诗经》中通假字数量高达几百条,要想研究其中的用字情况,必须对通假字概念有所把握。我们最早接触的是东汉许慎 “六书” 之一假借的观点,即 “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一般将其作为对 “通假” 最早定义。但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这个定义的片面性日益显现,如本有其字,而临时改用别字的问题。直到清代,语言学家才开始正式区分“六书”中的假借和通假。如王引之在《经义述闻》中说到:“经典古字,声近而通用……往往本字见存,而古本则不用本字而用同声之字,学者改本字读之,则怡然理顺,依借字解之,则以文害辞”。《汉语大词典》对通假概念界定为:“用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替本字。严格说,与本有其字的假借不同,但习惯上也通称假借。”总而言之,通假是指古代汉语书面语里同音或音近字的通用和假借。值得注意的是,通假是“本有其字”的借用,假借字是“本无其字”的借用。

(二)通假的特征

判定是否属于通假,必须要同时遵循三个条件:通假字与本字的声母、韵母要相同或相近;通假字与本字要同时代并存;通假字与本字的意义无联系。如《诗经》相彼投兔,尚或先之。在这个句子中“投”为“度”的假借字。“投”,定母侯部;“度”,定母鱼部。两者古音声母皆属定母。“投”和“度”两者在春秋时期同时存在。“度”本义是计量长短的标准、尺码。而“投”表示扔、掷等,两者意义不同,当视为通假。

然而在分析通假字时也要注意,通假字独有的特点,注意区分它与古今字、异体字的差别。如:

1.与古今字的异同

通假字与古今字有两方面的相同点,两个字的字形要表示同一意义,并且存在语音关联。不同点可以从三个方面去归纳。

(1)时间:相同意义的字,古今字有用字时代的先后,而通假字与本字可以同时代出现,无先后之别。

(2)意义:古今字的古字与今字有意义联系 ,而通假字与本字要受语境的限制。

(3)字形:古今字有相同的形体构件,通假字可有可无。

2.与异体字的异同

通假字与异体字读音相同,都是两个不同的字形来表示同一个意义。不同点在于:正体与异体意义相同,而通假字的意义需要依附于具体语境。

鉴于通假字的整理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将从这三个条件出发,对《诗经》中的通假字进行界定,特别是将其与异体字、古今字区分开来,力求对《诗经》作系统的归纳梳理。

三、《诗经》通假的类型

我们对《诗经》通假字进行研究,必须要认清通假字的形成因素。综合而言,通假字的产生一般是由于古人记音写别字、用字不规范引起的,还有就是避讳而刻意为之。在《诗经》中,通假字使用丰富,向熹的《诗经词典》中指出《诗经》中一共出现了两千八百多个单字,而据统计其中多达五百多个字具有通假用法,较于《楚辞》《尚书》《春秋》等古籍,其通假数量最多。本文主要从《诗经》中用字最多的字音方面去入手,对其中的同音通假、双声通假、叠韵通假和音近通假等进行详细考究。

(一)同音通假

所谓同音通假,就是指用读音相同的字作为本字的借字,二者的声母、韵部和声调完全相同,即通假字与其本字在上古读音是相同的,所以也称其为双声叠韵通假,这类用例在《诗经》中最为丰富。

(1)毖泌

毖彼泉水。——《诗经·邶风·泉水》

“毖”为“泌”的借字,译为泉水涌流的样子。《说文》:“毖,慎也”。“毖”与“泌”上古同属帮母质部字,当为双声叠韵的通假。

(2)鬯韔

抑释掤忌,抑鬯弓忌。——《诗经·郑风·大叔于田》

“鬯”为“韔”的借字,在此处指代弓袋。《说文》鬯部:“以秬釀郁艸,芬芳攸服,以降神也”;《注》:“鬯弓,弢弓”。上古“鬯”、“韔”均属于透母阳部,二者上古声韵相同,当为双声叠韵的通假。

(二)双声通假

所谓双声通假,就是用上古读音声母或发音部位相同的字作为本字的借字,即指二者的声母或发音部位相同,而韵部相近的通假。根据本字和借字所属声母的不同,可以将这类通假分为以下两小类:endprint

1.正纽

正纽就是指本字和借字的声母在上古属于同一母,即二字的声母完全相同,韵母相近而声调不一的字。正纽又被称为同母双声字。如:

(1)假格

大夫君子,昭假无赢。——《诗经·大雅·云汉》

“假”为“格”的借字,《集传》:“假音格,假至也”。向神祷告,昭示其诚敬之心以达于神。 “假”,见母鱼部;“格”,见母铎部。“假”、“格”古音属于同一声部:见部,二者为同母双声关系。

(2)役颖

禾役穟穟。——《诗经·大雅·生民》

“役”为“颖”的借字,《毛诗》小笺:“役者,颖之假借”。 “役”,余母锡部;“颖”,余母耕部。古音“役”与“颖”声母同属余母,同属同母双声关系。

2.旁纽

旁纽就是指本字和借字的声母在上古雖不属于同一母,但其声母的发音部位相同,也就是分布在唇、舌、齿、牙、喉五音中的一类,进而二者具有邻近的声类,发生语音关联。如:

(1)且徂

女曰观乎,士日既且。——《诗经·郑风·漆消》

“且”为“徂”的借字。《经典释文》:“且,往也”,《尔雅》:“徂,往也”。“且”,清母鱼部;“徂”,从母鱼部,“且”从清母转为从母,两母上古均为齿音,故二字属于旁纽。

(2)箦积

瞻彼淇奥,绿竹如箦。——《诗经·卫风·淇奥》

“箦”为“积”之借字,《毛诗》:“箦,积也。”, “箦”,庄母锡部;“积”,精母锡部,“箦”庄母转精母,庄母、精母上古皆为齿音,所以“箦”“积”为旁纽。

(三)叠韵通假

所谓叠韵通假,就是指用上古韵部相同的字作为本字的借字,即指二者的韵部相同,而声母相近的通假。根据本、借二字所归韵部的差异,将这类通假分为下列几种情况:

1.同韵叠韵

同韵叠韵,就是指本字与借字的韵部在上古时期同属于同一韵部。

(1)匪斐

有匪君子,如切如蹉,如琢如磨。——《诗经·卫风·淇奥》

马瑞辰《诗经通释》:“匪即斐之假借”。“匪”,帮母微韵;“斐”,旁母微韵。二字韵部同属微韵。

(2)剥扑

八月剥枣,十月获稻。——《诗经·幽风·七月》

此句译为:八月开始打红枣。这里“剥”为“扑”的借字。“剥”,帮母屋韵;“扑”,滂母屋韵。“剥”、“扑”二字上古韵部相同,同属屋韵。

2.旁转

旁转即古韵阴、阳、入三类韵部的字在本类与邻近各韵部可以发生相互转变。如:

(1)胥斯

民胥效矣。——《诗经·小雅·角弓》

“胥”为“斯”的借字。“胥”,心母鱼部;“斯”,心母支部。“胥”、“斯”二字属于邻近的韵部——阴声韵,二者为阴声旁转。

(2)愉幽

或春或愉。——《诗经·大雅·生民》

“愉”为“幽”的借字。“愉”,侯部;“曾”,幽部。“愉”为“幽”二字属于邻近的韵部——阴声韵,故二者为阴声旁转。

(四)音近通假

所谓音近通假,就是指用上古声母、韵部相近的字作为本字的借字,即本字和借字的上古读音相近,这类情况的通假较少,而且较为繁杂。如:

以我覃耜,俶载南亩,播厥百谷。——《诗经·小雅·大田》

“覃”为“剡”的借字,《集传》:“覃,利,音剡”。“覃”,定母侵部,“剡”,谈母余部。“覃”定母转谈母,二者旁纽双声;“覃”、“剡”二字属于邻近的韵部——阴声韵,二者阴声旁转叠韵。

四、结语

《诗经》体现了先秦时期语言文字面貌,为上古语言研究提供了依据,对后世的语言文字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理解以及翻译古文时,若不明通假,则会产生望文生义的的错误解读。我们知道,古代汉语主要是以单音词为主,通假字多起来之后必定会造成文字使用混乱的局面,本字与借字之间矛盾与日俱增。所以为了适应汉语广泛用字需要,出现了“造字现象”,即在原有字形的基础上加上区别符号,换成新字。换句话说,由于通假关系而引起汉字字形的孽乳分化,对推动新字的发明创造、对形声字的产生都起到了积极作用。如《诗经·小雅·蓼莪》:出入腹我。“腹”为“复”的借字,“腹”是形声字。弄清《诗经》中的通假字,对我们理解中华的经典古籍《诗经》以及其他文献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促进汉字走向成熟,推动语言学、文字学等学科发展。

参考文献

[1] 丁忱.《诗经》通假论[J].华中师院学报,1983(4):23-30.

[2] 郭锡良.汉语古音手册[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

[3] 刘精盛.《诗经今注》滥言通假评议[J].古汉语研究,2001(1):83-86.

[4] 罗璇.《诗经》通假字辨正[J].惠州学院学,2007(4):73-76,128.

[5] 马贵丰.浅谈通假字的辨识[J].东疆学刊,1987(3):71-74.

[6] 王引之.经义述闻[M].江苏: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

[7] 王力.古代汉语(第二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1.

[8] 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96.endprint

猜你喜欢

诗经
《诗经》中走出的“庄姜”
《诗经·国风·周南·桃夭》
《诗经·邶风·击鼓》
《诗经·郑风·野有蔓草》
遇见最美的《诗经》
小心翼翼
《诗经》研究七十年管窥
巧用《诗经》解难题
“啡”我思存
房县让“诗经文化”唱响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