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末民初武术转型的内在诉求和当代的启示

2018-02-07林小美

浙江体育科学 2018年4期
关键词:中国武术武术转型

徐 曼,林小美

(1.浙江大学 公共体育与艺术部,浙江 杭州 310058;2.浙江大学 教育学院体育学系,浙江 杭州 310028)

清末民初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社会剧烈变动、精神危机凸现而各种思想学说又百花齐放的时代。在这样一个充满忧患与动荡不安的时代,武术作为挽救民族危亡的一个重要手段而逐步兴起,并在中西文化的碰撞下进行了适时地转型,不仅影响了中国传统武术的发展,也奠定了中国现代武术产生的基础,完善了中国武术的教育体制,继而为中国武术的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而当代中国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又一次深刻裂变的重要阶段,虽然其内涵颇难与清末民初时期同日而语,但同样处于急剧变革的社会转型期。此时,适时地重新审视清末民初的武术,攫取清末民初武术在民族沉浮中发挥的作用及价值,以期为变革期的中国武术的转型和发展注入新鲜的血液与活力。

1 从“三时段理论”解析清末民初武术的转型

“三时段理论”是法国著名历史学家费尔南·布罗代尔所创立的史学理论与方法,它包含了长时段、中时段、短时段的史学理论。运用三时段理论审视清末民初武术的转型将有助于对武术的全面把握、清晰认识,以及客观公正的评。按照布罗代尔的“三时段说”[1]的分析,中国武术从古至今的历史发展,是一个“长时段”的贯通,在长时段中又有很多重要的历史环节而构成了中时段。如果将中国武术发展的历程作为一个整体来看,清末民初的武术在新型传统的形成过程中,恰恰处于转型和构型的关键环节,其可谓是中国武术发展历史长河中的一个“中时段”的主要阶段,在此阶段中,又存在着先后四个事件的“短时段”[2]。即武举制的废除;1909年霍元甲创建上海精武体育会;1914年马良创办武术传习所,推广“中华新武术”;1927年中央国术馆的建立。这几个具有历史标志性事件,不仅是武术转型的一种外在标志,同时也反映出了武术转型的内在诉求。将武术放置于长时段来看,清末民初武术的转型既是西学冲击与之结合的结果,也是中国武术发展的自省过程。

1.1武术中国历史“长时段”的贯通

武术起源于人类的生存自卫斗争中,发展于中国古代的战争中,是古代战争的重要军事手段,是国家暴力机关无上权力的代表。随着火枪火炮逐渐登上历史的舞台,作为冷兵器时代配套的武术也与战争逐渐分野。20世纪初西方文化的大量入侵,使得当时社会政治局面错综复杂,为振奋民族精神,弘扬民族文化,武术以“国术”的角色进入到社会的各个角落。当今,伴随着高科技现代化信息时代的到来,武术以其健身、防身、修身、养身的特点不可替代地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代表在世界范围内得以传播。纵观武术在中国历史长时段中的发展,我们不难看出,武术从起源到各历史时期的演变和发展,它总是与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息息相关,由此可见,武术的发展始终贯通于中国历史的“长时段”之中。

1.2中国武术“中时段”时期的整体转型

清末民初,在中华民族即将面临亡国、亡种、亡族、亡文化的时候,武术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代表被重新推上了历史的舞台,武术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使武术从一种杀戮的手段慢慢淡化转向成为提升内在修为的途径。

清末民初是中国武术发展“中时段”时期的特殊阶段,由于社会环境的大变革迫使清末民初的武术进入全面转型时期。这种转型不仅仅表现在技术上的改进、观念的转换,更体现在武术与文化思潮的紧密结合,武术与民族精神上的高度统一。在名人志士的倡导下,在民族崛起和振兴思想的指引下,武术的内涵不断地丰富,作为保家卫国的手段其政治功能逐渐凸显,最终被国人称之为国术。其次,这一时期武术以一种崭新的身份进入了近代的教育系统,并以此奠定了日后的武术教育制度。另外,这一时期武术由于西方科学的介入,使武术在西方科学研究的解释下,得到了一种全新的尝试和诠释。第四,武术社团的建立,使武术在民间得以衍生的同时,也使武术的整体运行系统产生了巨大变化,继而为今后武术发展的方向、框架与理论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在社会背景下催生所形成的武术多元化功能,不仅是清末民初武术转型的产物,也是武术发展跨入新时代的里程碑。

1.3清末民初中国武术“短时段”的剖析

短时段主要指历史上的突发事件,例如政治革命、战争、自然灾难等等内容,相当于传统的政治编年史[3]。清末民初的政治革命及社会变革,使武术经历了一段从蒙醒到觉醒、再到醒悟的过程。

蒙醒期,1901年武举制的废除标志着冷兵器的战争走向了黄昏,武术总体上退离了战场,一直以军事为主要功能的武术在时代的变化中逐渐磨灭了其与生俱来的暴戾之气。是生是灭的抉择,不仅是当时武术所面临的现实问题,同时也迫使武术为生存而发展,从而推进中华武术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觉醒期,西方文化的入侵,中国民族精神的缺失,使具有爱国主义传统的中国人民对武术有了重新的认识。在新旧文化、中西文化之间冲撞、变革、交流、吸收、融合中,1909年上海精武体育会的创建以及1914年武术传习所的创办,为武术的改良创造了条件,为武术的传承拓宽了路径,促使武术从形式到内容,从理论到实践,以及武术的功能和社会地位,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醒悟期,如果说清末民初,武术与西方近代体育之间,更多的表现为一种抵制、一种抗争的话,那么自1927年中央国术馆的建立开始,武术在传承方式、竞赛形式等方面上,开始反省自身的不足,并借助西方体育发展模式对武术的练习形式、练习手段以及竞赛要求等方面进行了科学的规范。在中西文化的融合下,武术进行了自我的改造,促进了武术的近代化发展进程。

清末民初中国武术的若干个“短时段”,不仅使武术文化体系逐歩趋于成熟,同时还使武术渗透于社会的各个角落和各个层面,进而推动着武术的传承方式、功能、价值等向多样化方向迈进。

2 清末民初武术转型的内在诉求

清末民初武术的转型一方面是由于受到当时西方体育及西方文化大量侵蚀的社会背景影响,但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武术自身为寻绎发展、顺应适时而进行的转型,继而使清末民初的武术更具有深度、广延和包容性。

2.1武术转型的功能诉求

起源于军事的武术由于冷兵器时代的结束,武术的军事功能逐渐退化。然而,随着民族主义与军国民主义的迅速崛起,国人对具有本民族特征的军事化训练内容和手段产生了强烈的需求,武术作为旧时代军事训练的遗存,无疑是国人进行军事化训练的最佳方式。为适应民族特征军事训练的要求,以德式兵操为参照的中华新武术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时而生,它是中国武术“兵操化”改良的产物。由此在清末民初武术的军事功能再次显现。

清末民初时期,在一些社会名流和教育家的组织下,以推广和研究武术为宗旨的武术社团应运而生,以育人为目的的学校武术得以回归。随着武术社团的兴起,以及现代武术竞赛的出现等不仅使封闭保守的武术传承方式被冲破,也使武术的功能从军事为主逐步向健身、教育、娱乐乃至审美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多元化方向发展。学校武术的回归,使武术的传承形式由家族式、师徒式,改为一对多的老师和学生的公开集体授课形式,将原来口传身授、徒承师授的小农经济教育方式改变为课堂式的团体教学的传习方式,进而使一些原来散存在民间靠口传身授的武技,被整理成规范的图解教材,继而大大推动了武术理论体系的丰富和发展。武术现代理论体系的建立、武术功能多元化的发展以及武术教学形式的统一,都是在不同程度上摒弃了武术固有的门派陋习和狭隘的地域观念,促进了武术不同门派之间、武术与西方体育项目之间、男女之间的和谐发展。

2.2武术转型的价值诉求

在历史动荡的清末民初,因各种思潮的不断波及而使武术被赋予各种使命与价值,此时的武术发生了历史性的升华,其社会地位得到高度的提升,甚至被国人美誉为国术。

在西方体育文化的影响下,武术从价值观到运动锻炼思想, 从教习到表演和竞赛方式, 都向着科学化与规范化的方向演进。武术外延的转变,是武术的文化价值、教育价值以及体育价值逐渐形成的一种过程。清末民初武术的内外转型,使武术逐渐勾勒出了武术与中国文化、武术与现代教育等多方面水乳交融的新面貌。

2.3武术转型的精神诉求

清末民初伴随西洋体育涌入所产生的辐射和诱导效应,使得武术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以体育训练为手段,以民族精神为教育理念,以增强体质、提升国家力量为目标的武术救国论下,武术逐渐成为“强种与复兴民族的工具”。在强种强国理念的倡导下,尚武成为当时社会的流行。

在求得生存、汲取养分和重获新生的土洋体育之争中,在中华民族文化的孕育下,武术进行了演变和发展。清末民初武术自身的不断演进使武术与民族文化、民族精神得到了进一步的融合,使这一时期的武术成为民族英雄的代名词。

3 “变则通”清末民初武术转型的当代启示

中华民族从古至今,都是一个极富创造力和变革精神的伟大民族,这也是中华民族能够不断取得历史进步最根本、最深刻的思想精神方面的原因。然而任何事物的变革就如《易经》所讲,事物的变化都具有规律、道理,谓之变化之道,改革之道,变通之道,继而揭示出“通则变、使民不倦。神而化之,使民宜之”以及“变则通、通则久”等哲学思想。“通变”,是为会通古今而变之,侧重点在“变”,而此“变”又非一味趋新求异,而是有因有革之变。因此,把继承和创新结合起来,是“通变”的精义所在[4]。

当代社会新旧鼎革的巨变,武术也霍然进入了一个由近代武术向现代武术的历史转型。“体操化”、“非武术”是对现代武术的评价,这种错误的评价只看到了现代武术与传统武术不同风格的一面,没有看到其内在的精神脉动一面。现代武术不是“非武术”、“反武术”,而是在变通思想指导下的“变”、“通”,是一种多元化中的传统武术型态的转型创化,这种转型性创化使中国武术走出国门,立于世界。同时,也发现在这种转型性创化的过程中,内在的震动,以及西方体育文化的侵入,商品化、普及化和快节奏的西方体育特质使武术的民族文化内涵以及技击等价值、功能被逐渐淡化。在武术所蕴含的中国文化、民族精神被边缘化的当下,武术需要自身的拯救。穷极而变、变而畅通、通畅而久之,现代武术的发展可以借鉴和摄取清末民初武术转型的可贵经验,以“变则通”哲学思想为指导,在保持武术本质不变的基础上,明确现代武术发展的多元化路径和核心价值,运用现代化的传播手段,突出传播武术文化的深层底蕴,寻求适应现代社会的传承方式和健身标准化体系,争取武术在错综复杂的社会变革中得到绵延。

3.1变革武术的传承方式

1986年武术在高等学校专业目录中正式立项,1992年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民族传统体育分会的正式成立,以及武术硕士点、博士点的相继设立,都在不同程度上推动了武术人才培养的纵向发展。其次,随着省市、全国、洲际、世界等各级别武术锦标赛的不断完善,竞技武术达到空前绝后的发展。然而在武术不断向着高、尖方向发展的同时,也发现武术习练者数量在逐年地减少、武术拳种在不断地萎缩。另外,由于理论与实践的脱节,以及以竞技武术人才培养为启蒙武术教育的理念,造成了武术人才培养向着“理论教育厚实实践教育薄弱型、实践教育尖端理论教育平庸型”两极分化的态势发展。转变武术人才培养模式,是避免武术人才的平行线发展趋势。

首先,选择广阔厚实的武术启蒙教育对象。武术启蒙教育不仅仅包括竞技武术训练的三级网点的运动员,更应该落到学校武术和群众性武术社团中,他们是武术启蒙教育的主阵地。其次,树立高端的武术启蒙教育目的。武术不仅仅是身体锻炼、休闲娱乐、社会交往的一种手段,更是传承中国文化、民族精神的主要方式。最后,提升武术人才培养的档次。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精神,每个时代的精神孕育着每个时代所需的武术人才,每个时代的武术培养模式将诞生不同的武术家。在如今的时代背景下,将武术作为一种全民健身的运动,一种民族的文化进行教育,才能培养出全面的全新的武术传承人。

3.2形成武术的健身标准化体系

随着竞技武术的不断发展,国家武术管理中心一直倡导武术运动的标准化:竞赛规则标准化,竞赛机制标准化,教学标准化等等。武术要走向世界,让世界认可,仅仅从竞赛标准化出发是远远不够的,竞赛只是现代武术发展的一方面,武术的健身价值是武术被现代人群所认可所接受的内在因素。

在武术的良好健身价值逐渐成为人类增进健康的手段时,武术健身的量及强度就不能依据自己的兴趣或爱好而定。武术健身将如同药剂丸,必须有一个明确的剂量,何种量和强度会损害健康,何种量和强度是有利于健康,应该有一定的衡量标准。目前上海体育学院已经在对不同体质人群太极拳锻炼进行相应的运动处方研究,这是一个极好的开端。随着武术健身处方研究的深入,促使武术健身向标准化迈进,标准化的武术锻炼时间、强度,是广泛性普及性推广武术的前提。同时武术健身标准化的形成是符合西方人体育运动锻炼的要求,同时它也将促进武术健身价值的海外认同度。

3.3完善武术的制己修身功能

“内可以治身,外可以应变,君子比德也。”这是司马迁的《史记》中对于习武者信廉仁勇的“德”的要求。虽然武术自产生以来一直以技击功能作为其主要功能,制人制敌是武术给人的第一印象。然而,通过长期的武术练习,习武者可以体悟到技击的最高含义在于通过技术的磨练和对自身极限的充分发掘来达到制己修身的良好境界。因此在武术传承过程中,除了讲究格斗制胜、强身健体之外,应更多地融入自身潜力的发掘、性格的培养等精神内涵的塑造,将武术原先以控制他人为主的技术衍变为控制自己为主的技术,让武术成为修身养性的手段,这是武术不同于其他民族武技的文化个性之一,也是武术在现代社会存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3.4加强武术的传播功能

当我们重新探究清末民初武术转型的原因和影响时,我们会发现它所体现的不是文化交流上的先进或是落后,而是一个民族从觉醒走向自强的状态。

全球化日益加剧的今天,是联系更为紧密、交流更加频繁的时代,不同民族文化间的相互影响,每天都在发生。一个民族若想要在全球化中不被淹没,就必须保持自己的特色,就必须有自己的文化代表。武术就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典型代表,丰富的武术动作是中华民族文化在世界范围内传播的肢体语言,其每一个动作的内涵都可以成为解析中华民族文化精髓的途径。在中西文化不断碰撞及交融的今天,武术不应单纯地形而下的肢体动作的海外传播,不应过多地停留在为申奥、为迎合西方体育而进行的改变阶段。当今武术的发展应着眼于在吸收民族文化中优秀成分的基础上,提高习武者自身的素养,促使当代武术成为既具有时代性又保留民族性的中华民族文化传播媒介。

21世纪的武术发展应以帮助中华民族文化走出低迷、促进中华民族和平崛起为主题,通过提升武术传播者的内涵,强化武术的传播功能,使武术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向世界输出的载体。

4 结 论

4.1 重温清末民初武术先驱者经过力求统新旧而视其通,苞中外而计其全的可贵探索之后,与西方体育文化碰撞后的清末民初武术,不仅成为清末民初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中华民族精神、民族文化传承和发扬的重要途径。

4.2 地球村、全球一体化思想的日趋深入,为武术的大发展创造了机会。当代武术的发展应有效地摄取清末民初武术转型的有益经验,抓住发展的机遇,更新观念,改革创新,与时俱进,在保持武术特质和固有形式的基础上,通过变革武术的传承方式,以及武术的健身标准化体系的形成,使当代武术的发展成为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应有之义。

4.3 在人类文化差异减小而日益单一僵化的今天,探寻武术文化体系中的独特风格和特殊禀赋,深掘武术制己修身的独特内蕴,强化武术的传播功能,使武术成为中西思想较量和观念博弈后的一枝独秀。

[1] 马良.中华新武术·发起总说[M].北京:商务印书馆,1917.

[2] 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中国武术史[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7.

[3] 姜义华.史学导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4] 栗胜夫,等.中国武术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

[5] 温力.中国武术概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

[6] 宋志明,吴潜清.中华民族精神论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7] 麻天祥.中国近代学术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8] 吴怀棋.中国史学思想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9] 陈晴.清末民初新式体育的传入与嬗变[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10] 罗时铭.中国近代体育变迁的文化解读[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7.

[11] 郭玉成.中国武术传播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12] 林小美,等.清末民初中国武术文化发展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

[13] 林小美,等.民国时期武术运动文选[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

[14] 张正明.年鉴学派史学理论的哲学意蕴[D].哈尔滨:黑龙江大学,2010.

[15] 周保分.现代武术发展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9.

[16] 林小美,厉月姣.清末民初中国武术社团文化研究[J].体育科学,2010,46(2):134-139.

[17] 李印东,李军.从“土洋体育之争”的历史文化背景谈西方体育对武术的影响[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33(4):6-10.

[18] 陈其泰.关于“民族精神”内涵的理论思考[J].社会科学战线,2010(11):82-85.

[19] 杨建营,邱丕相.武术精神的历史演变及21世纪发展的新趋势[J].体育学刊,2008,15(10):92-95.

[20] 郭守敬,郭志禹.以武术弘扬民族精神的历史回顾与教育策略[J].体育文化导刊,2006(7):64-66.

[21] 邱丕相.全球文化背景下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思考[J].体育科学,2006,26(8):63-65.

[22] 倪依克,邱丕相.社会学视域下传承武术文化的教育价值[J].体育科学,2007,27(11):15-20.

[23] 谢建平.全球化背景下武术发展的文化思考[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4,28(1):33-36.

[24] 奋翩生(蔡锷).军国民篇(1902)[C].新民丛报癸卯汇编,1903:7-14.

猜你喜欢

中国武术武术转型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中华武术
近十年武术产业的回顾与瞻望
史料整理:认识中国武术的一条路径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中国武术“元问题”的历史思考——《中国武术思想史》评析
聚焦转型发展 实现“四个转变”
转型
中国武术有哪些派别
新型涵道武术擂台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