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岱山风筝的传承与发展研究

2018-02-07熊慧娟

浙江体育科学 2018年4期
关键词:岱山海岛风筝

熊慧娟

(宁波大学 体育学院,浙江 宁波 315211)

0 前 言

岱山风筝有着悠久的历史,民间出现风筝活动可追溯至清朝。2013年舟山市人民政府公布了岱山风筝入选舟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近几年岱山举办的国际风筝节吸引各地人们的眼球。为更好地传承与发展岱山风筝,将岱山风筝融入海岛旅游,建设风筝岛,发展岱山风筝产业链,推出岱山旅游金名片,打造“北有潍坊,南有岱山”的风筝格局,形成岱山有特色的海岛旅游风筝文化,带动岱山经济文化双繁荣发展。

1 岱山风筝的历史与发展

1.1 风筝的历史起源

风筝又称为纸鸢、鹞子,在我国古代,南方称风筝为“鹞”,北方称为“鸢”,鹞和鸢是同一种飞禽,即鹊鹰。关于风筝的起源最早记载是春秋战国时期,造纸术未被发明,鲁班墨子造木鸢,风筝是用竹子或薄木造成的,所以称之为“木鸢”[1]。有学者指出鲁班祖先是世世代代从事木工的匠人。战国时风筝主要的作用用来侦察敌情与射击练习,主要为军事所用。据考古学发现战国时期将“木莺”作为移动射击物是一种十分流行的体育活动,这是中国最早“风筝”体育活动[2]。东汉期间,蔡伦发明了造纸术,坊间开始用纸做风筝,称为“纸鸢”,因此可推测,中国风筝有两千年以上的历史。在唐朝期间,风筝军事用途渐转向娱乐用途,开始在宫廷中放风筝。到了宋代,风筝活动成为人们锻炼身体的一项民间体育运动,宋人周密的《武林旧事》写到“清明时节,人们到郊外放风鸢,日暮方归”,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宋苏汉臣的《百子图》都有放风筝的生动景象,可见在该时期,风筝在大众群体间进行了广泛的传播,即使是平时足不出户的女子,到了清明时节,也会到户外放风筝。人们通过放风筝可以放松身心排解苦闷,女子用来求姻缘、去晦气、锻炼身体、祭祀祖先、怀念亲友等。相传公元十三世纪意大利人马可·波罗从中国返回欧洲后,风筝才开始在欧洲传播开来,也有其他考据证实,约第十世纪传至韩国再至日本,十三、四世纪才传至欧洲,另有人认为是约八世纪传播到世界各地,由此可见风筝最早出现在中国,由中国传播至世界各地。

1.2 岱山风筝发展历史

岱山岛开发历史悠久,据岛上出土的“大舜庙后墩遗址”和“北畚斗遗址”文物考证,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已有人类在岱山劳动、繁衍、生息。春秋战国时岱山岛属越国东境甬东地。唐开元二十六年后,岱山岛为翁山县、昌国县、定海县之蓬莱乡。清宣统二年,岱山岛建岱山镇。在清朝、民国时期岱山有民间风筝放飞活动,但大多是零散的、自发的。相比潍坊风筝,岱山岛由于其最初的海岛地理位置,远离大陆,海岛处于未开发状态,信息相对闭塞,其风筝发展起步相对缓慢,规模较小。

新中国成立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岱山响应政府号召,当地学校组织过学生的风筝比赛,为宣传农业学大寨精神扎糊写标语的风筝,政府组织过特殊的风筝放飞活动,如对台做宣传工作等活动。

改革开放后,岱山组织风筝赛事活动较早的是1993年“重阳节老人风筝赛”。由县文广局、县老年体育协会、县总工会联合举办,县文化馆承办,共有二十八支代表队参加,参赛风筝全是自己制作的具有海岛本土特色的风筝,其意义在于对后来岱山风筝活动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现代至今,岱山每年都会举办各级各类风筝赛事活动。2004年岱山县确定把发展传统风筝放飞项目作为旅游发展的一个主要内容,邀请山东潍坊风筝表演队进行风筝放飞表演。2010年岱山开始承办省、全国乃至世界性的风筝赛事,举办过全国风筝锦标赛,全国18个省市的35支代表队参赛。2010年承办全国风筝锦标赛,并举办风筝教练员、裁判员培训班,不仅增强岱山县放飞风筝氛围,提高风筝教练员和裁判员的业务水平,而且推动岱山县风筝赛事活动和风筝旅游活动的规范发展。2012年岱山举办了国际运动风筝邀请赛,活动内容包括组建夜光风筝放飞队,举办风筝制作、放飞培训班,成立风筝协会,开设风筝俱乐部。逐步打响岱山的运动风筝品牌。2013年举行中国岱山岛风筝节活动,推出沙滩风筝季、夜光风筝季、校园风筝季、风筝世界杯等子版块活动,从传统风筝到运动风筝、夜光风筝,从风筝活动到专业赛事,岱山县着力打造风筝休闲运动季,力推海岛旅游新名片,使岱山风筝有了更广阔的展示空间。2014年举办中国岱山岛国际运动风筝赛暨全国风筝总决赛,全县夜光风筝放飞大赛及海洋文化节的风筝放飞表演,进一步打响了岱山特色运动休闲旅游品牌。

2015年岱山举办国际风筝节,包括国际运动风筝赛、全国风筝锦标赛、全国特色风筝表演赛和全国夜光风筝赛,有来自全国各地、境外国家和地区的35支风筝代表队及260余人参赛,国内外万余名风筝爱好者放飞风筝,全县上下联动,将赛事与文化、旅游相结合,配套开展海岛民俗集市、沙滩烧烤、沙滩排舞赛、“好空气、慢运动”徒步骑行活动。2016年举办了国际风筝节,主题为“仙岛岱山·风筝天堂”,活动以国际运动风筝比赛暨全国风筝锦标赛为主体,分赛事和休闲互动两大板块。其中,赛事块包括全国特色风筝放飞表演赛、全国夜光风筝大赛、2016中国·岱山国际运动风筝比赛、2016年全国风筝锦标赛及中国传统风筝制作工艺(评分)比赛五项,共有来自全国各地、境外国家和地区约40支风筝代表队参赛。休闲互动板块设置沙滩排舞展演大会、鹿栏晴沙“赏鸢烧烤宴”、风筝DIY与海洋文化体验廊、“筝舞晴沙”随手拍赢奖品活动及沙滩歌王等活动。风筝节的举办,进一步提升鹿栏晴沙景区为国内最佳放飞基地的知名度。2017年举办岱山岛国际运动风筝邀请赛暨全国风筝锦标赛,展现了世界各地风筝大师绝妙放飞技艺,提高了岱山风筝节的整体水平。

追溯历史,为有效传承与发展岱山风筝这一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岱山凭借良好的群众基础,举行的各类风筝赛事,全国风筝锦标赛和全省风筝锦标赛等,风筝比赛规模、参与人群、配套活动呈扩大化趋势,其影响力不断在升级,不仅使岱山充满浓厚的风筝氛围,更使得岱山风筝深入人心,引人入胜,扩大中国风筝岛和海上岱山、风筝天堂的知名度。

1.3 岱山风筝发展现状

1.3.1 风筝特征。岱山本地风筝在造型上,既受当地自然环境影响同时又受当地人文环境影响。岱山有着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因此在造型上呈现鲜明的海洋主题个性。由于岱山是个移民岛,其风筝文化和其他文化一样,由历代移民从各地传入并融合而成的,所以总体上与全国各地基本相同。在构思、设计上,岱山风筝考虑当地的风力和湿度条件,多以中、大型,板子风筝和硬翅风筝为主,骨架选材上,大多用毛竹,裱糊材料用能防水的绢、塑料布、无纺布等。

1.3.2 活动形式。岱山开展的风筝活动形式主要分为两类,一种是政府组织的,如举办风筝大赛、成立风筝作坊,一种是民间组织成立的,如风筝协会、风筝俱乐部等。

首先是岱山举办的风筝节和风筝赛事,主要由国家体育总局社会体育指导中心、中国风筝协会和浙江体育局举办,浙江省风筝协会、舟山市体育局和岱山县人民政府承办,活动目的在于打响“岱山—中国风筝岛”品牌,将岱山体育、旅游、文化和全民健身有机结合。

其次风筝制作作坊的成立。主要是岱山政府牵头,号召当地人民学习风筝手工艺制作并参与风筝生产,有固定的制作时间,并将制作好的风筝在景区试飞之后进行售卖,政府在进行电商销售模式创新改革摸索中,一方面能增进岱山县人民的经济收入,一方面传承岱山风筝的手工艺制作。虽然规模尚小,正日渐发展。

民间自发组织与成立的是风筝协会和风筝俱乐部,风筝协会主要由当地风筝爱好者组成,进行风筝创新制作,风筝表演与比赛,对外交流与宣传岱山风筝,加强岱山风筝更加坚实的群众基础。风筝俱乐部各社区的风筝放飞队轮流进行放飞表演训练,夜光风筝队对风筝爱好者进行夜光风筝的拼装、拆卸、上线收线及放飞各类技巧培训。当地还有女子风筝队,定期举行风筝放飞、培训等活动。俱乐部设有专门的风筝展厅供游人观赏,对岱山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风筝进行保护与宣传。俱乐部还开展风筝涂鸦与亲子制作体验馆,吸引小朋友小学生及家长参与风筝制作与放飞。

由此可知岱山风筝活动形式越来越多样化,岱山政府不断引导与鼓励社会民间力量的参与,逐渐创新更多样的风筝活动形式来传承与发展岱山风筝。

1.3.3 参与人员状况。岱山国际风筝节主要参与者有全国各地风筝代表队及境外风筝高手,全国各地风筝爱好者等,大多擅长风筝表演与竞技比赛。岱山风筝作坊主要由当地家庭妇女和退休老人组成,大多童年放过风筝,并喜爱风筝。

风筝协会是由体育工作者、风筝运动爱好者和关心支持风筝运动的社会人士自愿组成的群众体育团体,协会处在不断扩大中。风筝俱乐部主要成员为岱东镇各社区风筝爱好者组成,大多是有自己职业,有一定的风筝制作或放飞经验。当地的女子风筝队,主要由热爱风筝放飞表演的女性成员组成,整体年龄偏大。

1.3.4 传承情况。岱山风筝传承主要通过风筝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风筝协会、风筝俱乐部来传承。

风筝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邱林志组织带领岱山人民参与各种风筝赛事活动,为比赛赢得荣誉,并传授当地风筝爱好者风筝制作与放飞技艺技巧,为岱山风筝传承发展贡献自己力量。

岱山县风筝协会传承岱山风筝主要做以下五件事。一是抓基地建设促进普及,在各乡镇及以下的社区、村筹建风筝队,在一些学校成立青少年风筝运动基地。二是向外交流促进发展,请各地协会基地及名师名家进行互学交流授课,引进全国风筝裁判员培训班和运动风筝集训班,邀请上海真新运动风筝队到岱山做专程放飞表演,并对岱山会员进行现场培训,同时组织会员考察金长林老师风筝制作室,为岱山风筝的发展打开良好的局面。三是抓好各类比赛促提高,做到年年有赛事,并带队伍参加各级各类风筝赛事,提高技艺,提振人气。四是发掘风筝文化创特色,风筝文化是中国的民俗文化,各地有当地固有的特色,只有具有当地民俗特色的才是世界的,岱山地处海岛,有着丰富的海洋文化,使其独具特色,协会极力创导对地方风筝文化的发掘、整理和创作,并成立风筝工作室,邀请风筝爱好者、美术教师、民间渔民画家等在一起研讨、创作,力争形成独具海岛特色的风筝品牌,在全国独树一帜。五是拓展风筝旅游,积极响应县政府号召,全力配合县旅游部门、文化部门,引入风筝作为旅游开发重要内容,提高岱山风筝旅游的知名度,逐渐将风筝运动推广为全民运动,将风筝运动变成岱山运动旅游的金品牌,使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最大化。

风筝俱乐部主要通过设风筝展厅,供游人观赏,并为外来风筝专业人士前来训练提供场所,对外积极宣传岱山风筝并做好传承保护工作。

2 岱山风筝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随着岱山对海洋经济的重视,岱山政府尤其注重海洋旅游开发与建设,不断加强海岛基础建设,利用其天然地理位置打造岱山海岛旅游产业,将传统文化代表项目风筝融入海岛旅游建设中,不仅更好地传承岱山风筝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同时在岱山海岛旅游背景下更好地促进岱山风筝的发展。

2.1 机遇

岱山风筝经过多年的发展,将海岛旅游与传统风筝相结合,展现出其有利的一面,即岱山风筝依托海岛旅游大背景面临一些机遇。

2.1.1 岱山风筝的地理优势。岱山是浙江省东北部,舟山群岛中部的一个美丽小岛。全县由404个大小岛屿组成,总面积5 242km2,其中海域面积4 916km2。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在其历史早期处于未开发状态,远离大陆,交通信息闭塞,其民间传统文化较少被外界所知。随着经济的发展,海岛旅游的兴起,岱山政府大力支持海岛建设与开发,借着其适宜的气候、风力、温湿度,及天然的放飞场地鹿栏晴沙,岱山大力发展风筝天堂岛,使其成为风筝爱好者的乐土。

2.1.2 岱山风筝的海岛特色。岱山风筝经过千百年的发展,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首先,颜色极具视觉冲击力。在岱山风筝发展过程中,对于颜色的选择更加开放,尤其是一些代表喜庆的红色、黄色等色彩颇受人们喜爱。在传承和发展的过程中,为了更好地丰富岱山风筝的视觉冲击力,在色彩选择和搭配上有了多样化的发展,赋予了岱山风筝更多的视觉享受。

其次,形状呈融合化。在古代,岱山风筝形状不是特别多,秉持了传统风筝的基本形态,但是随着岱山风筝近年来的走红,在形态方面有了极大的发展,在保持传统风筝基本形态基础之上,岱山风筝引入了现代的一些人物形象以及动物形象等,多种多样的形状也成为岱山风筝发展的一个外在体现。

再次,承载当地人们愿景。岱山是个移民岛,由历代移民从各地传入融合而成,过去大多居民以捕鱼为生,个性粗犷直率,海岛盛产各种鱼虾海产品,各类水族生物成了海岛风筝造型的大宗,同时在风筝造型上,大多寄予人们吉祥平安祈愿美好,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及对海神的崇拜,因此岱山风筝带有鲜明的海洋地域特色。

2.1.3 节日庆典。据调查,岱山人民大多在每年的清明节前后、端午节前后、重阳节前后选择外出放风筝,原因之一是每年的三月、五月、九月在气候上非常适宜外出放风筝,人们享受放风筝带来的乐趣及运动带来的好处,同时在岱山当地的历史传统上就有外出踏青放风筝等习俗活动。

岱山当地经常举办一系列民俗文化活动,如海洋文化节、休渔谢洋大典等,因此可以看出岱山当地传统民俗活动氛围浓厚,且重视民俗传统文化的传承。在节庆庆典仪式过后,人们在海滩边放风筝,不仅加强人民之间的感情交流,同时作为岱山在节日庆典向外展示当地特色的旅游文化元素,提升岱山文化旅游新形象。

2.1.4 学校参与。岱山政府与学校进行合作,让东沙中学美术班参与岱山风筝产品绘制、创意设计等,为风筝产业发展做好人才培养和储备工作。同时与各大学校进行合作,将风筝推广进校园,不仅更好地传承风筝这项传统手工艺制作技艺,而且能加强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两者相互促进相互提高,因此学校的参与将更有利于岱山风筝的传承与发展。

2.1.5 政府支持。在推动海岛旅游发展的过程中,岱山政府逐步形成一个比较完善而有特色的旅游体系,将当地各种特色旅游景点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旅游景点群,来更好地提升旅游景点的吸引力。在这个过程中,岱山政府意识到了岱山风筝,认为岱山风筝作为岱山当地的特色,融入到旅游中,作为一种独特的旅游资源,不仅能够吸引游客的关注,而且能够更好地弘扬岱山仙岛风筝天堂这个文化品牌,从而传承与发展岱山风筝也能促进岱山旅游经济的发展。岱山政府为岱山风筝发展制定长远规划,成立的文化产业部门专门针对风筝发展提出切实可行的政策支持,大力鼓励岱山当地居民从事风筝制作,加入风筝作坊,并邀请山东潍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教授交流,为岱山营造良好风筝氛围,成立风筝村,墙体绘制风筝涂鸦等,鼓励当地人参与风筝制作培训,积极加入风筝表演,并参加各级各类风筝赛事,不断扩大风筝发展。

打造中国风筝岛离不开岱山政府的支持,岱山政府提出利用海岛资源,将风筝打造成海岛旅游新卖点,不断地促进岱山海岛旅游新发展。因此岱山政府的投入与支持大大的推动了岱山风筝的传承与发展。

2.2 挑战

从岱山风筝发展的现状可看出,岱山风筝的传承与发展本身面临不少挑战,在海岛旅游背景下的传承与发展更具有很多薄弱不足的地方。

2.2.1 传承人力量薄弱。经过笔者调查发现,现在已经确认的岱山风筝传承人只有9人,而且年龄最小的为45岁,最大的为72岁,他们熟悉岱山风筝的传统制作工艺,并且对岱山风筝在当地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2010年邱林志被命名为首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风筝制作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邱先生积极参与岱山县的风筝传播与发展活动,但目前邱先生年事已高,且由于身体状况不佳,不能承担风筝传承相关工作。随着岱山风筝的不断发展,仅仅依靠这几个传承人显然难以真正将岱山风筝更好地传承和发展。并且传承人的年龄普遍偏大,如果不能够很好地拓展岱山风筝传承人队伍,岱山风筝未来的传承可能面临很大的问题。

另一个方面,岱山当地年轻人对于岱山风筝的兴趣不大,岱山风筝没有吸引当地年轻人参与进来,这也是岱山风筝传承人面临的一个很大问题。

岱山县传承与发展风筝,必须要有懂风筝的人,只有很好地传承风筝,才能更好地发展它。

2.2.2 规模小,市场竞争力弱。岱山县风筝产业化发展初起步,在与海岛旅游相结合的实践上,政府方面是零基础进行商业风筝模式操作,零销售渠道进行摸索,目前主要由政府组织风筝制作作坊,进行风筝的制作生产,力量小,规模小,效率低,市场竞争力弱。除了作坊生产外,企业参与较少,风筝制作人员少,熟练技术的人少,没有形成规模大的风筝制作工厂等,这些都极大地阻碍了风筝的宣传以及产业化的发展。

2.2.3 缺乏技术创新。岱山当地居民风筝制作技术熟练度不高,放飞技艺不及国际上风筝大师,大多只能从事简易风筝制作与放飞,更无法进行技术创新。创新是一个事物发展的必需品质,而岱山风筝在这方面存在不足,在海岛旅游背景下,缺乏技术创新,就只能模仿其他地区的风筝,难以有符合现代人审美诉求的多样化的风筝,因此也不能形成多样化体系化的岱山风筝产品结构。岱山风筝仅仅依靠过去的传统是难以满足现在人们多样化的审美和个性化的风筝需求。因此在进入市场竞争的过程中,必然缺乏核心竞争力,难以和潍坊风筝等其他风筝进行竞争。

缺乏技术创新已经成为制约岱山风筝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内在因素,风筝工艺既保持部分传统特色,同时在此基础上要创新创作,才能使风筝不失其活力。

2.2.4 风筝参与人群年龄偏大。岱山从事风筝手工艺制作和参与放飞人群整体年龄偏大,大多是家庭妇女或退休职工,年轻人不愿意参与,认为传统风筝手工艺制作枯燥与脏累,并且手工艺人在社会上的地位没有受到重视,缺乏社会价值认同感,是作为副业而存在。因此,在岱山旅游背景下的风筝传承与发展更是需要有才能有活力的大胆的年轻人参与进来,否则极大限制风筝的市场发展。

此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岱山风筝市场化程度较低,缺乏竞争力,必然不能够带来很高的回报,而这也是缺乏对年轻人吸引力的一个重要的原因。而当岱山风筝市场化程度高,回报高,年轻人必然也会将其视为事业,必然会有更多的年轻人参与进来。

2.2.5 人才匮乏。岱山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海岛远离大陆,相对交通条件不是很便利,留在本岛群体部分年龄偏大,年轻人倾向去外面的大城市就业,机会多,外面的人才较少流动至岱山岛,在加快海岛风筝特色旅游进程中,岱山更是迫切需要相关人才,来推动岱山风筝的传承与发展。

3 岱山风筝传承与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3.1 加大政府支持力度,细化各部门职责,扩大宣传

在海岛旅游开发中,岱山风筝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出台更多有助于岱山风筝发展的地方性政策,提供更多的政策性指导,为岱山风筝的传承发展带来更好的政策保障。比如,出台一系列的税收优惠政策,鼓励风筝制造企业,为他们提供更多的资金方面的支持,解决风筝企业发展的资金问题,让风筝制造企业能够快速发展起来,从而带动当地风筝制作产业的进一步发展。细化各部门职责,政府对于风筝产业化分工明确,相关部门共同协调配合,切实为岱山风筝的发展提供帮助。扩大宣传,作为岱山向外推出的旅游金名片,岱山风筝知名度不够高,新媒体网络信息较少,政府部门应扩大宣传,采取多样手段推广岱山风筝,运用新媒体多种传播媒介进行宣传,并加强风筝文化传播与推广。

3.2 积极扶持传承人,加强风筝人才的引入与培养

岱山传承与发展风筝面临重要的问题即是人才问题,风筝发展中的人才包括风筝工艺传承人和营销管理人才两种。关于风筝传承人,应多渠道培养与储备传承人才,建立人才库及相应激励机制,积极举办风筝相关竞赛或者活动,创造舒适环境留下传承人才,关注风筝手工艺传承人的生活,为其提供优惠的政策,扩大年轻传承人队伍建设。同时岱山风筝在海岛旅游新型产业的发展下须有专业的营销管理类人才,加快既懂传统体育文化的内涵,同时了解体育产业化的人才建设是迫在眉睫的工作,风筝作为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其发展必定不能失去其固有的文化意蕴,同时面对社会市场化的需求,其发展也必须不断转型创新。

3.3 鼓励民间及社会力量参与,促进风筝产业化发展,提高竞争力

鼓励民间社会力量参与,提升专业管理水平,为培养更多专业管理人才和各类所需人才带来极大的帮助。鼓励外来资本的参与,岱山政府制定优惠政策,吸引风筝专项投资,通过更广泛的渠道,为岱山风筝的发展带来更好的资金保障,让风筝市场充满活力。动员风筝俱乐部、协会,形成“以协会为指导,以俱乐部为核心”的全新的岱山风筝运营模式,探索出岱山风筝更好的市场化道路。开展各种以风筝为主体的民间活动,拓展岱山风筝的群众基础。

岱山风筝产业化链条实行特色风筝自产自销,线上线下相结合,引入企业商标进行宣传,增加其市场价值,在全国甚至世界进行售卖,风筝带来的相关产业服务,如风筝亲子旅游、风筝民宿、风筝街等等必然能提高岱山风筝市场竞争力。

3.4 学校传承与合作

重视学校传承,在岱山当地的中小学课外活动中增加放飞风筝的活动,让孩子体验风筝带来的乐趣,同时,在传统文化讲解中融入岱山风筝的历史故事,让孩子了解岱山风筝的历史和现在的发展情况,这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岱山风筝,增加其喜爱度。探索与高校合作的新模式,岱山政府与浙江高校进行合作,对岱山风筝展开相关的研究,并邀请全国在风筝方面有研究的专家学者为岱山风筝的传承发展建言献策。走特色校企合作创新新道路,高校为风筝企业提供人才,为岱山风筝企业创新设计并融入更多的现代化科技元素,更好地促进岱山风筝的发展。

3.5 对外开放学习,借鉴潍坊成功模式,结合自身特色

岱山风筝市场化发展程度不高,市场竞争力较弱,因此更应该对外开放学习。借鉴潍坊风筝成功模式,在市场调节发挥基础作用上借助政府宏观调控,发展龙头企业,鼓励有自己的品牌,独立设计的风筝厂。融入自身特色,岱山风筝的传承与发展离不开其海岛旅游的特色背景,将两者有机结合才能走得更远。

3.6 将传统与现代结合,规范市场运作,增强创新性

在秉持传统历史特色的基础之上,需要更好地了解现代人的审美诉求,增强创新性。从设计理念上,风筝不仅仅用来放飞表演,其中蕴含个性化的精神诉求。从经营方式上,要改变传统的销售思维,创新营销模式,改进管理制度,吸引大众对传统风筝的兴趣。从产品结构上,消费者对风筝产品的形状材质要求存在差异,应做到满足不同消费者需求。从风筝用途上,风筝主要是用于赏玩和娱乐,但是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多地风筝已经开始成为游客的旅游纪念品。从功能创新上,重组和创新传统工艺作品,增强产品的附属价值,实现传统手工艺的再创造,使其具有新颖的价值,从而完成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应预防市场盲目的竞争,风筝生产必须在规模化基础上规范化,政府需制定统一的行业标准来约束与规范,只有这样岱山风筝的整体影响力才会上升。

3.7 岱山风筝与海岛旅游相结合

岱山的风筝活动,吸引来海边旅游的游客,体验风筝带来的乐趣,体味当地风土民情及不一样的生活方式。将风筝融入海岛旅游中,不仅仅是让游客买个风筝体验一把,而是游客参与到风筝制作和放飞的过程中,并理解岱山当地风筝文化独特内涵,让游客参与到各个风筝项目上,因此精心设计风筝活动每个环节,针对不同景区、不同人群设计风筝休闲内容,使风筝项目连贯完整是至关重要的。为了将岱山风筝与海岛旅游相结合,岱山需要完善相关基础配套设施及风筝项目设施,特别加大对当地的基础交通建设投入力度,更好地吸引游客进入,进一步促进岱山风筝的传承与发展,同时带动岱山旅游的进一步发展。

4 结 语

随着岱山海岛旅游的发展,随之而来的文化升级,重视当地传统民俗文化元素,使岱山风筝的传承和发展得到新契机。将风筝文化融入到岱山旅游,创新探索岱山的海岛风筝旅游特色新卖点,吸引游客,来促进岱山风筝的传承与发展,同时带动岱山经济文化双繁荣。

[1] 段美玲.风筝史料考略[J].兰台世界,2014(9).

[2] 李帅,黎林飞.鲁班造木鸢与战国时期的风筝体育活动[J].兰台世界,2014(3).

[3] 张小妮.唐宋女子清明节时的风筝活动[J].兰台世界,2013(2).

[4] 宋清.潍坊风筝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5(4).

[5] 王铁军,樊临虎,王厚雷.陕西安塞腰鼓开展及其传承发展研究[J].浙江体育科学,2016,38(3):54-92.

[6] 虞重干,张基振.中国现代风筝运动及其对民间体育发展的启示[J].体育科学,2016,26(1):13-17.

[7] 秦振朝.潍坊地区风筝活动现状及可持续发展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9(2):187-199.

[8] 唐建军.从中西风筝艺术发展轨迹看中西文化传统的差异[J].民俗研究,2009(2):187-199.

[9] 田中玉.潍坊风筝运动发展模式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0.

[10] 崔亚飞.论潍坊风筝运动的发展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6.

[11] 刘永莎.潍坊风筝运动的传承与发展对策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12.

[12] 殷畅.文化生态视域下潍坊风筝的发展与保护研究[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15.

[13] 张书珮.中国风筝艺术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3.

[14] 陆诗晴.马来西亚的风筝文化[J].世界文化,2017(2):61-63.

[15] 陈舒.当代风筝运动发展研究[D].济南:山东体育学院,2011.

[16] 陆林.国内外海岛旅游研究进展及启示[J].地理科学,2015(4):579-586.

[17] 杨洁,李悦铮.国外海岛旅游开发经验对我国海岛旅游开发的启示[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6,26(1):38-43.

[18] 姚秋芬.中国海岛旅游开发生态补偿机制研究[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14.

[19] 高建.海岛旅游开发模式探讨[D].杭州:浙江大学,2015.

猜你喜欢

岱山海岛风筝
国道岱山项目钢栈桥全部施工完成
冰与火共存的海岛
在海岛度假
在手账中为风筝比心
舟山市美术教师作品选登
岱山五云缥缈隔蓬莱
学做风筝
岱山方言与定海方言两字组连读变调比较及其成因
神奇的海岛
高山海岛踏歌行(一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