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事业单位后勤财务管理面临的困局与破解思路

2018-02-07卢鑫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8年34期
关键词:后勤事业单位单位

卢鑫

(北京市人民政府机关事务管理办公室,北京100053)

1 引言

事业单位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主要功能是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事业单位具有很大的优势,目前,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摆脱了传统的管理模式,并强化了预算支出管理和资金管理,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益,还提高了资金使用的效益,减少了成本投入,从而达到管理目的,取得社会效益最大化。近年来,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虽有一定的提高,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2 事业单位的主要特点

事业单位与其他行政单位有很大差别,事业单位通常不提供物质产品,只提供一些技术,信息和知识等载体。事业单位通常不以营利为目的,有些单位虽然提供有偿服务,但往往并非足额补偿,社会效益是衡量其业绩的基本标准,即使事业单位不以营利为目的,在提供有偿服务的同时,还是具有一定的经营性质,需要对财务进行管理,经济进行核实。同时,还要开展收支和业务活动,从而提高服务质量,不断扩展服务规模,以改善自身条件。事业单位不是提供物质产品,但是能够为单位创造更多的价值,向社会提供精神产品和服务。

3 事业单位后勤财务管理面临的困局

3.1 不合理的财务管理

由于事业单位后勤涉及较广,所以相应的财务管理对象具有复杂的特点,有些事业单位为了更好地协调各个部门之间的关系,设置多种财务管理机构,这样的管理模式主要是把整个事业单位后勤部分进行分块管理,却没有进行统一化,导致整个后勤部出现分化的现象,进而使得整个单位运行的过程中出现利益冲突,管理协调困难等问题。管理制度的不完善,各个部门按照自己的制度开展财务工作,从而造成单位后勤部财务管理信息不能有效核对,导致后勤部无法进行合理管理。因此,需要建立有效的沟通平台,实现各个部门的相互合作,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3.2 财务管理目标不明确

财务管理主要有三个目标,即利润最大化,股东财务最大化,盈利最大化。但是,在事业单位后勤管理中主要有服务和经营的双重特征,管理的内容非常复杂,导致财务管理目标不明确。因此,需要设立明确的财务管理目标,从而提高事业单位后勤财务管理水平。

3.3 不合理的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

事业单位如果没有制定完善的会计核算内容,会对后期的工作造成严重影响,我国预算会计是以现金制为基础,主要目的是汇报支出,为决策服务,不进行成本核算,因为无法计算和统计事业成本,不能有效评价资金的使用效益。有些预算单位对项目核算不区别、分不同的专项项目资金。在操作的过程中,要统一规定行政单位科目核算,统一的过程中不能进行专项资金的管理,有些单位整理各项支出费用,没有按照科目核算的基本要求进行。现阶段,预算单位会计制度中,会计科目设置和核算,与部门预算编报口径不一致。通常情况下,财务预算支出科目和行政事业单位科目不一致,这样会对后期的工作造成严重影响,预算单位应该对会计科目合并或拆分后,才能够得出预算科目。

3.4 缺乏应用的约束力和严肃性

事业单位在执行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问题,在预算单位资金使用的过程中,对支出的成本进行严格控制,避免出现浪费现象,如购买超标的小汽车,公款吃喝等进行高档消费,这样会严重影响政府部门的公共形象。在预算单位中,对资金支出没有进行有效管理,导致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界定不清,基本支出经费不足,用项目支出来弥补,各个部门没有做到专款专用。

4 事业单位后勤财务管理面临的困局的破解思路

4.1 转变事业单位传统的财务管理观念

因为事业单位具有很多种类型,因此,要加强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不能仅存于形式。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为了适应新形势,事业单位应该转变传统的管理观念,对财务管理提出新的要求,采用科学财务管理手段。在工作的过程中,集中重点工作,对预算进行细化,按照事业单位规章制度进行细化,建立科学有效的资金管理运作体系,从而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4.2 建立公共财政框架

在财务管理的过程中,没有建立相应的财务管理保障系统,应该按照科学理财和财政的基本框架,制定精细化管理模式。相关工作人员应该从以下方面入手,对财务工作进行明确,进行分类管理,这是建立完善公共财政管理的基本框架,并且实现有效的财务管理的根本方法。在建立完善的事业单位公共财政框架的基本上,要对各个区域进行严格管理,同时对支出结构进行优化和调整。事业单位在定性上应该以公益性为准,国家根据具体政策进行区分和明确。同时,应该对事业单位体制进行改革,对事业单位进行重新定位,促进事业单位全面发展[1]。

4.3 提高事业单位后勤财务管理的计划和预测能力

进行合理的单位预算编制,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重要措施就是加强收支预算管理,这对事业单位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应该重视工作人员的培养,提升其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打造复合型人才团队,在合理编制的过程中,保证收支平衡的状态。兼顾事业单位的发展要求,对收支进行合理安排。按照现行制度对预算进行编制上报,从而提高工作效率,满足上级财政和主管部门的要求。针对执行单位缺少操作性和实际管理价值的情况,各个单位应该根据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一套管理制度,在日常财务管理中执行。

在编制之前,应该对上半年的财务状况进行分析,对收支项目进行正确划分,按照管理的相关要求和单位发展情况,编制出按季分月的财务收支计划。对单位内部预算进行统一核算,在实施的过程中,要想提高单位经济效益,应该严抓落实财务预算工作,合理调节经费构成比例,加强预算执行管理[2]。财务部门在长时间运行中,对财务预算进行分析和评价,能够及时掌握开支的进度和在执行过程中所发现问题,相关工作人员应该不断总结经验,采取有效的措施,从而提高预算管理水平。

4.4 全面提高财务人员素质

事业单位的后勤财务工作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复杂化,对财务会计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在现代财务管理过程中,其需要不断提高财务管理综合素质,顺应社会的发展需求。事业单位应该结合单位的具体情况,对财务人员进行培训,全面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组织财务会计人员积极参加政策法规和业务知识等方面的培训活动,增强财务人员的业务水平,培养知识时代需要的复合型人才。要想保证资金的安全性和信息的完整性,要严格监督财务审核工作,财务人员应该严格审核发票,保证发票的真实性,把数量和单价等填写齐全,对各种会议开支进行严格控制,并且做好详细记录等。

5 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经济的发展,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面临极大的挑战,因此,事业单位应根据国家有关财经法规和制度的要求,结合事业单位后勤财务管理面临的困局,有针对性地引进和推广财务管理新方法和新观念,借鉴先进的财务管理方法等,不断积累经验和教训,从而有效提高事业单位后勤财务管理工作水平。

猜你喜欢

后勤事业单位单位
鸣谢单位(排名不分先后)
填单位 要推敲
后勤服务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看错单位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新形势下完善军队后勤管理体系的思考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强力后勤”入职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