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五大发展理念是马克思社会历史观的当代理论创新

2018-02-07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 2018年1期
关键词:马克思理念历史

吴 楠

(徐州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21004 )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是马克思社会历史观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在当代中国发展实践中的运用和创新,是对三十多年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理论总结,集中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觉,鲜明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真理性与价值性的统一。

一、 马克思社会历史观的发展维度

揭示人类社会的发展并不是从马克思开始的,但马克思通过唯物史观第一次科学说明了社会发展。马克思之前的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历史观也关注社会发展,但他们的出发点和论证方法都是抽象的。旧唯物主义从感性出发,直观地看待市民社会。尽管也试图批判市民社会,但始终无法超越市民社会。唯心主义看到人的主体性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但把这种主体性归结为精神,所以只能是抽象发展了人的主体性,社会发展同样没有得到科学说明。马克思不是从感性直观或精神出发,而是从社会历史实践出发,把社会当作人类实践的产物,通过揭示社会的自我分裂和自我矛盾,从而揭示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旧唯物主义的立足点是‘市民’社会;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则是人类社会或社会化的人类。”[1](61)回顾马克思的社会历史观对理解五大发展理念具有重要意义。

(一) 发展理念引领社会发展

唯心主义历史观认为理念是一种“独立东西”,实现社会发展只要同这些理念进行斗争就行了。实际上,脱离社会存在的发展理念最终只能是一种“道德要求”,无论词句多么震撼,都不能撼动社会存在,最后沦为“最大的保守派”。“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1](72)社会发展理念作为意识范畴,始终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而不能脱离社会存在,这是马克思的唯物主义立场。马克思不仅关注社会存在的优先性,而且关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的人”,[1](73)认为历史发展不是僵死事实的汇集,人的主体性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社会发展主体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主动提出具有实践价值的发展理念。这种理念因为根植于社会存在而具有客观现实性,同时又由于符合社会发展趋势而具有指导实践的功能。目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已经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等方面产生一些新问题和新情况,五大发展理念既是这些新情况的客观反映,更是解决这些新问题的前进方向。

(二)现实的人及其活动是社会发展的前提

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历史观表面上对立,实际上两者都是“没有任何前提”的抽象对待社会发展。马克思的社会历史观首先要确立“现实前提”,“这是一些现实的个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1](67)人的第一个历史活动不是意识活动,而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满足人的吃喝住穿等物质需要。这种物质需要不是一次性满足的,而是存在一个历史发展过程。物质生产活动通过不断满足人的需要,推动社会发展。“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而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1](79)目前,我国的GDP总量已经是世界第二,但仍然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物质生产和经济建设仍是社会发展的重心。以前的经济发展主要依靠资源的投入,但这种高消耗、高污染的发展方式不可持续,应该向创新驱动和提高效率方面转变。人的需要是不断发展的,在发展经济满足人们物质需要的同时,还要考虑人在政治参与、精神文化、社会建设和生态环境方面的要求。

(三)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实践关系

旧唯物主义关注自然的客观性和先在性,这无疑是正确的,但忽视了人与自然的实践关系。费尔巴哈看到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但停留在感性直观领域,“费尔巴哈特别谈到自然科学的直观”,他没有看到工业和商业才自然科学和直观的存在基础,“这种连续不断的感性劳动和创造、这种生产,正是整个现存的感性世界的基础”。[1](77)马克思并不否认自然的优先地位,但更关注经过人类实践中介过的自然。人的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只有在工业实践的基础上,才会出现“人与自然的统一”,而且“这种统一在每一个时代都随着工业或慢或快的发展而不断改变”。[1](76)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生产力飞速发展,工业实力不断增强,但忽视了“人与自然的统一”,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绿色发展理念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把握。“人与自然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整体,对自然界不能只讲索取不将投入,只讲利用不讲建设。”[2](231)

单个人无法面对自然,只有结成社会群体,通过“共同劳动”才能从自然界获得物质资料,所以人的物质生产表现为双重关系:“一方面是自然关系,另一方面是社会关系”。[1](80)自然是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但社会是人与自然的中介。“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对人来说才是人与人联系的纽带”。[3](83)《资本论》是马克思社会历史观与经济学研究相结合的典范。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使用价值体现人与自然的关系,价值体现人与社会的关系。马克思着重研究人与社会的关系被商品、货币和资本物化的过程,从而生发出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不是表现为人们在自己劳动中的直接的社会关系,而是表现为人们之间的物的关系和物之间的社会关系。”[4](90)目前,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仍需要商品、货币和资本发挥作用,但要注意人与社会的协调,用协调发展理念节制资本对人与社会的撕裂。

(四)人的解放程度与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的程度一致

实现人的解放是马克思一生奋斗的目标。马克思早在《论犹太人问题》区分了政治解放和人的解放,推翻封建专制只是完成了政治解放,人仍受到金钱的奴役,人的解放只有推翻资本主义,建立共产主义才可以实现。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把人的解放与世界历史联系起来,“每一个单个人的解放的程度是与历史完全转变为世界历史的程度一致的。”[1](89)在生产力水平较低的年代,人的交往活动处在“原始封闭状态”,世界市场和世界历史没有形成,人受到民族、地域和血缘的制约,人的解放无法实现。随着生产方式和交往的日益完善,自然形成的分工逐渐被消灭,历史也就逐渐成为世界历史。“只有这样,单个人才能摆脱种种民族局限和地域局限而同整个世界的生产(也同精神的生产)发生实际的联系,才能获得利用全球的这种全面的生产(人们的创造)的能力。”[1](89)世界历史的形成促进了人的发展,但是同时把“异己的力量”放大为“世界市场的力量”。只有消灭私有制,实现共产主义革命,才能把“自然形成的世界历史性的共同活动”转化为“力量的控制和自觉的驾驭”。[1](90)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从封闭状态逐渐融入到经济全球化之中,中国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发生质的改变,事实证明改革开放是指引中国向前发展的正确道路。今天中国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生产之间的矛盾没有变。解决这些问题不是要回到从前的计划经济和封闭状态,而是要坚持“开放”的理念,通过不断改革开放解决社会发展的新问题。

(五)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人的本质”一直是西方哲学研究的核心问题,唯心主义哲学家把人的本质理解为自由和理性,强调人的自由本质是对社会存在的批判和超越。旧唯物主义哲学家认为人的本质是类,即把许多个人自然联系起来的普遍性。市民社会是人本质异化的社会,主张扬弃异化,恢复人的类本质。这两种观点都是“撇开历史进程”,把人想象为孤立的个人,表面上都在批判资本主义,其实都没有脱离资本主义意识形态。资本主义所宣称的抽象个人,“实际上是属于一定的社会形式的。”[1](60)马克思通过研究政治经济学,批判各种德意志意识形态,认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的抽象物,而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只有消灭压迫人的社会关系,消除两极分化,达到共同富裕,才能实现人的本质。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人本思想在社会发展理论中的体现,其核心是以人为本,明确发展的目的不是为了物或者某些人,而是为了每个人。每个人都应享受到改革成果,都拥有平等的基本权利。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实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政策,社会财富增长很快,但是也出现不平衡和不公平的现象。所以,必须升级发展理念,把共享作为社会发展的立足点和落脚点。

二、 五大发展理念是马克思社会历史观与当代社会发展实践相结合的理论创新

五大发展理念是马克思社会历史观中国化和时代化的体现,科学回答了在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以及怎样发展”的问题。

(一) 创新发展是马克思社会历史发展动力观的当代体现

创新是“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牛鼻子’”。[2](133)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么大的体量要想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和“两个翻番”,必须把创新放在社会发展的第一位。马克思认为社会发展的动力来自社会内部的矛盾,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创新理念属于观念上层建筑,先进的观念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促进作用,不断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引导制度设计以鼓励创新为中心。“树立创新发展理念,就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2](133)经济体制是生产关系的组织形式和实现形式,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所以经济体制的创新关系到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要通过不断改革创新,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比资本主义制度更有效率”。[2](71)只有生产效率的提高才能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才能更好地满足人的需要,才能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二)协调发展是马克思人与社会关系理论的当代创新

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社会发展的目的又是为了人,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是社会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马克思没有抽象分析人与社会的关系,而是深入到历史的维度。在自然经济时代,人被安排在各种共同体中,人无法离开共同体而独立存在,各种共同体组成社会整体。人与社会的关系表现为人对共同体、共同体对社会整体的直接依赖关系。在市场经济时代,个人从各种共同体中分离出来,成为实现自己利益的主体,为了避免人们在追求物质利益的过程中互相冲突,政府必须立足社会公共利益,制定公平正义的规则来协调人与社会的关系。但在资本主义社会,政府和国家是资本的代言人,不可能真正实现人与社会的协调。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政府和国家才能体现社会整体和人民群众的利益,才能真正实现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社会将按照根据实有资源和整个社会需要而制定的计划来管理”。[1](241)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初期阶段,我国经济发展优先考虑效率,公平被放在兼顾的位置上,这就导致实际工作中出现人与社会关系的不平衡,具体表现为社会与经济、农村与城市、内地与沿海等发展不平衡。在这种形势下,非常有必要根据马克思人与社会关系理论提出协调发展理念,“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2](134)协调发展不是搞平均主义,也不是搞个人主义,而是补齐短板挖掘发展潜力,注重发展机会和基本权利的公平,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

(三)绿色发展是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理论的当代创新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哲学研究的基本问题。但在马克思之前,西方哲学家始终陷入人与自然两极对立的境地,马克思通过社会历史实践实现了人与自然的统一。自然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自然界存在不依赖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人通过实践活动可以改造自然,但这种改造不能超过自然的承受限度,否则就会遭到自然的报复。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理论是绿色发展理念的哲学基础,“绿色发展,就是要解决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2](134)马克思不满足于抽象分析人与自然的关系,而是具体分析资本主义的生态危机。资本主义工业生产使人与自然的关系发生历史性的变化,自然不再是人类顶礼膜拜的对象,而成为实践活动的对象,这对人的发展具有历史进步性。但资本主义生产以资本为中心,自然也被纳入资本增值的轨道,被无限地开发利用,最终必然导致生态危机。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对自然的开发利用必须立足于社会整体和人民群众的长远利益,不能只顾眼前经济效益,而忽视了生态环境保护,这就需要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坚持环境保护和节约资源,坚持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不断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四)开放发展是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当代体现

随着生产和交往的扩大,任何国家和民族的封闭状态必然被打破,历史成为世界历史是一种必然发展趋势,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为开放发展奠定哲学基础。开放必然带来一些风险挑战,比如外国企业对本国企业的冲击,但不能因为担心国外先进科技会抢走本国人的饭碗而否定开放。“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2](135)三十多年的开放实践告诉我们,开放总体上有利因素更多,可以借鉴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倒逼本国企业改进技术提高效率,充分利用世界市场来配置资源。今天搞开放发展也面临一些新问题:世界经济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而未能全面复苏、国际政治经济秩序仍然掌握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手里、我国经济体量大而不强、支撑高水平开放的体制薄弱等。世界历史的形成对实现共产主义和人的解放有积极意义,但同时也带来了世界性的异己力量,只有控制和驾驭这种力量,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实现,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对解决这些问题仍然具有重要意义。开放发展不仅意味着深入参与经济全球一体化的进程,而是要把“我国经济实力转化为国际制度性权力”,“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话语权”,[2](136)建立公正合理的世界经济新秩序。

(五) 共享发展是马克思人本思想的当代创新

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是自由自觉的活动,实现人的自由本质不能脱离社会关系。资本主义社会推翻封建专制社会具有历史进步性,人在政治上获得了一定的自由,但又陷入金钱的奴役。只有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实现每个人的自由本质。“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1](294)马克思关注的不是少数人的自由,而是每个人的自由。马克思人本思想为共享发展提供哲学基础,“共享发展是人人享有、各得其所,不是少数人享有、一部分人共享。”[2](136)人人享有改革成果是实现人自由本质的基本要求。人的需要是多方面的,旧需要的满足必然引起新需要的产生,所以人的需要是个历史发展过程。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的权利意识和公平意识增强,共享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各方面发展成果的诉求日益强烈。共享发展理念体现了人民群众的诉求,是马克思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与当代具体实践相结合的理论创新。没有生产劳动就没有劳动成果,共享的前提是共建。只有激发每个人生产劳动的积极性,才能做大蛋糕,为共享提供物质基础。人的劳动能力各有不同,共建共享不是搞平均主义,而是强调机会和权利的平等,既要保障每个人生存发展的基本权利,又要保证每个人拥有自由发展的空间。总之,共享发展有助于缩小贫富差距,增进人民团结,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三、 马克思社会历史观为五大发展理念提供方法论指导

马克思社会历史观不仅研究社会历史的具体内容,而且提供分析社会历史的科学方法。同样的内容采用不同的方法分析,会呈现出不同的结论,贯彻执行五大发展理念需要遵循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论。

(一)坚持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

坚持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是马克思分析社会历史的基本方法。“要学习掌握世界统一于物质、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制定政策、推动工作。”。[5](1)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马克思既坚持了社会存在的基础地位,又坚持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反作用。社会存在包含物质生产方式、地理因素和人口因素三方面内容,马克思肯定物质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只起延缓和促进的作用,不能决定社会性质和社会形态更替。目前,我国经济面临新常态,经济发展方式急需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而这种转变主要依靠创新驱动。五大发展理念把创新放在首位,强调创新的牛鼻子作用,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辩证唯物主义并不否认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而是认为这种反作用有时是十分巨大的。”[5](1)创新的主体是人,创新的内容包括理论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和制度创新等各方面,涉及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世界、人与人的关系。具体表现为社会关系的协调、生态的绿色环保、开放的世界市场、发展成果的人人共享。可见,五大发展理念是一个有机整体,体现了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不能把创新与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割裂开。

(二)矛盾分析法是根本认识方法

矛盾是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的关系,揭示了事物联系的普遍内容和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矛盾分析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基本方法。“要学习掌握事物矛盾运动的基本原理,不断强化问题意识,积极面对和化解前进中遇到的矛盾。”[5](1)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仍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五大发展理念就是要从深层次解决这对矛盾。我国已成为经济大国,但并不是经济强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资源的投入,这种生产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创新产品、生态环境、扩大开放、社会协调以及共享成果等方面的要求。只有创新才能改变落后生产方式,以较低的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为代价,创造更多的高科技产品,更好地满足人们物质和生态方面的需要。创新需要开放的环境,不能闭门造车,借鉴国外先进科技成果,相互交流和学习是创新必不可少的因素。只有协调发展才能满足社会平衡的要求,经济发展并不必然带来社会的协调,过分强调经济发展甚至有碍于社会建设,国家需要有意识协调经济与社会、城市与乡村、东部与西部、传统行业与新兴行业之间的关系。只有共享才能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最终目的,收入差距过大必然影响社会稳定,必须通过制度创新,不断缩小城乡、行业、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但也不能实行平均主义。只有实现共享共建,才能满足人人共享发展成果的要求。

(三) 坚持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资本主义虽然促进物的发展,但压抑人的发展,只有共产主义才能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所以资本主义必然被共产主义所代替。共产主义不是“应当确立的状况”,而是“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1](87)五大发展理念以马克思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为基础,不仅推动经济发展,而且促进人的发展。马克思把人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人的依赖关系”、“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以及“自由个性”。[6](107-108)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没有变,人对物的依赖仍然存在,物的发展为人的发展提供前提和基础,所以要以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优化资源配置,扩大对外开放,实现创新驱动。同时,我国已是社会主义国家,最终目的要超越物的依赖阶段,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所以政府要以协调、共享和绿色理念为指导,不断规范资本的发展,使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保持在合理的范围之内,满足人对生态环境、社会协调和共享成果的需要。

(四) 坚持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性与人们历史选择性的统一

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性根源于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两者的矛盾运动推动社会形态的更替,表现为一种不依赖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中国经济已经进入新常态,依靠资源投入和对外出口拉动经济发展的模式已经进入瓶颈。环境污染、社会建设、产业升级和国际环境等方面的新问题,客观上要求我国必须寻找新的发展理念,找到适合国情的新的发展道路。五大发展理念不是凭空提出的,而是建立在深刻把握这些实际情况的基础之上,符合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同时,社会发展的规律性并不否定人们历史活动的选择性,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并不是离开人的实践活动的抽象存在,而是建立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关系性存在。“生产力与交往形式的关系就是交往形式与个人的行动或活动的关系。”[1](123)五大发展理念不仅是对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反映,而且符合人民群众的长远利益,体现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主体性。

总之,五大发展理念是马克思社会历史观与当代中国具体发展实践相结合的理论创新,既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又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95.

[2]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人民出版社,2016.

[3]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人民出版社,2000.

[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人民出版社,2009.

[5]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 提高解决我国改革发展基本问题本领[M].人民日报,2015-01-25.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M].人民出版社,1995.

猜你喜欢

马克思理念历史
马克思像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论马克思的存在论
在马克思故乡探讨环保立法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