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典型人物、文学高度与文学技法探讨

2018-02-06曹方明

牡丹 2018年35期
关键词:生动性典型人物意蕴

曹方明

典型人物的塑造直接决定了文学作品的高度,好的典型人物应该具有鲜活生动性、概括性和深刻性。典型人物的创造应该来源于生活,应该具有某一类人的特性,同时包含个性。典型人物应该是一个完整性格的人物,善于通过性格塑造洞察社会矛盾,不回避人物存在的缺点与弱点。

一、经典作品离不开典型人物的塑造

小说作品创作中最为重要的就是人物的刻画,《水浒传》之所以成为经典,让人百看不厌,其根本原因是人物刻画得非常深刻,每个人性格都写出来了,108个人都各具特色,做到了每个人都有性情、有气质、有形状、有声口。黑格尔早在18世纪就提出了人物创造的系统理论,他认为理想艺术表现的真正中心应该就是人物的性格,每个人都是一个世界、一个整体,是一个完满的有生气的人。例如,荷马笔下的每一个英雄都是许多充满生气的性格特征的结合,阿克琉斯一方面容易发火、凶狠残暴,另一方面又尊重老人、忠实于朋友而且勇敢,作者通过不同的情境展示了人物各方面的性格特征。

别林斯基在《同时代人》中指出,创造最基本的法则之一就是典型性,没有典型性就没有创造,并以此指出《馬鲁夏》中的马鲁夏、纳姆和瓦西里就是“典型人物”。由此,产生了典型人物这一专有术语。恩格斯指出,现实主义除了要真实地展示细节以外,更重要的是在典型环境中塑造典型的人物。由此,文艺理论领域开始对典型人物越发关注。事实上,经典作品的创造离不开不朽的典型人物塑造,鲁迅笔下的孔乙己、阿Q,曹雪芹《红楼梦》中的贾宝玉、林黛玉和王熙凤,吴承恩《西游记》中的孙悟空、猪八戒、唐僧,塞万提斯笔下的堂吉诃德,莎士比亚笔下的哈姆雷特等,这些典型人物都成为文学创作史上的经典。

到了20世纪,各种现代及后现代文艺思潮的出现,一些作家开始质疑“典型人物”。然而现实是这一时期出现的世界文学成果仍然离不开典型人物的创造。例如,罗曼·罗兰笔下的约翰·克里斯多夫,肖洛霍夫笔下的葛利高里,高尔斯华绥笔下的老乔里恩、小乔里恩以及伊琳等,每一个人物都意蕴丰厚、个性鲜明。此外,这一时期的中国作家创作作品的成果也离不开典型人物的塑造,如莫言的上官鲁氏,茅盾笔下的吴荪蒲,老舍笔下的虎妞、骆驼祥子等。

文学作品的创作离不开人物的刻画,更强调要塑造典型人物,在现代文学创作中,其价值往往被低估。文学作品的创作没有好坏之分,文学形态的多样化能开拓文学审美空间,然而不管形式如何创新,人们仍然应该注重典型人物的塑造。

二、典型人物的特点

对于典型人物的概念,不同学者有不同的表达,然而学术界普遍认为典型人物应该具有鲜活的生动性、概括性和深刻性三方面的特点。

典型人物首先要具有鲜活的生动性,创作典型人物时,不仅要有主导性格,还应该将多方面的性格统一,刻画为一个完满的有生气的人。例如,贾宝玉除了具有叛逆的主导性格以外,还偶尔有些呆子气,情感细腻、聪明机智、才思敏捷、会讨女孩子喜欢。这些某一性格特点突出同时又具有多方面性格的人物,往往让人感受到其血肉感和立体化,更受读者欢迎,难以单纯以好坏对其进行评价,显得更为真实。现实当中的人往往也是这样,只有认识到这点才能写出鲜活生动的典型人物。

其次,典型人物还将共性与个性进行统一,具有概括性,它既要代表一类人,还要具有鲜明的个人特点。例如,阿Q被看作“中国农民的落后形象”,揭示了中国国民的劣根性,极具鲜明突出的类样本特征。

最后,典型人物的塑造必须要深刻,能触及人物的灵魂深度,反映出社会与人生、现实与历史等方面的厚重意蕴。例如,曹雪芹通过描述贾宝玉的叛逆个性来挑战“读书做官”“男尊女卑”等文化糟粕,以追求自由与民主的现代意识,其中具有深刻的意蕴,从而成就了经典的典型人物。

三、文学高度离不开典型人物的塑造

典型人物的塑造往往能够提升文学创作的高度。改革开放以来,文学创作出现了空前繁荣的景象,特别是随着互联网的兴起,网络文学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然而当中存在明显的不足,许多作者在创作时忽略了典型人物的塑造,其作品缺乏艺术的高度与美丽。特别是近年来凡俗化、生活流的创作主张,加上受到西方后现代思想的影响,许多作者在创作时不重视研究人物、观察人物和刻画人物。这直接导致现代作品中能深入人心、意蕴厚重、性格丰满、个性鲜活的人物少之又少。

整体来看,新一代作家与前几代中的张爱玲、孙犁、沈从文相比是比较逊色的,更是无法与鲁迅、茅盾、老舍相比,即便是声誉很高的作品,对典型人物的塑造也是明显不足的,没有深刻洞察人物的心灵,更没有把握好复杂的人性,导致所塑造的人物简单化、粗糙化。例如,被誉为得到《红楼梦》精髓且获得茅盾文学奖的作品《繁花》,在人物描述上就远不及《红楼梦》,人物性格远不及《红楼梦》中人物的丰满和鲜明。有些读者给出评价,小说里的人物都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人物之间的性格没有拉出差距。

概念化、公式化的人物塑造大大降低了文学高度,当中的人物形象往往空泛、枯燥而干瘪。例如,村支书本身承载了丰富而复杂的社会信息,处于底层民众与上级多层领导的夹缝中,面临一定的压力,又有一定的权力,很容易被塑造成为文学作品中的典型人物。现有作品却没有突出这一特点,无非两个比较概念化的形象:要么比较坏,要么一心为公,受到群众爱戴,意蕴比较肤浅,人物性格也比较空泛。显然,这样的作品文学高度不高,更难以成为经典。

因此,要想提升文学作品的高度,作者就必须走进生活,贴近人民,充分认识到人的千姿百态,了解各类人物特征,塑造出鲜活而生动的人物形象,不断进行艺术和生活积累,从而发现美和创造美。

四、创造具有文学高度的典型人物的文学技法

(一)发现生活中的典型人物,塑造出具有共性与个性统一的典型人物

文学作品的人物尽管是虚构的,但通常来源于社会生活,高尔基曾经说过“文学就是人学”。从人学的角度来看,文学作品的人物塑造,不仅要有典型的场景搭配,更要重视人物性格特征的塑造,包括人的思想、情感、价值、灵魂以及尊严。对此就需要通过社会生活去发现并且提炼某类型的人物,观察生活的人物所处的社会地位、特征、面临的矛盾、情感表现等,从而塑造出某类人的典型代表,再结合具体的场景予以表现。此外,还要注意,典型人物不仅要具有一类人的共性,还需要具有一定的个性,是一个普通与特殊的有机结合体。每个人都是一个完满有生气的人,每个人都是一个整体。典型人物具有某类人的特征,其魅力还来自自身独特的品质、精神气质和特殊经历。总的来说,典型人物要塑造成似曾相识但又有一定陌生感的人。

(二)典型人物塑造应注意性格的丰满和多面性

人是复杂多样的,通常包含多种性格特征,即使坏人可能也有好的一面,因此在塑造典型人物时,要注意人物必须有鲜活的生动性,人物具有一个主导性格,同时又包含了一些多重性格,将其塑造得鲜活,有立体感。例如,鲁迅笔下的李大钊就是一个共产主义者的个性化复合体,他像商人,也像官吏,还像文人,他朴质、儒雅也凡俗。鲁迅对李大钊的描述非常朴质,接近生活,没有太高大上,却让人敬仰,令人沉痛。典型人物的塑造应该做到具有代表性,性格要完整,作者要善于通过性格塑造洞察社会矛盾,不回避人物存在的缺点与弱点。

五、结语

典型人物的塑造直接决定了文学作品的高度,好的典型人物应该具有鲜活生动性、概括性和深刻性。典型人物的创造应该来源于生活,应该具有某一类人的特性,同时包含个性。同时,典型人物的性格特征也离不开典型环境的衬托。

猜你喜欢

生动性典型人物意蕴
新时代新闻媒体如何做好典型人物报道
二次作文,提升初中作文语言生动性的新路径
做好典型人物报道的若干思考
探索典型人物报道的融媒体采编创新手法
鲁迅杂文、书信提供的事实与其经验知识的生动性
使学生作文语言生动起来之我见
历史课点评的意蕴
论秦观词的感伤意蕴
意蕴难求
网络典型人物报道的“三度”——以江西网连续发掘全国重大典型人物报道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