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民生思想论析

2018-02-06缪关永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 2018年2期
关键词:以人民为中心民生群众

缪关永

(中共西双版纳州委党校 政治理论教研室,云南 景洪 666100)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一直是习近平民生思想的重要核心。习近平多次在不同场合指出:“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1]不仅如此,在习近平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中,也处处蕴含“以人民为中心”的“民生”思想,无论是从建成“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到伟大复兴中国梦,还是从“四个全面”到“五大发展理念”,一切都是以人民为中心,以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为根本追求和发展目标。新时代新形势,深入研究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民生思想发展体系,不仅是民生实践之需,也是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思想理论发展之需,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之需。

一、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民生思想的理论渊源

(一)中国传统民本思想

中国自古就有“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民为贵、君为轻。”“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等民本思想,又有“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等治国良言,习近平也多次引用此类警句作为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升华,将民生建设由古代执政者作为巩固执政的一种方式转化为当下执政者执政的根本目标和行动指南。

(二)中国共产党中央领导集体的民生思想

高度关注民生、关心群众生活,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体现,是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一条红线。无论是革命战争年代,还是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无论是复杂多变的发展期,还是充满挑战的新时期,我们党一直将高度关注民生、关心群众生活融入自身发展的全过程。

1.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民生思想。民生问题,深受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密切关注,无论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期间,还是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时期,民生建设一直作为重要治国理政方针贯穿其中。在江西瑞金召开的第二次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上,毛泽东从与群众生活所密切联系的土地、劳动、柴米油盐等问题出发,指出:“我们应该深刻地注意群众生活问题,解决群众的生产和生活的问题,盐的问题,米的问题,房子的问题,衣的问题,生小孩子的问题,解决群众的一切问题。我们是这样做了么,广大群众就必定拥护我们,把革命当作他们的生命,把革命当作他们无上光荣的旗帜。”[2]在《联合政府》报告中,毛泽东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时刻保持和人民群众紧密联系作为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政党一大重要标志。[3]正是由于高度重视并致力于解决民生问题,人民群众拥护党、支持党,铁定心跟着党。党得到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领导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取得了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的胜利。

2.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民生思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过程中,高度重视民生建设。邓小平强调:“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1985年,邓小平在会见坦桑尼亚相关领导人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不发展生产力,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能说是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4]在此基础之上,邓小平又将如何建设民生工作,如何做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工作提出:“人民满意不满意、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赞成不赞成,应当成为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标准。”除此之外,从“温饱型”“小康型”“比较富裕型”的“三步走”战略到“三个有利于”的提出,为当时实现拨乱反正,书写改革开放的大好篇章打下扎实的现实基础。

3.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民生思想。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江泽民强调:“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要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重要结合点。”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20周年大会上,江泽民指出:“在整个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都要努力使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群众共同享受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把他们的积极性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5]

4.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民生思想。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民生问题,强调必须把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同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结合起来,坚持执政为民、紧紧依靠人民、切实造福人民、在充分发挥好人民创造历史作用中体现党的领导核心作用。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6]与此同时,“五有”的民生理论成为党文件的关键词,成为时代发展的新指南,这为中国由解决温饱提升到实现小康历史性跨越打下现实基础,人民群众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充满了信心。

二、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民生思想的科学内涵

(一)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教育问题,小到个人、家庭发展,大到社会稳定乃至国家繁荣,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党中央历来高度重视教育发展,无论是在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五有”民生观中,还是在习近平“八个更”的思想体系中,都将教育问题排在了第一位。党的十九大报告更是明确将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作为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首要内容写入报告。

在优先发展教育的同时,实现教育向更好、更全更高目标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更为满意的教育,一直是习近平所关心的重大民生话题。2013年,习近平在联合国“教育第一”全球倡议行动一周年纪念活动发表的贺词中指出:“……努力让每个孩子享有受教育的机会,努力让13亿人民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7]关于如何享有、如何体现教育公平问题,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特别指出:“办好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和网络教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8]实现教育有效普及,不仅需完善教育基础设施,不断提升教育传播途径,更需构建更为完善的教育体系,实现教育各阶段全覆盖。由此,党的十九大在“学有所教”的基础之上,提出“幼有所育”,教育事业的覆盖群体得到进一步扩大。要实现更好的教育,就需更深程度地重视教育,更大力气地发展教育,更为全面地实现教育公平,如此才能在真正意义上做到“幼有所育”“学有所教”。

(二)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实现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

就业是民生之本,稳定的工作是人们安居乐业的先决条件。习近平在沈阳多福社区的座谈会上指出:“就业是永恒的课题,更是世界性难题。”[9]我国是人口大国,却不是人口强国,近几年随着世界经济低迷,国内经济转型升级,我国人口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尤其是供需人才矛盾显著,“用工荒”和“就业难”成为一大亟需跨越的现实鸿沟。针对此问题,中央高度重视,提出了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具体而言,在沈阳多福社区的座谈会上习近平就指出:“我国每年新增1000多万就业人口,必须大力促进就业创业,一是要集中精力抓发展,二是要把就业再就业工作做实,三是劳动者要转变观念。行行出状元,只要是劳动就值得尊重,大家都要尊重劳动。”[10]为此,中央大力提倡“双创”计划,积极给予相关创业政策,为创业转化为就业提供新空间;积极实施营改增,减低企业成本,为有效缓解就业市场提供新动力;积极构建人力资源平台,真正将劳动者、市场、政府三者紧密结合,形成以提高就业质量为前提,以充分稳定为导向的就业新格局。

(三)提高人民收入水平,营造更为满意的社会收入大环境

收入分配,对民生而言,意义重大。作为民生之源的收入分配,直接体现了民生改善、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成效与影响。我们党历来都非常重视提高人民群众的收入水平,尤其是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经济“蛋糕”进一步做大的同时,更需注意“蛋糕”的有序分配,力争将“蛋糕”做大分好。特别是针对当下发展中城乡、区域、行业之间收入差距不断增大的现象,以及世界经济史上“中等收入陷阱”的诸多先例,中央明确提出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完善市场评价要素贡献并按贡献分配的机制,保护合法收入,规范隐形收入等举措,在不断增加低收入劳动者收入的同时,进一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由此形成橄榄型分配格局。习近平多次强调要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激发要素活力,完善分配制度,全面提升人民的收入水平。随着更合理、更有序的分配制度得以实施,人民也得到了更为满意的收入。

(四)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全面提升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

社会保障是社会的稳定器,是民生工作基本问题之所在。建立健全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是当下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所需破解的重大课题。习近平在上海工作期间强调:“要高度重视并认真做好社会保障工作,按照统筹兼顾、量力而行、尽力而为要求,逐步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逐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使经济发展成果更多地体现在改善民生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和满意度,共建共享和谐社会。”[11]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对关于如何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再次提出:“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全面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12]截至2016年底,我国基本养老覆盖已达8.8亿人,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接近90%;城乡最低生活保障覆盖6000余万人,城乡特困人员覆盖500万人,“老有所养”“弱有所扶”的社会保障网构建进一步得到完善。[13]随着“互联网+人社”2020行动计划开展,截至2017年5月25日,全国已实现社保卡发放10亿张,社保卡覆盖全国72%的人口。与此同时,2017年社保将基本实现跨业务、跨区域发展新格局,全方位、多角度为人民生活提供最大保障。[14]

(五)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健康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习近平高度关注健康问题,他曾多次强调:没有全面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强盛的重要标志,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追求。

但是,“看病难”“看病贵”,以及城乡医疗不协调等问题,依然对人民的健康产生了较大影响,因此,构建更高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积极推进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对于当下而言,显得尤为必要。对此,习近平特别指出:“要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15]“要推动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医疗卫生资源下沉,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真正解决好基层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16]在过去的五年,中央政府强化医改顶层设计、大力推进健康中国,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实行分级诊疗制度建设,优化卫生费用结构,个人支出占卫生总费用比例保持在30%以下,增添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六)多措并举,构建更舒适的居住条件

安居乐业,自古是中国人生活的一种追求。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次集体学习上,习近平指出:“住房问题既是民生问题也是发展问题,关系千家万户切身利益,关系人民安居乐业,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关系社会和谐稳定。”[17]关于当下住房资源配置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习近平指出:“加快推进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建设,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18]关于涉及群众因劳动技能不适应、就业不充分、收入水平低等问题,导致面临住房难的现象,习近平特别强调指出:“政府必须‘补好位’,为困难群众提供基本住房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大力实施棚户区居民“出棚进楼”工程,涉及群众6000多万;积极推动了1900多万住房困难群众入住公租房。[19]关于市场经济发展问题而导致“高房价”“低入住”“泡沫化”等问题,习近平在多个场合强调,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习近平高度关注人民群众“住有所居”,其将住房问题和经济问题、社会发展稳定进行有机紧密结合,积极发挥“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的协调配合作用,由此构建以政府为主提供基本保障、以市场为主满足多层次需求的住房供应体系,这为满足群众基本住房需求、实现全体人民住有所居的目标打下扎实基础。

(七)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教育、卫生医疗等基础民生设施得到不断完善同时,生态文明建设也已成为民生建设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中指出:“随着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态环境在群众生活幸福指数中的地位不断凸显,环境问题日益成为重要的民生问题。”[20]面对曾经高污染、高耗能的粗放型发展模式,习近平在青海省考察时提出:“保护生态环境应该而且必须成为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21]为此,中央积极探索推动绿色发展方式,为保证绿色发展方式得以持续开展,并建立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机制。对于保护和发展之间的矛盾,习近平多次用“两山”论进行回答,并付诸实践,破解时代发展难题。为了更优美的环境,习近平更是形象将保护环境比喻为保护我们自己的眼睛,对待生态环境就如对待自己生命一般。

(八)坚定文化自信,为更为丰富的文化生活提供精神力量

习近平在《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一文中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物质财富要极大丰富,精神财富也要极大丰富。”[22]当下,我国人均收入已突破8000美元,在物质生活上得到了极大满足,人民对精神文化向往有了更高更深层次的要求,这也表明,协同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的时代已到来。习近平对此形象地指出:“当高楼大厦在我国大地上遍地成林时,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厦也应该巍然耸立。”[23]为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精神文化需要,习近平多次在不同场合强调,要坚持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要善于创新,创造出更多大众所需的社会文化产品。更为重要的是在讲好中国故事中,要树立强烈的文化自信。习近平指出:“人民需要文艺,文艺需要人民,文艺要热爱人民。”[24]“要坚定文化自信,用文艺振奋民族精神。”[25]

站在时代发展的前沿,在坚定文化自信的同时,还需补齐文化领域短板,为全面实施文化工程,为更为丰富的文化生活提供全方位的现实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文化领域在以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为重任,为人民的美好生活提供了精神指引和文化滋养。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得到加快推进,全国目前已有县级文化馆3153个,博物馆、纪念馆4109个,乡镇(街道) 文化站更是高达41175个,三分之二的村有文化中心,所有社区都有文化活动室,覆盖城乡的国家、省、市、县、乡、村六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基本建成。文化基础设施得到不断完善,各类文化工程的不断推进实施,文化产业得到快速发展,人民精神生活得到了极大提高。[26]

三、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民生思想的当代价值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民生思想,从当代发展而言,可谓意义深远。“以人民为中心”民生思想,是习近平治国理政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于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史观的坚持和发展,是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思想的继承和开拓,是实现“两个百年”和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理论基石和实践指南。

(一)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史观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中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即历史实践主体源于人民,人民是历史的开拓者和书写者。在早期共产主义运动中,马克思、恩格斯就指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27]对此,习近平也多次强调指出:“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我们共产党人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这个历史唯物主义最基本的道理。”[28]只有坚持这一道理,才能把握历史前进的规律,读懂历史前进的方向,只有坚持按历史发展规律办事,才能在新时代破解诸多难题,跨越众多崎岖,补足发展短板,实现新时代新斗争的伟大胜利。

习近平在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一切从人民出发,充分尊重人民所表达意愿、所创造的经验、所拥有的权利、所发挥的作用基础上,紧密结合时代发展所需,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民生思想。“以人民为中心”的民生思想的提出,坚持和发展了辩证唯物史观中“人民”理论意义,尤其是习近平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提出的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更是对“人民”一词精准阐释。从发展实践而言,“以人民为中心”的民生思想提出,提升了现实发展中生动实践的科学认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以人民为中心”的民生思想结合当前我国社会发展转型的实际需要,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推进了民生建设,在新形势发展中探究了民生建设,积极将更多改革红利共享于民生,积极将民生建设推向新的高度。

(二)继承和开拓了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思想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民生思想体系,是中国传统民本思想和中国数代共产党人集体智慧,在当下发展实践中形成结晶。“以人民为中心”的民生思想可谓内涵丰富、思想深邃、博大精深,目前从具体实践而言,主要以党的十九大所提出“七有”作为其成熟定型实践指南,而此“七有”的思想体系,正是源于十七大“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五有”民生理论,一脉相承。

从“以人民为中心”民生思想的“七有”而言,面对复杂多变时代发展格局,习近平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观由“五有”延伸和发展到当下的“七有”,可谓意义重大。“七有”的民生体系,不仅是对人民生活需求变化的充分理解,更是对当下发展形势充分认识,尤其是幼有所育、弱有所扶的加入,更是进一步细化和拓宽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生理念,进一步贴近了人民生活所需,为全面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提供更为科学的理论依据。在民生实践中,以更好、更稳定、更满意、更可靠、更高水平、更舒适、更优美、更丰富作为推动工作新要求、新目标。这不仅实现了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将更多改革红利与民共享的庄严承诺,更是将更为复杂,更为艰巨的民生重任扛在肩上。

(三)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理论基石和实践指南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国各族同胞迈上了实现“两个一百年”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之路。无论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还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都需要更为全面、更为前沿、更为与时俱进的理论作支撑,尤其是已步入新时代的当下,与人民群众这个历史推动者相关的理论需更进一步探索研究。一方面,“以人民为中心”民生思想,生动阐释了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是为了谁,依靠谁,以及如何落实、如何开展的现实问题,同时,也为其提供了理论支撑;另一方面,到2020年,全面小康得以建成,人民群众开始思索什么是更好的生活?如何探寻更好的生活?实现小康之后,要实现更美好的未来应该怎么做?而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民生思想的提出,正是对此类问题的最好诠释,并为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实践指南。

总之,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需要依靠人民群众,需要依靠历史的推动者和见证者,也需要更为完善的理论来进行支撑。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民生思想,坚持了人民的主体地位,尊重了群众的首创精神,为人民群众创造更美好的生活提供了行动指南,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精神力量之源,为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了理论基石。

[1][7][17]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4、191、192.

[2]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39.

[3]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94-1095.

[4]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16.

[5]江泽民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62.

[6]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人民网,2007-10-24.

[8][12][15][18]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45、47、48、47.

[9][10]习近平.就业是永恒课题[EB/OL].新华网,2013-08-30.

[11]习近平.扩大社保覆盖面 提高群众安全感幸福感[EB/OL].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07-09-01.

[13][19]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如何加强[EB/OL].新华网,2017-10-31.

[14]李唐宁.社保卡持卡人数破10亿 九成地市医疗费用持卡即时结算[N].经济参考报,2017-05-26.

[16]如何实现全民健康 习近平这样说[EB/OL].人民网,2016-08-27.

[20][23][28]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6:232、187、128.

[21][22][24][25]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392、323、315、349.

[26]王子墨,张焱.为人民的美好生活提供精神指引和文化滋养[N].光明日报,2017-10-21.

[2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87.

猜你喜欢

以人民为中心民生群众
多让群众咧嘴笑
聚焦“三保障” 唱好“民生曲”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民生之问饱含为民之情
“钱随人走”饱含民生期盼
民生锐评
中国改革的成功取决于科学的理论指导
浅议在党建中贯穿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